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第I卷(选择题)
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1~2题。
1.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2.当地该日( )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4.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5~6题。
5.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好
6.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下图示意1月、7月北半球纬向风的平均风向及风速(单位:m/s)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风向和风速季节变化最大的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中风向、风速纬度分布规律相似的是( )
A.气温分布 B.降水分布
C.地势起伏 D.洋流分布
9.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4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读图,甲、乙、丙分别是( )
A.贵阳、西安、长春 B.昆明、海口、哈尔滨
C.兰州、上海、沈阳 D.南宁、武汉、石家庄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
10.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拉萨河流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11~12题。
11.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12.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
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
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④防治湿地退化
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读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14题。
图a 图b
13.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14.图b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图b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a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A.①―乙 B.①―丙 C.②―甲 D.②―丁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
A.晴,西南风 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 D.阴,东北风
读西亚三个城市的气温、降水量图。完成17~18题。
17.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冬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冬季( )
A.风带南移 B.受印度洋影响明显 C.信风强盛 D.暖流带来的水汽多
18.耶路撒冷与喀布尔的夏温相当,但冬温相差约10℃,影响喀布尔冬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地势 C.洋流 D.人类活动
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据此完成19~20题。
19.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0.30~48小时之间,甲地可能经历( )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B.连绵阴雨天气
C.强对流降雨天气 D.沙尘暴天气
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21~22题。
21.气旋( )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22.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读某地气温、降水、潜水水位(潜水面海拔)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所示的这类气候条件容易诱发的地理现象是( )
A.寒潮 B.泥石流 C.凌汛 D.沙尘暴
24.下列城市所在地域,与图4所示的气候类型相同、海拔相近的是( )
A.天津 B.昆明 C.新奥尔良 D.加尔各答
读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25~26题。
25.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26.“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27~28题。
27.图(a)中( )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28.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
①缩短路程 ②增加运量 ③减少货物破损 ④增强贸易灵活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0.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第Ⅱ卷(非选择题)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冷湿环境下,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逐渐堆积,形成泥炭。下图所示岛屿泥炭资源丰富。
分析该岛屿适宜泥炭形成的冷湿环境的成因。(7分)
2.雪崩是积雪在陡峭山体发生的一种瞬间崩落现象,运动速度快,冲击力大。火山喷发、地震等可诱发雪崩。1970年5月31日,甲市(位置见下图)发生里氏7.6级地震,距该市130千米左右的山峰发生大规模雪崩。雪崩导致乙市在几分钟内全城被毁,两万多居民死亡。
分析此次雪崩形成及乙市受灾严重的原因。(7分)
3.读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5分)
(2)判断该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其形成的天气条件。(8分)
4.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8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ACB 6-10BBDBB 11-15CBADA 16-20CABBC 21-25DBBCA 26-30BBACB
二、综合题
1.(该岛屿)纬度较高,常年盛行西风(位于西风带),受海洋(寒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一年中雨日较多),日照时间少;年均温较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河流落差小,排水不畅。
2.附近山地海拔高,终年积雪;地震破坏积雪稳定性,诱发雪崩;山体坡度大,雪崩速度快,冲击力大,破坏性强;乙市位于雪崩路径上,雪崩突发,到达时间短,人员来不及逃生。
3.(1)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势力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4. ⑴低 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⑵偏北风 冷锋 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