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小溪塔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展开物理
(全卷满分:11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相距x=4 m,某时刻两车同时开始运动,两车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乙车做曲线运动,甲车做直线运动
B.甲车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C.乙车的速度不断减小
D.两车相遇两次
2、如图所示,不计绳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的摩擦,物体A的质量为M,水平面光滑.当在绳的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当在绳的B端施以F=mg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时,A的加速度为a2,则a1与a2的大小关系是( )
A.a1=a2 B.a1>a2
C.a1<a2 D.无法确定
3、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通过坐标原点时开始计时,其-t图象如图所示,则 ( )
A.质点在1 s末的速度为1.5 m/s
B.质点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C.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2秒内的位移为2m
D.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 m/s2
4、刀、斧、凿等切削工具的刃部叫做劈,如图是用斧头劈木柴的示意图.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使用劈的时候,垂直劈背加一个力F,这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劈的两个侧面推压木柴,把木柴劈开.设劈背的宽度为d,劈的侧面长为L,不计斧头的自身重力,则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约为( )
A. B. C. D.
5、由吴京主演的《攀登者》,重现了中国人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英勇历史,体现了中国人不畏艰险,自强自立的爱国精神。如图为影片中登山队员的登山的照片。已知其中一名队员重为G,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o,绳子拉力也为G,则此时山峰对该队员的作用力( )
A.就是山峰对该对员的支持力
B.大小为
C.大小为G
D.方向可能水平向左
6、如图所示,劲度系数均为k=200 N/m 的两根弹簧下悬挂一个质量m=2 kg的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弹簧L1悬于A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弹簧L2的另一端连于竖直墙上B点,弹簧L2处于水平状态,此时两个弹簧的长度相同,已知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
则两根弹簧的原长相差的长度为( )
A.0.01 m B.0.03 m
C.0.05 m D.0.08 m
7、某篮球运动员将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后,篮球在最高点离接球的手距离1.8m,该运动员接触球的整个过程时间约为0.1s,(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球时球的速度大小为3m/s
B.篮球自由下落时间约为1.2s
C.手受到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是篮球重力大小的7倍
D.手接触篮球的整个过程,篮球处于失重状态
8、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等公共服务区提供的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便捷的交通方式。如图为某共享单车采用的无链传动系统,利用圆锥齿轮90°轴交,将动力传至后轴,驱动后轮转动,杜绝了传统自行车“掉链子”问题。如图所示是圆锥齿轮90°轴交示意图,其中A是圆锥齿轮转轴上的点,B、C分别是两个圆锥齿轮边缘上的点,两个圆锥齿轮中心轴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记为rA、rB和rC(rA≠rB≠rC)。下列有关物理量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B点与C点的角速度:
B. C点与A点的线速度:
C. B点与A点的线速度:
D. A点和C点的角速度:
9、双星系统中两个星球A、B的质量都是m,相距L,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实际观测该系统的周期T要小于按照力学理论计算出的周期理论值T0,且=k(k<1),于是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受到了一颗未发现的星球C的影响,并认为C位于A、B的连线正中间,相对A、B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组成的双星系统周期理论值
B.A、B组成的双星系统周期理论值
C.C星的质量为
D.C星的质量为
10、如图,套在竖直细杆上的轻环A由跨过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重物B相连,施加外力让A沿杆以速度v匀速上升,从图中M位置上升至与定滑轮的连线处于水平N位置,已知AO与竖直杆成θ角,则( )
A.刚开始时B的速度为
B.A匀速上升时,重物B也匀速下降
C.重物B下降过程,绳对B的拉力大于B的重力
D.A运动到位置N时,B的速度最大
11、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形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内甲、乙两小球固定在轻杆的两端,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m 且M>m,开始时乙球位于轨道的最低点,现由静止释放轻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球下滑至底部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 甲球滑回时不一定能回到初始位置
C. 甲球沿轨道下滑,第一次到最低点时具有向右的瞬时速度
D. 在甲球滑回过程中杆对甲球做的功与杆对乙球做的功的代数和为零
12、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以某一平行于斜面的速度从固定斜面底端冲上倾角为30°的斜面,其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此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g为重力加速度,则( )
A.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 物体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重力做功mgh
C. 重力的最大功率为
D. 物体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14分。
13、(7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有关内容。
①将一根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贴有白纸的竖直平整木板上,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②在其中一根细绳上挂上5个质量相等的钩码,使橡皮筋拉伸,如图甲所示,记下橡皮筋的结点的位置O,细绳的方向和钩码个数。
③将步骤②中的钩码取下,分别在两根细绳上挂上3个和4个与步骤②中同样的质量相等的钩码,用两光滑定滑轮B、C使两细绳互成角度,如图乙所示;调整B、C的位置,使_____,记录________。
(2)如果“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验证,那么图乙中cosα∶cosβ=________。
14、(7分)如图甲所示,在B处放有一光电门。可以测出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现将小球从距B点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的质量为m(小球尺寸足够小),直径为D(示数如图乙),轻绳长为L。
(1)小球直径D= mm;
(2)请写出D、h、△t和g之间的关系式: (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
(3)若多次从不同高度释放,得到h和的关系图象,图象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 (用D、k表示)。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14分)交通法规中越线停车的行为认定如下:当交通信号灯为红灯期间,汽车的前轮驶过停止线,会触发电子眼拍摄第一张照片,汽车的后轮驶过停止线,会触发电子眼拍摄第二张照片,两种照片齐全,这种行为被认定为越线停车。现有一汽车以36km/h匀速行驶至路口,该路口的最高时速不能超过54km/h,在前轮距离停止线100m处,司机发现交通信号灯还有6s将由绿灯变为红灯,于是司机立即加速,但等红灯亮起时汽车还未过停车线,为了不闯红灯,司机立即刹车减速。已知汽车刹车时受到的阻力恒为车重的1/2,匀速和加速行驶时汽车所受的阻力是刹车时的1/5,加速时汽车牵引力变为原先匀速行驶时的3倍,汽车前后轮与地面接触点之间的距离是3m,汽车行驶时不超过该路段的最高限速,g取10m/s2。求:
(1)汽车加速运动时和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最终停止时,汽车前轮与地面接触点到停车线的距离
(3)该车是否越线停车
16、(16分)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光滑1/2圆弧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一小球静止在与圆弧轨道底端B相距为x的A点,现给小球一初速度,它恰能通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C,之后水平飞出。已知小球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的初速度的大小
(2)从最高点飞出后的落点与初始位置A之间的距离
17、(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4.0kg、长为L=8m的木板甲放在光滑的足够长的水平地面上,甲上表面的中点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1.0kg小物块乙,现对甲施加一水平向右的的恒力F=18N,F作用1s后撤去。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在恒力F作用0.5s时,小物块、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小物块相对木板滑动的整个过程中,系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答案 | D | C | B | B | C | C | C | B | BD | AC | ACD | AD |
二、实验题
13、(1)橡皮筋的结点到达同一位置0 2分
记录两细绳的方向和对应钩码个数(只要写了记录两细绳的方向就可给满分)2分
(2)4:3 3分
14、(1)7.968---7.972 2分
(2) 2分
(3) 3分
15、(14分)解:设汽车质量为m,
(1)则汽车刹车时阻力,正常行驶时阻力
加速行驶时牵引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4分
加速行驶时加速度大小 1分
刹车时加速度大小 1分
(2)汽车初速,设经过时间加速到最高时速
由运动学规律有 1分
得 1分
所以,之后汽车匀速运动,最后开始刹车
加速阶段位移 1分
匀速阶段位移 1分
减速阶段位移 1分
所以,总位移 1分
故汽车前轮到停车线的距离 1分
(3)因为6.25m>3m,所以越线停车 1分
16、(16分)其他方法做出亦可,第一问8分,第二问8分。
(1)设小球在A点的初速度为VA ,在C点的速度为VC ,
从A到C,由动能定理有 3分
在最高点C点,重力提供向心力 有 3分
有式得 小球的初速度 2分
(2)从C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设平抛运动水平位移为x’,平抛运动时间为t
由平抛规律有 3分
④ 3分
有④ 解得 x’=2R 1分
所以两点间距离为 1分
17.(18分)其他方法做出亦可,第一问4分,第二问14分。
(1)设物块与木板在恒力F作用0.5s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1和a2,由牛顿第二定律
对甲有:(1分)
对乙有:(1分)
联立上式解得:(2分)
(2)假设系统向右运动过程中乙一直在甲上
在0-1s内甲的位移大小为(1分)(1分)
在0-1s内乙的位移大小为:(1分)(1分)
1s内甲乙相对位移为:(1分)
撤去F至甲、乙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乙加速度大小不变,甲以加速度大小为a3做减速运动
对甲有:解得:(1分)
设甲、乙速度相等再经历的时间为t2,(1分)
解得:t2=0.8s v共=3.6m/s(1分)
此时甲运动的位移为:(1分)
乙在t2时间内运动的位移为:(1分)
t2时间内甲、乙相对位移为:(1分)
乙相对甲向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分)
由于故假设成立,即乙相对甲向左滑行的最大距离为1.8m(1分)
故物块、木板系统产生的摩擦热(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