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考二模试卷(解析版)
展开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考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
加拿大蒙特利尔(如图)拥有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地下城,占地约12平方公里,包括购物中心、旅馆、办公、银行、博物馆等多种服务功能。我国上海等大城市也把建设地下城作为突破城市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据此完成1﹣3题。
1.蒙特利尔建设全世界最大地下城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寒冷漫长 B.土地资源紧缺
C.地表崎岖不平 D.地下冻土深厚
【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解答】解:蒙特利尔建设全世界最大地下城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沿岸有寒流经过,冬季寒冷漫长。
故选:A。
2.蒙特利尔的地下城发展导致该市( )
A.人口密度降低 B.商业区扩大
C.住宅区减少 D.地下工业区扩大
【分析】蒙特利尔地下城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威尔玛丽区的一个地下商业街,长达17千米,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步行街全长30千米。蒙特利尔地下城连接10个地铁车站、2000个商店、200家饭店、40家银行、34家电影院、2所大学、2个火车站和一个长途车站。
【解答】解:读材料可知,加拿大蒙特利尔是世界最大最繁荣的地下城,包括购物中心、旅馆、办公、银行、博物馆等多种服务功能,明显的扩大了商业区。
故选:B。
3.与蒙特利尔比较,上海建设地下城的主要目的( )
A.增加地面绿化面积 B.保护地面传统建筑
C.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D.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分析】蒙特利尔地下城是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威尔玛丽区的一个地下商业街,长达17千米,总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步行街全长30千米。蒙特利尔地下城连接10个地铁车站、2000个商店、200家饭店、40家银行、34家电影院、2所大学、2个火车站和一个长途车站。
【解答】解:上海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市交通拥堵,建设地下城可以分流一些人流到地下,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
故选:C。
谷坊是在易受流水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筑的土、石建筑物,坝高一般1〜3米。专家提出增加沙棘植物“柔性坝”,组成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沙棘植物柔性坝是按一定株距和行距垂直于水流方向交错种植的若干行沙棘体。如图为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召沟的综合生物、工程坝系网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谷坊的修建可使( )
①河流含沙量减少
②沟道下蚀作用增强
③下游山洪危害减轻
④沟道出口地区土壤肥力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谷坊主要作用为抬高侵蚀基准,防止沟底下切;抬高沟床,稳定山坡坡脚,防止沟岸扩张;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减轻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拦蓄泥沙,使沟底逐渐台阶化,为利用沟道土地发展生产创造条件。
【解答】解:谷坊可以拦截泥沙,因此河流的额含沙量减少;可以减缓沟道纵坡,减小山洪流速,因此可以使下游山洪危害减轻。
故选:B。
5.“柔性坝”的建成后,谷坊坝内( )
A.泥沙颗粒变细 B.泥沙沉积增多
C.水体含沙量增大 D.耕地增速加快
【分析】谷坊坝是指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水土流失地区的山沟治理工程之一。其作用①抬高沟底侵蚀基点,防止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并使沟道坡度变缓。②拦蓄泥沙,减少输入河川的固体径流量。③减缓沟道水流速度,减轻下游山洪危害。④坚固的永久性谷坊群有防治泥石流的作用。⑤使沟道逐段淤平,形成可利用的坝阶地。
【解答】解:沙棘植物柔性坝是按一定株距和行距垂直于水流方向交错种植的若干行沙棘体,能减缓流速,阻滞泥沙,使下面的谷坊坝内泥沙颗粒变细。
故选:A。
影视特效公司需要庞大的团队协作才能满足客户对影视效果和上映时间的要求。某特效公司在世界多地建立工作室,采取了跨时区、24小时全天全球协作的独特运作流程,不同国家的动画技师可以合作连续处理电影镜头。如图为该电影特效公司制作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这种服务分包行业在全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 )
A.经济全球化 B.现代物流业
C.现代金融业 D.互联网高速通信
【分析】读图文可知,根据电影特效制作流程示意图,该种服务分包行业是电影产品的分包,因此,只要理解电影产品的特点即可解答。
【解答】解:经济全球化,使得服务分包行业得以盛行,充分利用各地优势,电影产品技术含量好、质量和体积小,受现代物流业影响小;图中“多次沟通”等显示这种服务分包行业在全球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现代化通信。
故选:D。
7.该特效公司采取全球协作的独特运作流程,可以明显( )
A.减少制作人员 B.减少制作环节
C.缩短制作周期 D.提高制作技术
【分析】工业扩散的目的是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工业布局选择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布局,主要考虑的是该地区消费市场广阔。近些年,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开始出现工业分散的趋势。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和通信技术手段使工业地域联系更密切。
【解答】解:由材料“某特效公司在世界多地建立工作室,采取了跨时区、24小时全天全球协作的独特运作流程”可知,该特效公司采取全球协作的独特运作流程,可以明显缩短制作周期。
故选:C。
8.假定该特效公司各工作室均在当地时间上午9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下列各组工作室的协作能保证24小时连续工作的是( )
A.法兰克福(8.5°E)、新加坡(104°E)、伦敦
B.法兰克福、东京(139.5°E)、纽约(75°W)
C.洛杉矶(118°W)、上海、伦敦
D.东京、洛杉矶、纽约
【分析】区时的计算公式是:未知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注意,东加西减,并且相邻时区相差1小时。
【解答】解:由题,洛杉矶是西八区,上海市是东八区,伦敦是0时区,都差8个小时,工作时间也是8小时,正好保证24小时连续工作。
故选:C。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洪水调蓄湖泊之一。图如1为鄱阳湖周边地区简图,如图2为1995﹣2010年鄱阳湖湖口水文站输沙量(净输出量)和径流量(净流出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据图可推知( )
①湖口水文站径流量影响输沙量
②湖口水文站输沙量影响径流量
③出湖径流量大于长江入湖径流量
④长江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较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的高低决定)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越急,水能越大。)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⑧径流量变化⑨流速(短促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
【解答】解:读如图2为1995﹣2010年鄱阳湖湖口水文站输沙量(净输出量)和径流量(净流出量)变化示意图可知,径流量大的年份,河流的输沙量也大,说明径流量大的年份,携带泥沙量也大。说明出湖径流量大于长江入湖径流量。
故选:C。
10.推测1963年鄱阳湖湖口水文站输沙量出现负值的原因是( )
A.鄱阳湖流域旱灾严重 B.长江上游修建水利工程
C.鄱阳湖区围湖造田 D.长江上游水土保持较好
【分析】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吨)。在风沙理论研究与防沙实践中,输沙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和极其有用的工程参数。它表示地表一定高度范围内的输沙总量,是区域风沙活动强度的最直接表征。
【解答】解:读图可知,1963年的鄱阳湖湖水径流量很少,而鄱阳湖主要是雨水补给,说明当年降水少,旱灾严重,导致鄱阳湖湖口水文站输沙量出现负值。
故选:A。
11.2000年以来鄱阳湖采砂活动兴起,使湖泊浑浊度增加,进而造成( )
A.出湖泥沙显著增加 B.出湖泥沙显著减少
C.入湖泥沙显著增加 D.入湖泥沙显著减少
【分析】读图可知,2000年之后,湖口出湖平均泥沙含量迅速增大,并超过五河入湖平均泥沙含量,采砂过程中挖沙、洗沙使得出湖水体含沙量增加。
【解答】解:鄱阳湖采砂过程中通过挖沙、洗沙使沙场附近的水体含沙量增加、水体透明度降低,从而影响鄱阳湖湖底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影响鄱阳湖和长江下游的泥沙平衡。图中2000﹣2005年,湖口出湖平均泥沙含量迅速增大,并超过五河入湖平均泥沙含量,应是因为采砂船大量转移进鄱阳湖所致。
故选:A。
二、解答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生长喜湿怕涝、喜温怕寒,雾山甘泉育名茶。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实施“南茶北引”的试验区,崂山茶的诞生,突破了茶树生长纬度的最北极限。但是,干旱和冻害始终是制约崂山茶生产的主要瓶颈。
青岛市某中学开展研学旅行,实地考察了崂山茶叶产区,并获取了崂山茶叶产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1),通过问卷调查绘制了采茶工的年龄构成图(图2)。
(1)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崂山茶树生长的优势条件。
(2)说出崂山采茶工年龄构成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为突破制约崂山茶生产的干旱和冻害瓶颈,请从“科技兴茶”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分析】(1)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
(2)结合图2中信息判断崂山采茶工年龄构成的特点,其原因从采茶需要的劳动数量、劳动强度、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等方面进行分析。
(3)为突破制约崂山茶生产的干旱和冻害瓶颈,“科技兴茶”应选育良种、改善灌溉技术、旱季保湿、温室大棚等角度进行解答。
【解答】解:(1)读图文材料,崂山茶树生长的优势条件是低缓的山地、丘陵,坡度较大,利于排水;山地阳坡,光照较好,冬季避风防寒;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适于茶树生长;向海地带空气湿润,雾天较多。
(2)读图2可知,崂山采茶工年龄构成的特点是采茶工以中老年为主,40﹣60岁比例高。 其原因是采茶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青岛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批中青年劳动力;而采茶工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3)为突破制约崂山茶生产的干旱和冻害瓶颈,“科技兴茶”应选育抗旱、抗寒的优良品种;改善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发展喷灌、滴灌等;旱季茶园铺草、覆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发展温室大棚茶园。
故答案为:
(1)低缓的山地、丘陵,坡度较大,利于排水;山地阳坡,光照较好,冬季避风防寒;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适于茶树生长;向海地带空气湿润,雾天较多。
(2)采茶工以中老年为主,40﹣60岁比例高。 采茶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青岛市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批中青年劳动力;而采茶工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3)选育抗旱、抗寒的优良品种;改善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发展喷灌、滴灌等;旱季茶园铺草、覆膜,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发展温室大棚茶园。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布提自然条件恶劣,工农业基础薄弱。阿萨尔湖(如图所示)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塔朱拉湾相通,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分离,被松软的岩层隔开。该湖湖面海拔﹣156米,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地表入水口、也没有出水口且千年不枯的内陆湖泊,是世界上最咸的水体,被人们视为“聚宝盆”。1988年前,阿萨尔湖还处于手工采盐、骆驼运送的原始方式,尽管吉布提政府非常重视盐湖开发,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没有转换为显著的经济效益。2002年中国企业与吉布提合作启动了阿萨尔湖工业采盐计划,而后建设了盐业出口专用码头、通往盐湖的公路和相关配套设施。此外,还将在盐业码头附近建设化工园区,布局盐业开发的全产业链,实现阿萨尔湖的综合开发。
(1)分析吉布提夏季高温酷暑的原因。
(2)说明阿萨尔湖千年不枯的原因。
(3)说明阿萨尔湖被人们视为“聚宝盆”的理由,并分析其长期以来开发程度低的社会经济原因。
(4)简述阿萨尔湖盐资源开发项目对吉布提工业发展的贡献。
【分析】(1)吉布提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东南同索马里接壤,北与厄立特里亚为邻,西部、西南及南部与埃塞俄比亚毗连,4月至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最高气温达45℃以上。
(2)读材料可知:阿萨尔湖地质历史时期曾与塔朱拉湾相通,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分离,被松软的岩层隔开。该湖湖面海拔﹣156米,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地表入水口、也没有出水口且千年不枯的内陆湖泊。
(3)长期开发程度低的原因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
(4)阿萨尔湖盐资源开发项目对吉布提工业发展的贡献主要从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改变、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读图可知,吉布提的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属于热带地区,气温高;区域内沙漠面积大,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
(2)读材料可知阿萨尔湖的该湖湖面海拔﹣156米,低于海平面,塔朱拉湾海水透过有裂隙且松软的岩层补给阿萨尔湖。
(3)读材料可知,阿萨尔湖是世界上最咸的水体,因此盐业资源丰富。
但是吉布提的经济水平低,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导致开发的规模较小;且该国交通不便,不便运输。
(4)阿萨尔湖盐资源开发项目促进了吉布提盐业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并给吉布提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积累。
故答案为:
(1)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干燥少雨,多晴朗天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沙漠地区升温快。
(2)阿萨尔湖湖面海拔低于海平面,塔朱拉湾海水透过有裂隙且松软的岩层补给阿萨尔湖,补给量与蒸发量基本平衡。
(3)阿萨尔湖盐度极高,盐储量巨大(盐业资源丰富)。
经济欠发达,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机械化程度)低,开发规模小;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市场受到限制。
(4)促进了吉布提盐业产业的综合发展(布局盐业开发的全产业链);改善吉布提工业结构,提高工业化水平;给吉布提工业发展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吉布提工业发展积累和提供资金。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山是中国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地,“尼山圣境”文化旅游度假区是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复合性文化度假产业综合体,由“一心、一湖、一带、三群”组成。“一心”即儒宫与孔子像,“一湖”为孔子湖,“一带”为环湖主题文化游憩带,“三群”为山水书院群落、国际游学群落和国际社区群落。自开放以来,各地游客纷纷来到此游览观光,2018年国庆黄金周4天时间内,入园游客就突破4万人。如图为“尼山圣境”的位置及景观图。
分析“尼山圣境”文化旅游度假区开发的优势条件。
【分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需要多个高质量的景点组合。(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附近无雷同景点。
【解答】解:“尼山圣境”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尼山,尼山是中国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地,旅游资源的独特;度假区是集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复合性文化度假产业综合体,旅游活动丰富多样;距离三孔、泰山等旅游景区较近,集群状况好;尼山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近;读图可知,周边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较高;开发的条件优越。
故答案为:尼山是儒家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强;尼山、孔子湖等风光优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文化体验、休闲游、生态游等旅游活动丰富多样;距离三孔、泰山等旅游景区较近,集群状况好;地处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市场距离近;周边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较高。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菲氏叶猴是世界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成年菲氏叶猴毛色灰黑,攀援和跳跃能力很强。菲氏叶猴取食叶类、果实、种子等50多种食物,几乎没有破坏庄稼和其他农作物的“不良记录”。上世纪后期,菲氏叶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有些栖息地甚至绝迹,过去我国对其研究很少,直到被生态志愿者在云南德宏的亚热带森林中拍摄后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如图所示为我国菲氏叶猴主要发现地的分布区。
(1)说明除种群数量少外,野生菲氏叶猴过去很少被发现的原因。
(2)分析菲氏叶猴在我国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的原因。
【分析】(1)本题考查野生菲氏叶猴过去很少被发现的原因。解答本题需要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如“毛色灰黑”“5多种食物,对农业无干扰”“云南德宏的亚热带森林”等从菲氏叶猴的毛色、食物、栖息地等说明其难被发现的原因。
(2)本题考查影响菲氏叶猴数量变化的原因。影响动物数量变化一般从食物、栖息地、天敌、人类捕杀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解:(1)根据材料,菲氏叶猴毛色灰黑,在森林中难被发现;生活在云南德宏的亚热带森林中,地处偏远;乙50多种食物为食,食物来源丰富,对当地农业破坏少,难被人们发现。
(2)菲氏叶猴在我国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的原因一是栖息地森林覆盖率上升;二是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人们的环保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增强,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得到遏制。
故答案为:
(1)菲氏叶猴毛色灰黑,且栖息在遮蔽性好的森林中,隐蔽性强;栖息地地处偏远地区,山高谷深,交通不便,观察者和研究者难以到达;食物来源丰富,对当地农业生产无干扰。
(2)菲氏叶猴在我国的栖息地森林覆盖率增加,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的环保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增强,捕猎野生动物的行为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