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11月)联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2019届高三第二次(11月)联考
一、选择题。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运动是间歇性上升时,那么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克里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中,下图为某科考队绘制的克里雅河出山口处河床至阶地剖面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倾角大 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 )
A. 高度 B. 速率
C. 规模 D. 年代
2. 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其原始地貌可能是( )
A. 风积沙丘 B. 风蚀沟
C. 冲(洪)积扇 D. 三角洲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高阶地与中阶地相对高差和表面倾角大小不同是由于地壳抬升的速率不同,高阶地形成时期,地壳抬升的速率快,侧蚀较少,所以与中阶地形成的高差大,倾角较小,B对。抬升高度、规模、年代不是表面倾角大小的影响因素,A、C、D错。
【2题详解】
科考队发现该地阶地下部存在古老的砾石沉积层,砾石层形成是河流在出山口处形成的沉积地貌的特点,其原始地貌可能是冲积扇,C对。风积沙丘、风蚀沟谷地貌中没有砾石层形成,A、B错。三角洲形成在河流入海口处,以泥沙沉积为主,D错。
“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运公司。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天津港不断优化海陆双向物流网络布局。近年来,天津港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25个“无水港”,完善港口与内陆的运输通道,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航远的贯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高铁运输快速发展 B. 海运速度不断加快
C. 河海联运逐步实现 D. 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
4. 天津港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的主要目的是( )
A. 降低运输成本 B. 减轻港口转运负担
C. 扩大港口腹地 D. 节约运输时间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由题目材料可知“无水港”是指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通过海铁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出海。主要得益于当前的货物运输主要是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使得运输效率大为提高,D选项正确。
【4题详解】
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增加了货物的装卸次数,提高了成本,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在港口的船只等候时间也会增加,无法起到减轻港口负担的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基建,扩大经济腹地,促进经济发展,C选项正确。
李白将乡愁寄予一轮明月,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席慕容认为乡愁是一种模糊的惆怅……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拓展。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
A. 人口迁移 B. 经济全球化 C. 城市化 D. 逆城市化
6. 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 )
A. 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B. 2017年2月2日,多条高速公路因为车流量太大短时间封闭
C. 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D. 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答案】5. D 6. C
【解析】
【5题详解】
人口迁移使身在他乡的人们终日被异域文化包围,身在他乡的游子能深刻感受别样乡愁;城市化使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使其生活方式改变,农村地区变成城市地区,使建筑等景观变化,城市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导致环境污染,人们怀念过去的青山绿水,产生田园乡愁;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的背景下,科技的较量,经济的比拼,文化的冲突过程中产生失落与焦虑,这是一种民族乡愁,故选D。
【6题详解】
民俗村民俗博物馆就是要记住我们的文化根脉,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根本,ABD项都反映了人们回乡思念家乡的理念,故选C。
上世纪末,刚成立的比亚迪公司抓住世界电池产业大转移之机,将国外全自动电池生产线拆解成“关键设备”加“人工工序”两部分,迅速发展成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此后,比亚迪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012年,比亚迪新能源电动车进军北美市场,将北美总部设在拥有众多一线世界汽车品牌和电动车制造商总部且政府对电动车购买者有消费补贴的洛杉矶。回答下列各题。
7. 上世纪末,比亚迪公司在电池行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最关键因素是( )
A. 资金充足 B. 劳动力价格低
C. 产业基础好 D. 消费市场巨大
8. 2012年比亚迪公司将北美总部设在洛杉矶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当地( )
A. 政府消费补贴 B. 劳动力素质高
C. 产业集聚效应 D. 消费市场巨大
9. 如今,比亚迪公司在国际储能领域的竞争力主要依靠( )
A. 技术优势 B. 劳动力优势
C. 能源优势 D. 市场优势
【答案】7. B 8. C 9. A
【解析】
【7题详解】
由材料“上世纪末,刚成立的比亚迪公司抓住世界电池产业大转移之机,将国外全自动电池生产线拆解成“关键设备”加“人工工序”两部分,迅速发展成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说明将电池生产线拆解使得比亚迪电池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而关键设备总是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比亚迪利用了我国劳动力丰富的有利条件,进行人工工序部分的生产,故选B。
【8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比亚迪将北美总部设在拥有众多一线世界汽车品牌和电动车制造商总部的洛杉矶,是为了利用当地产业集聚的优势,故选C。
【9题详解】
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后,一直致力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说明如今,比亚迪公司在国际储能领域的竞争力主要依靠技术优势,故选A。
下图为赣南山地某测风塔所在风场50 m高度逐月风速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决定赣南山区8、9月风速特点的天气系统是( )
A. 冷锋 B. 暖锋
C. 高气压 D. 气旋
11. 该区域各季节风速均较大,不同季节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夏季,有强对流天气
B. 秋季,常受台风影响
C. 冬季,树叶凋零,阻力小
D. 春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多
【答案】10. C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8月份雨带位于华北、东北地区,9月雨带退到长江以南,所以8、9月份赣南山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决定风速特点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D对。
【11题详解】
该区域各季节风速均较大,主要原因有冬季,北方冷空气南下多,风速较大,D对。春季,气温较低,有气旋活动,没有强对流天气 ,A错。夏季,常受东南季风影响,风力强,B错。秋季,树叶常绿,是常绿林,C错。
考点:影响区域风速特点的天气系统,风速特征的形成原因。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西兰松,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西海岸,喜温湿、耐贫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新西兰对该松树进行大规模种植,尤以北岛最为集中,并成为许多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凭借现代遗传育种和集约经营管理,新西兰松成为高产速生树种,新西兰仅用国土面积的6%,超越俄罗斯及美国成为世界针叶林木材出口第一大国,相关林产品如原木、人造板、纸浆等源源不断进入国际市场,松林产业已成为该国支柱性产业之一。下为新西兰北岛示意图。
(1)简析新西兰北岛发展该松林产业的优势条件。
(2)新西兰人工松林采伐时多采用“小面积间隔采伐”,请分析原因。
(3)有人认为新西兰松引种中国前景广阔,试说明理由。
【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适宜松林生长;多丘陵、山地,宜林土地丰富;多港口,海运便利,便于林木产品出口;拥有先进农业技术及管理经验;配套产业完善,木材加工能力强。
(2)合理调控松林密度,保障人工松林持续发展;防止大面积采伐引发的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为林下所栖息的动物迁移提供充足的时间(保护生物多样性)。
(3)我国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面积广、多丘陵山地,适宜新西兰松生长的区域广大;国内木材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新西兰松高产速生,发展潜力大;该松树耐贫瘠,土地适应性强,适宜在我国土地贫瘠区(如西南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作为先锋树种,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详解】(1)松林产业的优势条件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方面,可以找到适合松林生产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结合新西兰北岛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地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适合喜温湿的松林生长;结合图示地形分布可知该岛多丘陵山地,宜林地区广。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可以从交通、工业基础、管理经验、技术等方面分析。沿海多港口,海运便利,方便林木产品出口;新西兰是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及管理经验;配套的基础设施完善,木材加工企业众多,木材加工能力强。
(2)采用“小面积间隔采伐”主要合理调控松林密度,砍大留小,避免过度砍伐,为了保障人工林产品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或者大面积采伐引起的水土流失,为林下栖息的动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和时间,避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
(3)新西兰松引种中国前景广阔可以从种植新西兰松的优势、我国适合规模种植新西兰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入手分析,以及新西兰松相关产业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入手分析。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里海东岸到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公元前4000年以来,沿线的环境演化和农业文明变迁明显。通过考古发现的不同年代相关证据,可用于探索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物质交流和文化融合及其进程。丝绸之路沿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粟黍、大麦和小麦。粟黍原产于我国黄河流域,大麦、小麦是西亚驯化的生物。丝绸之路沿线的新疆巴里坤湖是东天山北麓的高原湖泊,面积最大时达800多平方公里。下图示意不同年代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
(1)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是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进程加速最明显的时期,找出判断的证据。
(2)公元前2000年一公元前1000年丝绸之路沿线逐渐形成“小麦/大麦一粟黍一畜牧业的混合型绿洲农业”的生产模式,分析其原因。
(3)在巴里坤湖附近发现的遗址中,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元年期间的遗址较多且数量稳定,推测其原因。
【答案】(1)遗址数量增多迅速:(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迅速。
(2)公元前2000年之前丝绸之路沿线以畜牧业为主;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间,来自黄土高原的物种(如粟黍)、技术与来自西亚的物种(小麦/大麦)、技术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绿洲汇合交融;该时段湿度增加,水源增多,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沿线绿洲中心自然条件较好,谷物生产比重增大,畜牧业比重下降,形成混合型绿洲农业;位于东西方交流的交通要道,人口增多,交流的活跃度增加,市场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绿洲居住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劳动力增多。
(3)遗址较多: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较高,种植面积大,食物供应充足位于丝绸之路,人流、物流量大,居住地和经济社会活动场所较多;巴里坤湖附近位于东天山北麓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天山积雪融水较多,水源较充足湿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较肥沃,人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较活跃。
数量检定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变化不大,种植面积稳定,食物供应稳定;有机质含量维持较高水平,环境稳定性较好;湿度较大,风沙少,侵蚀弱,当时居住地和经济、社会活动场所被沙漠淹埋的可能性小;自然灾害较少,社会稳定。
【解析】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读不同年代丝绸之路沿线小麦、粟黍出现的频率和巴里坤湖附近遗址数量、有机质含量及湿度的变化示意图可知,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遗址数量增多迅速,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迅速,说明此时期是丝绸之路沿线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进程加速最明显的时期。
(2)公元前2000年之前丝绸之路沿线以畜牧业为主;读图可知,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间,该时段湿度增加,水源增多,来自黄土高原的物种(如粟黍)、技术与来自西亚的物种(小麦/大麦)、技术在丝绸之路沿线的绿洲汇合交融;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沿线绿洲中心自然条件较好,谷物生产比重增大,畜牧业比重下降,形成混合型绿洲农业;位于东西方交流的交通要道,人口增多,交流的活跃度增加,市场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逐渐增多;绿洲居住条件较好,经济水平较高,劳动力增多。故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丝绸之路沿线逐渐形成“小麦/大麦一粟黍一畜牧业的混合型绿洲农业”的生产模式。
(3)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元年期间巴里坤湖附近发现的遗址较多的原因与丝绸之路沿线农业发展好,食物供应充足,沿线人流物流量大,社会经济活动场所较多及巴里坤湖附近位于东天山北麓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和天山积雪融水较多,水源较充足湿度较大,植被覆盖率较高,土壤较肥沃,人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较活跃等因素有关。
由于丝绸之路沿线食物供应稳定,环境稳定性较好,湿度较大、风沙少、侵蚀弱,被沙漠淹埋的可能性小;自然灾害较少,社会稳定。故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元年期间,巴里坤湖附近发现的遗址数量稳定,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碛口古镇位于晋西吕梁山西麓,黄河之滨,临县之南端,是一座风貌完整、文化内涵丰富的古镇,清代时号称晋陕大峡谷黄河沿岸第一镇,因渡口而兴,因现代交通替代黄河水运而衰。碛口古镇是晋商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近年来,碛口古镇积极发展体验旅游,即游客可体验纤夫拉船、放河灯、放筏等与渡口有关的活动,体验晋商时代的盐业、油、棉、麻等商品买卖活动,体验黄土高原特色小吃的制作和农事活动,体验两黄(黄河、黄土高原)特色节日庆祝活动等。下图示意碛口古镇景观。
说明碛口古镇发展体验旅游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响。
【答案】有利影响:通过发展体验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为修复、保护古建筑群和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提供资金;挖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有利于已无实用价值的部分传统文化(纤夫拉船等)的传承;宣传当地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当地居民的文化白信,提高其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与自觉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发展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响。
旅游发展对当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旅游业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对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需求,使得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得到复苏,并已融入旅游市场,得到了重构和新生;旅游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当地居民在享受旅游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同时,也逐渐发现了自己传统文化的不可替代性,从而消除了过去面对所谓主流文化的文化自卑感,越来越倍加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由衷地产生了维护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不断增强。传统文化正以各种方式得以保护和传承。
旅游活动的开展,在促进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也给当地的传统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随着旅游的发展,在异质文化的强力冲击下,接待地的原有的文化风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衣着、建筑及生活方式到语言文字等都与外来者日益趋同,当地固有的传统文化被逐渐冲淡、同化甚至被扭曲而变形。另一方面,随着大量游客进入,可能带来古建筑群的损坏。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种太阳”被认为是光伏发电的形象比喻。近年来,河北省秦皇岛市加快发展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工程建设,利用荒山建设光伏电站,不占用耕地和林地,并开发建设“林光互补”等项目。2017年,该市荒山光伏发电已并网装机容量达79.3兆瓦,预计到2018年底,该市荒山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将达到190兆瓦。
试分析该地区荒山光伏发电的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电池板有遮阳作用,对土壤有保墒效果(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有利于植被恢复;减轻雨季降水对荒山的侵蚀,减轻水土流失;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使用,减少粉尘污染;减少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酸雨的危害;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解析】
【详解】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光伏发电的电池板有遮阳作用,减少阳光直接照射地表土壤,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对土壤有保墒效果,有利于植被恢复。避免降水直接撞击地表,减轻雨季降水对荒山的侵蚀,减轻水土流失。利用荒山建设光伏电站,不占用耕地和林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又减轻耕地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电能是清洁能源,有利于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矿物燃料使用,减少粉尘污染。减少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降低酸雨的危害。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