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 试卷
展开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寒冷期( )
- 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3.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
A. 冰雪路面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 干燥路面
5.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下图为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6~7题。
6.甲乙两岛均位于( )
A.东半球 亚热带 B.西半球 热带
C.太平洋 中纬度 D.大西洋 低纬度
7.据图推断两岛地理特征( )
A.乙岛面积是甲的两倍 B.甲岛地形比乙更平坦
C.降水量的南北差异都大 D.河流水系均为向心状
图4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8~9题。
8.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9.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
A.156 米 B.178 米 C.220 米 D.255 米
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图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第10题。
10.指示牌在图(b)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完成12~13题。
12.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
13.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14~15题。
14.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15.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下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下图(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6-17题。
16. 图(a)中( )
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 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
1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
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19.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略。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M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1.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B.反气旋 C.暖锋 D.冷锋
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2题。
22.大气中( )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读图l,回答第23题。
23.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图1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24~25题。
24.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境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25.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 )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
26.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27.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28.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29-30题。
29.图中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A 11月至次年1月 B 2月至4月 C 5月至7月 D 8月至10月
30.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储
第II卷 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茶树为常绿阔叶树,主要分布在气候湿热的热带、亚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而位于44°N附近的俄罗斯索契栽培茶树有数百年历史,下图示意索契的位置。
(1)分析索契适宜茶树生长的水热条件的成因。(10分)
(2)指出影响索契冬季降雨的类型,并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此地冬季昼夜温差小的原因。(10分)
3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判断本地气候类型,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10分)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4分)
参考答案
1.B 2.C 3.D 4.A 5.B 6.B 7.C 8.B 9.C 10.B 11.D 12.D 13.A 14.D 15.D
16.B 17.A 18.B 19.C 20.C 21.D 22.B 23.B 24.C 25.A 26.C 27.B 28.D 29.A 30.D
31.(1)背山面海,位于西风带(盛行西南风),(2分)黑海蒸发的水汽随盛行风遇山地抬升,云多雨丰(多地形雨)。(2分)纬度约44°N,夏季气温高。(2分)冬季山脉阻挡北面冷空气侵袭,且黑海海面水温较高(对气温调节作用较强),气温较高。(4分)
(2)地形雨、锋面雨;索契冬季多阴雨天,白天,云层削弱太阳辐射,降低了最高温度;晚上,云层增加大气逆辐射,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提高了最低温,日温差减小。(10分)
32.(1)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量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10分)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浙低)。(6分)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湿黄麻。(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