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2019届高考三模试卷(解析版)
展开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2019届高考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 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目前我国已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规划建设。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东京修建管廊的费用比北京高很多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地形地势 C.地质灾害 D.气候条件
【分析】地质灾害,地质学专业术语,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解答】解:由题,东京和北京都是经济发达的超大都市,二者人口密度相当,对管廊的修建影响极小。管廊修建过 程中需要做到防水、防震、防塌陷、防透水、防地质灾害等。东京和北京地形都是以平原为主,气候都为季风气候,故排水、防渗等差别不大。但东京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地震严重,防震要求高,建设成本高。
故选:C。
2.设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灾害对管线的破坏 B.分散大城市主要职能
C.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D.提高地下空间利用率
【分析】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解答】解:读图可知,管廊的修建可以适当减缓城市内部交通拥堵,也有利于自然灾害对地上设施的破坏和基础设施的维修,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充分利用空间,美化城市环境。
故选:D。
如图示意2018年7月20日8时世界局部区域近地面气压(单位:百帕)状况,图中阴影区域此时正经历强暴雨天气。气象部门预计影响华北的强降雨天气系统中心将穿过河北,在天津南部与河北交界处进入渤海后,它的暴雨云系将会进一步加强。北京、天津、河北北部 将会有一次强烈的暴雨过程。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两处降雨区域( )
A.①处为暖锋形成的暴雨天气,②处为冷锋形成的暴雨天气
B.①处以偏西风为主,②处以偏南风为主
C.①处为冷锋形成的暴雨天气,②处为台风形成的暴雨天气
D.图中形成强暴雨天气的水汽,都来自于太平洋
【分析】暖锋是指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就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暖锋多在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活动,大多与冷锋联结在一起。暖锋过境时,温暖湿润,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多转云雨天气。
【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②处降雨区域位于锋面气旋的左侧,雨带狭长,是冷锋形成的暴雨天气;①处雨带较宽,为暖锋形成的暴雨天气。
故选:A。
4.气象部门预计暴雨云系将进一步增强的依据最可能是( )
A.受北部燕山山脉抬升作用的影响
B.冷气团势力加强
C.黄海水汽源源不断地供应
D.受西部太行山脉抬升作用的影响
【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1)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离岸风区降水少,内陆地区空气干燥降水少。(2)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3)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4)地形: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北京、天津北部是燕山山脉,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暴雨云系将进一步增强。
故选:A。
5.未来两天甲地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 )
A.雨过天晴,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B.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
C.雨过天晴,气压降低,气温升高
D.出现短时间的降雨天气
【分析】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暖锋。暖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由于暖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因此多形成连续性降雨天气。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暖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前。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
【解答】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气旋的东部,随着雨云系将会进一步加强,未来两天将受暖锋影响,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
故选:B。
如图为世界某岛屿示意图,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但随着北极航线的开通和对该岛屿的开发,拟建设一大型港口。读图,完成6~8题。
6.该岛屿平原地带植被类型属于( )
A.低矮灌木 B.草原 C.常绿阔叶林 D.针阔混交林
【分析】由于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和洋流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条件又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可以先根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判读出该区域的气候类型,自然带类型即可判断。
【解答】解:从图中经纬度可以看出,该岛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因纬度较高,平原地带植被类型属于针阔混交林;该地受海洋影响较多,气候具有海洋性,降水较多,植被以森林为主;常绿阔叶林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故D正确。
故选:D。
7.下列关于该岛屿周围海域常年烟雾弥漫的原因,不正 确的是( )
A.寒流经过,易使水汽凝结
B.西风带来暖湿气流
C.岛屿附近水汽充足
D.寒暖流交汇
【分析】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1)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离岸风区降水少,内陆地区空气干燥降水少。(2)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3)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4)地形: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解:该岛屿附近有寒流经过,易使水汽凝结,该岛屿附近水汽充足,该岛屿附近寒暖流交汇容易形成海雾,但该岛屿地处大陆东岸,不受西风带的影响。
故选:B。
8.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建大型港口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分析】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水域条件(航行、停泊条件)、陆域条件(地形、地质等筑港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腹地;陆上交通联系;城市人、财、物的支撑等。位于海湾中,港阔水深,冬季风影响小,结冰期短,最适宜建大型港口。
【解答】解: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宜建设大型港口的地点是甲地,位于海湾中,港阔水深,冬季风影响小,结冰期短。
故选:A。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不少跨国公司通过外包来调动全球资源开展业务,但是香 港溢达集团却采用反其道而行的“纵向一体化”模式,将触角延伸到纺纱、针织、梭织、成衣 制造、销售等整个生产环节,如表反映溢达集团不同时期发展历程。据此完成9~11题。
时间 | 20世纪70年代末 | 20世纪80年代初 |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 | 21世纪初 |
地点 | 江苏、湖北地 | 毛里求斯、牙买加、菲律宾地 | 广东、浙江、江苏 | 新疆、东南沿海地区 | 越南 |
主要事件 | 补偿贸易、出口至美国 | 去国外投资、建制衣厂 | 建制衣厂 | 新疆种植优质棉花,建厂;东南沿海建染厂 | 建制衣厂 |
9.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溢达集团国外投资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劳动力 C.科技 D.投资环境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解答】解:溢达集团是以纺织为主要生产内容的企业,发展之初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20世纪80年代毛里求斯、牙买加、菲律宾等地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但劳动力充足。
故选:B。
10.20世纪90年代溢达集团在新疆种植棉花,开办纺纱厂,但是却不设立下游企业的原因 是( )
A.交通不便 B.劳动力短缺 C.技术落后 D.水源短缺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解答】解:20世纪90年代溢达集团在新疆种植棉花,开办纺纱厂,但是却不设立下游企业的原因是水源短缺。
故选:D。
11.溢达集团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可能会造成( )
A.品牌优势不明显 B.质量监督不及时
C.投资成本过高 D.产品生产周期长
【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原料、运输、劳动力、市场、动力、政府政策等。
【解答】解: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会导致投资过高;纵向一体化模式利于企业内部协调和监督,有利于把控产品质 量、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打造品牌。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其中,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2.(22分)如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示信息,总结该区域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图中A和B地气温年变化图,找出两地气温年变化的差异并说明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3)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区域聚落的主要分布特征,并简要说明产生该种分布特征主要的自然原因。
【分析】(1)区域地势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上来描述。
(2)影响气温的因素:位置、大气、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类活动等。
(3)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区域聚落的主要分布特征,产生该种分布特征主要的自然原因从地形、降水、纬度、水源、土壤等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1)读图可知,该区域地势特征是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其理由是该区域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向西北部和东南部流出。
(2)读A和B地气温年变化图,两地气温年变化的差异是A地全年气温都低于B地,且A地的气温年较差大于B地。其原因是B地纬度低于A地,且海拔高于A地,且受寒冷偏北风的影响程度小于A地,所以B地全年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小,四季如春。
(3)读图可知,该区域聚落的主要分布特征是聚落分布分散,中部少,东南部和西北部较多,其中东南部最多,且等级高的聚落多;多沿河流分布。产生该种分布特征主要的自然原因是该区域地形差异大,中部为高原高山,少聚落分布;西北部深处内陆,降水稀少,且纬度较高,聚落较少,特别是高等级聚落少;东南部纬度较低,地形相对平坦,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较大,降水较多,聚落分布多,且高等级聚落多;河流沿岸水源较充足,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故答案为:
(1)地势特征: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理由:该区域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向西北部和东南部流出。
(2)差异:A地全年气温都低于B地,且A地的气温年较差大于B地。原因:B地纬度低于A地,且海拔高于A地,且受寒冷偏北风的影响程度小于A地,所以B地全年气温较高,气温年较差较小,四季如春。
(3)分布特征:聚落分布分散,中部少,东南部和西北部较多,其中东南部最多,且等级高的聚落多;多沿河流分布。
原因:该区域地形差异大,中部为高原高山,少聚落分布;西北部深处内陆,降水稀少,且纬度较高,聚落较少,特别是高等级聚落少;东南部纬度较低,地形相对平坦,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较大,降水较多,聚落分布多,且高等级聚落多;河流沿岸水源较充足,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13.(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肯尼亚是世界第三大鲜花出口国,以出口玫瑰为主,绝大部分玫瑰出口到欧洲,被誉为欧洲的“后花园”。一枝早上7点采摘的玫瑰,次日早晨就能抵达荷兰,再由荷兰的拍卖市场销往世界各地。肯尼亚一年四季均可以生产玫瑰,但每年的6﹣9月是其玫瑰销售的淡季。
材料二:奈瓦沙湖畔(如图)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全部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玫瑰品质好,是真正的“鼠标农业”。在温棚里,每平方米每年可以收获220至240枝玫瑰花,是露天种植量的两倍。
(1)分析肯尼亚许多玫瑰农场集聚奈瓦沙湖畔的主要原因。
(2)说明玫瑰农场采用温棚种植玫瑰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分析每年6〜9月是肯尼亚玫瑰销售淡季的原因。
(4)有人建议在奈瓦沙湖畔继续扩大玫瑰种植规模,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分析】(1)肯尼亚许多玫瑰农场集聚奈瓦沙湖畔的主要原因从气候、水源、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
(2)玫瑰农场采用温棚种植玫瑰对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从保证玫瑰品质、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等角度进行分析。
(3)每年6〜9月是肯尼亚玫瑰销售淡季的原因从市场需求、生产条件等角度进行分析。
(4)属于开放性试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解答】解:(1)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利于玫瑰生长。靠近湖泊,水源丰富优质,灌溉水源充足。附近有机场,便于玫瑰及时运往欧洲市场。
(2)温棚种植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小,利于保证玫瑰品质。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增加产量,产量是露天种植童的两倍。使用计算机拉制其生长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收益高。
(3)从市场需求分析,欧洲是肯尼亚玫瑰销售的最大市场,6﹣9月为欧洲的夏季,欧洲本地的鲜花产量较多,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进口量少。从生产条件分析,6﹣9月肯尼亚为干季,降水较少,鲜花品质下降。
(4)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奈瓦沙湖畔玫瑰生产条件好,玫瑰的市场需求大,效益高。扩大玫瑰种植,可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所以赞成。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花卉种植需水量大,引湖水灌溉,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区域内水资源紧张。扩大玫瑰种植规模,种植业发展容易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所以不赞成。
故答案为:
(1)位于赤道附近的高原地区,气候较为温和,光照充足;靠近湖泊,水源丰富优质;土地面积广,地价低;附近有机场,便于玫瑰及时运往欧洲市场,交通便利。
(2)温棚种植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小,保证玫瑰品质;自动化管理,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
(3)欧洲是肯尼亚玫瑰销售的最大市场,6﹣9月为欧洲的夏季,欧洲本地的鲜花产量较多;6﹣9月肯尼亚为干季,降水较少,鲜花品质下降。
(4)赞成。奈瓦沙湖畔玫瑰生产条件好,市场需求大;扩大玫瑰种植,可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收入。
或不赞成。花卉种植需水量大,引湖水灌溉,导致湖泊水位下降;扩大玫瑰种植规模,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14.(10分)开平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势低平。开平碉楼(如图)大多建于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是多层塔楼式建筑,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简述当时建碉堡的主要目的及现在碉堡的旅游价值。
【分析】人的生产和生活与地理环境相适应,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存在不同人类活动差异,当时建碉楼的主要目的要根据当地地理环境特征进行分析;旅游资源价值主要包括美学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等,解答本题要根据碉堡历史,建筑特色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碉楼为多层塔楼式建筑,视野开阔,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根据地理环境特征和建筑特点可以推测当时主要目的是居住,防匪患,防洪涝的功能;碉楼历史悠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200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发展旅游业中具有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
故答案为:当时主要目的是居住,防匪患,防洪涝。在发展旅游业中具有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15.赤潮,又叫红潮,是一种水华现象。它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指海洋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增殖和聚集,引发一定范围和一段时间内水体变色现象。我国沿海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过赤潮现象。下面为中国近20年沿海危害较严重的赤潮事件及分布图。
描述我国东部沿海赤潮多发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渤海沿岸多于黄海沿岸的原因。
【分析】赤潮的空间分布特点应当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去分析。发生的原因分为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主要包括纬度位置、季节、洋流、海域的封闭程度等;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对海洋的污染。
【解答】解:图片反映的信息表明,赤潮多发区分布不平衡,南部多于北部,且集中于环渤海、长江口、珠江口附近海域。渤海相对于黄海污染严重,主要是因为渤海为我国的内海,海域封闭性较强,海水的流动性较差,环渤海地区工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
故答案为:
分布特点: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江口、珠江口附近海域。
原因:渤海为我国的内海,海域封闭性较强,海水的流动性较差;环渤海地区工业发达,污染物排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