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解析版) 试卷
展开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Y公司是我国一家专业生产汽车安全玻璃和工业技术玻璃的大型企业。公司发展迅速,汽车玻璃的产量和国内销售量大幅增长,还成功挺进国际汽车玻璃配套、配件市场,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下图为Y公司发展过程简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Y公司的汽车玻璃生产厂一般应布局在( )
A. 城区,因为消费人口密集 B. 原料地,可以降低原料运输成本
C. 汽车生产集中地,降低产品运输费用 D. 能源地,因为生产过程需要大量能源
2. Y公司的汽车玻璃产量和国内销售量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 )
A. 政策的大力支持 B. 生产成本低廉
C. 技术要求较低 D. 市场需求迅速增长
3. 为了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Y公司在美国的汽车玻璃生产厂应当( )
A. 降低工人工资,降低生产成本 B. 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价格
C. 增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D. 扩大宣传力度,增加广告费用
【答案】1. C 2. D 3. C
【解析】试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1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Y公司的汽车玻璃生产厂从中国的福建走向俄罗斯和美国,不断接近汽车生产集中地,可推测出Y公司的汽车玻璃生产厂一般布局在汽车生产集中地,降低产品运输费用,C正确。故选C。
【2题详解】
销售量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市场需求量的迅速增长,D正确;政策、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对销售量有影响,但没有市场需求量影响大。故选D。
【3题详解】
只有增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才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C正确;美国劳动力成本高,降低工人工资不易实现;提高产品价格,会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加广告费用,会增加销售成本,不利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故选C。
下图为甲河干流某河段沿东南—西北方向上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
4. 如在图示①河段发现漂浮的污染物,则该污染物( )
A. 可能是由③河段漂移过来 B. 可能将继续漂移到③河段
C. 可能将继续漂移到②河段 D. 可能来自③河段,漂向②河段
5.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河段流经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B. 甲河该河段干流河道平直
C. 枯水期当地湖泊对甲河径流调节作用明显
D. 该地以平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答案】4. A 5. D
【解析】
试题考查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4题详解】
漂浮污染物从海拔高的河段向海拔低的河段漂移,从图中看三个河段相比,③海拔最高,①海拔最低,可推测出污染物由③漂向②,再漂向①,则该污染物可能是由③河段漂移过来,A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从图中看,该河段海拔3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不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D正确;甲河段较为弯曲;甲河段水位高于湖泊,是地上河,湖泊水不会补给甲河流,对甲河段没有调节作用。故选D。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东部的山间盆地,湖面平均水位约1600米,有多条河流流入,湖水只通过蒸发支出。该山间盆地年降水量约100多毫米,夏季盆地东侧山地降水可达500多毫米。天山山脉甲山峰西坡海拔2300米以上依次出现森林、草甸、寒荒漠和积雪冰川带。下图为伊塞克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 夏季,伊塞克湖所在盆地盛行( )
A. 偏东风 B. 偏西风 C. 偏南风 D. 偏北风
7. 图中甲山峰西坡海拔2300米以上的自然带更替主要是因为( )
A. 水份条件的变化 B. 热量条件的变化
C. 光照条件的变化 D. 土壤类型的变化
8. 关于伊塞克湖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 湖水主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B. 东部盐度较高,西部盐度较低
C. 东西长不足20千米 D. 湖水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答案】6. B 7. B 8. D
【解析】
试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
【6题详解】
结合材料“该山间盆地年降水量约100多毫米,夏季盆地东侧山地降水可达500多毫米”可知,东坡降水多,为迎风坡,推测出夏季该地盛行偏西风,B正确。故选B。
【7题详解】
由材料“甲山峰西坡海拔2300米以上依次出现森林、草甸、寒荒漠和积雪冰川带”可知,海拔2300米以上,自然带更替类似于从亚寒带针叶林带向极地的自然带更替规律,影响主要因素是气温,B正确。故选B。
【8题详解】
由材料“湖水只通过蒸发支出”可知,伊塞克湖是内流湖,湖水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从图中看湖东部注入河流多,西部注入河流少,可推测出东部盐度较低,西部盐度较高;从图中看湖泊东西长大于2个经度,可推测出东西长大于20千米;根据图中山地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可判断出,注入湖泊的河水的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可推测出夏季水量大,湖泊水位高,水位季节变化较大,D正确。故选D。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山村位置及附近地形示意图。该山村居民约160人,农产品基本自给自足,没有通公路,进出山村主要靠步行,当地政府计划把该地居民外迁安置。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该山村最初选址在①,而没有选②地,主要考虑的自然条件应该是( )
A. ①地海拔更低,热量条件更好 B. ②地处于阴坡,光照条件较差
C. ①地临近河流,水源条件较好 D. ②地坡度更陡,多地质灾害
10. 图示山村没有通公路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产品自给自足,没有运输需求 B. 地形坡度大,修建公路的困难大
C. 人口稀少,不需要与外界联系 D. 当地政府不重视,且资金紧张
11. 推测图中天池(湖泊)的水源主要来自( )
A. 雨水 B. 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③河流
【答案】9. C 10. B 11. A
【解析】
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9题详解】
结合图例可看出①地临近河流,水源条件好,C正确;①地海拔更低,但两地海拔差别小,热量条件差别不大;图中②地处于南坡,为阳坡;②地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故选C。
【10题详解】
图示山村虽然农产品自给自足,但还需要与外界交流,有运输需求;从图中看该地地形坡度大,修建公路的困难大,B正确;人口稀少,也需要与外界联系;结合材料“当地政府计划把该地居民外迁安置”可看出,当地政府还是很重视的。故选B。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降水丰富,可推测图中湖泊水源主要来自雨水,A正确;该山地海拔较低,纬度较低,没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从图中看只有河流流出,没有河流注入。故选A。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厄瓜多尔共和国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西临太平洋,面积25.6万平方千米,东、西部多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中部气候温和。下图为厄瓜多尔水系、城市、铁路分布示意图。
(1)描述厄瓜多尔的铁路分布特征。
(2)简要分析厄瓜多尔中部相对东西部气候温和的主要原因。
(3)判断厄瓜多尔河川径流总量的东、西部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4)说明自然环境特征对厄瓜多尔城市分布的影响。
【答案】(1)特征:线路较少,密度较小,没有形成明显的铁路网;中部铁路主要穿过高山高原地区(河流源地);铁路多与海港城市相连;最长铁路两端呈东西走向,中段呈南北走向。
(2)厄瓜多尔位于赤道附近,东西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中部地区海拔高,气候较凉爽温和(且气温年变化小)。
(3)差异:东部总量大于西部。原因:东部流域面积大于西部;东部为信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西部;东部河流密度大于西部。
(4)中部山地高原海拔高,气候温和,使得城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东、西部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城市分布较少(稀疏);河流较多,水源丰富,部分城市沿河分布;西部临海,交通便利,多个城市沿海分布。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详解】(1)厄瓜多尔的铁路分布特征可从图中读出,从图中看厄瓜多尔只有三条铁路线,可知该地区铁路线较少,密度较小,没有形成明显的铁路网;结合图中的河流流向、国界线可看出中部铁路主要穿过高山、高原地区;从图中可看出铁路多与海港城市相连;最长铁路两端呈东西走向,中段南北走向。
(2)从图中看厄瓜多尔中部河流向两侧流,可判断出中部地区比东、西两侧海拔高,气候温和,东西两侧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3)河川径流总量受河流流量、流域面积影响,图中东西两侧都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都较多,但东部地区又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更多,河流流量更大;从图中看东部流域面积、河流密度大于西部地区,东部河川径流总量比西部大。
(4)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河流等;从图中看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因此城市多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温和的中部山地高原地区,东西部城市分布较少;图中部分城市沿河分布,河流可为城市供水;西部临海,交通便利,多个城市沿海分布。
1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豆播种时田间持水量不能低于60%,生长期有效积温大于2200℃,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鼓粒期日照时数不低于15小时,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0℃。
材料二:东北地区是中国优质大豆的主产区。图13为东北大豆主产区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2017年美国大豆亩产219千克,中国大豆亩产124千克。近年来,美国每年出口的大豆一半以上销往中国。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摩擦,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
材料四:中国大豆生产量和消费量极不平衡,下表为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量和消费量情况。
年份 | 生产量/万吨 | 消费量/万吨 |
2010 | 1508 | 6773 |
2011 | 1449 | 7393 |
2012 | 1301 | 7459 |
2013 | 1195 | 7953 |
2014 | 1215 | 8892 |
2015 | 1179 | 9346 |
2016 | 1294 | 11016 |
2017 | 1455 | 11196 |
(1)简述中国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优势条件。
(2)说出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量波动下降的主要原因。
(3)简要分析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对中国、美国的大豆生产分别有哪些主要影响。
(4)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应该大幅度地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自然优势: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夏季高温,降水丰富;夏季白昼时间长;春季积雪融水丰富,土壤水分条件好;平原地区河流多,灌溉便利。人文优势:国内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等。
(2)中国生产的大豆,单产低,成本高,与以美国为主生产的大豆相比,市场竞争力较弱;由于国外低价大豆的进入,大豆市场价格较低,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较低;中国人多地少,大豆种植面积难以扩大;中国自然灾害频繁,许多地区抗灾能力差,容易造成大豆产量波动;技术投入较少,中国生产的大豆质量有待提高。
(3)对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上竞争优势下降,有利于中国生产大豆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促进大豆产量提升;大豆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提高大豆产量。
对美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量下降,很难短时间寻找到替代市场,导致大豆滞销,美国豆农会压缩大豆种植面积,导致大豆产量下降。
(4)赞同:中国适合种植大豆的地区广;国内消费量大;可以减少大豆消费对外依赖性;增加就业。
不赞同:单产低、成本高,国产大豆市场竞争力弱;耕地面积较小;市场相对饱和,增加大豆产量可能导致大豆价格下降,影响经济效益;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可能导致环境压力加大。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详解】(1)东北地区种植大豆的优势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两个方面来分析。东北地区的东北平原面积大,土壤为黑土,土壤肥沃;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长;春季积雪融水丰富,土壤水分条件好;平原地区河流多,灌溉便利。社会经济条件为,国内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政策支持等。
(2)影响大豆生产量的因素有市场、种植面积、自然灾害、技术等;受国外大豆低价进入的影响,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较低;中国人多地少,大豆种植面积难以扩大;大豆种植区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灾害,容易造成大豆产量波动;技术投入较少,中国生产的大豆质量有待提高。
(3)由材料“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摩擦,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可知,中国对美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上价格上升,竞争优势下降,有利于中国生产大豆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促进大豆产量提升;大豆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提高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提高大豆产量。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后,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大豆价格上升,中国进口减少,美国很难短时间寻找到替代市场,导致大豆滞销,美国豆农会压缩大豆种植面积,导致大豆产量下降。
(4)是否大幅度地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可从种植大豆的区位条件和对区域影响两个方面分析,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是赞同的理由,不利区位条件和不利影响是不赞同的理由;结合材料一中大豆生长条件可知,我国适合种植大豆的地区广,结合材料“近年来,美国每年出口的大豆一半以上销往中国”可知,我国国内消费量大,大量种植可以减少大豆消费对外依赖性,增加就业,以上是赞同理由。但由材料“2017年美国大豆亩产219千克,中国大豆亩产124千克”可知,我国大豆单产低、成本高,国产大豆市场竞争力弱,耕地面积较小,市场相对饱和,增加大豆产量可能导致大豆价格下降,影响经济效益;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可能导致环境压力加大。
(二)选考题: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银川市西夏陵于2011年11月启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夏陵是历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王国(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的皇家陵园,也是西夏文明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西夏陵陵区占地58平方公里,陵区内现存9座帝陵、271个陪葬墓、一处大型西夏建筑遗址和数十座砖瓦窑址。各级政府已投入7亿多元对抢救性加固和修复西夏陵陵墓,迁移周边农场和农户,拆除陵区内大量现代建筑,在周边修建公路、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和办公场所,多次组织对西夏文化研讨活动。
(1)说明西夏陵区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较高的理由。
(2)根据材料说明,西夏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
【答案】(1)文物古迹的数量众多,集群状况良好;独特性较强,历史文化价值高。
(2)有利于修复和保护文物;有利于促进对西夏文化的研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合理地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有利于促进民众形成文物保护意识。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和“申遗”意义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获取和描述信息的能力。
【详解】第(1)题,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主要从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等方面分析。
第(2)题,对文字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描述即可。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非点源污染主要来自农村,如含有农药、化肥的农田废水等。下图示意2005~2015年我国某县农田非点源污染的变化状况。
说明该县2005-2015年种植散户和农业种植公司农田非点源污染的差异及主要原因。
【答案】差异:种植散户农田污染程度高于农业种植公司;种植散户的农田污染程度升高,而农业种植公司的农田污染程度下降。
原因:与种植公司相比,种植散户种植技术、农药化肥利用率较低;处理污染经济、技术能力不足;农田分散,难以管理和治理;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较薄弱等.
【解析】
【分析】试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农业污染的原因。
【详解】种植散和农业种植公司农田非点源污染的差异应结合图来说明,图的纵坐标表示单位面积污染量,结合图例可读出种植散户的农田污染程度高于农业种植公司,且从2005年到2015年种植散户的农田污染程度升高,而农业种植公司的农田污染程度下降。
由材料可知非点源污染主要来自含有农药、化肥的农田废水,影响农田废水中农药、化肥量的因素可从技术水平、污染处理水平和环境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来分析;与种植公司相比,种植散户种植技术、农药化肥利用率较低;处理污染经济、技术能力不足;农田分散,难以管理和治理;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较薄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