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解析版)
展开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高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二)
一、选择题:
上海市某区原大菜市场建设于 1991 年,蔬菜年交易量约 40 万吨、肉类产品年交易量达 100 万吨以上,以批零同售、价格优惠著称。2013 年 3 月 1 日,该大菜市场关闭,原商户大都分散到该大菜市场周边的 7 个标准化菜市场。下图为原大菜市场及周边地区简图,图中数据为各标准化菜市场与附近小区的距离(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商业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工业用地 D. 绿化用地
2. 原大菜市场关闭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经营不善,亏损较严重
B. 基础设施简陋,影响生活环境
C. 市场饱和,竞争力下降
D. 建设标准市场,增加市政收入
3. 标准化菜市场分散经营最主要的好处是( )
A. 更接近消费者 B. 降低运输成本
C. 降低商品价格 D. 增加销售收入
【答案】1. B 2. B 3.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及合理规划,意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区域除了标准化菜场以外,有很多居民小区,所以主要用地类型为居住用地,故选B。
【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市场广阔,销售量很大,不会亏损且市场没有饱和,建设标准化市场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不是为了增加市政收入,故选B。
【3题详解】
读图,结合材料,该地居民区众多,有广大消费者,将大菜市场分开经营建设标准化菜市场主要是距离各小区的距离缩短,更加接近消费者,故选A。
葡萄牙既是葡萄酒的传统生产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软木塞(葡萄酒瓶塞,由栓皮栎树皮加工制作)出口国,其软木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目前,葡萄牙约 700 家软木加工厂,主要集中在北部的葡萄酒产区——阿威鲁地区。创建于 1956 年的葡萄牙软木协会,是葡萄牙软木行业展示、推广、宣传和研究软木产品的贸易组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葡萄牙软木塞工业( )
A. 产品以航空运输为主 B. 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C. 专业化程度高 D. 内部竞争激烈
5. 推测软木塞产业集中在阿威鲁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近消费市场 B. 科技水平高
C. 劳动力廉价 D. 协作条件好
【答案】4. C 5. A
【解析】
【4题详解】
材料可知,葡萄牙软木工业产业集群现象明显,已经成立专门的软木协会进行研究、展示、推广等产业协调,说明其专业化程度高,工业内部运转有序,内部竞争不激烈,故C对,D错;软木产品价值低且耐贮存,对时间的要求不严格,不宜使用成本高昂的航空运输,A错;软木塞虽以木材为原料,但该国软木塞工业并非分布在南部木材产区,故B错。故选C。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软木资源分布在南部,但软木加工产业分布在北部阿威鲁地区,北部为葡萄酒产区,需要大量的软木塞,故其在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市场,A对;软木塞加工业不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受科技水平高低的影响微弱,B错;材料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该国北部劳动力廉价,且该产业非劳动力密集型产业,C错;软木塞加工生产过程简单,单个企业即可完成,受产业协作条件的影响小,D错。故选A。
格尔木河位于柴达木盆地属内流河,下图示意格尔木河流域 2008—2012 年洪水期地下水平均抬升幅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图示区域的地貌是( )
A. 冰碛平原
B. 三角洲
C. 洪积扇
D. 风蚀洼地
7. 图中甲处地下水位抬升幅度较高,主要是因为该地( )
A. 沉积物颗粒大,下渗强
B. 沉积物厚度大, 储量大
C. 降水丰富,补给充足
D. 农业活动少,耗水少
8. 本区农场的灌溉水源主要利用地下水而不是河水,推测其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比河水( )
A. 水量更大 B. 水质更好
C. 水温更高 D. 盐度更低
【答案】6. C 7. A 8. A
【解析】该题考察河流地貌及内流区水文特征。
【6题详解】
根据图像信息,该干旱半干旱区域地下水由下往上逐渐抬升,地下水平均抬升幅度等值线呈扇形,扇状区域内有河流流经。说明该区地势由下往上升高,应为山前洪积扇,因此答案选C。
【7题详解】
甲处为洪积扇扇顶,扇顶沉积物颗粒较大,空隙多,水源下渗强,且该地地势较高,因此地下水水位高,埋藏深,A正确;扇顶沉积层厚,蓄水能力强,颗粒物上大下细,利于地表水下渗,使下层地下水沿地势流向扇缘,但不能说明地下水抬升变化幅度大,B与题干无关;此处为柴达木盆地,降水较少,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C排除;扇顶沉积物颗粒大,土壤层薄,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因而该地地下水抬升变化并非由于农业活动造成,D排除。
【8题详解】
该地地处我国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水量小,农业生产所需的灌溉水源多来之高山冰雪融水;本区地貌为洪积扇,高山冰雪融水沿冲积扇下流同时也在下渗,地下径流受地势影响流向扇缘,故扇缘地下水丰富,扇缘自然条件优越,本区农场主要位于扇缘;A正确。该区地表水由于蒸发量大,故地表水水质差、水温高、盐度高,不适宜灌溉,而高山冰雪融水经下渗净化后,地下水资源水质较好,水温较低,盐度较低,B、C、D错。故正确答案为A。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俄深度合作项目,中国参与相关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俄罗斯将成为中国最大天然气进口国。萨贝塔港是亚马尔天然气输出港,图为亚马尔运输天然气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运输航道分冬季航道和夏季航道,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昼长 B. 海冰 C. 洋流 D. 风力
10. 2018 年 6 月 26 日,某天然气运输船从萨贝塔港出发,7 月 17 日抵达中国江苏。 该轮船在北冰洋航行期间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轮船航向均为东北
B. 出发当天船员面北可见北极星高挂
C. 轮船经常遭受东南风吹袭
D. 船员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
11. 下列关于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对中俄两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导致中国依赖进口,降低能源安全性
B. 优化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布局
C. 导致俄罗斯对其他国家能源出口量减少
D. 促进俄罗斯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答案】9. B 10. D 11. B
【解析】
【9题详解】
西段线路向南航行,冬、夏航道基本吻合,东段线路有北行趋势,且只有夏季航道,原因是所处纬度高,冬季洋面多海冰,冬夏季海冰的范围、数量及厚度差异大,影响海洋航行,B对;影响该地的洋流不会因季节而发生改变,故C错;冬季航道和夏季航道使用时昼长确有差异,以及风力大小在冬夏季确也差异,但这并非“分冬季航道和夏季航道”的主要因素,故A、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在北冰洋航行期间,航向先向东北后向东南,故A错;6月26日距离夏至日近,北极圈以内为极昼现象,看不到北极星,B错;6月26日以后直射点南移,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受极地东风影响(东北风),故C错;此时北极圈以内为极昼现象,太阳高度最大时候太阳会出现在正南方向的天空,故D对。
【11题详解】
该项目拓宽了我国天然气进口的渠道,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A错;该项目有利于我国沿海地区获得稳定的能源供给,有利于发展与天然气相关产业的发展,B对;该项目建设能使俄罗斯天然气的增加开采量和出口量,也可能会使对其他国家的能源出口量增加,C错;俄罗斯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该项目对该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作用小,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冰川分为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每年的积累、消融量很大,流动速度快,冰川末端往往能延伸到高山森林带。大陆性冰川收入少支出也少,活动性弱,流动速度慢,冰川下限较高。
材料二 奎屯河(如图)是北疆重要河流,上游山区冰川广布,下游流经大型灌区和工业基地,最终注入艾比湖。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该流域冰川呈现缩减趋势。有学者担心冰川持续消融会给艾比湖畔的北疆铁路带来威胁。 某地理团队对奎屯河流域冰川变化的水文响应展开研究,他们选取将军庙水文站的径流数据作为研究依据,发现 1987 年以来奎屯河径流量波动上升。
材料三 下图为奎屯河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折线图
(1)判断奎屯河上游的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还是大陆性冰川,并简述理由。
(2)根据奎屯河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折线图,说明 1987 年以来奎屯河径流量呈增大趋势的原因。
(3)分析与其它水文站相比,研究选取将军庙水文站的径流数据的优点。
(4)从短期和长期时间效应角度,推测冰川持续消融给艾比湖畔的北疆铁路带来威胁的变化。
【答案】(1)大陆性冰川。深居内陆,年降水量小,冰川积累量小;纬度较高,高温期较短,年消融时间短;冰川末端远高于林线,下限较高。(任答2点)
(2)奎屯河位于北疆,河流径流量主要补给方式是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1987年以来气温呈波动升高,冰川融水、积雪融水增加,径流量增大;年降水量波动变化较小,但暴雨频率增加,汇流速度快,且能加速融雪,径流量增大。
(3)为干流首个水文站,集水面积大,能较好地反映该流域冰川变化产生多年径流变化;海拔较高,接近冰川,因蒸发、下渗、人类活动导致的水量损失小,便于研究冰川变化的水文响应。
(4)短期内随着冰川退化,融冰径流增加,艾比湖水面扩大;可能出现水位暴涨淹没铁路。随着冰川持续退缩,冰川储量亏损最终会导致奎屯河径流量减小,艾比湖萎缩;沙漠化、盐碱化加剧,铁路可能面临风沙、盐尘等威胁。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由材料可知“冰川分为海洋性冰川和大陆性冰川。海洋性冰川每年的积累、消融量很大,流动速度快,冰川末端往往能延伸到高山森林带。大陆性冰川收入少支出也少,活动性弱,流动速度慢,冰川下限较高。”读图,从奎屯冰川所处位置看,冰川末端远高于林线,下限较高。从收支看,奎屯深居内陆降水少,冰川累积量小,所以判断为大陆性冰川。
(2)1987 年以来奎屯河径流量呈增大趋势的原因主要结合图中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及河流补给类型进行分析。由图可知,1987年以来,奎屯河流域降水量及气温均距平较高。而位于内陆地区,补给类型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气温升高,融化量增多,河流流量增大,同时部分山地降水补给河流,随着降水距平增加,所以河流径流量也会增加。
(3)选取将军庙水文站的径流数据的优点要从该水文站的位置对研究数据的准确性角度分析。读图可知,将军庙水文站为海拔较高,接近冰川,因蒸发、下渗、人类活动导致的水量损失小,便于研究冰川变化的水文响应。同时为干流首个水文站,集水面积大,能较好地反映该流域冰川变化产生多年径流变化,所以选择该水文站可以更好的获取准确数据。
(4)冰川持续消融给艾比湖畔的北疆铁路带来威胁的变化主要从短期和长期湖水变化对周边环境变化进行考虑。从长期看,长期冰川消融,导致后期融化量减少,艾比湖的水面下降,导致沿线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铁路会被沙尘埋藏。短期看,融化量增大,湖水增多,铁路会被湖水淹没。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与秘鲁、巴西早在 2014 年就达成了建设“两洋铁路”的初步意向,但随着秘鲁大选,政府更迭,该项目暂时处于搁置状态,新政府主推“沿海城际铁路”。 下图 a 为秘鲁城市和铁路分布图。
材料二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主要传统食物。近年来, 随着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藜麦逐渐成为秘鲁重要的出口产品。目前该国藜麦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近一半,出口量世界最多。下图 b 中湖泊(湖面海拔 3000 米以上)附近内陆盆地是藜麦的主产地。
(1)结合材料信息,描述图 b 区域秘鲁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2)分析秘鲁搁置“两洋铁路”,优先发展“沿海城际铁路”的原因。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测藜麦的生长习性。
【答案】(1)分布特征:中西部城市多,东部城市少;沿矿产资源和铁路分布相对集中(任意2点)
原因:东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湿热,不适宜居住;中部山区海拔较高,气候凉爽,矿产资源丰富,且有铁路分布,交通便利;西部沿海地区,地形地势低平,海运交通便利。(任意2点)
(2)两洋铁路:多次跨越河流、高山,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线路长,投资大,建设成本高;沿线经过多个国家,国际合作协调难度大。(任意2点)
沿海城际铁路:位于秘鲁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建设技术难度小;线路短,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收效显著;人口及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运输的需求量大,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直接。(任意2点)
(3)藜麦主产区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盆地,气温较低,说明其耐寒(喜温凉);高原盆地地形封闭,附近降水少,说明其耐旱;高海拔地区土壤发育程度低,说明其耐贫瘠;高海拔地区云量少,光照充足,说明其喜光。(任意3点)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总体难度一般。
【详解】(1)读图可知,秘鲁城市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及铁路沿线,西部地区较多,而东部地区较少。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交通等角度分析。东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过于湿热,不适宜居住,而中部地区海拔相对较高,气候凉爽,西部地区地势平坦,海运便利,所以城市主要沿海或者铁路线分布。
(2)秘鲁搁置“两洋铁路”,优先发展“沿海城际铁路”的原因要分别从搁置和优先分析。搁置两洋铁路主要从修建不利因素角度分析。两洋铁路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铁路,多次跨越河流(亚马孙河的多条支流)、高山(安第斯山脉),地形复杂,建设难度大;且跨越南美洲中部,线路长,投资大,建设成本高;沿线经过多个国家,国际合作协调难度大,所以搁置两洋铁路。从人口和城市分布看,人口及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运输的需求量大,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直接。从修建难度看,沿海铁路位于秘鲁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建设技术难度小;线路短,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收效显著,所以选择优先修建沿海城际铁路。
(3)推测藜麦生长习性,主要从环境特点进行分析。由材料,“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附近内陆盆地是藜麦的主产地” 山区海拔高,气温低,光照强,所以喜温凉、喜光。内陆盆地焚风效应明显,降水量小,气候干旱,说明藜麦耐旱。
(二)选考题: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伴随着中国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瑶塘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内,依托相对稀缺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游客,成为该村旅游城镇化的源动力。旅游社区建设、旅游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化以及生活方式转变构成旅游驱动型农村城镇化的实质内容。
结合图文信息,试分析外来力量如何通过旅游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
【答案】(1)外部力量带来资金,完善(促进)了瑶塘村基础设施(或交通等设施)(2)创办旅游企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或从第一产业转化为第三产业\服务业)(3)旅游企业和服务业兴起,使当地居民就业结构发生变化(4)带来了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5)游客传播了城市文化信息,促使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6)旅游企业吸引劳工移民,促进城镇化进程(答其中5点即可)
【解析】
【分析】题目通过介绍瑶塘村旅游城镇化发展的条件、措施、前后对比等,考查旅游区综合发展的原理和作用。
【详解】通过题中信息分析,外来力量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投入推动旅游发展,从而影响当地农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基础设施、观念及居住地的改变,从而推动当地城镇化的发展。外部力量带来资金,完善了瑶塘村道路交通、特色社区等基础设施;创办旅游企业,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促使主导产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企业和服务业兴起,使当地居民就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外来企业带来了现代化的经营理念,提高社区的管理水平;随着城市文化信息传播,人们的观念发生改变,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旅游小镇的建设促使人口向城镇迁移,促进人口就地城镇化。
15.【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屋顶空间,通过铺设在屋顶的大面积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供家庭自用,多余电量由电网企业进行收购并入国家电网。在欧洲国家,分布式光伏发电占 70%以上,而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只占 16%,发展空间巨大。
以华北地区为例,分析我国发展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因及该发电方式的缺点。
【答案】原因:华北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充足(必答);提供电力资源,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任意3点)。
缺点:家庭电站建设投入大,投资回收周期长,发电成本高;受太阳辐射、昼夜长短、天气状况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大,发电量不稳定。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光伏发电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阅读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我国发展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原因主要从太阳能资源及发展光伏发电的意义进行分析。华北地区降水少,太阳能丰富。“供家庭自用,多余电量由电网企业进行收购并入国家电网”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同时可以增加收入。由于建设在屋顶,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光伏发电的缺点从投资、稳定性等方面考虑。光伏发电需要充足的光照,由于冬季昼短夜长,夏季阴雨天气多,气象条件多变,所以发电量不稳定。同时,太阳能发电投入较大,成本高不利于该发电方式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