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普通中学四校联考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2019-2020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物理考卷
一、单选题
1.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或减速直线运动的判断: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D.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AB.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
CD. 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D错误。
2.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B两物体通过细绳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A. 水平力F可能变小
B.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可能变大
C. 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变大
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得:
将物体B缓慢拉高一定的距离,θ增大,水平力F增大,绳中拉力T增大;故A项错误。
BD.对整体(斜面体、物体A、物体B)受力分析,据平衡条件可得:
则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不变,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增大;故BD两项错误;
C.若起始时,,对物体A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
绳中拉力T增大,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增大;
若起始时,,对物体A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
θ增大,绳中拉力T增大,物体A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到零后再反向增大;
故C项正确。
3.如图所示,质量mA=6kg的物块A下端连接着直立且固定于水平地面的轻质弹簧,上端连接着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绳的另一端连接着静置于水平地面、质量为mB=8kg的物块B。此时,与A相连的轻绳处于竖直方向,与B相连的轻绳与水平地面成37°角,并且弹簧的压缩量为10cm,若弹簧劲度系数k=100N/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则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A. 物块A所受合力为40N
B. 轻绳对物块B的拉力为40N
C. 地面对物块B的摩擦力为50N
D. 地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为50N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块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
B. 弹簧压缩△x=10cm=0.1m,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弹力F=k△x=100×0.1=10N,弹力向上,绳子拉力T=mAg-F=6-10=50N,故B错误;
CD. B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对B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B的摩擦力f=Tcos37°=50×0.8=40N,地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N=mBg-Tsin37°=80-50×0.6=50N;故C错误,D正确。
4.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时,A的加速度为
C. 当时,A相对B滑动
D. 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答案】A
【解析】
【详解】A. 设对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对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地面对的最大静摩擦力为,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的大小均为,为,则当时,、均保持静止;时,、将相对静止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BC. 设当、恰好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拉力为,加速度为,则对,则有:
对、B整体,则有:
解得:
故当时,相对于静止,二者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当时,相对于滑动;
当时,、相对静止,以、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故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对来说,其所受合力的最大值: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的加速度不会超过,故D项正确,不符题意。
5.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AB间长度为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工作时其运行速度为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A到B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
A. 粮袋到达B点的速度与v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
B. 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sin θ-μcos θ),若L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
C. 若μ≥tan θ,则粮袋从A到B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
D. 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A到B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a>gsinθ
【答案】A
【解析】
【详解】A.粮袋在传送带上可能一直做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小于等于v;可能先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点时速度与v相同;也可能先做加速度较大的匀加速运动,当速度与传送带相同后做加速度较小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于v,故A正确.
B.粮袋开始时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mgcos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a=g(sinθ+μcosθ),若μ<tanθ,则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滑动摩擦力,故a的方向一直向下,粮袋从A到B一直是做加速运动,可能是一直以g(sinθ+μcosθ)的加速度匀加速,也可能先以g(sinθ+μcosθ)的加速度匀加速,后以g(sinθ-μcosθ)匀加速;故B错误.
C.若μ≥tanθ,粮袋从A到B可能是一直做加速运动,有可能在二者的速度相等后,粮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由上分析可知,粮袋从A到B不一定一直匀加速运动,故D错误.
6.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某一位置处斜向上抛出,到达斜面顶端处时速度恰好变为水平方向,已知、间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则关于抛出时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及其与斜面间的夹角,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有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CD、运用逆向思维,物体做平抛运动,根据可得,则P点的竖直分速度,P点的水平分速度,则抛出时物体的初速度,故选项C、D错误;
AB、设初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根据平抛运动的推论有,又,即,根据数学三角函数关系可求得,故选项B正确,A错误。
7.现有八个描述运动物理量:①位移;②路程;③时间;④瞬时速度;⑤平均速度;⑥速率;⑦速度变 化量;⑧加速度。全部是矢量的组合是( )
A. ①②④⑤⑥ B. ①⑤⑥⑦⑧ C. ④⑤⑥⑦⑧ D. ①④⑤⑦⑧
【答案】D
【解析】
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时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它们都是矢量;路程、时间、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们是标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其中质点甲以6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t=3s时,甲、乙图线的斜率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
B. t=3s时,乙的位置坐标为-11m
C. 图t=6s时,两车相遇
D. 乙经过原点的速度大小为m/s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甲、乙的斜率都为正方向,所以运动方向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质点乙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t=3s时,甲、乙图线的斜率相等,所以,t=3s时乙的速度是6m/s,乙的加速度
0-3s,乙的位移
所以t=3s时,乙的位置坐标为
故B符合题意。
C.设过t两车相遇
解得:
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v2-0=2ax,乙经过原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故D不符合题意。
二、多选题
9.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B. 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
C. 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D.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不论加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故 A 错误;
B.恒力作用下物体可以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故 B 正确;
C.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可以存在径向的向心力和切向的分力,故合力并不一定指向圆心,故 C 错误;
D.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速度的大小不一定发生变化,如匀速圆周运动,故 D 正确。
10.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像如图。t=0时,乙车在甲车前方s0处。下列说法正确是
A. 若s0=50m,则两车相遇2次
B. 若s0=150m,则两车相遇1次
C. 若s0=250m,则两车相遇1次
D. 若s0=400m,则两车相遇1次
【答案】AC
【解析】
【详解】因为图像面积代表位移,所以从初始时刻到速度相等, 0-20s甲车比乙车多行驶,之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
A. 若s0=50m<150m,则两车追上乙车后,由于乙车最终速度大于甲车,所以会相遇2次,故A符合题意。
B. 若s0=150m,则两车相遇后,甲车超过乙车,但由于乙车最终速度大于甲车,所以会相遇2次,故B不符合题意。
C. 若s0=250m,则两车速度相等刚好相遇,之后由于乙的速度大,不会再次相遇,只相遇1次,故C符合题意。
D. 若s0=400m>250m,两车不会相遇,故D不符合题意。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面B上,斜面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A,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B始终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斜面B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趋势 B. 地面对斜面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C. 地面对斜面B的支持力大小为 D. 斜面B与物体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将A和B看成一个整体,对其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B的静摩擦力f=Fcosθ,方向水平向右,故B相对地面有向左运动的趋势,故A错误, B正确;
C、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B的支持力FN=(M+m)g+Fsinθ,故 C正确;
D、对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上有mgsinθ+F=μmgcosθ,
解得,故D错误;
12.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通过定滑轮用绳子吊起一个物体,若小车和被吊的物体在同一时刻速度分别为和,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FT,物体所受重力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运动,且
B. 物体做加速运动,且
C. 物体做加速运动 ,且
D. 物体做匀速运动,且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小车的运动可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绳子的方向两个运动,设两段绳子的夹角为,由几何知识可得
所以,小车向右运动,逐渐增大,故逐渐增大,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故A错误,B正确;
CD. 物体由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所以,故CD错误。
三、实验题
13.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精度是________mm;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____。实验中砂和桶的总质量m和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m/s2。
【答案】 (1). 刻度尺; (2). 1; (3). 打点计时器; (4). 天平; (5). ; (6). 0.69;
【解析】
分析】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用的控制变量法,本实验首先要平衡摩擦力,还必须满足小车质量M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m,实验中还要注意拉力沿着平行于木板的方向。
【详解】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最小刻度为1mm,则精度是1mm;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打点计时器;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砂和桶的总质量m和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是Mm,这样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根据∆x=aT2可得,x3-x1=2aT2,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0.69m/s2
故答案为:刻度尺;1;打点计时器;天平;Mm;0.69
14.(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C.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D.用铅笔记录小球位置时,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F.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触
(2)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20cm,如果取g=10m/s2,那么:
①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_________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_ 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 m/s。
【答案】 (1). (1)ABF (2). (2)① 5Hz (3). ② 3m/s (4). ③ 5m/s
【解析】
(1)过调节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是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故A正确;为要画同一运动的轨迹,必须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相同,且由静止释放,以保证获得相同的初速度,故C正确,B错误;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在相同时间里,位移越来越大,因此木条(或凹槽)下降的距离不应是等距的,故D错误;平抛运动的物体在同一竖直面内运动,固定白纸的木板必须调节成竖直,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相接触,以免有阻力的影响,故E正确;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故F错误。所以ACE正确,BDF错误。
(2)①从图中看出,A、B、C间的水平位移均相等是3L,因此这3个点是等时间间隔点。竖直方向两段相邻位移之差是个定值,即△y=gT2=2L,解得:T=0.1s,频率为:,②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③小球经过B点的竖直分速度,则经过B点的速度为:。
四、解答题
15.汽车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x0=7 m处、以vB=10 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 m/s2.从此刻开始计时,求:
(1)A追上B前,A、B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2)经过多长时间A恰好追上B?
【答案】(1)16 m (2)8 s
【解析】
【详解】汽车A和B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
(1)当A、B两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远,即
v=vB-at=vA,
解得t=3s
此时汽车A的位移
xA=xAt=12m
汽车B的位移
xB=vBt-at2=21m
故最远距离
Δxmax=xB+x0-xA=16m.
(2)汽车B从开始减速直到静止经历的时间
运动的位移
汽车A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此时相距
汽车A需再运动的时间
故A追上B所用时间
t=t1+t2=8s
16.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相连,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站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的人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若人的质量,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答案】(1)200N;120N;(2)24kg
【解析】
【详解】(1)以结点为研究对象,如图
由平衡条件有:
联立解得:
(2)当甲的质量增大到人刚要滑动时,质量达到最大,此时人受到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当人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由平衡条件得:
联立解得:
即物体甲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24kg
17.小明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握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绳的另一端系有质量为3kg的小球,绳子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10N,甩动手腕,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某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突然断掉,球飞行一段水平距离后落地,如图所示已知握绳的手离地面高度为4m,手与球之间的绳长为3m,重力加速度为,忽略手的运动半径和空气阻力.
求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
求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
改变绳长,使球重复上述运动,若绳仍在球运动到最低点时断掉,要使球抛出的水平距离最大,绳长应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
【答案】
【解析】
【详解】设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大小为,设手离地面高度为d,绳长为l,
对小球在最低点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有:,
得;
设绳子断后球的飞行时间为t,由平抛运动规律,有竖直方向:,
绳断后竖直方向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竖直分速度:,
所以=10m/s
设绳子长为l,绳子断时球的速度为,,得,
绳子断后球做平抛运动,时间为,有,,
得,
当时x有极大值:。
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 = 37°的足够长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 = 2kg 、长度L = 1.5m的极薄平板 AB ,在薄平板的上端A处放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将小滑块和薄平板同时无初速释放。已知小滑块与薄平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5、薄平板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sin37°=0.6,cos37°=0.8,取g=10m/s2。求:
(1)释放后,小滑块的加速度al和薄平板的加速度a2;
(2)从释放到小滑块滑离薄平板经历的时间t。
【答案】(1),;(2)
【解析】
【详解】(1)设释放后,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其中,
解得:
对薄平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其中,
解得:
,假设成立,即滑块会相对于平板向下滑动。
设滑块滑离时间为,由运动学公式,有:,,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