【地理】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解析版) 试卷
展开广东省惠州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秸秆发电是秸秆回收利用的途径之一,现有发电方式可分为直燃发电、混燃发电、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而单位发电成本则受原料收购、运输以及不同发电方式等因素共同影响。目前我国秸秆发电经济效益不佳。下图示意湖北四市土地及秸秆资源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秸秆电厂布局应倾向于( )
A. 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技术密集区 D. 劳动力密集区
2. 相较其他三市,仙桃市建秸秆电厂的优势是( )
A. 生态环境优良 B. 配套设施完善
C. 秸秆资源量大 D. 秸秆收集成本低
3. 为持续提高秸秆发电经济效益,应该( )
A. 增加秸秆供给 B. 提高上网电价
C.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 D. 提升电厂集聚度
【答案】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秸秆发电有直燃发电、混燃发电、气化发电及沼气发电,不论哪种发电模式,均需要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且产生的电量有限,经济效益较差,长距离运输秸秆势必导致发电成本进一步提高,使得经济效益更低,所以秸秆电厂应布局在原料产地,与市场、技术及劳动力故选不大,故选A。
【2题详解】
秸秆发电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大,且图中无法判断四市的生态环境,武汉作为省会,配套设施应较仙桃为完善,秸秆资源量=土地面积与资源密度之积,仙桃资源量在四城市不占优势,但是由于其资源密度最大,秸秆收集成本较低,故选D。
【3题详解】
为持续提高秸秆发电的效益,可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废渣等作为肥料或者养殖业的饲料及进一步深加工,而秸秆供给及提升电厂密度不能提高秸秆发电的效益,提高上网电价,使得秸秆发电的市场变狭小,不利于产业发展,故选C。
下为我国某中型平原水同城市的空问形态模型图。该城市起源于运河,后沿多轴线向外拓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最符合该模型的城市是( )
A. 苏州 B. 兰州 C. 北京 D. 拉萨
5. 据此模型,居住用地应集中在( )
A. 簇核区 B. 基质区
C. 边缘区 D. 绿地、水域
6. 该城市沿各轴线拓展速度发生明显变化,可能因为( )
A. 地形阻挡 B. 河流改道
C. 交通方式改变 D. 环境污染集中
【答案】4. A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城市起源于运河,位于运河附近的只有苏州和北京,排除兰州与拉萨,而北京为多朝古都,起源早于京杭运河,苏州位于京杭运河沿岸,且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河流纵横,随着现代高速公路、铁路等的修建逐渐形成多轴线发展模式,所以符合该模型的为苏州,故选A。
【5题详解】
读图,结合图例,基质区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外围,用地面积较大,为住宅区,簇核区位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而边缘区应位于城市外围,为工业区占据,水域及绿地为生态区,故选B。
【6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城市因运河而兴,但是运河沿线发展速度缓慢,是由于运河淤塞,运量减少以及铁路等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使得铁路及公路等沿线地区发展速度变快,故选C。
【点睛】城市主要功能区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其中最基本的功能区是住宅区。根据城市地租理论,市中心地价最高,向郊区地价逐渐降低,在交通路口处容易出现地租次高峰。根据各功能区的特征,安排功能区布局,从市中心到郊区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城市地域结构形态受地形、河流影响,平原地区多团块状,山区或沿河地区多条带状、组团状分布。
内蒙古河套灌区(下图所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近年随着引黄水量的减少,部分灌区实施“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即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同时,每年定期引黄河水集中浇灌耕地,淋盐排盐,并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井渠结合”灌溉主要为了( )
A. 降低地下水矿化度 B. 提高地下水位
C.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 提高农田单产
8. 是否适合“井灌”,取决于( )
A. 耕地类型 B. 作物类型
C. 黄河水文条件 D. 地下水质条件
9. 每年定期集中浇灌耕地的时间应在( )
A. 1-2月 B. 5-6月
C. 7-8月 D. 10-11月
【答案】7. C 8. D 9. D
【解析】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发展“井渠结合”灌溉方式,是打井抽取地下水补充灌溉,弥补黄河水减少对农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是为了充分利用地下水,提高了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C对;“井渠结合”灌溉方式对于地下水的矿化度没有影响,A错误;地下水位提高会导致盐碱化加剧,B错误;提高农田单产应该从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管理,减少病虫害等方面入手,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读图,结合材料,不同地区的地下水矿化度不同,如果矿化度高,含盐量大,则不适宜进行农业灌溉,与耕地类型、作物类型及黄河水文条件关系不大,故选D。
【9题详解】
土壤盐碱化具有夏季淋盐,春秋返盐,冬季盐分稳定,定期从黄河水集中灌溉,起到淋盐作用,且为来年春季储水保墒,所以浇灌耕地的时间应为秋季,故选D。
下图示意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位置分布及该国某城市年内风频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冬春季盛行风常给毛里塔尼亚带来( )
A. 降水 B. 风沙 C. 冷害 D. 风暴潮
11. 上述城市可能是( )
A. 阿尤恩阿特鲁斯 B. 阿塔尔
C. 弗德里克 D. 比尔莫格兰
【答案】10. B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毛里塔尼亚位于西部非洲,受东北信风影响,冬春季节主要盛行东北风,风从内陆吹来,比较干燥,不会带来降水,A错。而北部为撒哈拉沙漠,会带来风沙灾害,B对。由于纬度较低,冷害较轻,C错。风暴潮一般为台风带来,D错。故选B。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大部分时间盛行东北风,夏季受西南季风及西风的影响,应位于毛里塔尼亚纬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图中阿尤恩阿特鲁斯纬度最低,有可能受到西南季风影响,故选A。
二、非选择题。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2月,位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下图所示)的泽蒙一博尔察大桥通车,这是中国建筑企业在欧洲的第一个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大桥主跨跨径172米,在世界同类桥梁中排第9位,结束了该市70多年来多瑙河上仅有一座大桥的历史。
塞尔维亚近20年来基本无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当地建筑市场萎缩。泽蒙一博尔察大桥全线路基采用多瑙河河砂填筑,项目中塞方与中方员工比例约3:1. 46. 6%的工程建设分包予当地企业施工。
(1)指出中方建筑企业修建大桥时可能面临的困难。
(2)分析大桥修建中大量使用多瑙河河砂的原因。
(3)请说明中方企业的用工及工程分包方案为何能实现“双赢”。
【答案】(1)大桥主跨跨径大,技术难度大;当地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及大型建筑设备;多瑙河环境保护要求高;第一次进入欧洲市场,对当地市场环境、建筑规范等缺乏认识。
(2)地处平原,河道泥沙淤积,原料丰富;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适度抽取河砂,改善河道淤积状况;可以减少异地开挖对生态环境破坏。
(3)对塞方:为塞方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培养一批相关技术人才;带动其建筑相关产业发展;对中方:可以降低用工成本;降低中方工人管理风险;便于相互沟通融合,与当地规范要求接轨;提高企业当地影响力,树立良好形象。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建设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难度一般,基础性强。
【详解】(1)中方建筑企业修建大桥时可能面临的困难要结合材料从技术、设备、环保及当地环境等方面分析。大桥主跨跨径大,技术难度大;当地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及大型建筑设备;多瑙河环境保护要求高;第一次进入欧洲市场,对当地市场环境、建筑规范等缺乏认识等都会带来困难。
(2)大桥修建中大量使用多瑙河河砂的原因主要从环境保护及材料来源和对多瑙河航运的影响进行分析。地处平原,河道泥沙淤积,原料丰富;就地取材,降低运输成本;适度抽取河砂,改善河道淤积状况;可以减少异地开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中方企业的用工及工程分包方案能实现“双赢”的原因要分布从对塞尔维亚和中国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塞方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培养一批相关技术人才;带动其建筑相关产业发展,对于中国来讲,可以降低用工成本;降低中方工人管理风险;便于相互沟通融合,与当地规范要求接轨;提高企业当地影响力,树立良好形象,所以可以实现双赢。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北段气温年较差小,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受西南季风影响,该山迎风坡按湿绝热梯度0.6℃/百米爬升降温,在背风坡按干绝热梯度1.0℃/百米下沉增温,从山麓至山顶可划分为6个山地农业气候层。该山段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米以下,以上为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通常以最冷月均温0℃左右为其分布临界。下图示意哀牢山北段某剖面山地农业气候层的分布。
(1)分析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
(2)与东坡相比,说明该山段西坡农耕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3)该山地2100米以上有亚热带植被分布。却不宜种植亚热带作物,请解释原因。
(4)指出该山地农业气候层在东西两坡的分布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1)该段山地纬度较低,基带热量充足;山体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坡向及局部地形对气候条件影响大,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2)西坡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河流较多,且有水库,灌溉用水稳定;多河谷及山间盆地,宜农耕地较多。
(3)低纬山地,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温和(均温0℃以上),常绿阔叶林可以生长;夏季凉爽,高海拔地区夏季热量不足,不利于亚热带作物种植
(4)差异:各农业气候层的分布上限,东坡均高于西坡;海拔越低,同一农业气候层在两坡的上限高度差异越大。
原因:东北坡为西南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条件优于西南坡;(背风坡下沉增温梯度为1.0℃/百米)海拔越低,增温越明显,东西两坡气温差异越大。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哀牢山北段气候条件复杂多样的原因要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地形、纬度及坡向等进行分析。读图可知,哀牢山北段山地纬度较低,基带热量充足;山体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坡向及局部地形对气候条件影响大,所以气候条件复杂多样。
(2)与东坡相比,西坡农耕业生产的优势要从降水及耕地角度分析。读图,结合材料可知,西坡为迎风坡,降水较丰富;河流较多,且有水库,灌溉用水稳定;多河谷及山间盆地,宜农耕地较多,有利于农耕业发展。
(3)山地2100米以上有亚热带植被分布,却不宜种植亚热带作物的原因主要从气温角度分析。低纬山地,气温年较差小,冬季温和(均温0℃以上),常绿阔叶林可以生长;夏季凉爽,高海拔地区夏季热量不足,不利于亚热带作物种植。
(4)农业气候层在东西两坡的分布差异及原因要从气温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东北坡为西南季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条件优于西南坡;(背风坡下沉增温梯度为1.0℃/百米)海拔越低,增温越明显,东西两坡气温差异越大,所以各农业气候层的分布上限,东坡均高于西坡;海拔越低,同一农业气候层在两坡的上限高度差异越大。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近年来西藏成为自驾游的热点区域,某研究利用自驾游客GPS轨迹数据,分析自驾游客游览西藏的时空分布特征。自驾车游客的兴趣点代表游客在该点进行了停留和拍摄,在一定程度能反映游客的分布特征。下图示意西藏年内自驾车游客兴趣点分布,图中数据越大反映到谊兴趣点的游客越多。
据图说出自驾游客游览西藏的时空行为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时间特征:自驾游客夏秋多,冬春少;原因:西藏海拔高,冬春寒冷,夏秋季气候相对温和适宜;空间特征:自驾游客主要兴趣点在南部,沿交通路网分布;原因:南部城市较多,基础设施较完善,接待能力强;自驾游对道路依赖性强,游览兴趣点主要沿西藏现有交通路网分布,呈线状集中。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自驾游客游览西藏的时空行为特征要从图示不同季节分布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描述,原因主要从接待能力、基础设施、交通通达度及气候因素分析。由于西藏海拔高,冬春寒冷,夏秋季气候相对温和适宜,所以自驾游客夏秋多,冬春少。由于南部城市较多,基础设施较完善,接待能力强;自驾游对道路依赖性强,游览兴趣点主要沿西藏现有交通路网分布,呈线状集中,自驾游客主要兴趣点在南部,沿交通路网分布。
15.由于人类干扰活动,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等已超出生态系统自恢复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显著增加。下图示意2013年及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空间分布状况。
据图说出2013-2017年长江口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答案】变化特征:极度及重度脆弱区范围缩小,生态环境脆弱度总体有所减轻;局部地区(上海东部及南部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不变或加重;原因: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入得到控制;长江输沙量减少;河口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上海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增加。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长江流域污染物输入得到控制;长江输沙量减少;河口区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态服务功能增强;上海快速发展,陆源污染物排放增加,所以出现极度及重度脆弱区范围缩小,生态环境脆弱度总体有所减轻;局部地区(上海东部及南部海域)生态环境脆弱度不变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