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19届吉林省高考全国2卷高三复习信息卷 理综
展开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绝密 ★ 启用前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均有糖蛋白,其作用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浆细胞内某些内质网膜上有催化磷脂合成的酶
C.同一种物质进入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D.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人的唾液腺细胞作为效应器
2.肺炎双球菌有多种类型,其中S型菌可分为Ⅰ、Ⅱ、Ⅲ型;Ⅲ型荚膜最厚,致病力最强;S型菌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后,荚膜非常容易丢失而变为R型菌。下列有关R型菌和S型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R型菌无毒,可以在人体内与人和平共处
B.厚荚膜基因(SⅢ)可突变成薄荚膜基因(SI),则SⅢ和SI互为等位基因
C.S型菌通过无血清培养得到的R型菌没有致病性
D.R型菌转化成S型菌其基因型发生改变
3.将某绿色植物置于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培养,突然将CO2浓度由1%降低至0.003%,下列变化不会发生的是
A.叶绿体中NADPH的消耗速率会加快
B.叶绿体中C3、C5浓度在瞬间内的变化分别是降低、升高
C.一段时间后,叶绿体中C3的浓度是C5的2倍
D.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逐渐减慢
4.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浓度大干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该植物,由于生长素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抑制其生长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索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
C.曲线表明生长索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促进作用较强
D.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5.关于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的结构,但可能改变DNA的分子结构
B.苯丙酮尿症是由一个致病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
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D.物种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6.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C.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7.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在南海成功开采的可燃冰(CH4∙nH2O)可能会带来酸雨等环境污染
B.大量使用含丙烷、二甲醚等辅助成分的“空气清新剂”,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C.某些筒装水使用的劣质塑料桶常含有乙二醇(HOCH2-CH2OH),乙二醇不溶于水
D.我国全面启动的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有关
8.化合物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d互为同分异构体
B.除a外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C.c、d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D.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最多的是d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30g冰醋酸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B.在12.0g NaHSO4晶体中,所含离子数目为0.3NA
C.足量的镁与浓硫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混合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和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10.某化工厂制备净水剂硫酸铁铵晶体[NH4Fe(SO4)2·6H2O]的一种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CaSO4
B.相同条件下,NH4Fe(SO4)2·6H2O净水能力比FeCl3强
C.“合成”反应要控制温度,温度过高,产率会降低
D.“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干燥等
11.如图是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由左向右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
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
D.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 e−,左室溶液质量减轻12g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核素不含中子;X、Y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X与Z同主族,且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W、X、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强电解质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Y
C.X与Y形成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为四面体
D.原子半径:Y>Z>X>W
13.室温下,用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氯水置于锥形瓶中,用NaOH溶液以恒定速度来滴定该浓氯水,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ClO−、ClO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溶液和浓氯水可以使用同种滴定管盛装
B.a点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c(Na+)+c(H+)=c(ClO−)+c(ClO)+c(OH−)
C.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c(Na+)>c(Cl−)>c(ClO)=c(ClO−)
D.t2~t4,ClO−的物质的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ClO−自身歧化:2ClO−=Cl−+ClO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甲为一种门后挂钩的照片,相邻挂钩之间的距离为7 cm,图乙中斜挎包的宽度约为21 cm,在斜挎包的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为了使悬挂时背包带受力最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随意挂在一个钩子上 B.使背包带跨过两个挂钩
C.使背包带跨过三个挂钩 D.使背包带跨过四个挂钩
15.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衰变放射出某种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1和2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己知两个相切圆半径分别为r1、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可能发生的是α衰变,也可能发生的是β衰变
B.径迹2可能是衰变后新核的径迹
C.若是α衰变,则1和2的径迹均是逆时针方向
D.若衰变方程是,则r1 : r2=1 : 45
16.如图所示,设地球半径为R,假设某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地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地轨道Ⅲ绕地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
B.该卫星在轨道Ⅲ上B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率
C.卫星在圆轨道Ⅰ和圆轨道Ⅲ上做圆周运动时,轨道Ⅰ上动能小,引力势能大,机械能小
D.卫星从远地点A向近地点B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变小
17.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平行的长直绝缘导线L1和L2,L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2中的电流方向向右,L1和L2中电流大小相等;a、b两点相对于L1对称,且a点到L1、L2的距离相等。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是b点的3倍。流经L2的电流在a、b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0和。则
A.流经L1的电流在a、b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B.流经L1的电流和流经L2的电流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不相同
C.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2B0
D.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
18.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BC,∠C=90°,∠A=30°,BC边长2 cm。电场强度的方向与三角形ABC平面平行。一电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15 eV,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5 eV。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为10 V
B.电场强度的方向方向与AB成60°夹角
C.电场强度的大小为500 V/m
D.一电子从B点移到AC的中点,电势能增加2.5 eV
1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直线行驶,发动机功率保持恒定,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恒定,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图象如图。若已知汽车的质量,根据图象信息,可以求出
A.汽车的功率 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C.汽车所受到阻力 D.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
20.如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的部分测试电路。a、b端接电压稳定的正弦交变电源,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R1、R2,且R1<R2,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且k<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表,其示数分别用I和U表示。当向下调节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端P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分别用ΔI和ΔU表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 D.电压表示数一定增加
21.如图,长度为l的轻杆上端连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A(可视为质点),杆的下端用铰链固接于水平面上的O点。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立方体B恰与A接触,立方体B的质量为M。今有微小扰动,使杆向右倾倒,各处摩擦均不计,而A与B刚脱离接触的瞬间,杆与地面夹角恰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B刚脱离接触的瞬间,A、B速率之比为2 : 1
B.A与B刚脱离接触的瞬间,B的速率为
C.A落地时速率为
D.A、B质量之比为1 : 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0.5 kg,金属板B的质量mB=1 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g取10 m/s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________N。
23.(10分)某同学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所使用的器材有:待测干电池一节(内阻很小)、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RA小于1 Ω)、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未知)、电阻箱R1(0~99.99 Ω)、滑动变阻器R2(0~10 Ω)、单刀双掷开关S、单刀单掷开关K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该同学按图甲所示电路连接进行实验操作。请在虚线框内补全与图甲对应的电路图。
(2)测电流表A的内阻:闭合开关K,将开关S与C接通,通过调节电阻箱R1和滑动变阻器R2,读取电流表A的示数为0.20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0 A、电阻箱R1的示数为0.10 Ω,则电流表A的内阻RA=________Ω。
(3)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断开开关K,调节电阻箱R1,将开关S接__________(填“C”或“D”),记录电阻箱R1的阻值和电流表A的示数;断开开关K,开关S所接位置不变,多次调节电阻箱R1重新实验,并记录多组电阻箱R1的阻值R和电流表A的示数I。
(4)数据处理:图乙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由此求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4.(14分)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右侧有一段与传送带上表面相切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质量M=2 kg的小木盒从离圆弧底端h=0.8 m处由静止释放,滑上传送带后做减速运动,1 s后恰好与传送带保持共速。传送带始终以速度大小v逆时针运行,木盒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盒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后,先后相隔T=5 s,以v0=10 m/s的速度在传送带左端向右推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小球的质量m=1 kg。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并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Δt=0.5 s与木盒相遇。取g=10 m/s2,求:
(1)传送带运动的速度大小v,以及木盒与第一个小球相碰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速度大小v1;
(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
25.(18分)如图所示,在真空室内的P点,能沿平行纸面向各个方向不断发射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不计重力),粒子的速率都相同。ab为P点附近的一条水平直线,P到直线ab的距离PC=L,Q为直线ab上一点,它与P点相距PQ=。当直线ab以上区域只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时,水平向左射出的粒子恰到达Q点;当ab以上区域只存在平行该平面的匀强电场时,所有粒子都能到达ab直线,且它们到达ab直线时动能都相等,其中水平向左射出的粒子也恰好到达Q点。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
(1)粒子的发射速率;
(2)PQ两点间的电势差;
(3)仅有磁场时,能到达直线ab的粒子所用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
26.为测定某样品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利用高氯酸(高沸点酸)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氟化氢(氢氟酸为低沸点酸,含量低,不考虑对玻璃仪器的腐蚀),用水蒸气蒸出,再通过滴定测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省略。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长导管用于平衡压强,实验过程中其下端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液面以上。
(2)仪器C是直形冷凝管,实验过程中,冷却水应从___________口出。(填“a”或“b")
(3)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K,待水沸腾时,关闭活塞K,开始蒸馏:若蒸馏时因反应装置局部堵塞造成长导管水位急剧上升,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接水蒸气发生装置和反应装置之间的玻璃管常裹以石棉绳,其作用是________。
(5)B中加入一定体积高氯酸和1.00g氟化稀土矿样,D中盛有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A、B,使A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B。
①下列物质不可代替高氯酸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醋酸 b.硝酸 c.磷酸 d.硫酸
②D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馏出液中加入25.00mL 0.100mol·L−1 La(NO3)3溶液,得到LaF3沉淀,再用0.100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剩余La3+(La3+与EDTA按1︰1络合),消耗EDTA标准溶液20.00mL,则氟化稀土样品中氟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I.CO还原NO的脱硝反应:2CO(g)+2NO(g)2CO2(g)+N2(g) ΔH
(1)已知:CO(g)+NO2(g)CO2(g)+NO(g) ΔH1=-226kJ·mol−1
N2(g)+2O2(g)2NO2(g) ΔH2=+68kJ·mol−1
N2(g)+O2(g)2NO(g) ΔH3=+183kJ·mol−1
脱硝反应ΔH=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对CO、NO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CO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①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在n(NO)/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最佳温度在____________左右。
②用CxHy(烃)催化还原NOx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写出C2H6与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NO2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NaNO3和NaNO2。已知NO的水解常数K=2×10-11,常温下某NaNO2和HNO2混合溶液的pH为5,则混合溶液中c(NO)和c(HNO2)的比值为________。
II.T℃时,在刚性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NO2(g)CO2(g)+NO(g),化学反应速率v =k Pm(CO)·Pn(NO2),k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研究表明,该温度下反应物的分压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若反应初始时P(CO)=P(NO2)=a kPa,反应t min时达到平衡,测得体系中P(NO)=b kPa,则此时v=___________ kPa·s−1(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下同),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Kp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28.利用湿法炼锌产生的铜镉渣生产金属镉的流程如下:
已知:铜镉渣主要含锌、铜、铁、镉(Cd)、钴(Co)等单质。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0.1mol·L−1计算):
氢氧化物
Fe(OH)2
Fe(OH)3
Cd(OH)2
Mn(OH)2
开始沉淀的pH
6.5
1.5
7.2
8.2
沉淀完全的pH
9.9
3.3
9.5
10.6
(1)为了提高铜镉渣浸出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适当升高温度;②搅拌;③_____等。已知浸出的金属离子均为二价,写出浸出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除钴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活化剂Sb2O3,锌粉会与Sb2O3、Co2+的溶液形成微电池并产生合金CoSb。该微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3)除铁的过程分两步进行:
①先加入适量KMn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再加入ZnO控制反应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
(4)处理含镉废水常用化学沉淀法,以下是几种镉的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Ksp(CdCO3)=5.2×10−12,Ksp(CdS)=3.6×10−29,Ksp(Cd(OH)2)=2.0×10−16,根据上述信息:沉淀Cd2+效果最佳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a.Na2CO3 b.Na2S c.CaO
若采用生石灰处理含镉废水最佳pH为11,此时溶液中c(Cd2+)=________________
29.(9分)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2浓度对番茄幼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分别用60W的白色、蓝色和黄色灯管作光源,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CH2O)中的氧原子来自___________(答物质);C3不断生成和消耗的场所是___________。
(2)植物吸收光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
(3)净光合速率可以通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表示。据图分析,a点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大于b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温室中种植蔬菜时,为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答2个方面)。
30.(10分)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对水螅生长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可杀死所有水螅。
(1)腔肠动物水螅具有动物世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其对外界刺激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当池塘中的水溶液呈碱性时,水螅会迅速撤离该行为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为获得碳酸氢钠溶液对水生动物生活影响的理论依据,利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对水螅进行毒性(抑制生长或致死)实验:
a.在正式实验前需先做预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预实验可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正式实验时,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12分)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J/(cm2▪a)的有机物残屑来不及被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 ,其影响实质是降低了分解者细胞内的_______。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J/(cm2▪a)。
(3)图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填“植食、动物”)的同化量。如果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存在之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实现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32.(8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与无眼、正常刚毛与小刚毛、正常翅与斑翅分别为三对相对性状,且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和AABBee.
(1)请在上述三个纯合品系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探究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
(2)有人为证明上述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用以上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
①aaBBEE×AAbbEE,②AAbbEE×AABBee,③aaBBEE×AABBee.假设实验中不发生染色体变异、交换,则F1表现型相同的杂交组合是____(写序号);F1自交得到F2,如果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出现的结果将是:______________。
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根据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压强增大
B.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分子势能增加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较其内部分子间距离小,表面层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D.物体温度升高时,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增大
E.即使在现代化的热电厂中,燃气的内能也不可能百分之百转化为电能
(2)(10分)有一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并朝下的U型玻璃管,用两段水银柱密封了两部分理想气体A和B,如图甲所示,上部水银柱两侧液面差h1=15 cm,两部分气体之间的水银柱高度h2=5 cm,气柱A的长度L1=7.5 cm,气柱B的长度L2=20 cm。大气压强p0=75 cmHg;现将U型管缓慢翻转至开口向上并轻弹玻璃管让两部分气体合并至封闭端顶部,如图乙所示,若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合并后气柱的总长度L。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如图所示,三棱镜截面是边长为L=cm的等边三角形,一束单色光与AB边成30°角斜射到AB边中点上,光束进入三棱镜后与三棱镜的底边平行,再经过三棱镜折射后离开三棱镜。光束离开三棱镜时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___________;棱镜对这束单色光的折射率n=___________;这束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t=___________。(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108 m/s)
(2)(9分)有两列简谐横波a和b在同一介质中传播,a沿x轴正方向传播,b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4 m/s,a的振幅为5 cm,b的振幅为10 cm。在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i)这两列波的周期;
(ii)x=0处的质点在t=2.25 s时的位移。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CaF2、CaC2都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钙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种能量状态的电子。
(2)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乙炔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乙炔中的σ键与π键数之比为___________。
(3)CaF2与浓H2SO4反应生成HF,HF的沸点高于C2H2,原因是:___________;HF能与BF3化合得到HBF4,从化学键形成角度分析HF与BF3能化合的原因___________。
(4)NO2F分子与BF3互为等电子体,则NO2F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F2的晶胞为立方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CaF2晶胞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个。
②“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已知A、B两点的原子坐标参数如图所示,则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③晶胞中两个F-的最近距离为273.1p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
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光刻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光敏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产物略去):
已知:
(1)A的化学名称是 ,E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1,E能发生水解反应,则F的结构简式为 。
(2)G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羧酸 X 的实验式为 。
(3)B→C所需的试剂Y和反应条件分别为 ,由F到G的反应类型为
。
(4)D和G反应生成光刻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CH3CHO为原料制备CH3COCOCO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37.【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有害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从功能看该培养基为___________培养基,在对该菌进行分离、纯化、计数过程中,常采用___________法接种。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如果空白培养基中无菌落形成而实验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
(2)某植物富含果胶、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成分。在用该材料提取过果胶和淀粉后的剩渣加工饮料工艺研究中,将剩渣制成的汁液经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彻底酶解处理后,发现仍存在浑浊和沉淀问题,你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在果汁生产中,为了提高果胶酶的使用效率和产品纯度,一般需要将酶用___________法进行固定化处理。
(3)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_______________洗涤红细胞,用___________破裂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凝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
38.【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研究人员发现,从锥形蜗牛体内提取出的毒液有望帮助人类开发出超级速效的胰岛素。他们研究表明锥形蜗牛毒蛋白(Con-Ins GI)能加速受体细胞信号转换,比人类胰岛素更加快速的发挥作用。因此制造这类“速效胰岛素”以及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批量生产成为I型糖尿病治疗的新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制造这种速效胰岛素过程中,构建基因表达的载体一般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复制原点,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获得目的基因可以通过提取分析毒蛋白中的__________序列推知毒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用DAA合成仪直接大量合成。基因工程中需要DNA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和T4DNA连接酶两类。
(3)将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一般先用药物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__细胞,再将重组DNA溶于________________中与该类细胞融合,在一定温度下促进细胞吸收重组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4)经过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获得的Con-Ins GI毒蛋自活性未能达到期待的“速效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密 ★ 启用前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B
【解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保护润滑等作用,A错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磷脂属于“脂质”的范畴,因此浆细胞内某些内质网膜上有催化磷脂合成的酶,B正确;同一种物质进入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例如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可为主动运输,C错误;在“望梅止渴”这种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人的唾液腺细胞作为效应器,D错误。
2. 【答案】D
【解析】R型菌虽然无毒,但却是寄生菌,在寄生繁殖过程要消耗宿主细胞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在人体内与人不可能和平共处,也可能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症状,A、C错误。肺炎双球菌是细菌,没有染色体,没有等位基因,B错误。R型菌转化成S型菌原理是发生了基因重组,其基因型发生了改变,D正确。
3.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暗反应减慢,故[H]的消耗速率会下降,A错误;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下降,C3的还原几乎不变,故C3减少,C5增多,B正确;一段时间后,光反应也会随之减慢,光合作用中消耗一分子C5可以形成2分子C3,故C3的浓度是C5的2倍,C正确;光反应也会减慢,故ATP的合成速率会下降,D正确。
4. 【答案】A
【解析】用浓度大干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该植物,抑制其生长,但生长素不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只具有调节作用,A错误;根据图示曲线,当浓度不同但促进作用相同时,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相等,B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促进作用最大时对应的浓度,C正确;由于植物的顶端优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其生长素向下运输,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变为抑制作用,体现两重性,D正确。
5. 【答案】A
【解析】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的结构,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可改变DNA的分子结构,A正确;苯丙酮尿症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B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如单倍体植株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C错误;有的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
6. 【答案】D
【解析】Ⅰ人口数量在K值处徘徊,是最佳模式,Ⅲ一开始人口增长过快,超过K值后同时破坏环境,导致K值下降,为最差模式,故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是Ⅰ、Ⅱ、Ⅲ,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的空间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B正确;如今环境被破坏,导致环境容纳量下降,C正确;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容纳量,D错误。
7.【答案】B
【解析】A.酸雨主要是由于硫、氮氧化物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可燃冰(CH4∙nH2O)中只含C、H、O元素,所以不会带来酸雨等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B.二甲醚会在光照下分解产生甲醛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故B项正确;C.1mol乙二醇分子内含2mol-OH,依据相似相容原理可知,乙二醇易溶于水,故C项错误;D.二氧化硅对光具有全反射,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用于信号传输,所以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无关,与二氧化硅有关,故D项错误;答案选B。
8. 【答案】C
【解析】A.a、b、c、d四种物质分子式均为C8H8,结构不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只有a物质不含有碳碳双键,即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d物质中的两个碳碳双键可以在同一平面,但是三个碳碳双键所有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D.a、c物质的一氯代物都只有一种,b物质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d物质的一氯代物有3种,故D正确;故选C。
9. 【答案】A
【解析】A项:冰醋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都是CH2O,30g混合物有1molCH2O,故含氢原子数目为2NA,A项正确;B项:NaHSO4晶体由Na+和HSO构成。12.0g NaHSO4为0.1mol,两种离子数目共0.2NA,B项错误;C项:足量的镁与浓硫酸反应,开始放出SO2,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后放出H2。选项中未指明温度、压强,故2.24L混合气体不一定为0.1mol,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0.2NA,C项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为0.5mol,含氢原子数目在2NA~3NA,D项错误。本题选A。
10. 【答案】B
【解析】A.硫酸钙微溶于水,滤渣A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故A正确;B.NH水解生成H+,抑制Fe3+的水解,故氯化铁净水能力比硫酸铁铵强,故B项错误;C.“合成”中温度过高,会促进Fe3+的水解,故C项正确;D.硫酸铁铵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宜采用结晶法提纯,故D项正确;故选B。
11. 【答案】D
【解析】A.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由左向右移动,故A正确;B.放电时,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故B正确;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相连,所以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故C正确;D.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 e−,左室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Mg2++2e−=Mg,但右侧将有1mol Li+移向左室,所以溶液质量减轻12﹣7=4g,故D错误;答案选D。
12. 【答案】A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O元素,Y为Si,Z为S元素。A.H、O、S形成的亚硫酸为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B.非金属性O>S>Si,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Y,故B正确;C.O、Si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为四面体,故C正确;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Y>Z>X>W,故D正确;答案选A。
13. 【答案】C
【解析】A.浓氯水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碱式滴定管的胶皮管,A错误;B.溶液电荷守恒:c(Na+)+c(H+)=c(ClO−)+c(ClO)+c(OH−)+c(Cl−),B错误;C.b点溶液为氯化钠、次氯酸钠、氯酸钠的混合液,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可知c(Cl−)=5c(ClO)+c(ClO−),所以各离子浓度:c(Na+)>c(Cl−)>c(ClO)=c(ClO−),C正确;D.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应该相等:3ClO−=2Cl−+ClO,D错误;答案:C。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答案】D
【解析】设悬挂后背包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Fcosθ=mg;解得背包带的拉力F=mg2cosθ ,在斜挎包的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为了使悬挂时背包带受力最小,则cosθ最大,由于相邻挂钩之间的距离为7cm,图乙中斜挎包的宽度约为21cm,故使背包带跨过四个挂钩时θ≈0,cosθ≈1,此时挂时背包带受力最小,故ABC错误、D正确。
15.【答案】D
【解析】原子核衰变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衰变生成的两粒子动量方向相反,粒子速度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知:若生成的两粒子电性相反则在磁场中的轨迹为内切圆,若电性相同则在磁场中的轨迹为外切圆,所以为电性相同的粒子,可能发生的是α衰变,但不是β衰变;若是α衰变,生成的两粒子电性相同,图示由左手定则可知,两粒子都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故AD错误;核反应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原子核原来静止,初动量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核衰变后生成的两核动量P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r,解得:r=mvqB=PBq,由于P、B都相同,则粒子电荷量q越大,其轨道半径r越小,由于新核的电荷量大于粒子的电荷量,则新核的轨道半径小于粒子的轨道半径,则半径为r1的圆为放出新核的运动轨迹,半径为r2的圆为粒子的运动轨迹,且:r1:r2=2:90=1:45,故D正确,B错误。
16.【答案】B
【解析】在轨道I上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故有GMm(R+h)2=m•4π2(R+h)T2,解得M=4π2(R+h)3GT2,故选项A错误;在轨道Ⅰ的A点需要减速做近心运动才能进入轨道Ⅱ,所以在在轨道Ⅱ上A点速率小于在轨道Ⅰ上A点的速率,根据GMmr2=mv2r 可得v=GMr,可知在轨道III上B点速率大于在轨道Ⅰ上A点的速率,所以该卫星在轨道Ⅲ上B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率,故选项B正确;从B运动到A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引力做负功,势能增加,由于轨道III上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Ⅰ的速度,所以动能减小,由于在轨道Ⅲ上B点点火加速机械能增加,在轨道Ⅱ上A点点火加速机械能增加,所以机械能增加,故选项C错误;根据公式GMmr2=ma可得a=GMr2,所以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故卫星从远地点A向近地点B运动的过程中,轨道变小,加速度变大,故选项D错误。
17.【答案】C
【解析】由于a、b两点相对于L1对称,L1和L2中电流大小相等,由安培定则可知,流经L1的电流在a、b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由于a点到L1和L2的距离相等,L1和L2中电流大小相等,由安培定则可知流经L1的电流和流经L2的电流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相同,故B错误;由于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也垂直于直面向外,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a=B0+B0+B ,b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b=13B0+B-B0,Ba=3Bb,解得外加匀强磁场:B=2B0,故C正确、D错误。
18.【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UAC=WAC-e=-15V,UBC=WBC-e=-5V,UAC=φA-φC,UBC=φA-φB,UAB=φA-φB=-10V,故A错误;把AC线段三等分,连接BR,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AC=23cm,CR=233cm,∠CBR=30∘,则∠ABR=30∘,∠ABC=60∘,根据匀强电场等分线段等分电势差得BR为等势线,且UAR=-10V,过A点作BR的垂线交于M点,可知AM=2cm,故E=Ud=500V/m,方向与AB成60°夹角,故B、C正确;设AC的中点为P,有UPC=-7.5V,由于UBC=-5V,故UBP=2.5V,电子从B点移到AC中点P,电场力的功为:W=-eUBP=-2.5eV,ΔEP=2.5eV,即电势能增加2.5eV,故选项D正确。
19.【答案】ABC
【解析】根据P=Fv得,F=P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a=F-fm=Pv-fm=Pmv-fm,可知图线的斜率k=Pm=20.05=40,fm=2,因为汽车的质量已知,所以可以得出汽车的功率P,汽车所受的阻力f,故A、C正确。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最大速度vm=Pf,所以可以求出最大速度,故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知,Pt﹣fx=12mvm2-0,由于汽车运动的路程未知,则无法求出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故D错误。
20.【答案】BCD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R2+R3,故选项A错误;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变化比ΔU1ΔU2=n1n2,电流变化比ΔI1ΔI2=n2n1,则有ΔUΔI=ΔU2ΔI2=n22n12ΔU1ΔI1,将R1视为输入端电源内阻,则有ΔU1ΔI1=R1,所以有ΔUΔI=n22n12ΔU1ΔI1=R1k2,故选项B正确;向下调节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端P时,电阻增大,副线圈的电流I2变小,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知原线圈的电流I1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R1两端电压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增大,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副线圈的输出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一定增加,故选项C、D正确。
21.【答案】ABD
【解析】设小球速度为vA,立方体速度为vB,分离时刻,小球的水平速度与长方体速度相同,即:vAsin30∘=vB,解得:vA=2vB,故A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解得vA=,vB=vA/2=,故B正确;A从分离到落地,小球机械能守恒,mgLsin30°=,v=,故C错误;在杆从竖直位置开始倒下到小球与长方体恰好分离的过程中,小球和长方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mgL(1−sin30∘)= ,把vA和vB的值代入,化简得:m:M=1:4,故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
【答案】0.50(2分) 4.50(3分)
【解析】A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摩擦力等于弹簧秤示数,Ff=F=2.50N。根据Ff=μmAg,解得:μ=0.50。由题意可知,金属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x=aT2,其中△x=2cm=0.02m,T=0.1s,所以解得:a=2.0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Ba,代入数据解得F=4.50N。
23.(10分)
【答案】(1)见解析图 (2)0.20 (3)D (4)1.5 0.25 (每空2分)
【解析】(1)由实物图连接原理图,如图所示;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可知,流过电阻箱R1的电流I=(0.60-0.20)A=0.40A;
电压U=0.10×0.40V=0.040V,则电流表内阻为:RA=0.0400.20Ω=0.20Ω;
(3)S接D,否则外电路短路;
(4)根据(3)中步骤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I(R+RA+r),变形可得:1I=RE+RA+rE,根据图象可知:1E=3.0-1.04.0-1.0,RA+rE=0.3,解得E=1.5V,r=0.25Ω。
24.(14分)
【解析】(1)设木盒下滑到弧面底端速度为v',对木盒从弧面下滑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12Mv'2(1分)
依题意,木箱滑上传送带后做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有:v=v'-at'(1分)
对箱在带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1分)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传送带的速度v=2m/s (1分)
设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m+M)v1(2分)
代入数据,解得v1=2m/s(1分)
(2)设第1个球与木盒的相遇点离传送带左端的距离为s,第1个球经过t0与木盒相遇,则t0=sv0(1分)
设第1个球进入木盒后两者共同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M)g=(m+M)a(1分)
得:a=μg=2m/s2(1分)
设木盒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1,加速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的时间为t2,则t1=t2=Δva=1s(1分)
故木盒在2s内的位移为零
依题意:s=v0Δt+vt3(1分)
其中t3为木盒回到与1球碰撞点后再随带运动的时间
则对1球和2球有:t0+t1+t2+t3=T+Δt(1分)
代入数据解得:s=10m,t0=1s(1分)
25.(18分)
【解析】(1)设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过O作PQ的垂线交PQ于A点,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得(1分)
代入数据可得粒子轨迹半径(1分)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2分)
解得粒子发射速度为(1分)
(2)真空室只加匀强电场时,由粒子到达ab直线的动能相等,可知ab为等势面,电场方向垂直ab向下.水平向左射出的粒子经时间t到达Q点,在这段时间内
(1分)
(1分)
式中(1分)
解得电场强度的大小(1分)
则PQ两点间的电势差(1分)
(3)只有磁场时,粒子以O1为圆心沿圆弧PD运动,当圆弧和直线ab相切于D点时,粒子速度的偏转角最大,对应的运动时间最长,如图所示.
据图有(1分)
解得α=37°(1分)
故最大偏转角γmax=233°(1分)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最大时长(1分)
式中T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粒子以O2为圆心沿圆弧PC运动的速度偏转角最小,对应的运动时间最短.据图有
(1分)
解得β=53°(1分)
速度偏转角最小为γmin=106°(1分)
故最短时长(1分)
26. 【答案】(1)圆底烧瓶 不能
(2) b
(3) 打开活塞K
(4) 保温,避免水蒸气冷凝
(5) ab HF+OH−=F−+H2O
(6) 2.85%
【解析】(1)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长导管用于平衡压强,实验过程中其下端在液面以下;答案:圆底烧瓶,不能;(2)实验过程中,直形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从a进b出,这样可使冷却水充满外管,有利于带走热量;答案:b。(3)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K,目的是让烧瓶内压强和外界一致,待水沸腾时,关闭活塞K,开始蒸馏,若蒸馏时因反应装置局部堵塞造成长导管水位急剧上升,应立即打开活塞K,和外界联通降低压强;答案:打开活塞K;(4)连接水蒸气发生装置和反应装置之间的玻璃管常裹以石棉绳,石棉绳的隔热效果比较好,主要起到保温防止水蒸气冷凝的作用;答案:保温,避免水蒸气冷凝。(5)①根据题干知识可知反应原理为高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取低沸点酸(易挥发性酸),醋酸和硝酸易挥发,不可代替高氯酸;答案:ab;②D中是氢氧化钠与HF发生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F+OH−=F−+
H2O;答案:HF+OH−=F−+H2O。(6)关系式法计算:设F−的物质的量为x
3F−~LaF3~La3+ EDTA~La3+
3mol 1mol 1mol 1mol
x x/3 0.1mol/L×20.00×10−3L 0.1mol/L×20.00×10−3L
x3+0.1mol/L×20.00×10−3L=0.100mol/L×25.00×10−3L;得x=1.5×10-3mol=0.0015mol;氟化稀土样品中氟的质量分数为:0.0015mol×19g/mol1.00g×100%=2.85%;答案:2.85%。
27. 【答案】(1)-750kJ·mol−1 降温、升压、增大CO和NO的投料比等
(2)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870℃(850℃到900℃之间都可以) 4C2H6+14NO28CO2+7N2+12H2O 50
(3) 9×10−5(a-b)2 b2(a-b)2
【解析】I.(1)根据盖斯定律①×2-[③×2-②]可得2CO(g)+2NO(g)2CO2(g)+N2(g) ΔH=-750 kJ·mol−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故降温和升压都可以使平衡右移,有利于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故答案为:-750kJ·mol−1;降温、升压;(2)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NO的分解率降低。根据图像可知,在n(NO)/n(CO)=1的条件下,温度为870℃(850℃到900℃之间都可以)转化率最高,故答案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870℃(850℃到900℃之间都可以)。②NO2能与乙烷反应生成CO2、氮气和水,其方程式为:4C2H6+14NO28CO2+7N2+12H2O,故答案为:4C2H6+14NO2
8CO2+7N2+12H2O;③常温下某NaNO2和HNO2混合溶液的pH为5,则溶液中c(OH−)=10−9 mol·L−1,NO的水解常数K=c(HNO2)×c(OH−)/c(NO)=2×10−11mol·L-1,则混合溶液中c(NO)和c(HNO2)的比值为c(NO)/c(HNO2)=c(OH−)/2×10−11mol/L=10−9mol·L−1/2×10−11mol/L=50,故答案为:50;II.(3)
则Kp=b2(a-b)2,根据表格中数据,带入此式,v=kPm(CO)·Pn(NO2),可求出k=v/Pm(CO)·Pn(NO2) =0.009/(10×10)=9×10−5,所以t min时v=9×10−5(a-b)2,故答案为:9×10−5(a-b)2;b2(a-b)2。
28. 【答案】(1)增大硫酸的浓度(或经铜镉渣研成粉末);Co+H2SO4 =CoSO4+H2↑
(2) Sb2O3+2Co2++6H++10e−=2CoSb+3H2O
(3) 3Fe2++MnO+4H+ =3Fe3++MnO2+2H2O 3.3~7.2
(4) b 2.0×10−10mol/L
【解析】(1)为了提高铜镉渣浸出的速率,可以通过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将铜镉渣研成粉末等方式加快速率;浸出钴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SO4=CoSO4+H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增大硫酸的浓度(或经铜镉渣研成粉末);Co+H2SO4=CoSO4+H2↑;(2)该电池中,Sb2O3是正极,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降低,所以正极反应式为:Sb2O3+2Co2++6H++10e−=2CoSb+3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Sb2O3+2Co2++6H++10e−=2CoSb+3H2O;(3)①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MnO+4H+=3Fe3++MnO2+2H2O;②加入ZnO的目的是提高溶液的pH,将铁离子转化成Fe(OH)3沉淀除去,同时也不能损失Cd2+,所以应该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3.3~7.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Fe2++MnO+4H+=3Fe3++MnO2+2H2O;3.3~7.2;(4)因为Ksp(CdS)最小,所以沉淀Cd2+效果最好的试剂是Na2S;因为c(OH−)=KwcH+=1×10-141×10-11=1×10-3mol/L,所以c(Cd2+)=Ksp(CdOH2c2OH-
=2.0×10-16(1×10-3)2=2.0×10−10mol/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2.0×10−10mol/L。
29. 【答案】(1)CO2(1分) 叶绿体基质(1分)
(2)光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蓝光多于黄光,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多,暗反应快,积累有机物的速率快(3分)
(4)实时通风/增施有机肥/采用CO2发生器、用无色的塑料薄膜或玻璃搭建温室棚
【解析】(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产生氧气,即产生的氧气中的氧来自参与反应的水,则暗反应产生的 (CH2O)中的氧原子来自光合作用中的另一个原料CO2;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反应生成C3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3的还原也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过程中再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多,暗反应快,积累有机物的速率快,因此a点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大于b点。(4)由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和光质均可影响光合速率,所以为了提高温室大棚中蔬菜的产量,可通过实时通风、增施有机肥、采用CO2发生器等手段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可以用无色的塑料薄膜或玻璃搭建温室棚,使更多的光进入温室内。
30. 【答案】(1)不属于 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水螅没有中枢神经系统
(2)a.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全致死(碳酸氢钠)浓度和最小抑制生长(碳酸氢钠)浓度的大致范围
b.重复实验、每组中加入多只水螅等
【解析】(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于水螅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当池塘中的水溶液呈碱性时,水螅会迅速撤离,该行为不属于反射。(2)a.在正式实验前需先做预实验,主要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做预实验可以确定全致死(碳酸氢钠)浓度和最小抑制生长(碳酸氢钠)浓度的大致范围。b. 重复实验、每组中加入多只水螅等,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31. 【答案】(1)温度(1分) 酶活性
(2)2.31´107
(3)植物(1分) 未被利用的能量
(4)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负反馈(1分) 自我调节(1分)
【解析】(1)由题意已知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 J/(cm2•a)的有机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说明分解者的分解能力是有限的,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而温度主要是影响了分解者细胞中的酶的活性。(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31´107J/(cm2▪a)。(3)图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同化的能量,属于生产者(植物)固定的能量;如果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存在之中的能量属于未被利用的能量。(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出生或死亡都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
32. 【答案】(1)选择aaBBEE和AAbbEE(或AABBee)杂交,得到F1,观察F1的表现型 若F1均为无眼,则无眼为显性性状 若F1均为有眼,则无限为隐性性状
(2)①②③ 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都为9:3:3:1
【解析】(1)若要探究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可让有眼和无眼这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根据子代的性状进行判断。设计思路:选择aaBBEE和AAbbEE(或AABBee)杂交,得到F1,观察F1的表现型,若F1均为无眼,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F1均为有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2)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①aaBBEE×AAbbEE,②AAbbEE×AABBee,③aaBBEE×AABBee得到的F1基因型分别是AaBbEE、AABbEe、AaBBEe,根据基因型可以判断出杂交组合①②③得到的F1表现型相同。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则遗传时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1自交得到F2中均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都为9:3:3:1。
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
【答案】BDE
【解析】由PVT=C,可知当温度升高时,PV乘积增大,压强不一定增大,故选项A错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分子势能,故选项B正确;液体表面层分子稀疏,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力为引力,就是表面张力,故选项C错误;温度升高,由速率分布图可知,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增大,故选项D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不肯能是百分之百,故选项E正确。
(2)(10分)
【解析】PA1=P0-h1+h2=65cmHg(1分)
PB1=P0-h1=60cmHg(1分)
设翻转及气体合并后气柱总长度减小了xcm,如图所示,
则:PA2=PB2=P0+(h1-2x)-h2=(85-2x)cmHg(2分)
对A:PA1L1=PA2LA(2分)
对B:PB1L2=PB2LB(2分)
L=LA+LB=L1+L2-x(1分)
由以上三式代入数据得x=5cm,LA=6.5cm,LB=16cm,L=22.5cm(1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
【答案】60° 3 1×10-10s(每空2分)
【解析】如图所示,由于光束进入三棱镜后与三棱镜的底边平行,可知θ=2×30°=60°,折射率:n=sin60°sin30°=3;根据v=cn可得:v=3×1083m/s=3×108m/s,这束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t=L2v=3×10-23×108s=1×10-10s
(2)(9分)
【解析】(i)由图可知λa=4m,λb=6m(1分)
根据T=λv可得:Ta=1s,Tb=1.5s(1分)
(ii)a波从图示时刻传播到x=0处需要的时间:t1=Δx1v=0.5s(1分)
则x=0处的质点随a波振动的时间为:t2=1.75s;(1分)
t=2.25s时x=0处的质点随a波振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即:y1=-5cm(1分)
b波从图示时刻传播到x=0处需要的时间:t3=Δx3v=0.75s(1分)
则x=0处的质点随b波振动的时间为:t4=1.5s,(1分)
T=2.25s时x=0处的质点随b波振动到平衡位置处,即:y2=0(1分)
故在t=2.25s时a、b波相遇叠加,x=0处质点的合位移为:y=-5cm(1分)。
35. 【答案】(1)[Ar]4s2 6
(2) sp 3∶2
(3) 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F3中硼原子有空轨道,HF中氟原子有孤对电子,两者之间可形成配位键
(4) 平面三角形 8 34 34 4×78NA×(546.2×10-10)3
【解析】(1)Ca是20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33p64s2,可简写为[Ar]4s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Ca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能量的电子;(2)乙炔中碳原子间形成碳碳三键,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根据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三键是1个σ键和2个π键,乙炔的结构式是H-C≡C-H,在乙炔分子中含有3个σ键,2个π键,所以σ键与π键数之比3∶2;(3)HF、C2H2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受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影响,由于在HF分子之间除了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分子间氢键,使物质气化需要消耗的能量比一般的普通分子消耗的能量高,即物质的沸点比乙炔的高;在BF3分子中的B原子上有空轨道,而HF分子中的F原子上有孤对电子,当BF3与HF靠近时,HF分子中F原子的孤对电子填充BF3分子中B原子的空轨道,二者形成配位键,从而结合形成HBF4;(4)BF3分子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3×12=3,没有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O2F与BF3是等电子体,二者结构相似,所以NO2F分子的空间构型也是平面三角形;(5)以面心Ca2+为研究对象,在一个晶胞中连接4个F−,通过该Ca2+可形成2个晶胞,所以与该C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共有8个,因此Ca2+的配位数是8;观察A、B、C的相对位置,可知C点的x轴坐标是34,y轴坐标是34,z轴坐标是14;根据晶胞结构可知,在一个晶胞中含有Ca2+:18×8+12×6=4,含有F-:1×8=8,即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CaF2,根据C点的坐标可知:晶胞中F-离子之间的距离为晶胞边长的一半,所以晶胞参数L=2×273.1pm=546.2pm,则该晶胞的密度为ρ=mV=4×78gNA×(546.2×10-10cm)3=4×78NA×(546.2×10-10)3g/cm3。
36. 【答案】(1)苯甲醛
(2)羟基 CH2O
(3)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或新制Cu(OH)2悬浊液 、加热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4)
(5)
(6)
【解析】(1)由上分析知,A为,其化学名称为苯甲醛;E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E能发生水解反应,E发生加聚反应得到F,故E为CH3COOCH=CH2,F的结构简式为。(2)G为,所含官能团为-OH,官能团名称为:羟基;羧酸X为CH3COOH,其实验式为CH2O。(3)B→C为醛基被氧化成羧基,故所需试剂为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或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条件是加热;F为、G为,所以由F到G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4)根据已知信息可得D()和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光刻胶(),并生成HCl,其化学方程式为:n+→一定条件+nHCl;(5)C为,其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HCOO-”且水解产物含有酚羟基;②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则含有两个对位取代基,所以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6)以CH3CHO为原料制备CH3COCOCOOH,需要增长碳链,由已知并结合流程A→B→C可得,先生成CH3CH=CHCHO,再生成CH3CH=CHCOOH,碳碳双键再与卤素单质加成,然后卤原子水解被羟基取代,最后催化氧化形成碳氧双键,流程为:。
37. 【答案】(1)选择(1分) 稀释涂布平板(1分) 土壤中含有4种能降解有机物A的细菌或培养基不纯含有其他碳源和氮源或接种过程被杂菌感染(3分)
(2)在浑浊和有沉淀的汁液中加入果胶酶和淀粉酶 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
(3)生理盐水 蒸馏水和甲苯 搅乱蛋白质的洗脱次序
38. 【答案】(1)标记基因 终止子 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2)氨基酸 E·coliDNA连接酶
(3)感受态(1分) 缓冲液
(4)大肠杆菌中基因表达获得的蛋白质未加工
【解析】(1)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目的基因(速效胰岛素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及终止子等,其中启动子、终止了也是一段DNA分子,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2)目的基因的获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为了获得目的基因可以通过提取分析Con-Ins Gl毒蛋白中的氨基酸序列推知毒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用DNA合成仪直接大量合成。基因工程中需要DNA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两类。(3)将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一般先用药物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DNA溶于缓冲液中与该类细胞融合,在一定温度下促进细胞吸收重组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4)经过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获得的Con-Ins Gl毒蛋白活性未能达到期待的“速效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基因表达获得的蛋白质未加工。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绝密 ★ 启用前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均有糖蛋白,其作用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浆细胞内某些内质网膜上有催化磷脂合成的酶
C.同一种物质进入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D.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人的唾液腺细胞作为效应器
2.肺炎双球菌有多种类型,其中S型菌可分为Ⅰ、Ⅱ、Ⅲ型;Ⅲ型荚膜最厚,致病力最强;S型菌在无血清的培养基中传代培养后,荚膜非常容易丢失而变为R型菌。下列有关R型菌和S型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R型菌无毒,可以在人体内与人和平共处
B.厚荚膜基因(SⅢ)可突变成薄荚膜基因(SI),则SⅢ和SI互为等位基因
C.S型菌通过无血清培养得到的R型菌没有致病性
D.R型菌转化成S型菌其基因型发生改变
3.将某绿色植物置于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温度条件下培养,突然将CO2浓度由1%降低至0.003%,下列变化不会发生的是
A.叶绿体中NADPH的消耗速率会加快
B.叶绿体中C3、C5浓度在瞬间内的变化分别是降低、升高
C.一段时间后,叶绿体中C3的浓度是C5的2倍
D.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逐渐减慢
4.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浓度大干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该植物,由于生长素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抑制其生长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索溶液处理插条,生根数量可能会相同
C.曲线表明生长索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促进作用较强
D.若图中曲线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该植物芽生长的影响,且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P,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
5.关于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的结构,但可能改变DNA的分子结构
B.苯丙酮尿症是由一个致病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
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D.物种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6.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C.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7.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在南海成功开采的可燃冰(CH4∙nH2O)可能会带来酸雨等环境污染
B.大量使用含丙烷、二甲醚等辅助成分的“空气清新剂”,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C.某些筒装水使用的劣质塑料桶常含有乙二醇(HOCH2-CH2OH),乙二醇不溶于水
D.我国全面启动的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有关
8.化合物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c、d互为同分异构体
B.除a外均可发生加成反应
C.c、d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D.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最多的是d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30g冰醋酸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中含氢原子的数目为2NA
B.在12.0g NaHSO4晶体中,所含离子数目为0.3NA
C.足量的镁与浓硫酸充分反应,放出2.24L混合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
D.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和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10.某化工厂制备净水剂硫酸铁铵晶体[NH4Fe(SO4)2·6H2O]的一种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CaSO4
B.相同条件下,NH4Fe(SO4)2·6H2O净水能力比FeCl3强
C.“合成”反应要控制温度,温度过高,产率会降低
D.“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干燥等
11.如图是新型镁﹣锂双离子二次电池,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由左向右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
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
D.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 e−,左室溶液质量减轻12g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某种核素不含中子;X、Y原子核外L层的电子数之比为3∶4;X与Z同主族,且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W、X、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为强电解质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Y
C.X与Y形成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为四面体
D.原子半径:Y>Z>X>W
13.室温下,用滴定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氯水置于锥形瓶中,用NaOH溶液以恒定速度来滴定该浓氯水,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ClO−、ClO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OH溶液和浓氯水可以使用同种滴定管盛装
B.a点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c(Na+)+c(H+)=c(ClO−)+c(ClO)+c(OH−)
C.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c(Na+)>c(Cl−)>c(ClO)=c(ClO−)
D.t2~t4,ClO−的物质的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ClO−自身歧化:2ClO−=Cl−+ClO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甲为一种门后挂钩的照片,相邻挂钩之间的距离为7 cm,图乙中斜挎包的宽度约为21 cm,在斜挎包的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为了使悬挂时背包带受力最小,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随意挂在一个钩子上 B.使背包带跨过两个挂钩
C.使背包带跨过三个挂钩 D.使背包带跨过四个挂钩
15.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由于衰变放射出某种粒子,结果得到一张两个相切圆1和2的径迹照片如图所示,己知两个相切圆半径分别为r1、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可能发生的是α衰变,也可能发生的是β衰变
B.径迹2可能是衰变后新核的径迹
C.若是α衰变,则1和2的径迹均是逆时针方向
D.若衰变方程是,则r1 : r2=1 : 45
16.如图所示,设地球半径为R,假设某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Ⅰ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T,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近地点B时,再次点火进入近地轨道Ⅲ绕地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
B.该卫星在轨道Ⅲ上B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率
C.卫星在圆轨道Ⅰ和圆轨道Ⅲ上做圆周运动时,轨道Ⅰ上动能小,引力势能大,机械能小
D.卫星从远地点A向近地点B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变小
17.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平行的长直绝缘导线L1和L2,L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2中的电流方向向右,L1和L2中电流大小相等;a、b两点相对于L1对称,且a点到L1、L2的距离相等。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是b点的3倍。流经L2的电流在a、b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0和。则
A.流经L1的电流在a、b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B.流经L1的电流和流经L2的电流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不相同
C.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2B0
D.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
18.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BC,∠C=90°,∠A=30°,BC边长2 cm。电场强度的方向与三角形ABC平面平行。一电子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15 eV,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5 eV。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两点间的电势差UAB为10 V
B.电场强度的方向方向与AB成60°夹角
C.电场强度的大小为500 V/m
D.一电子从B点移到AC的中点,电势能增加2.5 eV
19.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直线行驶,发动机功率保持恒定,行驶时所受的阻力恒定,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图象如图。若已知汽车的质量,根据图象信息,可以求出
A.汽车的功率 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C.汽车所受到阻力 D.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
20.如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的部分测试电路。a、b端接电压稳定的正弦交变电源,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R1、R2,且R1<R2,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k且k<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表,其示数分别用I和U表示。当向下调节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端P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分别用ΔI和ΔU表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 D.电压表示数一定增加
21.如图,长度为l的轻杆上端连着一质量为m的小球A(可视为质点),杆的下端用铰链固接于水平面上的O点。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立方体B恰与A接触,立方体B的质量为M。今有微小扰动,使杆向右倾倒,各处摩擦均不计,而A与B刚脱离接触的瞬间,杆与地面夹角恰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B刚脱离接触的瞬间,A、B速率之比为2 : 1
B.A与B刚脱离接触的瞬间,B的速率为
C.A落地时速率为
D.A、B质量之比为1 : 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0.5 kg,金属板B的质量mB=1 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g取10 m/s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________N。
23.(10分)某同学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所使用的器材有:待测干电池一节(内阻很小)、电流表A(量程0.6 A,内阻RA小于1 Ω)、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未知)、电阻箱R1(0~99.99 Ω)、滑动变阻器R2(0~10 Ω)、单刀双掷开关S、单刀单掷开关K各一个,导线若干。
(1)该同学按图甲所示电路连接进行实验操作。请在虚线框内补全与图甲对应的电路图。
(2)测电流表A的内阻:闭合开关K,将开关S与C接通,通过调节电阻箱R1和滑动变阻器R2,读取电流表A的示数为0.20 A、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0 A、电阻箱R1的示数为0.10 Ω,则电流表A的内阻RA=________Ω。
(3)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断开开关K,调节电阻箱R1,将开关S接__________(填“C”或“D”),记录电阻箱R1的阻值和电流表A的示数;断开开关K,开关S所接位置不变,多次调节电阻箱R1重新实验,并记录多组电阻箱R1的阻值R和电流表A的示数I。
(4)数据处理:图乙是由实验数据绘出的图象,由此求出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V、内阻r=__________Ω。(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4.(14分)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右侧有一段与传送带上表面相切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质量M=2 kg的小木盒从离圆弧底端h=0.8 m处由静止释放,滑上传送带后做减速运动,1 s后恰好与传送带保持共速。传送带始终以速度大小v逆时针运行,木盒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盒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后,先后相隔T=5 s,以v0=10 m/s的速度在传送带左端向右推出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小球,小球的质量m=1 kg。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后,球立即进入盒中并与盒保持相对静止,第2个球出发后历时Δt=0.5 s与木盒相遇。取g=10 m/s2,求:
(1)传送带运动的速度大小v,以及木盒与第一个小球相碰后瞬间两者共同运动速度大小v1;
(2)第1个球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与木盒相遇。
25.(18分)如图所示,在真空室内的P点,能沿平行纸面向各个方向不断发射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不计重力),粒子的速率都相同。ab为P点附近的一条水平直线,P到直线ab的距离PC=L,Q为直线ab上一点,它与P点相距PQ=。当直线ab以上区域只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时,水平向左射出的粒子恰到达Q点;当ab以上区域只存在平行该平面的匀强电场时,所有粒子都能到达ab直线,且它们到达ab直线时动能都相等,其中水平向左射出的粒子也恰好到达Q点。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
(1)粒子的发射速率;
(2)PQ两点间的电势差;
(3)仅有磁场时,能到达直线ab的粒子所用最长时间和最短时间。
26.为测定某样品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利用高氯酸(高沸点酸)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氟化氢(氢氟酸为低沸点酸,含量低,不考虑对玻璃仪器的腐蚀),用水蒸气蒸出,再通过滴定测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省略。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长导管用于平衡压强,实验过程中其下端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液面以上。
(2)仪器C是直形冷凝管,实验过程中,冷却水应从___________口出。(填“a”或“b")
(3)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K,待水沸腾时,关闭活塞K,开始蒸馏:若蒸馏时因反应装置局部堵塞造成长导管水位急剧上升,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连接水蒸气发生装置和反应装置之间的玻璃管常裹以石棉绳,其作用是________。
(5)B中加入一定体积高氯酸和1.00g氟化稀土矿样,D中盛有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A、B,使A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B。
①下列物质不可代替高氯酸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醋酸 b.硝酸 c.磷酸 d.硫酸
②D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馏出液中加入25.00mL 0.100mol·L−1 La(NO3)3溶液,得到LaF3沉淀,再用0.100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剩余La3+(La3+与EDTA按1︰1络合),消耗EDTA标准溶液20.00mL,则氟化稀土样品中氟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碳、氮、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对缓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I.CO还原NO的脱硝反应:2CO(g)+2NO(g)2CO2(g)+N2(g) ΔH
(1)已知:CO(g)+NO2(g)CO2(g)+NO(g) ΔH1=-226kJ·mol−1
N2(g)+2O2(g)2NO2(g) ΔH2=+68kJ·mol−1
N2(g)+O2(g)2NO(g) ΔH3=+183kJ·mol−1
脱硝反应ΔH=__________,有利于提高NO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___(写出两条)。
(2)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对CO、NO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CO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①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在n(NO)/n(CO)=1的条件下,应控制最佳温度在____________左右。
②用CxHy(烃)催化还原NOx也可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写出C2H6与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③NO2尾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生成NaNO3和NaNO2。已知NO的水解常数K=2×10-11,常温下某NaNO2和HNO2混合溶液的pH为5,则混合溶液中c(NO)和c(HNO2)的比值为________。
II.T℃时,在刚性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O(g)+NO2(g)CO2(g)+NO(g),化学反应速率v =k Pm(CO)·Pn(NO2),k为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研究表明,该温度下反应物的分压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3)若反应初始时P(CO)=P(NO2)=a kPa,反应t min时达到平衡,测得体系中P(NO)=b kPa,则此时v=___________ kPa·s−1(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下同),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Kp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28.利用湿法炼锌产生的铜镉渣生产金属镉的流程如下:
已知:铜镉渣主要含锌、铜、铁、镉(Cd)、钴(Co)等单质。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0.1mol·L−1计算):
氢氧化物
Fe(OH)2
Fe(OH)3
Cd(OH)2
Mn(OH)2
开始沉淀的pH
6.5
1.5
7.2
8.2
沉淀完全的pH
9.9
3.3
9.5
10.6
(1)为了提高铜镉渣浸出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①适当升高温度;②搅拌;③_____等。已知浸出的金属离子均为二价,写出浸出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除钴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活化剂Sb2O3,锌粉会与Sb2O3、Co2+的溶液形成微电池并产生合金CoSb。该微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3)除铁的过程分两步进行:
①先加入适量KMn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再加入ZnO控制反应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
(4)处理含镉废水常用化学沉淀法,以下是几种镉的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5℃):Ksp(CdCO3)=5.2×10−12,Ksp(CdS)=3.6×10−29,Ksp(Cd(OH)2)=2.0×10−16,根据上述信息:沉淀Cd2+效果最佳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a.Na2CO3 b.Na2S c.CaO
若采用生石灰处理含镉废水最佳pH为11,此时溶液中c(Cd2+)=________________
29.(9分)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O2浓度对番茄幼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分别用60W的白色、蓝色和黄色灯管作光源,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CH2O)中的氧原子来自___________(答物质);C3不断生成和消耗的场所是___________。
(2)植物吸收光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
(3)净光合速率可以通过有机物的积累速率表示。据图分析,a点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大于b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
(4)据图分析,温室中种植蔬菜时,为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答2个方面)。
30.(10分)研究发现低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对水螅生长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可杀死所有水螅。
(1)腔肠动物水螅具有动物世界最简单最原始的神经系统,其对外界刺激存在趋利避害的本能,当池塘中的水溶液呈碱性时,水螅会迅速撤离该行为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为获得碳酸氢钠溶液对水生动物生活影响的理论依据,利用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对水螅进行毒性(抑制生长或致死)实验:
a.在正式实验前需先做预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预实验可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正式实验时,为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12分)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下图。请回答问题:
(1)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J/(cm2▪a)的有机物残屑来不及被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 ,其影响实质是降低了分解者细胞内的_______。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J/(cm2▪a)。
(3)图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填“植食、动物”)的同化量。如果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存在之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___________调节机制实现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32.(8分)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与无眼、正常刚毛与小刚毛、正常翅与斑翅分别为三对相对性状,且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和AABBee.
(1)请在上述三个纯合品系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探究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
(2)有人为证明上述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用以上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
①aaBBEE×AAbbEE,②AAbbEE×AABBee,③aaBBEE×AABBee.假设实验中不发生染色体变异、交换,则F1表现型相同的杂交组合是____(写序号);F1自交得到F2,如果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出现的结果将是:______________。
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根据热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压强增大
B.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分子势能增加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较其内部分子间距离小,表面层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D.物体温度升高时,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增大
E.即使在现代化的热电厂中,燃气的内能也不可能百分之百转化为电能
(2)(10分)有一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并朝下的U型玻璃管,用两段水银柱密封了两部分理想气体A和B,如图甲所示,上部水银柱两侧液面差h1=15 cm,两部分气体之间的水银柱高度h2=5 cm,气柱A的长度L1=7.5 cm,气柱B的长度L2=20 cm。大气压强p0=75 cmHg;现将U型管缓慢翻转至开口向上并轻弹玻璃管让两部分气体合并至封闭端顶部,如图乙所示,若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合并后气柱的总长度L。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如图所示,三棱镜截面是边长为L=cm的等边三角形,一束单色光与AB边成30°角斜射到AB边中点上,光束进入三棱镜后与三棱镜的底边平行,再经过三棱镜折射后离开三棱镜。光束离开三棱镜时相对于入射光线偏转的角度为θ=___________;棱镜对这束单色光的折射率n=___________;这束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t=___________。(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108 m/s)
(2)(9分)有两列简谐横波a和b在同一介质中传播,a沿x轴正方向传播,b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4 m/s,a的振幅为5 cm,b的振幅为10 cm。在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i)这两列波的周期;
(ii)x=0处的质点在t=2.25 s时的位移。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CaF2、CaC2都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钙原子核外有___________种能量状态的电子。
(2)CaC2与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乙炔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乙炔中的σ键与π键数之比为___________。
(3)CaF2与浓H2SO4反应生成HF,HF的沸点高于C2H2,原因是:___________;HF能与BF3化合得到HBF4,从化学键形成角度分析HF与BF3能化合的原因___________。
(4)NO2F分子与BF3互为等电子体,则NO2F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F2的晶胞为立方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CaF2晶胞中,Ca2+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个。
②“原子坐标参数”可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已知A、B两点的原子坐标参数如图所示,则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③晶胞中两个F-的最近距离为273.1pm,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晶胞的密度为_______
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光刻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光敏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产物略去):
已知:
(1)A的化学名称是 ,E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1,E能发生水解反应,则F的结构简式为 。
(2)G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羧酸 X 的实验式为 。
(3)B→C所需的试剂Y和反应条件分别为 ,由F到G的反应类型为
。
(4)D和G反应生成光刻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6)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CH3CHO为原料制备CH3COCOCOO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
37.【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有害有机化合物A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从功能看该培养基为___________培养基,在对该菌进行分离、纯化、计数过程中,常采用___________法接种。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如果空白培养基中无菌落形成而实验组培养基中形成的菌落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
(2)某植物富含果胶、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成分。在用该材料提取过果胶和淀粉后的剩渣加工饮料工艺研究中,将剩渣制成的汁液经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彻底酶解处理后,发现仍存在浑浊和沉淀问题,你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在果汁生产中,为了提高果胶酶的使用效率和产品纯度,一般需要将酶用___________法进行固定化处理。
(3)用凝胶色谱法提取分离血红蛋白时,用_______________洗涤红细胞,用___________破裂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得以释放,如果装填的凝胶色谱柱中出现气泡,气泡会___________,降低分离效果。
38.【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研究人员发现,从锥形蜗牛体内提取出的毒液有望帮助人类开发出超级速效的胰岛素。他们研究表明锥形蜗牛毒蛋白(Con-Ins GI)能加速受体细胞信号转换,比人类胰岛素更加快速的发挥作用。因此制造这类“速效胰岛素”以及利用转基因技术实现批量生产成为I型糖尿病治疗的新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制造这种速效胰岛素过程中,构建基因表达的载体一般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复制原点,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获得目的基因可以通过提取分析毒蛋白中的__________序列推知毒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用DAA合成仪直接大量合成。基因工程中需要DNA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和T4DNA连接酶两类。
(3)将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一般先用药物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__________细胞,再将重组DNA溶于________________中与该类细胞融合,在一定温度下促进细胞吸收重组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4)经过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获得的Con-Ins GI毒蛋自活性未能达到期待的“速效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绝密 ★ 启用前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答案】B
【解析】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具有细胞识别、免疫反应、保护润滑等作用,A错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磷脂属于“脂质”的范畴,因此浆细胞内某些内质网膜上有催化磷脂合成的酶,B正确;同一种物质进入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相同,例如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而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可为主动运输,C错误;在“望梅止渴”这种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人的唾液腺细胞作为效应器,D错误。
2. 【答案】D
【解析】R型菌虽然无毒,但却是寄生菌,在寄生繁殖过程要消耗宿主细胞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因此在人体内与人不可能和平共处,也可能引起人体产生相应症状,A、C错误。肺炎双球菌是细菌,没有染色体,没有等位基因,B错误。R型菌转化成S型菌原理是发生了基因重组,其基因型发生了改变,D正确。
3. 【答案】A
【解析】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暗反应减慢,故[H]的消耗速率会下降,A错误;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短时间内二氧化碳的固定下降,C3的还原几乎不变,故C3减少,C5增多,B正确;一段时间后,光反应也会随之减慢,光合作用中消耗一分子C5可以形成2分子C3,故C3的浓度是C5的2倍,C正确;光反应也会减慢,故ATP的合成速率会下降,D正确。
4. 【答案】A
【解析】用浓度大干M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该植物,抑制其生长,但生长素不能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只具有调节作用,A错误;根据图示曲线,当浓度不同但促进作用相同时,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相等,B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点表示促进作用最大时对应的浓度,C正确;由于植物的顶端优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P,其生长素向下运输,则靠近顶芽的侧芽生长素浓度一般大于M,变为抑制作用,体现两重性,D正确。
5. 【答案】A
【解析】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的结构,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可改变DNA的分子结构,A正确;苯丙酮尿症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B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如单倍体植株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个体是四倍体,C错误;有的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形成,D错误。
6. 【答案】D
【解析】Ⅰ人口数量在K值处徘徊,是最佳模式,Ⅲ一开始人口增长过快,超过K值后同时破坏环境,导致K值下降,为最差模式,故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是Ⅰ、Ⅱ、Ⅲ,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的空间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B正确;如今环境被破坏,导致环境容纳量下降,C正确;人口数量不能超越环境容纳量,D错误。
7.【答案】B
【解析】A.酸雨主要是由于硫、氮氧化物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可燃冰(CH4∙nH2O)中只含C、H、O元素,所以不会带来酸雨等环境污染,故A项错误;B.二甲醚会在光照下分解产生甲醛等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故B项正确;C.1mol乙二醇分子内含2mol-OH,依据相似相容原理可知,乙二醇易溶于水,故C项错误;D.二氧化硅对光具有全反射,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用于信号传输,所以北斗导航系统的信号传输与硅无关,与二氧化硅有关,故D项错误;答案选B。
8. 【答案】C
【解析】A.a、b、c、d四种物质分子式均为C8H8,结构不同,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B.只有a物质不含有碳碳双键,即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C.d物质中的两个碳碳双键可以在同一平面,但是三个碳碳双键所有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故c错误;D.a、c物质的一氯代物都只有一种,b物质的一氯取代物有2种,d物质的一氯代物有3种,故D正确;故选C。
9. 【答案】A
【解析】A项:冰醋酸和葡萄糖的最简式都是CH2O,30g混合物有1molCH2O,故含氢原子数目为2NA,A项正确;B项:NaHSO4晶体由Na+和HSO构成。12.0g NaHSO4为0.1mol,两种离子数目共0.2NA,B项错误;C项:足量的镁与浓硫酸反应,开始放出SO2,浓硫酸变为稀硫酸后放出H2。选项中未指明温度、压强,故2.24L混合气体不一定为0.1mol,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0.2NA,C项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11.2L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为0.5mol,含氢原子数目在2NA~3NA,D项错误。本题选A。
10. 【答案】B
【解析】A.硫酸钙微溶于水,滤渣A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故A正确;B.NH水解生成H+,抑制Fe3+的水解,故氯化铁净水能力比硫酸铁铵强,故B项错误;C.“合成”中温度过高,会促进Fe3+的水解,故C项正确;D.硫酸铁铵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宜采用结晶法提纯,故D项正确;故选B。
11. 【答案】D
【解析】A.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Li+由左向右移动,故A正确;B.放电时,右边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Li1﹣xFePO4+xLi++xe−=LiFePO4,故B正确;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正极相连,所以外加电源的正极与Y相连,故C正确;D.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 e−,左室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Mg2++2e−=Mg,但右侧将有1mol Li+移向左室,所以溶液质量减轻12﹣7=4g,故D错误;答案选D。
12. 【答案】A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O元素,Y为Si,Z为S元素。A.H、O、S形成的亚硫酸为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故A错误;B.非金属性O>S>Si,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Z>Y,故B正确;C.O、Si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为四面体,故C正确;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Y>Z>X>W,故D正确;答案选A。
13. 【答案】C
【解析】A.浓氯水有强氧化性,可以腐蚀碱式滴定管的胶皮管,A错误;B.溶液电荷守恒:c(Na+)+c(H+)=c(ClO−)+c(ClO)+c(OH−)+c(Cl−),B错误;C.b点溶液为氯化钠、次氯酸钠、氯酸钠的混合液,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相等可知c(Cl−)=5c(ClO)+c(ClO−),所以各离子浓度:c(Na+)>c(Cl−)>c(ClO)=c(ClO−),C正确;D.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数应该相等:3ClO−=2Cl−+ClO,D错误;答案:C。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答案】D
【解析】设悬挂后背包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Fcosθ=mg;解得背包带的拉力F=mg2cosθ ,在斜挎包的质量一定的条件下,为了使悬挂时背包带受力最小,则cosθ最大,由于相邻挂钩之间的距离为7cm,图乙中斜挎包的宽度约为21cm,故使背包带跨过四个挂钩时θ≈0,cosθ≈1,此时挂时背包带受力最小,故ABC错误、D正确。
15.【答案】D
【解析】原子核衰变过程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衰变生成的两粒子动量方向相反,粒子速度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知:若生成的两粒子电性相反则在磁场中的轨迹为内切圆,若电性相同则在磁场中的轨迹为外切圆,所以为电性相同的粒子,可能发生的是α衰变,但不是β衰变;若是α衰变,生成的两粒子电性相同,图示由左手定则可知,两粒子都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故AD错误;核反应过程系统动量守恒,原子核原来静止,初动量为零,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核衰变后生成的两核动量P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r,解得:r=mvqB=PBq,由于P、B都相同,则粒子电荷量q越大,其轨道半径r越小,由于新核的电荷量大于粒子的电荷量,则新核的轨道半径小于粒子的轨道半径,则半径为r1的圆为放出新核的运动轨迹,半径为r2的圆为粒子的运动轨迹,且:r1:r2=2:90=1:45,故D正确,B错误。
16.【答案】B
【解析】在轨道I上运动过程中,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故有GMm(R+h)2=m•4π2(R+h)T2,解得M=4π2(R+h)3GT2,故选项A错误;在轨道Ⅰ的A点需要减速做近心运动才能进入轨道Ⅱ,所以在在轨道Ⅱ上A点速率小于在轨道Ⅰ上A点的速率,根据GMmr2=mv2r 可得v=GMr,可知在轨道III上B点速率大于在轨道Ⅰ上A点的速率,所以该卫星在轨道Ⅲ上B点的速率大于在轨道Ⅱ上A点的速率,故选项B正确;从B运动到A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作用,引力做负功,势能增加,由于轨道III上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Ⅰ的速度,所以动能减小,由于在轨道Ⅲ上B点点火加速机械能增加,在轨道Ⅱ上A点点火加速机械能增加,所以机械能增加,故选项C错误;根据公式GMmr2=ma可得a=GMr2,所以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加速度越小,故卫星从远地点A向近地点B运动的过程中,轨道变小,加速度变大,故选项D错误。
17.【答案】C
【解析】由于a、b两点相对于L1对称,L1和L2中电流大小相等,由安培定则可知,流经L1的电流在a、b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由于a点到L1和L2的距离相等,L1和L2中电流大小相等,由安培定则可知流经L1的电流和流经L2的电流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相同,故B错误;由于a、b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也垂直于直面向外,a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a=B0+B0+B ,b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Bb=13B0+B-B0,Ba=3Bb,解得外加匀强磁场:B=2B0,故C正确、D错误。
18.【答案】A
【解析】由题意得:UAC=WAC-e=-15V,UBC=WBC-e=-5V,UAC=φA-φC,UBC=φA-φB,UAB=φA-φB=-10V,故A错误;把AC线段三等分,连接BR,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AC=23cm,CR=233cm,∠CBR=30∘,则∠ABR=30∘,∠ABC=60∘,根据匀强电场等分线段等分电势差得BR为等势线,且UAR=-10V,过A点作BR的垂线交于M点,可知AM=2cm,故E=Ud=500V/m,方向与AB成60°夹角,故B、C正确;设AC的中点为P,有UPC=-7.5V,由于UBC=-5V,故UBP=2.5V,电子从B点移到AC中点P,电场力的功为:W=-eUBP=-2.5eV,ΔEP=2.5eV,即电势能增加2.5eV,故选项D正确。
19.【答案】ABC
【解析】根据P=Fv得,F=P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解得a=F-fm=Pv-fm=Pmv-fm,可知图线的斜率k=Pm=20.05=40,fm=2,因为汽车的质量已知,所以可以得出汽车的功率P,汽车所受的阻力f,故A、C正确。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最大速度vm=Pf,所以可以求出最大速度,故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知,Pt﹣fx=12mvm2-0,由于汽车运动的路程未知,则无法求出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故D错误。
20.【答案】BCD
【解析】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R2+R3,故选项A错误;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变化比ΔU1ΔU2=n1n2,电流变化比ΔI1ΔI2=n2n1,则有ΔUΔI=ΔU2ΔI2=n22n12ΔU1ΔI1,将R1视为输入端电源内阻,则有ΔU1ΔI1=R1,所以有ΔUΔI=n22n12ΔU1ΔI1=R1k2,故选项B正确;向下调节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端P时,电阻增大,副线圈的电流I2变小,根据电流与匝数成反比知原线圈的电流I1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减小;R1两端电压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原线圈的输入电压增大,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知副线圈的输出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一定增加,故选项C、D正确。
21.【答案】ABD
【解析】设小球速度为vA,立方体速度为vB,分离时刻,小球的水平速度与长方体速度相同,即:vAsin30∘=vB,解得:vA=2vB,故A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30∘=,解得vA=,vB=vA/2=,故B正确;A从分离到落地,小球机械能守恒,mgLsin30°=,v=,故C错误;在杆从竖直位置开始倒下到小球与长方体恰好分离的过程中,小球和长方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mgL(1−sin30∘)= ,把vA和vB的值代入,化简得:m:M=1:4,故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5分)
【答案】0.50(2分) 4.50(3分)
【解析】A处于平衡状态,所受摩擦力等于弹簧秤示数,Ff=F=2.50N。根据Ff=μmAg,解得:μ=0.50。由题意可知,金属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x=aT2,其中△x=2cm=0.02m,T=0.1s,所以解得:a=2.0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Ba,代入数据解得F=4.50N。
23.(10分)
【答案】(1)见解析图 (2)0.20 (3)D (4)1.5 0.25 (每空2分)
【解析】(1)由实物图连接原理图,如图所示;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可知,流过电阻箱R1的电流I=(0.60-0.20)A=0.40A;
电压U=0.10×0.40V=0.040V,则电流表内阻为:RA=0.0400.20Ω=0.20Ω;
(3)S接D,否则外电路短路;
(4)根据(3)中步骤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I(R+RA+r),变形可得:1I=RE+RA+rE,根据图象可知:1E=3.0-1.04.0-1.0,RA+rE=0.3,解得E=1.5V,r=0.25Ω。
24.(14分)
【解析】(1)设木盒下滑到弧面底端速度为v',对木盒从弧面下滑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12Mv'2(1分)
依题意,木箱滑上传送带后做减速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有:v=v'-at'(1分)
对箱在带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1分)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传送带的速度v=2m/s (1分)
设第1个球与木盒相遇,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v=(m+M)v1(2分)
代入数据,解得v1=2m/s(1分)
(2)设第1个球与木盒的相遇点离传送带左端的距离为s,第1个球经过t0与木盒相遇,则t0=sv0(1分)
设第1个球进入木盒后两者共同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M)g=(m+M)a(1分)
得:a=μg=2m/s2(1分)
设木盒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1,加速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的时间为t2,则t1=t2=Δva=1s(1分)
故木盒在2s内的位移为零
依题意:s=v0Δt+vt3(1分)
其中t3为木盒回到与1球碰撞点后再随带运动的时间
则对1球和2球有:t0+t1+t2+t3=T+Δt(1分)
代入数据解得:s=10m,t0=1s(1分)
25.(18分)
【解析】(1)设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过O作PQ的垂线交PQ于A点,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可得(1分)
代入数据可得粒子轨迹半径(1分)
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2分)
解得粒子发射速度为(1分)
(2)真空室只加匀强电场时,由粒子到达ab直线的动能相等,可知ab为等势面,电场方向垂直ab向下.水平向左射出的粒子经时间t到达Q点,在这段时间内
(1分)
(1分)
式中(1分)
解得电场强度的大小(1分)
则PQ两点间的电势差(1分)
(3)只有磁场时,粒子以O1为圆心沿圆弧PD运动,当圆弧和直线ab相切于D点时,粒子速度的偏转角最大,对应的运动时间最长,如图所示.
据图有(1分)
解得α=37°(1分)
故最大偏转角γmax=233°(1分)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最大时长(1分)
式中T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粒子以O2为圆心沿圆弧PC运动的速度偏转角最小,对应的运动时间最短.据图有
(1分)
解得β=53°(1分)
速度偏转角最小为γmin=106°(1分)
故最短时长(1分)
26. 【答案】(1)圆底烧瓶 不能
(2) b
(3) 打开活塞K
(4) 保温,避免水蒸气冷凝
(5) ab HF+OH−=F−+H2O
(6) 2.85%
【解析】(1)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长导管用于平衡压强,实验过程中其下端在液面以下;答案:圆底烧瓶,不能;(2)实验过程中,直形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从a进b出,这样可使冷却水充满外管,有利于带走热量;答案:b。(3)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K,目的是让烧瓶内压强和外界一致,待水沸腾时,关闭活塞K,开始蒸馏,若蒸馏时因反应装置局部堵塞造成长导管水位急剧上升,应立即打开活塞K,和外界联通降低压强;答案:打开活塞K;(4)连接水蒸气发生装置和反应装置之间的玻璃管常裹以石棉绳,石棉绳的隔热效果比较好,主要起到保温防止水蒸气冷凝的作用;答案:保温,避免水蒸气冷凝。(5)①根据题干知识可知反应原理为高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取低沸点酸(易挥发性酸),醋酸和硝酸易挥发,不可代替高氯酸;答案:ab;②D中是氢氧化钠与HF发生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F+OH−=F−+
H2O;答案:HF+OH−=F−+H2O。(6)关系式法计算:设F−的物质的量为x
3F−~LaF3~La3+ EDTA~La3+
3mol 1mol 1mol 1mol
x x/3 0.1mol/L×20.00×10−3L 0.1mol/L×20.00×10−3L
x3+0.1mol/L×20.00×10−3L=0.100mol/L×25.00×10−3L;得x=1.5×10-3mol=0.0015mol;氟化稀土样品中氟的质量分数为:0.0015mol×19g/mol1.00g×100%=2.85%;答案:2.85%。
27. 【答案】(1)-750kJ·mol−1 降温、升压、增大CO和NO的投料比等
(2)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870℃(850℃到900℃之间都可以) 4C2H6+14NO28CO2+7N2+12H2O 50
(3) 9×10−5(a-b)2 b2(a-b)2
【解析】I.(1)根据盖斯定律①×2-[③×2-②]可得2CO(g)+2NO(g)2CO2(g)+N2(g) ΔH=-750 kJ·mol−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故降温和升压都可以使平衡右移,有利于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故答案为:-750kJ·mol−1;降温、升压;(2)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NO的分解率降低。根据图像可知,在n(NO)/n(CO)=1的条件下,温度为870℃(850℃到900℃之间都可以)转化率最高,故答案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870℃(850℃到900℃之间都可以)。②NO2能与乙烷反应生成CO2、氮气和水,其方程式为:4C2H6+14NO28CO2+7N2+12H2O,故答案为:4C2H6+14NO2
8CO2+7N2+12H2O;③常温下某NaNO2和HNO2混合溶液的pH为5,则溶液中c(OH−)=10−9 mol·L−1,NO的水解常数K=c(HNO2)×c(OH−)/c(NO)=2×10−11mol·L-1,则混合溶液中c(NO)和c(HNO2)的比值为c(NO)/c(HNO2)=c(OH−)/2×10−11mol/L=10−9mol·L−1/2×10−11mol/L=50,故答案为:50;II.(3)
则Kp=b2(a-b)2,根据表格中数据,带入此式,v=kPm(CO)·Pn(NO2),可求出k=v/Pm(CO)·Pn(NO2) =0.009/(10×10)=9×10−5,所以t min时v=9×10−5(a-b)2,故答案为:9×10−5(a-b)2;b2(a-b)2。
28. 【答案】(1)增大硫酸的浓度(或经铜镉渣研成粉末);Co+H2SO4 =CoSO4+H2↑
(2) Sb2O3+2Co2++6H++10e−=2CoSb+3H2O
(3) 3Fe2++MnO+4H+ =3Fe3++MnO2+2H2O 3.3~7.2
(4) b 2.0×10−10mol/L
【解析】(1)为了提高铜镉渣浸出的速率,可以通过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将铜镉渣研成粉末等方式加快速率;浸出钴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SO4=CoSO4+H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增大硫酸的浓度(或经铜镉渣研成粉末);Co+H2SO4=CoSO4+H2↑;(2)该电池中,Sb2O3是正极,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降低,所以正极反应式为:Sb2O3+2Co2++6H++10e−=2CoSb+3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Sb2O3+2Co2++6H++10e−=2CoSb+3H2O;(3)①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MnO+4H+=3Fe3++MnO2+2H2O;②加入ZnO的目的是提高溶液的pH,将铁离子转化成Fe(OH)3沉淀除去,同时也不能损失Cd2+,所以应该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3.3~7.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Fe2++MnO+4H+=3Fe3++MnO2+2H2O;3.3~7.2;(4)因为Ksp(CdS)最小,所以沉淀Cd2+效果最好的试剂是Na2S;因为c(OH−)=KwcH+=1×10-141×10-11=1×10-3mol/L,所以c(Cd2+)=Ksp(CdOH2c2OH-
=2.0×10-16(1×10-3)2=2.0×10−10mol/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2.0×10−10mol/L。
29. 【答案】(1)CO2(1分) 叶绿体基质(1分)
(2)光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蓝光多于黄光,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多,暗反应快,积累有机物的速率快(3分)
(4)实时通风/增施有机肥/采用CO2发生器、用无色的塑料薄膜或玻璃搭建温室棚
【解析】(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产生氧气,即产生的氧气中的氧来自参与反应的水,则暗反应产生的 (CH2O)中的氧原子来自光合作用中的另一个原料CO2;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反应生成C3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3的还原也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过程中再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红光多于黄光,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多,暗反应快,积累有机物的速率快,因此a点的有机物积累速率大于b点。(4)由图可知二氧化碳浓度和光质均可影响光合速率,所以为了提高温室大棚中蔬菜的产量,可通过实时通风、增施有机肥、采用CO2发生器等手段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也可以用无色的塑料薄膜或玻璃搭建温室棚,使更多的光进入温室内。
30. 【答案】(1)不属于 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水螅没有中枢神经系统
(2)a.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全致死(碳酸氢钠)浓度和最小抑制生长(碳酸氢钠)浓度的大致范围
b.重复实验、每组中加入多只水螅等
【解析】(1)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于水螅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所以当池塘中的水溶液呈碱性时,水螅会迅速撤离,该行为不属于反射。(2)a.在正式实验前需先做预实验,主要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通过做预实验可以确定全致死(碳酸氢钠)浓度和最小抑制生长(碳酸氢钠)浓度的大致范围。b. 重复实验、每组中加入多只水螅等,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31. 【答案】(1)温度(1分) 酶活性
(2)2.31´107
(3)植物(1分) 未被利用的能量
(4)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负反馈(1分) 自我调节(1分)
【解析】(1)由题意已知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 J/(cm2•a)的有机残屑来不及被各种分解者所分解,说明分解者的分解能力是有限的,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而温度主要是影响了分解者细胞中的酶的活性。(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31´107J/(cm2▪a)。(3)图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是其没有同化的能量,属于生产者(植物)固定的能量;如果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存在之中的能量属于未被利用的能量。(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出生或死亡都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
32. 【答案】(1)选择aaBBEE和AAbbEE(或AABBee)杂交,得到F1,观察F1的表现型 若F1均为无眼,则无眼为显性性状 若F1均为有眼,则无限为隐性性状
(2)①②③ 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都为9:3:3:1
【解析】(1)若要探究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可让有眼和无眼这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根据子代的性状进行判断。设计思路:选择aaBBEE和AAbbEE(或AABBee)杂交,得到F1,观察F1的表现型,若F1均为无眼,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F1均为有眼,则无眼为隐性性状。(2)三个纯合品系进行杂交:①aaBBEE×AAbbEE,②AAbbEE×AABBee,③aaBBEE×AABBee得到的F1基因型分别是AaBbEE、AABbEe、AaBBEe,根据基因型可以判断出杂交组合①②③得到的F1表现型相同。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则遗传时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1自交得到F2中均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都为9:3:3:1。
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
【答案】BDE
【解析】由PVT=C,可知当温度升高时,PV乘积增大,压强不一定增大,故选项A错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分子势能,故选项B正确;液体表面层分子稀疏,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力为引力,就是表面张力,故选项C错误;温度升高,由速率分布图可知,热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比例增大,故选项D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不肯能是百分之百,故选项E正确。
(2)(10分)
【解析】PA1=P0-h1+h2=65cmHg(1分)
PB1=P0-h1=60cmHg(1分)
设翻转及气体合并后气柱总长度减小了xcm,如图所示,
则:PA2=PB2=P0+(h1-2x)-h2=(85-2x)cmHg(2分)
对A:PA1L1=PA2LA(2分)
对B:PB1L2=PB2LB(2分)
L=LA+LB=L1+L2-x(1分)
由以上三式代入数据得x=5cm,LA=6.5cm,LB=16cm,L=22.5cm(1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
【答案】60° 3 1×10-10s(每空2分)
【解析】如图所示,由于光束进入三棱镜后与三棱镜的底边平行,可知θ=2×30°=60°,折射率:n=sin60°sin30°=3;根据v=cn可得:v=3×1083m/s=3×108m/s,这束光通过三棱镜的时间:t=L2v=3×10-23×108s=1×10-10s
(2)(9分)
【解析】(i)由图可知λa=4m,λb=6m(1分)
根据T=λv可得:Ta=1s,Tb=1.5s(1分)
(ii)a波从图示时刻传播到x=0处需要的时间:t1=Δx1v=0.5s(1分)
则x=0处的质点随a波振动的时间为:t2=1.75s;(1分)
t=2.25s时x=0处的质点随a波振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即:y1=-5cm(1分)
b波从图示时刻传播到x=0处需要的时间:t3=Δx3v=0.75s(1分)
则x=0处的质点随b波振动的时间为:t4=1.5s,(1分)
T=2.25s时x=0处的质点随b波振动到平衡位置处,即:y2=0(1分)
故在t=2.25s时a、b波相遇叠加,x=0处质点的合位移为:y=-5cm(1分)。
35. 【答案】(1)[Ar]4s2 6
(2) sp 3∶2
(3) 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BF3中硼原子有空轨道,HF中氟原子有孤对电子,两者之间可形成配位键
(4) 平面三角形 8 34 34 4×78NA×(546.2×10-10)3
【解析】(1)Ca是20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33p64s2,可简写为[Ar]4s2,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Ca原子核外有6种不同能量的电子;(2)乙炔中碳原子间形成碳碳三键,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杂化;根据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三键是1个σ键和2个π键,乙炔的结构式是H-C≡C-H,在乙炔分子中含有3个σ键,2个π键,所以σ键与π键数之比3∶2;(3)HF、C2H2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沸点受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影响,由于在HF分子之间除了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外,还存在分子间氢键,使物质气化需要消耗的能量比一般的普通分子消耗的能量高,即物质的沸点比乙炔的高;在BF3分子中的B原子上有空轨道,而HF分子中的F原子上有孤对电子,当BF3与HF靠近时,HF分子中F原子的孤对电子填充BF3分子中B原子的空轨道,二者形成配位键,从而结合形成HBF4;(4)BF3分子中B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3×12=3,没有孤电子对,所以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O2F与BF3是等电子体,二者结构相似,所以NO2F分子的空间构型也是平面三角形;(5)以面心Ca2+为研究对象,在一个晶胞中连接4个F−,通过该Ca2+可形成2个晶胞,所以与该C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F−共有8个,因此Ca2+的配位数是8;观察A、B、C的相对位置,可知C点的x轴坐标是34,y轴坐标是34,z轴坐标是14;根据晶胞结构可知,在一个晶胞中含有Ca2+:18×8+12×6=4,含有F-:1×8=8,即一个晶胞中含有4个CaF2,根据C点的坐标可知:晶胞中F-离子之间的距离为晶胞边长的一半,所以晶胞参数L=2×273.1pm=546.2pm,则该晶胞的密度为ρ=mV=4×78gNA×(546.2×10-10cm)3=4×78NA×(546.2×10-10)3g/cm3。
36. 【答案】(1)苯甲醛
(2)羟基 CH2O
(3)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或新制Cu(OH)2悬浊液 、加热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4)
(5)
(6)
【解析】(1)由上分析知,A为,其化学名称为苯甲醛;E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E能发生水解反应,E发生加聚反应得到F,故E为CH3COOCH=CH2,F的结构简式为。(2)G为,所含官能团为-OH,官能团名称为:羟基;羧酸X为CH3COOH,其实验式为CH2O。(3)B→C为醛基被氧化成羧基,故所需试剂为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或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条件是加热;F为、G为,所以由F到G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4)根据已知信息可得D()和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光刻胶(),并生成HCl,其化学方程式为:n+→一定条件+nHCl;(5)C为,其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则含有“HCOO-”且水解产物含有酚羟基;②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两种,则含有两个对位取代基,所以满足条件的结构简式为:。
(6)以CH3CHO为原料制备CH3COCOCOOH,需要增长碳链,由已知并结合流程A→B→C可得,先生成CH3CH=CHCHO,再生成CH3CH=CHCOOH,碳碳双键再与卤素单质加成,然后卤原子水解被羟基取代,最后催化氧化形成碳氧双键,流程为:。
37. 【答案】(1)选择(1分) 稀释涂布平板(1分) 土壤中含有4种能降解有机物A的细菌或培养基不纯含有其他碳源和氮源或接种过程被杂菌感染(3分)
(2)在浑浊和有沉淀的汁液中加入果胶酶和淀粉酶 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
(3)生理盐水 蒸馏水和甲苯 搅乱蛋白质的洗脱次序
38. 【答案】(1)标记基因 终止子 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2)氨基酸 E·coliDNA连接酶
(3)感受态(1分) 缓冲液
(4)大肠杆菌中基因表达获得的蛋白质未加工
【解析】(1)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目的基因(速效胰岛素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及终止子等,其中启动子、终止了也是一段DNA分子,标记基因的作用是鉴别和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2)目的基因的获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为了获得目的基因可以通过提取分析Con-Ins Gl毒蛋白中的氨基酸序列推知毒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再用DNA合成仪直接大量合成。基因工程中需要DNA连接酶,根据酶的来源不同分为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两类。(3)将人工合成的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体内,一般先用药物处理大肠杆菌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DNA溶于缓冲液中与该类细胞融合,在一定温度下促进细胞吸收重组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4)经过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获得的Con-Ins Gl毒蛋白活性未能达到期待的“速效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基因表达获得的蛋白质未加工。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