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牡一中2017级高三学年上学期10月份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可知,电场强度E与q成反比,与F成正比
B. 库伦提出了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
C. 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D. 所以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适用于任何电场,E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与试探电荷无关,故A项与题意不符;
B.法拉第提出了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故B项与题意不符;
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得到,故C项与题意不符;
D.根据带电本质可知,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都不是连续变化的,故D项与题意相符。
2.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粒子带正电 B. 粒子在A点加速度大
C. 粒子在B点动能大 D. 粒子由A到B电场力做负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曲线运动条件可知,粒子所受的合力应该指向曲线弯曲的内侧,所以粒子所受的电场力逆着电场线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
B.由于B点的电场线密,场强大,所以粒子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大,则在B点的加速度较大,故B错误;
CD.粒子从A到B,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则粒子在B点动能小,故C错误;D正确。
3.如图所示,中间有孔的物块A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通过滑轮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将物体拉着匀速向上运动,则( )
A. 绳子自由端的速率v增大
B. 拉力F变小
C. 拉力F的功率P不变
D. 杆对A的弹力FN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C.物体沿绳子方向上的分速度,该速度等于自由端的速度,增大,自由端速度减小,拉力的功率为:
可知拉力的功率不变,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D.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合力为零,则有:
因为增大,减小,则拉力增大,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则有:
增大,增大,所以增大,故选项B、D不符合题意;
4.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 “慧眼”卫星邀游太空。“慧眼”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10月16日的观测中,确定了 射线的流量上限。已知“慧眼”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r>R),运动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慧眼”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B. 地球的质量大小为
C.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D. “慧眼”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km/s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地球的质量为M,“慧眼”卫星的质量和向心加速度分别为m、a向,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AB.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
解得:
故A项正确,B项错误;
C.地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所受到的万有引力,即
解得:
此时分母里的周期应该是绕地表的周期T0,不是在高空中的周期T,故C错误;
D.由公式
解得:
“慧眼”卫星的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所以“慧眼”卫星的线速度小于7.9km/s,故D项错误。
5.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射入深度为d,平均阻力为f.设木块滑行距离为s时开始匀速前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木块动能的增加量等于f(s+d)
B. 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fs
C. 子弹与木块总机械能的损失等于fs
D. 子弹与木块总机械能的损失等于fd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木块位移为s,木块动能的增加量等于fs,故A错误;
B. 木块位移为s+d,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f(s+d),故B错误;
CD. 子弹在木块中滑行距鹑为d,木块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损失的机械能为fd,故C错误,D正确。
6.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正以速度v0匀速运动。某时刻小球A与质量为3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两球相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则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是( )
A.
B.
C. 或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根据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得: 解得:
碰撞过程中AB动量守恒,则有:mv=mv′+3mvB
解得:vB=v或vB=v;当vB=v时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不符合实际,故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量定律得直接应用,注意动能是标量,速度是矢量;同时要分析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即不可能发生二次碰撞。
7.如图所示,A、B两小球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用轻弹簧相连接,A球的质量小于B球的质量。若用锤子敲击A球使A得到v的速度,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为L1;若用锤子敲击B球使B得到v的速度,弹簧压缩到最短时的长度为L2,则L1与L2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 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当弹簧压缩到最短时,两球的速度相同。取A或B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v=(mA+mB)v′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p=mAv2-(mA+mB)v′2。
联立解得弹簧压缩到最短时有:Ep=
故两次的弹性势能相等,则有:L1=L2。故选A。
8.如图所示为某游乐园滑草场的示意图,某滑道由上下两段倾角不同的斜面组成,斜面倾角θ1>θ2,滑 车与坡面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载人滑车从坡顶A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滑到滑道的底端C点停下。若在A、C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两段滑道的交接点B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使第一段AB的倾角稍稍变大,第二段BC的倾角稍稍变小。不计滑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机械能损失,则平移后( )
A. 滑车到达滑道底端C点之前就会停下来
B. 滑车仍恰好到达滑道的底端C点停下
C. 滑车到达滑道底端C点后仍具有一定的速度,所以应在C点右侧加安全防护装置
D. 两次损失的机械能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BC.对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整理得:
滑车运动的距离与角度无关,故AC项错误,B项正确;
D.损失的机械能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两次损失的机械能相同,故D项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9.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有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滑块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且圆弧轨道底端与水平面平滑连接,O为圆心。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冲上圆弧轨道,恰好能滑到最高点,已知M=2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滑块冲上轨道的过程,小滑块与带有圆弧轨道的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小滑块冲上轨道的过程,小滑块对带有圆弧轨道的滑块的压力不做功
C. 小滑块冲上轨道最高点时,带有圆弧轨道的滑块速度最大且大小为
D. 小滑块脱离圆弧轨道时,速度大小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小滑块冲上轨道的过程,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故A项正确;
B.小滑块冲上轨道的过程,小滑块对带有圆弧轨道的滑块的压力使其加速运动,即小滑块对带有圆弧轨道的滑块的压力做正功,故B项错误;
C.当小滑块从圆弧轨道返回脱离圆弧轨道时,圆弧轨道的速度最大,故C项错误;
D.设小滑块脱离圆弧轨道时小滑块和圆弧轨道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由水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得
联立解得:
故D项正确。
10.如图,一个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匀速前进了时间t,则( )
A. 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Ft B. 支持力对物体的冲量为Ftcosθ
C. 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为Ft D. 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为0
【答案】AD
【解析】
【详解】AB.运动时间为t,则拉力的冲量为I1=Ft;故A正确,B错误;
C.由于做匀速运动,阻力大小与F的水平分力相等,摩擦力大小为
f=Fcosθ
摩擦力对物体的冲量的大小为
I2=ft=Ftcosθ
故C错误;
D.物体匀速运动,由动量定理知合外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故D正确。
11.如图所示,内壁光滑半径大小为的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个质量为的小球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在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取桌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E、动能、向心力、速度的平方,它们的大小分别随距桌面高度h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D
【解析】
【分析】
根据竖直平面内小球做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结合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即可解题。
【详解】AB.小球通过轨道最高点时恰好与轨道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则在最高点:,则在最高点小球的动能:(最小动能),在最高点小球的重力势能:,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和不变,机械能守恒,即:,故AB错误;
CD.小球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由动能定理得:,,则有在距桌面高度h处有: ,化简得:,
,故C、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竖直圆周运动的综合应用,属于中等题型。
12.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放置两带电的小物块甲和乙,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质量分别为m1和m2。同时由静止释放后,甲、乙两物块相向运动。则关于两物块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碰撞前瞬间动量之比 p 甲:p 乙= 1:1
B. 碰撞前瞬间速度大小之比 v 甲:v 乙= m1:m2
C. 碰撞前瞬间动能之比 Ek 甲:Ek 乙= m2:m1
D. 从开始运动到碰撞前过程中,位移比 X 甲:X 乙=1:1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甲、乙两物块组成的系统合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守恒,初始时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可知,碰撞前瞬间两个物块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动量之比
p甲:p乙=1:1
故A错误;
B.由p=mv,两个物块的动量大小相等,则得碰撞前瞬间速度大小之比
v甲:v乙=m2:m1
故B错误;
C.根据
p相等,则得碰撞前瞬间动能之比
Ek甲:Ek乙=m2:m1
故C项正确;
D.根据动能定理得,对甲有
W甲=Ek甲=
对乙有
W乙=Ek乙=
所以
X 甲:X 乙= m2:m1
故D项错误。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都以恒定速率v向上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视为质点)轻轻放在A处,小物体在甲传送带上到达B处时恰好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在乙传送带上到达离B处竖直高度为h的C处时达到传送带的速率v,已知B处离地面的高度均为H。则在小物体从A到B的过程中( )
A. 两种情况下因摩擦产生的热量相等 B. 两传送带对小物体做功相等
C. 小物体与甲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小 D. 两传送带消耗的电能相等
【答案】BC
【解析】
【详解】A.设物体达到与皮带相同的速度所用时间为t,在此时间内皮带的位移为 ,而物体的位移为,所以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移等于物体匀加速的位移 ,对小物块运用动能定理可知
,
由于相对位移等于小物块运动的位移,根据可知两种情况下 故A错误;
B。对小物块从A到B过程,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就等于物体增加的机械能,经分析知做功相等,故B正确;
C.对小物块从A到B过程,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就等于物体增加的机械能,经分析知做功相等,故A错误;根据可知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所以,故C正确;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动机消耗的电能等于摩擦产生的热量Q与物块增加机械能的和,因物块两次从A到B增加的机械能相同, 所以甲传送带消耗的电能多,故D错误;
14.如图所示,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上自左向右放有序号是1、2、3、……、n的木块,所有木块的质量均为m,与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开始时,木板静止不动,第1、2、3、……、n号木块的初速度分别为v0、2v0、3v0、……、nv0,v0方向向右,木板的质量与所有木块的总质量相等,最终所有木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匀速运动,则 ( )
A. 所有木块与木板一起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B. 所有木块与木板一起匀速运动的速度为
C. 若n=9,则第8号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
D. 若n=9,则第8号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
【答案】AC
【解析】
AB:根据动量守恒有:,解得:
故A正确B错误
CD:设经过时间,第1块木块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此时木板的速度为,则:
对第1个木块:
对木板:,
联立解得:
设再经过时间,第2块木块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此时木板的速度为,则:
对第2个木块:
对木板和第1个木块:,
解得:
再经过时间,第3块木块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此时木板的速度为,则:
对第3个木块:
对木板和第1、2个木块:,
……
再经过时间,第k块木块与木板的速度相同,设此时木板的速度为,则:
对第k个木块:
对木板和第1、2、3…、k-1个木块:,
解得:,将代入:
故C正确D错误
三、实验题
1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实验中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某次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取五个连续的点A、B、C、D和E,量得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本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从打下点B到打下点D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Ep=______,重锤动能增加量△Ek=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比较就可以验证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答案】 (1). (2).
【解析】
【详解】[1]B到D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2]B点的速度为:
D点的速度为:
所以B到D动能的增加量为:
1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验证碰撞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两个小球a和b。其中,b与轻弹簧紧挨着但不栓接,弹簧左侧固定,自由长度时离桌面右边缘足够远,起初弹簧被压缩一定长度并锁定。a放置于桌面 边缘,球心在地面上的投影点为O点。实验时,先将a球移开,弹簧解除锁定,b沿桌 面运动后水平飞出。再将a放置于桌面边缘,弹簧重新锁定。解除锁定后,b球与a球发生碰撞后,均向前水平飞出。重复实验10次。实验中,小球落点记为A、B、C。
(1)若a球质量为ma,半径为ra;b球质量为 mb,半径为rb。b 球与a球发生碰撞后,均向前水平飞出,则 ______ 。
A.ma<mb,ra=rb B.ma<mb,ra<rb C.ma>mb,ra=rb D.ma>mb,ra>rb
(2)为了验证动量守恒,本实验中必须测量的物理 量有____。
A.小球a的质量ma和小球b的质量mb B.小球飞出的水平距离OA 、OB、OC
C.桌面离地面的高度h D.小球飞行的时间
(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当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_____, 即说明碰撞过程遵循动量守恒。(用题中已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4)该同学还想探究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他测量了桌面离地面的高度h,该地的 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p为_______。(用题中已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答案】 (1). A (2). AB (3). mb•OB=mb•OA+ma•OC (4).
【解析】
【详解】(1)[1]为防止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球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即:应该使mb大于ma,为了使偏转能沿水平方向发生,则二者的球心的高度要相同,所以它们的半径要相等。故A正确,BCD错误
(2)[2]要验证动量守恒,就需要知道碰撞前后的动量,所以要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及碰撞前后小球的速度,碰撞前后小球都做平抛运动,速度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所以需要测量的量为:小球a、b的质量ma、mb,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故AB正确,CD错误
(3)[3]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小球抛出点的高度相同,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
mbv0=mbv1+mav2
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得:
mbv0t=mbv1t+mav2t
则:
mb•OB=mb•OA+ma•OC
(4)[4]桌面离地面的高度h,该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b飞行的时间:
b的初速度
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p转化为小球b的动能,所以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p为:
四.计算题
17.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10s后拉力大小减为F/3,该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求:(1)物体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
(2)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m/s2)
【答案】(1)8.4N(2)0.34
【解析】
试题分析:设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为,
则物体在0~10s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1==0.8m/s2,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①
物体在10s~14s的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2==-4m/s2,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f=ma2②
由①、②式求得:拉力,f=6.8N
又得μ==0.34
故动摩擦因数为。
考点:加速度的计算,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滑动摩擦因数的计算。
18.图中滑块和小球的质量均为m,滑块可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固定导轨上自由滑动,小球与滑块上的悬点O由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长为l,开始时,轻绳处于水平拉直状态,小球和滑块均静止。现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当小球到达最低点时,水平向右运动的滑块刚好被一表面涂有粘性物质的固定挡板粘住,在极短的时间内速度减为零,小球继续向左摆动。求:
(1)从滑块与挡板接触到速度刚好变为零的过程中,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
(2)小球从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球做的功;
【答案】(1),水平向左(2)
【解析】
【详解】(1)设小球第一次到达最低点时,滑块和小球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1、v2,取水平向右方向为正方向。从小球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滑块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动量也守恒,则:
0=mv1-mv2
解得:
设挡板阻力对滑块的冲量为,由动量定理得:
方向:水平向左
(2)小球从开始释放到第一次到达最低点的过程中,绳拉力对小球做功为W,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19.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与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在D处平滑连接,斜面上有A、B、C三点,AB间距为2L,BC、CD间距均为4L,斜面上BC部分粗糙,其余部分光滑.4块完全相同、质量均匀分布的长方形薄片,紧挨在一起排在斜面上,从下往上编号依次为1、2、3、4,第1块的下边缘恰好在A处.现将4块薄片一起由静止释放,薄片经过D处时无能量损失且相互之间无碰撞.已知每块薄片质量为m、长为L,薄片与斜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θ,重力加速度为g.求:
(1) 第1块薄片下边缘刚运动到B时的速度大小v1;
(2) 第1块薄片刚好完全滑上粗糙面时的加速度大小a和此时第3、4块间的作用力大小F;
(3) 4块薄片全部滑上水平面后,相邻薄片间距离d.
【答案】(1);(2)a=gsinθ;F=mgsinθ(3)d=L
【解析】
【详解】(1) 研究4块薄片整体,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4mg·2Lsinθ=(4m)v12
解得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4mgsinθ-μmgcosθ=4ma
解得a=gsinθ
研究第4块薄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F=ma
解得F=mgsinθ
(3) 设4块滑片刚好全部滑上粗糙面时的速度为v2,研究整体下端由A到C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设每块滑片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为v3,对每块滑片运用动能定理有
相邻滑片到达水平面的时间差
由于d=v3t
解得d=L
【点睛】此题是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动能定理的综合应用问题;解题时要认真分析物体运动的物理过程,分析受力情况及运动情况,并能选择合适的物理规律列出方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