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大联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大联考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绿道是一套受机动车干扰的绿色步行通道系统,连接城市内各个大小绿地。目前,我国城市绿道建设局限于局部公园、道路绿化,与城市整体景观及市民休憩活动联系不强,呈散点状分布,景观质量有待提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建设城市绿道的目的主要是( )
A. 改善城市景观,提升环境质量
B. 构建新型道路系统,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C. 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一体化
D. 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目前,我国城市绿道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规划建设滞后 B. 城区人口密度较大
C. 城区土地价格较高 D. 城市建设资金不足
【答案】1. A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绿道是一套受机动车干扰的绿色步行通道系统,连接城市内各个大小绿地”且绿道建设“局限于局部公园、道路绿化”,说明我国目前的城市绿道主要用于改善城市景观,提升环境质量,A对;绿道目前是步行通道且受机动车干扰,并且并未与主干线路相联系,因此对改善城市交通意义不是很大,B错;绿道修建于城区绿地间,并没有连通城乡,对促进城乡联系意义不大,C错;目前的绿道建设呈散点状,且通道受机动车干扰,说明规划上还有待提高,D错。据此分析选A。
【2题详解】
目前,我国城市绿道呈散点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城市规划建设滞后,不能让绿道与城市各交通线路有机整合;目前的绿道主要连接城市绿地,这些地带人口密度相对较小,但绿道适于步行,应是人口集中地带的市民休憩方式之一,人口密度较大区恰恰应是应刺激绿道建设,这是规划建设滞后的结果;既然是城区散点建设,各地的地价不一,说明城区地价及建设资金都不是影响其散点布局的关键。据此分析选A。
【点睛】我国目前城市绿道主要用于改善城市景观,提升环境质量,目前的绿道建设呈散点状,且通道受机动车干扰,绿道并未与城市各交通线路有机整合,说明城市规划建设滞后。
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小型蓄水池)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近年来,我国吐鲁番盆地大量建设机电井导致坎儿井水量锐减。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局部区域涝坝和机电井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推断该地交通线路的大致走向为( )
A. 西北一东南走向 B. 东北一西南走向
C. 环湖分布 D. 呈“之”字形爬升
4. 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常流,其主要原因是( )
A. 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 B. 当地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
C. 灌区调蓄工程的建设 D. 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
5. 图中水量减少最明显的涝坝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3. B 4. D 5. B
【解析】
【3题详解】
西北地区降水少,水源成为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当地的聚落一般建在山麓水源较为充沛地带。交通线路连接聚落,为便于联系居民点也便于修建,这里的交通线路一般建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的地方。根据材料,涝坝建在山麓地带,且水源较为充足,故交通线路大致与涝坝的分布相一致,连接1-4涝坝可以看到,四地连线大致呈现出东北-西南走向,故该地交通线的走向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选B。
【4题详解】
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常流说明坎儿井的水源补给比较稳定。根据材料,坎儿井中的水来自人工地下暗渠中的地下水,地下水相对稳定;坎儿井中的水并非直接来自冰雪融水或降水,AB错;绿洲农业一般分布在山麓地带的绿洲,调蓄工程位于灌区,坎儿井位于山区,基本不受灌区调蓄工程影响。据此分析选D。
【5题详解】
图中四个涝坝,①位于山麓,水源大多可以汇入,机井在其一侧,机井对涝坝的影响不大;③处的机井位于上游源头,此处集水量小,对下游山麓的涝坝③影响相对较小;④处机井距涝坝远,距坎儿井也远,对涝坝④影响较小;②处的机井位于涝坝上游多个坎儿井汇水地带,随着机井的大量抽水,会使位于其下游的②处涝坝中的水量明显减少,据此分析选B。
下图为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在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2次往返的路线图,航行途中危险系数高,航线选择十分关键。2018年11月我国展开第35次南极科考工作,计划在中山站附近建立我国首个南极永久机场。此前,考察队员在中山站附近发现一处“蓝冰”(“篮冰”是指由积雪压实形成的冰川冰,最初呈白色,经过漫长岁月,气泡逐渐减少,冰体晶莹透彻),适合机场建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雪龙”号科考船在穿越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域途中,航线常需及时调整,其最主要依据是( )
A. 海水温度 B. 洋流流向
C. 海洋生物 D. 气象资料
7. “蓝冰”区成为永久机场选址地点的主要优势是( )
A. 风力较小 B. 降雪较少
C. 冰川牢固稳定 D. 积雪厚度较薄
8. 南极永久机场投入使用后,可以( )
①扩大科考范围
②完善保障体系
③缩短医疗救助时间
④调整极地科考时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6. D 7. C 8. A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雪龙”号科考船在穿越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海域途中,需要穿越“咆哮的西风带”,西风导致风大浪高,气旋活动变幻莫测,因此需要根据气象资料对航线及时调整,选D。海水温度、洋流流向都相对稳定,这里的海洋生物较少且出现具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避开,即使遇上也不会是经常性地现象,满载先进设施的“雪龙”号也会做出一定的应对,不会因此经常性调整航线。据此分析选D对。
【7题详解】
永久机场选址地点的地面必然具有一定的固定、稳定性,根据材料,“篮冰”是由积雪压实的冰川冰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稳定冰层,由于冰层中的气泡被挤压减少,冰层相对于其他地方更为坚固,适合机场建设;“蓝冰”区位于南极外围,风力较大;这里位于海陆过渡带,降雪较多且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积雪厚度大。据此分析选C。
【8题详解】
南极永久机场投入使用后,由于出行、生活更为方便,可以扩大科考范围;永久性的机场可以增加一些补给,使得这里的保障体系得以完善;可以存储物资,或快速补给物资,从而缩短医疗救助时间;极地科考时间是南极的暖季,不会因建设机场而改变,据此分析①②③正确,选A。
【点睛】南半球的40°S以南地区至南极洲的海域,由于海域面积辽阔,西风非常强大,海上风大浪高,形成著名的“咆哮的西风带”,航行非常危险,常需依据天气实况调整航线。
气候变化对植被演替有一显著影响,长白山西坡海拔2140-2200米,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鲜地衣为主,草本植物入侵后原生植被退化,被侵入地土壤水分增加。下图示意该区域不同海拔和坡度下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该区域草本植物的入侵方向是( )
A. 向较低海拔入侵,沿陡坡入侵
B. 间较低海拔入侵,沿缓坡入侵
C. 向较高海拔入侵,沿陡坡入侵
D. 向较高海拔入侵,沿缓坡入侵
10. 影响该区域不同坡度草本入侵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风力 D. 土壤
11. 与灌木相比,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使土壤水分增加的原因是( )
A. 土壤蒸发加剧 B. 生长耗水减少
C. 植株高度减小 D. 枯枝落叶量增加
【答案】9. C 10. D 11. B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示,海拔较低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已经较高,故草本植物应向较高海拔入侵;从坡度来看,坡度较大处入侵程度较高,说明草本植物是沿陡坡入侵的,据此分析选C。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地的原生植被以矮小灌木和苔鲜地衣为主,说明该地的土壤发育程度较差。陡坡土层较薄,土壤发育状况不如缓坡,故陡坡的原生植被长势不如缓坡,更容易被草本植物入侵,据此分析可知,影响该区域不同坡度草本入侵程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材料给出的是长白上的西坡不同坡度草本植物入侵情况,西坡是背风坡,气温、降水、风力的差异不会太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据此分析选D。
【11题详解】
与灌木相比,由于草本植物相比灌木,扎根浅,个体小,耗水量少很多,因此,在区域降水情况不变的情况下,草本植物入侵相比生长灌木而言,耗水量会下降,从而导致土壤水分增加,据此分析选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题,同时要注意材料中原生植被的类型属于土壤形成初期的植被,从而推知这里的土壤发育不成熟。
二、非选择题: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木耳是重要的林产品、夏栽秋收,生长期气温以20°C-24℃为宜,相对湿度以90%-95%最佳,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喜气流通畅,生产基地宜选择在有稀疏的林木遮阳、地面相对平坦的地区。现代木耳栽培经历了两个阶段:80年代以前,采取段木打孔出耳法(图甲),两三年更换一次木段,产量不高,常因灾减产,90年代后,采用塑料袋地栽出耳法(图乙),以木屑、玉米芯、秸秆等作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装制成菌棒,摆放在田间、林下,7-10天即可出耳,一季可多次采摘。木耳栽培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黑龙江省产量最大、品质最佳。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农户自发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社,逐步实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使木耳产业获得了良性健康发展。
(1)分析黑龙江省成为我国木耳主产省区的气候条件。
(2)与“段木打孔方式”相比,说明“塑料袋菌棒方式”的优越性。
(3)简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对黑龙江木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纬度高,夏季温度条件适宜(或夏季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较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品质好;林区面积广,散射光源条件好;平坦开阔的地块较多,通风条件好;夏季降水多,空气湿度大。(任答四点)
(2)减少木材砍伐,保护天然植被;有效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木耳稳产;木屑、玉米芯、秸秆等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可在田间、林下经营,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一季可多次采摘,提高了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任答四点)
(3)利于木耳栽培技术的推广;加强农户间的交流合作;统一调配农业设备;利于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形成规模效益。(任答三点)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木耳生长期气温以20°C-24℃为宜,相对湿度以90%-95%最佳,需要温和湿润的气候,黑龙江省纬度高,夏季较为温凉湿润,且夏季降水较多,可以满足种植木耳的温度、适度条件;木耳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黑龙江省拥有中国最大的林区,可以满足散射光条件;黑龙江平原开阔,通风条件好;黑龙江省纬度高,夏季昼夜温差大,便于木耳积累较多的有机质,从而保证木耳的品质较好。
(2)与“段木打孔方式”相比,“塑料袋菌棒方式”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森林保护及成本、收益方面。根据材料,“段木打孔方式”使用木材做成段木培育木耳,这会导致林木受损;“塑料袋菌棒方式”使用塑料袋培育木耳,可以直接减少木材砍伐,保护植被,使得植被尤其是森林的生态功能得以发挥,对保障木耳稳产也有一定作用;“塑料袋菌棒方式”在塑料袋内填充木屑、玉米芯、秸秆等原料替代段木等,不仅获取原料容易还可以降低成本,经营点位置更加灵活,可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根据材料,“塑料袋菌棒方式”可多次采摘,产量高、收入提升。
(3)“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使得公司、农户直接对接,并有一定的规模,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产业集聚,该模式使得木耳栽培技术更容易推广,合作社加强农户间的交流合作,合作社相当于一个民间的经营小集体,更便于统一调配农业设备;由于有规模,凝聚力、实力增强,产品更具竞争力,更有利于打造品牌,有利于开拓市场,获取规模效益。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麦拥有世界最优的能源系统,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电技术发达,被称为“风电的硅谷”。1991年,丹麦建成了全球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截至2017年持续运营的海上风电站已有15个,发电总量居世界之首。丹麦政府一直把能源效率视为“第一能源”,把绿色一能源视方“第二能源”,并计划在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图甲为丹麦海上风能分布图,图乙为海上风电一站结构图。
(1)指出丹麦海上风能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
(2)与陆上风电站相比,分析丹麦发展海上风电站在自然条件方面遇到的困难。
(3)简述丹麦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对环境的积极意义。
(4)说明丹麦的能源开发利用经验对我国能源开发的启示。
【答案】(1)分布特点:西部风能比东部丰富;距离陆地越远,风能越丰富。理由:西部受盛行西风影响大,风能丰富;海上摩擦力小,风速大,风能丰富(或靠近陆地摩擦力增
大,风速减小)。
(2)海上气旋活动频繁,天气多变,海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基座在海底,地质勘查和建设难度大;海水盐度高,腐蚀设备,设备维护修理成本高。
(3)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减少化石能源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减少化石能源在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任答两点)
(4)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绿色(或清洁)能源;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绿色(或清洁)能源开发水平;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绿色(或清洁)能源的比重,改善环境质量。(任答三点)
【解析】
【详解】(1)观察图例并结合图示可知丹麦海上风能呈现出西多东少,距陆地越远越多的特点。该特点的形成与丹麦所处的风带及影响风力的因素有关。丹麦处于西风带,西部Wie迎风地带,故西部的风能丰富。距陆地越远受海洋影响越大,海洋的海水面较陆地要平坦得多,摩擦力小,风的阻力小,风力大,风能丰富。
(2)与陆上风电站相比,由于丹麦处于西风带内,西风带内气旋活跃,海上摩擦力小,气旋活动更为复杂,引发天气变化大,海上建设的施工难度加大;在陆上建风电站,基底在陆地,建设相对容易,海上建风电站基座在海底,海底地质复杂,因此海上建站需要进行地质勘查,建设难度更大;海水具有腐蚀性,海上风电站后期维护修理成本高。
(3)化石能源的开采会破坏生态,燃烧时会排放温室气体和部分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环境污染、加剧全球变暖。彻底告别化石能源可以直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使用化石燃料会使得化石能源的开采量减少,从而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并减轻化石能源造成的系列环境污染。
(4)根据材料推知,丹麦能源消费结构优,政府重视能源效率,积极开发清洁能源,重视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的方方面面。这对中国的启示很大。中国应加大科技及资金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能源开发水平;结合各地实际科学开发利用绿色能源以保护环境;改变目前以煤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等。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乌镇位子浙江省桐乡市,是我国古镇开发的成功典范。乌镇一期定位于观光市场,一般只有半天的游程,观赏内容有限,客源数量有限,景区营收以门票为主,人均消费百元左右;乌镇二期定位于商务休闲市场,核心是把游客留下来,人均消费提高到上千元,逐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
指出在乌镇的开发过程中,延长游程和提高景区接待能力的具体措施。
【答案】答案:延长游程的措施:景区开发民宿,丰富旅游资源;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表演,让游客参与其中,满足游客体验需求;加强景区的生态保护、文物保护的力度,提高旅游资源质量。提高景区接待能力的措施:完善交通、通信、餐饮等基础服务设施;对传统民居进行改造,为商务、会展提供场所。 (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乌镇开发过程中的延长游程和提高景区接待能力的具体措施应立足于乌镇古镇的文化底蕴进行开发,也要考虑到游客的喜好,从旅游项目规划、景区服务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如可以开发民宿、加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引导游客参与、体验,对景区加大保护,提升旅游资源质量,延长游客旅游时间。景区接待能力的提高要从基建及定位改造上着手加强。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最新消息显示,2018年11月,全国环保举报管理平台共接到环保举报51724件。从污染类型来看,噪声污染举报占比30.1%,较去年有明显增长,且噪声举报主要来自城市。
(1)指出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
(2)举例说明减弱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措施。
【答案】(1)汽车鸣笛;建筑工地施工;工厂机器设备噪声;商业演出或商家宣传等。(任答两点)
(2)居民区禁止或减少汽车鸣笛;建筑工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设置隔离带、绿化带降低噪声;制定政策法规加强环保监管(任答三点)
【解析】
【详解】(1)城市人多、车多、建设多、活动多。其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工具、城市建设、生产活动、商业活动等。
(2)减弱城市噪声污染的措施要既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也不影响各类经济活动为前提。可以对交通工具噪声进行区段管制、建筑工地施工时间与的休息时间错开;建立噪声隔离带;法制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