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解析版)
展开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模拟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小题,45分)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左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左图中四地最早观测到日出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右图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 中国农历处立秋节气 B. 八达岭长城花红柳绿
C. 北极地区冰面缩小 D. 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
【答案】1. A 2. D
【解析】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日出方位与季节。
【1题详解】
图形中点④位置的东北方向是一座山顶,海拔较高,看不到海上日出景观;②点东面面向海洋,能够较早看到日出,③地东面受地形阻挡,难以见到东南方向的海上日出;四点中①的海拔最高,为山顶,东面又无障碍阻挡,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所以①是最早看到日出的地点,选项A正确。故选A。
【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④地位于山谷,不可能拍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④地山谷朝向西南,拍到太阳从西南落下,日落最可能在西南方,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为冬半年。中国农历立秋节气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A错误;八达岭长城花红柳绿是春季,B错误;北极地区冰面缩小是夏季,C错误;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是冬季,D正确。故选D。
由于日出时间随纬度、经度及季节不同,因而日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也存在着差异。左图为我国某地某年日最高气温各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右图为该地该年日最低气温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其中右图与该地多年平均情况更为相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地日最高、最低气温季节变化特征是( )
A. 春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B. 冬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C. 夏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较晚 D. 冬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较早
4. 日最低气温有时也会出现异常,如果当地日最低气温出现在9时,可推测日出前后( )
A. 出现微风或静风环境 B. 有暖锋到达 C. 有强对流天气 D. 有浓云覆盖
5. 该地可能位于( )
A. 河南省中部 B. 黑龙江省东部 C. 海南省南部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
【答案】3. A 4. D 5. A
【解析】考查区位日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地方时、区时计算。
【3题详解】
读图可知,春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大多在15时以后,出现时间较晚,A正确;冬季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大多在14时以后,出现时间较早,B错误;夏季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在早上5点多,出现时间较早,C错误;冬季日最低气温出现在早上6点多,出现时间较晚,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读图可知,当地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上7时之前,如果当地日最低气温出现在9时,可推测早上地面升温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故日出前后有浓云覆盖,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接近日出时间,材料中介绍右图与该地多年平均情况更为相符该地,读右图“该地该年日最低气温月平均出现时间变化图”可知,该地3月21日与9月23日日出北京时间为5:55和6:05,非常接近6时,由于日出时间随纬度、经度及季节不同,春秋分昼夜平分,地方时6时日出,说明该地与北京经纬度相差不大,结合选项可知,A项河南省中部最接近,故选A。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 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
A. ①处为陆风 B. 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 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 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7. 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B.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 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D. 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答案】6. D 7. A
【解析】
试题分析:
【6题详解】
图中①与③处给出了风向和风力大小情况,因湖陆风与海陆风均为局地热力环流,故可根据①处与③处风向确定②、④处气流运动状况,图中①处风向为由湖泊吹向陆地(为湖风,如果①处风向为由陆地吹向湖泊则叫陆风),③处风向由陆地上空吹向湖泊上空,则②处为下沉气流,④处为上升气流。
【7题详解】
城市地面硬化会加剧陆地与湖泊的热力性质差异,使湖陆风加强,围湖造陆减小了湖泊面积,会减弱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使湖陆风减弱,湖陆风使陆地与湖泊上空的空气运动,进而影响区域内气温、气压及湿度,对局地气候起到调节作用,表现为增加陆地空气湿度,调节陆地气温,使气温日较差减小。
考点:
下面左图、右图分别为某月13日9时和15日9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该日正值北半球(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9. 15日9时与13日9时相比( )
A. 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 B. 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
C. 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 D. 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
【答案】8. D 9.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等压线的判读及特征,难度较大。
【8题详解】
由图可知,此时亚洲受高气压控制,高压中心主要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由图可知,15日9时和13日9时相比,日本南部受低压系统控制,但不是强台风影响(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A错误;我国东部海域等压线较密集,说明风力增强,B项错误;我国华南地区一直受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C正确;朝鲜半岛出现大风天气,天气状况不稳定,D错误。故选C。
下图中洋流为中低纬大洋环流的一部分,XY为锋线.N位于陆地,完成下面小题。
10. 地球白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
A. M B. N C. Q D. P
11. P地的大气状况是( )
A. 晴朗天气 B. 阴雨绵绵
C. 电闪雷鸣 D. 寒风刺骨
12. N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温和多雨 C. 终年寒冷干燥 D. 终年炎热干燥
【答案】10. C 11. A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图可知,图中洋流为中低纬大洋环流的一部分,洋流位于大陆西岸,呈逆时针方向,可判断位于南半球。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结合指向标,图上四地纬度最高的是O地,因此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O,故选C。
【11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图示位于南半球,据图分析可知,PX为锋线,位于锋面气旋右侧,是暖锋。南半球锋面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P地位于暖锋的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P地天气状况是晴朗天气,A正确。故选A。
【12题详解】
南半球中低纬度环流,大陆西岸是寒流。据图可知,N地纬度低,应位于热带。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候干燥。沿岸寒流降温减湿,降水少。所以,N地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类型特点的识记能力以及读图分析能力。图中洋流为中低纬大洋环流的一部分,洋流位于大陆西岸,呈逆时针方向,位于南半球。南半球锋面气旋呈顺时针方向运动,锋面气旋右侧是暖锋,暖锋降水在锋前。地纬度低,位于热带。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气候干燥。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读下面区域图,已知左图中此时河流和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回答下面小题。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由Q向P B. R地为地中海气候
C. S地为地中海气候 D. 图示区域为北半球
14. 关于P地河谷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 ②河谷地质构造为背斜 ③A地为河谷西岸 ④B地为河谷西岸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关于图中等温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七月份等温线 ②为一月份等温线 ③此时湖泊水位为a ④此时湖泊水位为b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3. C 14. D 15. B
土耳其高原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下图)。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底部岩石按成因属( )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17. 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A. 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 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
C. 地壳抬升——沉积——火山喷发
D. 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底部的演示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选C正确。
【17题详解】
底部是沉积岩;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判断顶部应为喷出岩;所以该地岩浆喷发应发生在沉积岩形成之后;再经历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景观;即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选A正确。
【点晴】
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所以沉积岩不同于其它岩石是它具有层理性;岩浆岩和变质岩都是内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具有层理构造。火山活动,喷发过程中岩浆中可能含有大量空气,当岩浆冷却,空气散掉,岩石就留有许多孔洞。沉积岩是在低洼处形成的,现在看见的是沉积岩上覆岩浆岩,说明地壳抬升-火山活动,并经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景观。
18.有文献表述:“地带性就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按此理解。下列景观变化属于地带性的是( )
A. 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B. 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寒漠景观
C.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
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中明显指出地球运动引起的太阳辐射分布不均产生地带性差异,应该为纬度方向上的差异。B项主要体现垂直地带性差异。C项主要体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差异。D项属于非地带性差异。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①、②、③、④中,可能出现( )
A. 热带草原带 B. 常绿硬叶林带
C. 热带雨林带 D. 针阔混交林带
20. 该山地南坡永久冰雪带下限的海拔高度比北坡低,是因为( )
A. 北坡降水较少,积雪量少于南坡
B. 南坡植被茂密,地面昼夜温差小
C. 北坡气温较低,地面辐射强度小
D. 南坡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
【答案】19. D 20. A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图中四序号位于永久冰雪带和常绿阔叶林带之间,受热量、水分条件所限,ABC均不可能出现。D正确。
【20题详解】
由山脉海拔高度可判断为我国喜马拉雅山脉。其南坡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水汽来源较北坡充足,雪线低。北坡降水少,雪线高。A正确。
考点:垂直差异、雪线分布高度
“北方那消失的一抹黄色,就是荒凉的黄土高原,面积要占全省版图的百分之四十五。”“展现在眼前的这几百里绿色平原,当然是全省的‘白菜心’了。”“南边云雾缭绕的蔚蓝色山峦,是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的分水岭。”这是《平凡的世界》中描述的某内陆省三种截然不同的地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 该内陆省(简称)为( )
A. 陇 B. 晋 C. 冀 D. 秦
22. 有关“亚细亚两个庞大水系”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都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
B. 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都很大
C. 都有结冰期,北方的长,南方的短
D. 下游都曾出现过断流现象
【答案】21. D 22. A
【解析】
本题组考查区域地理。(1)题中所指为陕西省,简称秦。(2)“亚细亚两个两个庞大水系”实际指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据此选择即可。
【21题详解】
根据文字材料及《平凡的世界》,题中所指为陕西省,简称秦或陕。
【22题详解】
“亚细亚两个两个庞大水系”实际指长江水系、黄河水系。二者都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大;黄河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很大,长江流域相对较小;长江没有结冰期,长江下游不曾出现过断流现象。
下图为2014年12月3日至4日连续四个时间段(每隔6 小时)我国的降水范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造成降水分布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准静止锋 D. 气旋
24. 110°E西侧降水分布变化不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洋流 C. 人类活动 D. 太阳辐射
【答案】23. A 24. A
【解析】
试题分析:
【23题详解】
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是冷锋,此时是1月,故是冷锋,答案A。
【24题详解】
110°E西侧是昆明准静止锋,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云贵高原的阻挡。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分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砂砾。湖底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5. 该湖湖滨杂草湿地广布,其中杂草湿地面积宽广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6. 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7. 湖泊沉积层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
A. 冬季风力偏大 B. 夏季气温偏高
C. 夏季降水偏多 D. 冬季光照较强
【答案】25. A 26. A 27. B
【解析】
考查等深线的判读,外力作用与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5题详解】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根据图中等深线,湖泊西南部等深线稀疏,湖水较浅,且有河流注入,库赛河是其接纳的最主要的地表径流,库赛湖西南部流水搬运沉积特征明显,湖滨湿地广布,故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位于湖泊的西南部,因此甲地是规模最大的湖滨湿地分布区,A正确。其它位置等深线较密集,不易形成湖滨湿地,BCD错误。故选A。
【26题详解】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粗颗粒砂砾,粗颗粒沉积物在冰面堆积,春季,当湖面冰层融化后,颗粒物才能沉入湖底形成粗颗粒层;细颗粒层具有流水搬运沉积特征,该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形成细颗粒层;故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季节是春季。故选A。
【27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湖泊沉积层细颗粒为夏季流水沉积作用形成。该湖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C错。夏季气温高,河流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的河流径流量大。该年古代气候环境比往年夏季气温偏高,B对。冬季风力偏大影响粗颗粒层,A错。冬季光照与沉积层无关,D错。故选B。
淖毛湖是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深陷盆地,地势低,该地既没有河流,也不见湖泊,是古代哈密王流放犯人的荒凉之地。近二十年来,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攻关,克服了风力大,尤其是春季风力特大,严重缺水等不利因素,淖毛湖农场成为了绿色无公害的晚熟哈密瓜最大产地。为进一步提高哈密瓜的品质,瓜农在7月份给每一个瓜都套上纸袋。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28. 淖毛湖农场的灌溉水源直接来自于( )
A. 地下水 B. 降水 C. 冰雪融水 D. 跨流域调水
29. 淖毛湖农场技术人员克服春季风力大的措施中,最可能的是( )
A. 推迟播种时间 B. 营造防护林
C.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 D. 利用草方格沙障固定周边流动沙丘
30. 瓜农给哈密瓜套上纸袋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减少水分蒸发,避免哈密瓜因干燥缺水而出现皱褶
B. 减弱光照,避免强紫外线对瓜皮的伤害
C. 增强保温作用,促进哈密瓜迅速长大
D. 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哈密瓜的含糖量
【答案】28. A 29. A 30. B
【解析】
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域农业发展。
【28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当地既没有河流也没有湖泊,可见当地降水稀少,地表径流缺乏,灌溉用水不可能是降水或冰雪融水(如果有大量的冰雪融水,一定会发育内流河),周边地区气候干燥,不会有跨流域调水,所以BCD错误;由于该地为深陷盆地,所以当地可能有承压地下水,故当地灌溉水源为地下水,A正确。故选A。
【29题详解】
由于该地位于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的盆地中,由于山脉西部有缺口,所以强劲的西风对该地影响很大,而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主要盛行东南季风,而该地距海遥远,加上地形的重重阻挡,使得风力较小,所以可以退出播种时间来克服春季风力大的影响,A对。该地由于水资源缺乏,营造防护林不易成活且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B错;塑料薄膜覆盖主要解决的是气温低以及蒸发强的问题,对于防风没有什么作用,C错误;由于该地地表主要为戈壁,而不是广大的沙漠,所以没有沙丘,也不需利用草方格沙障固定周边流动沙丘,D错误。故选A。
【30题详解】
哈密瓜由于颜色较深,强烈紫外线会对瓜皮有一定影响,使得哈密瓜的品相变差,B正确;套袋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瓜果的品相以及减少农药残留,对于防止水分蒸发没有多大作用,A错。套袋不能起到很大的保温作用,也不会使瓜迅速长大,C错。套袋后,削弱了太阳辐射,光合作用减弱,D错。故选B。
二、综合题(共3小题,55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要求。
沙特阿拉伯面积约2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00万。经济以石油为支柱,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已成为世界上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气候干热是沙特阿拉伯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只有艾卜哈等少数地区降水较多。
(1)简析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的原因。
(2)分析干热的气候特征对河流带来的影响。
(3)沙特阿拉伯是全球海水淡化量最大的国家,除水资源严重不足外,还有哪些原因。
(4)艾卜哈是沙特阿拉伯难得的避暑胜地,据图简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1)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位于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东西相邻的海域狭窄,受海洋影响很小。
(2)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地表径流贫乏,季节变化显著,水资源短缺,河流水量较小。
(3)沙特降水量少,大部分为无流区,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油气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并大量出口油气创汇,经济实力强;该国人口少,人均国民收入高,有雄厚财力通过海水淡化来缓解生活用水不足。
(4)艾卜哈西邻红海,地处高原山地,地势较高;白天山坡上气温高、气压低,红海蒸发的水汽沿山坡上升,容易形成云雨天气,削弱了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间山坡降温快、气压升高,气流下沉,艾卜哈上空水汽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
【解析】
【分析】
考查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特征的形成原因,气候特征对河流的影响,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量大的原因,艾卜哈是沙特避暑胜地的形成原因。
【详解】(1)本题考查沙特阿拉伯气候干热特征的形成原因。区域气候影响因素主要从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沙特阿拉伯被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位于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东西相邻的海域狭窄,受海洋影响很小,所以气候干热。
(2)考查气候特征对河流的影响。干热的气候特征对河流带来的影响从降水少与蒸发强烈;地表径流贫乏,河流水量较小,且季节变化大,水资源短缺等方面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量大的原因。沙特阿拉伯海水淡化量大的原因主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沙特阿拉伯降水量少,大部分为无流区,水资源严重不足;但该国油气资源丰富,能源充足,并大量出口油气创汇,经济实力强;同时该国人口少,人均国民收入高,有雄厚财力通过海水淡化来缓解生活用水不足。
(4)读图结合材料,从放大的等高线图及数值特征可知,该地为山区,地势高;充分利用图像资料,艾卜哈临红海且从山谷风热力环流形成及影响(艾卜哈降水相对较多)进行分析。白天红海蒸发的水汽沿山坡上升,易形成云雨天气削弱太阳辐射,气温较低;夜间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艾卜哈上空水汽减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莱州湾(如图)海域面积约为6967km2,每年海冰分布面积约为3600km2,海冰厚度约15cm,封冻期长达近4个月。
研究发现,海冰的含盐量仅为海水的六分之一。某研究机构将采集的海冰切碎后,利用传送带输送到蓄冰池,再通过物理方法使其内部的淡水冰晶和盐水卤泡分离,最终获得淡水。目前淡化海冰的成本约为6元/m3,将来有望降到4元/m3以下。
(1)分析冬季莱州湾海面易封冻的主要原因。
(2)针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有人提出大规模开发莱州湾海冰的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纬度高,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大,气温低;海水较浅,受陆地影响大;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
(2)赞成。理由:①缓解淡水资源短缺;②莱州湾封冻期长,海冰资源丰富;③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冰开发利用的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市场前景看好;④减轻海洋灾害。
不赞成。理由:①开采利用技术难度大;②投入资金量大,利用成本高;③海冰储存占地面积广。
【解析】
【分析】
考查区域海水易封冻的原因,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详解】(1)导致海水结冰的因素,主要是气温和海水的深度、盐度。读图,莱州湾地区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受寒潮影响大,天气寒冷。海湾地区的海水较浅,易结冰。海域较封闭,海水流动性差,易结冰。图中有众多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易结冰。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经济角度分析,华北地区淡水需求量大,开采海冰的市场前景好。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莱州湾封冻期长,海冰资源丰富。随着技术的进步,海冰利用成本将进一步下降。还能够减轻海洋灾害。所以赞成。海冰的开采利用对技术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投入资金多,开发成本较高;用于海冰储存的土地面积大;可能影响到海洋生态环境。所以不赞成。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它的根叶,花须果实,无不为宝,都可滋补入药。莲藕在我国分布十分广阔,资源丰富,从东北大地到海南岛,从东海之滨到西藏高原都有它的踪迹,栽培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
材料二 湖北莲藕种植面积及产量居全国第一,且品质高,湖北菜“排骨藕汤”久负盛名。但大多只低价(均价4.00元 /Kg)外销泥巴藕(带泥的藕)。
材料三 “夏采莲子冬挖藕”。每年的冬季,在湖北嘉鱼县,有来自湖南、安徽、广西、江西、湖北等地近千农民,他们以湖为家,结队组合,哪里有藕挖,就到哪里挖。
材料四 藕有两种,一种叫田藕,是专门在田地里种的藕,水很浅,淀粉含量少,脆而不糯,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上市早;一种叫塘藕,是深水塘里种的藕,淀粉含量较高,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上市迟。
(1)简述挖藕主要在冬季的原因。
(2)结合材料分析塘藕淀粉含量比田藕高的原因。
(3)试分析湖北莲藕外销价低的原因,并提出两项解决措施。
【答案】(1)冬季湖塘水位低,有利于采挖;冬季气温低,有利于储运;冬季是莲藕主要上市期,市场需求大;冬季为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
(2)塘藕生长于深水,水温低,生长期长,养分积累多。
(3)知名度低,宣传力度不够,营销手段单一;莲藕产地广,湖北藕外运运费高,竞争力低;外省饮食习惯对藕的需求量少;莲藕的产业链不健全,产品附加值低。加大宣传,创立品牌,开拓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实行深加工;多元化 开发莲藕新产品。
【解析】
【分析】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及发展。
【详解】第(1)题,挖藕主要在冬季的原因主要从易于采挖、市场、存贮等方面分析;冬季湖塘水位低,有利于采挖;冬季气温低,有利于储运;冬季是莲藕主要的主市期,市场需求大;冬季为农闲季节,劳动力充足。
第(2)题,塘藕生长于深水,水温低,生长期长,养分积累多,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田藕,是专门在田地里种的藕,水很浅,水分含量高,淀粉含量少,脆而不糯。
第(3)题,湖北莲藕外销价低主要从知名度低、成本高、市场需求小、产品附加值低等方面分析。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运费高,成本高;外省饮食习惯对藕的需求量少;莲藕的产业链不健全,导致产品附加值低。莲藕外销价低的解决措施应从扩大市场、增加附加值及开发新品等方面进行;加大宣传,创立品牌,以扩大销售市场;延长产业链,实行深加工,以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收益;多元化开发莲藕新产品,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