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2019届高三期末适应性模拟测试(解析版)
展开云南省楚雄天人中学2019届高三期末适应性模拟测试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冈仁波齐位于西藏阿里地区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第二高峰,为世界上著名的藏传佛教神山,每年都要举行大型的转山活动(步行速度约为4千米/时,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0.5千米/时)。读冈仁波齐及其周边区域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转山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需准备御寒衣物
B.多于冬季举行
C.全程均在山谷中行走
D.磕长头绕神山1圈至少需要1个月
2.转山途中( )
A.a-b段全部位于山麓冲积扇 B.c、f、g三地均能看到神山
C.e-f段坡度最大,行进困难 D.f-g段有饮用水源,适宜宿营
下左图是某校学生到甘肃省嘉峪关市社会实践时拍摄的照片(拍摄时间5月16日17时),右图是拍摄地附近的遥感图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当地的地貌特点是( )
A.平坦开阔 B.山河相间 C.奇峰林立 D.冰川广布
4.与拍摄点所在地区地貌特点形成相关的作用力有( )
①冰川侵蚀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侵蚀 ④流水沉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照片中河流( )
A.此时水流湍急 B.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终年含沙量少 D.冬季无明显结冰期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6.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7.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8.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美国有一支用飞机追踪侦查飓(台)风的部队,被称为“飓风猎人“。他们驾驶飞机多次穿越飓(台)风,精确测定风速、风向、气压、温度等数值。下图是“飓风猎人”在“厄玛”飓风眼中拍摄的图片。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9.“飓风猎人”在北大西洋执行任务时,飞行员( )
A.侦查飓风内部气流时应顺时针飞行
B.进入飓风后,会感受到暴雨、狂风
C.主要靠观察周围环境进行飞机导航
D.可通过高速穿越破坏飓风现有结构
10.帮助飞行员判断到达飓(台)风眼的指标是( )
①风速 ②风向 ③气压 ④温度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了解飓(台)风的准确数值,可以帮助气象员更准确预报该热带气旋的( )
①源地 ②形成过程 ③强度 ④路径 ⑤危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强拉山口的扰邦卡,是中国通往南亚的国家一类口岸,这里的国际边贸交易总是异常火爆。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边境贸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下面左图为2013年1月17—19日西藏地区降雪量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局部示意图。
(1)西藏自治区有许多冰川湖泊,试分析其形成过程。
(2)简述2013年1月17—19日西藏雪灾空间分布特点,并简析其成因。
(3)分析制约普兰商道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4)根据西藏自治区资源条件,推测其可能发展的产业部门。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 1.8 万平方千米的盖塔拉洼地,如下图所示,最低点在海 平面以下 133 米,距离地中海约 56 千米。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的真空管道整流(零碳)高速运输水系统专利技术无动力地引地中海水到此处,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 得了成功。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埃及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 售到非洲30多个国家。
(1)说明在该地利于“引水技术”应用的施工条件。
(2)阐述在该洼地发展“沙漠渔业”的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
(3)预测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14.【环境保护】
渭河堪称关中平原西部的母亲河,素有“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之说。记者沿渭河逆流而上,寻找致使河水污染的源头。在记者到达某村时,发现渭河河道内一辆挖掘机正在给一辆双桥卡车上装砂料。而此时采砂地点正好处于G30连霍高速高架桥的上游附近,采砂点处已然满目疮痍,到处是已挖的砂坑。
分析在渭河河道非法采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
15.【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避暑(包括避寒),是一个在我国持续了数千年的话题和行为。早在秦汉时期,先人们就想了许多办法避开炎热或寒冷,到体感温度更舒适的异地去暂居,形成中国最古老康养旅游活动。下图中虚线圈内为我国寒暑皆宜的宜居地带,与世界同类宜居地相比,这里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今后,随着经济、交通和资讯的发展,该地区将成为我国避寒暑康养旅游的热点地区,旅游业也将为该区域经济增长带来活力。
分析与世界同类宜居地相比该地康养旅游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并为该地康养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1.据材料可知,磕长头行进速度约为每小时0.5千米,若按照每天行进12小时计算,每天行进约6千米,1个月行进约180千米,根据比例尺,转山的线路肯定达不到180千米,因此时间应该在1个月以内;冬季气温较低且多大风,转山的可能性较小,夏季气候适宜,但昼夜温差大,夜间需要保暖,因此应准备御寒衣物,A正确;根据“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据图可知转山线路大部分位于山谷中。
2.根据等高线弯曲规律“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可知,a—b段为有一部分位于山麓冲积扇;f点由于有地形阻挡,看不到神山;e~f段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C正确;f~g段有沼泽,不适宜宿营。
3.A 4.D 5.B
【解析】3.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祁连山北侧,应为祁连山河流的冲积扇地区,该地形平坦开阔,河流欠发育,由于纬度及海拔均不是太高,不会有冰川广布,故选A。
4.由材料可知,结合上题分析,拍摄地点位于河流冲积扇上,是流水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的地形,由于位于西北地区,气候相对干旱,风力侵蚀强烈,而冰川活动较少,故选D。
5.图中河流应以祁连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夏季,一般7、8月份流量大,A错。由于受气温影响较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B对。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含沙量较大,C错。冬季气温较低,有结冰期,D错。故选B。
6.D 7.C 8.A
【解析】6.纬度指示东西方向,根据图例,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D对。A、B、C错。
7.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水体中的营养盐类,主要来自河流携带的泥沙。夏季水量大,沉积的泥沙多,营养盐类丰富,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体含沙量, C对。水体营养盐受泥沙含量影响,A错。纬度相同,太阳辐射无明显差异,B错。浮游植物密度变化与洋流流向不一致,D错。
8.与夏季相比,冬季河流水量小,图示海域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A对。B、C、D错。
9.B 10.D 11.C
【解析】9.由于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侦查飓风内部气流时应逆时针飞行,A错。进入飓风后,外围地区多暴雨、狂风天气,B对。对飞机进行导航一般依靠GPS,C错。对于飓风的结构不会产生影响,D错。故选B。
10.由于飓风眼地区多为晴朗天气,气流下沉,无风,所以应该根据风速的变化及气压高低判断,而风向及温度没有差异,故选D。
11.了解飓(台)风的准确数值,可以帮助气象员更准确预报该热带气旋的强度、路径及危害,以使人们提前防御,而对于其源地及形成过程与台风的准确数值关系不大,故选C。
12.(1)海拔高,气温低,易形成大量冰川,冰川在重力作用下对土壤侵蚀、沉积、淤塞,形成冰川洼地;最后由于大量冰川融水的填充,形成冰川湖泊 (2)特点:主要分布在西藏西南部;形态呈条带状分布;降雪强度较大。原因:吸湿气流经过;位于山口附近,易形成强风;地形快速抬升导致降温,易形成雪灾 (3)当地人口稀少.消费水平较低.受地形的形响,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货物供给能力较弱 (4)以土地资源发展裔牧业或种植业;以畜牧业为原料发展毛纺织业.以光照资浑、水力资源和地热能资源发展电力;以自然风光发展旅游业;等等
【解析】(1)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形成了许多冰川;冰川在重力作用下夹带大量泥沙下移;在地势较低处沉积,冰川融化,大量泥沙淤积,形成高低不同的冰川地貌;加之冰川融水的填充,而形成湖泊。
(2)根据图形信息,主要分布在西藏的西南部,达到30、40M,强度较大;大致成条带状分布。暴雪的形成需要大量水汽。
(3)根据图形信息,普兰商道虽处于三国交界处,但该地经济较落后,人口少,消费水平较低。受地形影响,该地交通不便,仅以公路为主,因此货运量较少;经济落后,货物的供给能力较弱。
(4)西藏自治区以土地资源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以畜牧业为原料发展毛纺织业,利润低;逐渐向以结合西藏的自然条件,光照强,水能丰富,地热能丰富发展电力工业;以自然风光发展游泳业。由效益低的产业向效益高的产业转变。
13.(1)距离地中海近;且洼地海拔低(低于海平面),可降低引水费用;隧道与管道输水可防止水分蒸发、下渗,增大输水量(该项技术无动力,技术先进) (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市场需求量大;先进的引水技术 (3)有利影响: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形成新的湿地环境)。不 利影响: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地下水水质降低;会出现洼地水体富营养化等
【解析】(1)读图,该地距离地中海近,约 56 千米。且洼地海拔低于海平面, 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 133 米,可以自流引水,降低引水费用。利用隧道与管道输水,可防止水分蒸发、下渗,增大输水量。中国的真空管道整流(零碳)高速运输水系统,该项技术无动力,技术先进。
(2)该洼地位于沙漠中,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发展沙漠渔业,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先进的引水技术,保障了水源供应。
(3) 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有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形成新的湿地环境。不利影响是引海水进入沙漠区,周边地区因蒸发旺盛,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海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水质降低。会出现洼地水体富营养化等。
14.①河道采沙,使河堤失去保护,导致河水对两岸的土地侵蚀加剧,造成土地资源破坏;②沙石的随意堆放,改变河道水文环境;③大型采沙船的油污排放,使河水浑浊,污染下游水质;④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破坏生物栖息地,影响生物多样性。⑤影响防洪安全。⑥地下水位降低,造成河岸旁的浅井枯竭、树木枯死。
【解析】非法采砂造成的危害:一是破坏堤岸,严重威胁堤防等水利防洪设施安全。河砂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保护堤防与河岸的重要屏障,非法采砂带来的河砂资源无序开采,加剧了河水尤其是洪水对河岸的冲刷,导致河堤被掏空,一旦洪水来临,脆弱的防洪工程就有被冲决的危险,严重危及两岸人民群众的安全。二是破坏生态环境。一方面,非法采砂船以柴油为动力,造成水体石油类污染急剧增加;另一方面,采砂人员排放的生活废弃物、垃圾,也严重污染水体。采砂作业还造成周边水体浑浊、透明度降低、硫酸盐浓度和PH值升高,对鱼、虾、蟹等水生动物造成不可估量影响。此外,一些河流和湖泊还是周边城市的主要饮用水取水口,非法采砂导致的水污染直接威胁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三是破坏航道危及航行安全,引发水上事故。非法采砂没有经过专家论证和可行性研究,这种乱采滥伐改变了河道原有水文环境,破坏航道和通航建筑物,使水流流态紊乱。此外,一些采砂船在主航道上昼伏夜出,躲避打击,也给夜航的船只带来危险。
15.受资金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康养旅游基础设施落后;康养旅游市场规范化不够;缺乏康养旅游专业从业人员;康养旅游开发力度不足。加大宣传,扩大知名度;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打造特色康养旅游项目;加强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抓住一带一路契机扩展东南亚市场;加强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保护。
【解析】图中宜居地带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具有良好的物候条件,适宜发展康养旅游,但是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资金不足,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差都会限制该地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市场规范化不够,专业从业人员不足,产业开发力度不够等都使该地康养旅游发展滞后。
促进康养旅游业发展可以从制约因素出发提出解决方案。如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接待能力;打造特色康养旅游项目,增强吸引力;加强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能力;抓住一带一路契机扩展东南亚市场;加强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实现康养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