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01
    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02
    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模拟)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模拟)理综-生物试题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

    C. 线粒体 DNA 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D. 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不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器的种类与结构、核酸的种类与分布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核糖体没有膜结构,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二者均属于细胞器,A错误;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类核酸,B正确;线粒体 DNA 位于线粒体基质中,C错误;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含有多种水解酶,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水解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D错误。

     

    2.胰岛素的靶细胞主要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GLUT4)来摄取葡萄糖,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控GLUT4的储存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大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称为胰岛素抵抗。下列关于胰岛素抵抗出现的原因的推理不合理的是

    A. 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正常结合

    B. 胰岛素靶细胞中GLUT4储存囊泡转运至细胞膜过程受阻

    C. 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不能正常传递

    D. 胰岛素靶细胞发生基因重组,不能表达GLUI4运输葡萄糖

    【答案】D

    【解析】

    分析:结合题意,胰岛素作为唯一降血糖的激素,其调节的实质是胰岛素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结合,调控细胞内GLUT4的储存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靶细胞的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GLUT4)增多,靶细胞摄取葡萄糖加快,降血糖效果加快。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推测其直接原因可能是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缺乏(如不能合成GLUT4或者无法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膜上)或者胰岛素受体无法与胰岛素结合(如胰岛素受体与相关抗体结合);其根本原因可能是控制胰岛素受体合成的相关发生基因突变最终导致胰岛素传来的信号无法传递给靶细胞,表现出胰岛素抵抗。

    详解:胰岛素抗体与胰岛素结合,使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正常结合,使人体产生胰岛素耐受,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胰岛素靶细胞中GLUT4储存囊泡转运至细胞膜过程受阻,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异常,导致胰岛素信号不能正常传递,C正确;胰岛素靶细胞是体细胞,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抓住造成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分析中,只要能合理解释有大量胰岛素但没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进而导致血糖没有快速下降的结果就是合理的。

     

    3.某医生接待了甲、乙(甲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两位同时手被割破的病人,查看伤口并询问相关情况后,决定给甲注射破伤风疫苗,给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破伤风疫苗要突破前两道防线之后才能刺激机体B淋巴分泌相应抗体

    B. 乙病人通过注射抗破伤风抗体获得的免疫力是由其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

    C. 与初次接种相比,给甲病人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使其产生更多的抗体

    D. 这两种治疗方法中,给乙病人的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会更长久

    【答案】C

    【解析】

    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A错误。乙病获得的抗破伤风抗体是外界给予的,不是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B错误。再次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以诱发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反应强烈,会产生更多的抗体,C正确。甲病人的治疗方法通过二次免疫过程发挥疗效;免疫系统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而乙病人直接接受抗体,机体免疫系统不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这种治疗方法发挥疗效的时间不会长久,D错误。

     

    4.肾上腺的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如图为肾上腺素在不同组织细胞发挥作用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 a 和图 b 结果不同是由于激素作用于不同靶细胞,图 b 和图 c 结果不同是由于膜上的受体不同

    B. 当人处于危险环境时,血液会更多地流向骨骼肌

    C. 肾上腺素通过催化多种化学反应调节生命活动

    D. 肾上腺素分泌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肾上腺素的作用、激素调节的特点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图a中肾上腺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肝细胞,图b中肾上腺素作用的靶细胞是血管细胞,导致结果不同,图b和图c中的肾上腺素作用的靶细胞膜上的受体不同,导致结果不同,A正确;当人处于危险的环境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骨骼肌中血管舒张,使血液更多的流向骨骼肌,增强机体运动能力,B正确;肾上腺素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但不起催化作用,C错误;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因此肾上腺素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

     

    5.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和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矮生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正常南瓜茎的伸长对赤霉素的作用比生长素更敏感

    B. 由图可看出,赤霉素能促进正常植株茎的伸长,生长素对正常植株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若两种南瓜内生长素和赤霉素的含量都很接近,则可以判断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

    D. 由图可以判断,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生长素和赤霉素不敏感型突变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生长素与赤霉素的生理作用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详解】分析图示可知,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正常南瓜茎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当生长素浓度较高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因此正常南瓜茎的生长,对生长素的作用比对赤霉素的作用更敏感,A错误;图b显示,当生长素浓度大于零时,正常南瓜茎的生长量均大于生长素浓度等于零时的正常南瓜茎的生长量,说明生长素对正常植株茎的生长均体现了促进作用,没有表现出抑制作用,所以不能说明生长素对正常植株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对比分析图a、图b可知,喷施赤霉素或生长素对矮生南瓜茎的生长不起作用,由此可推知:该矮生南瓜不是激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而是生长素和赤霉素不敏感型突变体,C错误,D正确。

     

    6.下列有关种群密度或物种丰富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调查物种丰富度时若对不认识的物种不统计,将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B.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池塘中微生物种类

    C. 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取样前没有振荡一定会导致结果偏小

    D. 动物被捕获一次后较难重新捕获,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注意事项:

    (1)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3)每天计算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5)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和重复,因为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只要分组重复实验,获得平均值即可。

    【详解】A、调查物种丰富度时若对不认识的物种不统计,会使物种数目减小,将导致调查结果偏小,A正确;

    B、池塘中微生物种类丰富度可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B正确;

    C、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应该将培养液振荡,使酵母菌均匀分布,如果取样前没有振荡会导致结果偏大或偏小,C错误;

    D、动物被捕获一次后较难重新捕获,会导致重捕数中的标记数变小,因此标志重捕法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大,D正确。

    故选:C。

     

    7.莲藕是被广泛用于观赏和食用的植物。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藕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 56%。图1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莲藕的净光合速率。图 2 中 A、B 表示某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与普通莲藕的气孔导度(单位时间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 量)和胞间CO2浓度。

    (1)藕极易褐变,这是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关反应引起的。将藕在开水中焯过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_____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有利于_________,提高藕的品质。

    (2)图1中光照强度低于a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据题意推测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导致相关反应减弱。

    (3)据图2分析,_____(普通/突变体)莲藕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理由是__________。可以推测图2是在图1中_____(填“>a”“=a”)时的光照强度下测得的结果。

    (4)图1中,大于a点的光照强度时,与普通莲藕相比,突变体莲藕虽叶绿素含量少,却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    (1). 高温环境中多酚氧化酶失去活性,抑制了褐变过程    (2). 有氧    (3). 减少氧气流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损耗    (4). 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较低    (5). 突变体    (6). 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普通莲藕相近,说明突变体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    (7). >a    (8). 充足的光能弥补了色素缺乏的不利影响(或突变体的暗反应效率较高)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或柱形图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酶所催化的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在高温环境中,多酚氧化酶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抑制了褐变过程,所以将藕在开水中焯过后可减轻褐变程度。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为细胞提供氧气,因此藕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有利于减少氧气流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损耗,以提高藕的品质。

    (2) 已知突变体莲藕的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据此可推知:图 1 中光照强度低于 a 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的主要原因是:突变体莲藕的叶绿素含量较低,吸收的光能较少,导致光反应减弱。

    (3) 图2显示:突变体莲藕的气孔导度较普通莲藕的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普通莲藕相近,说明突变体莲藕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所以突变体莲藕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 多。图1显示,在光照强度大于a 时,突变体莲藕的净光合速率高于普通莲藕,据此可推测:图2是在图 1 中“>a”时的光照强度下测得的结果。

    (4) 图1中,当光照强度大于a点时,与普通莲藕相比,突变体莲藕虽叶绿素含量少,却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其可能的原因是:突变体莲藕的气孔导度大于普通莲藕,但胞间CO2浓度与普通莲藕相近,使得突变体莲藕的暗反应效率较高;也可能是充足的光能弥补了色素缺乏的不利影响。

    【点睛】解答本题的前提是识记并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明确图1与图2的横、纵坐标的含义,对比分析图1中的2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图2中代表突变体莲藕与普通莲藕方柱的差异,从中把握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进而结合题意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

     

    8.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如图(a)为下丘脑的部分功能的示意图,图(b)为压力对人体部分器官的影响。分析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知图(a)中的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则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会发生_____次偏转。分析图(b)可知,人体因为情绪产生压力的调节属于_____调节。

    (2)下丘脑对激素e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图 (b)中缺少_____(描述出起点和终点)的箭头,图(b)中的(二)应填________(填“长”或“短”)。

    (3)研究发现,在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激素e能抑制_________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细胞的________受阻。

    (4)图中各器官细胞中的mRNA,可以与生长激素基因形成杂交分子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2    (2). 神经-体液    (3). 激素e指向下丘脑和垂体    (4). 长    (5). T细胞中淋巴因子    (6). 增殖和分化    (7). 垂体

    【解析】

    【分析】

    据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神经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免疫调节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从题图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解题的切入点,围绕“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的传递、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体液免疫过程”等相关知识,结合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1) 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产生的兴奋传至突触前膜,引起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该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性受体结合,导致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先传到b处电流计的左电极,此时左电极膜外为负电位,右电极膜外为正电位,左右电极间会产生电流,电流由正电位流向负电位,电流计指针会向左偏转;当兴奋传递到右电极时,右电极膜外变为负电位,左电极膜外已恢复为正电位,左右电极之间又会产生电流,电流计指针会向右偏转。综上分析,在a处给予适宜的刺激,b处电流计会发生2次偏转。图(b)显示,人体因为情绪产生压力时,既有兴奋的传导,又有多种激素的参与,说明此过程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2)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通过负反馈调节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下丘脑对激素e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由此推断图(b)中缺少激素e指向下丘脑和垂体的箭头。图(b)中激素e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产生的(二)应为长期压力效应。

    (3) 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在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激素e能抑制T细胞中淋巴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受阻,导致人体免疫力有所下降。

    (4)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说明生长激素基因只在垂体细胞中表达,因此垂体细胞中存在由生长激素基因转录而来的mRNA。可见,图中各器官细胞中的mRNA,可以与生长激素基因形成杂交分子的是垂体。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1)题前一个空的解答。明确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兴奋在细胞间(突触处)的传递过程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①兴奋在细胞间(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如下图:

    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a.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9.如图(a)为某弃耕的农田生态系统的局部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图(b)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图中d表示_____的能量,生态系统的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第三营养级每增加50千克,至少需要生产者_____千克。

    (2)由图(b)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当种群密度从A~E变化的过程中,种群中成年个体平均重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

    (3)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经过数十年,该生态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在该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量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 量。

    【答案】    (1). (c/a)×100%或者[(b-h)÷a]×100%    (2). 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3). 能量代谢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体所利用    (4). 1250    (5). C    (6). 先相对稳定,后逐渐降低    (7). 大于

    【解析】

    【分析】

    据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 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据此分析图(a)可知: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或者[(b-h)÷a]×100%。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都会通过呼吸作用将输入其体内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而散失到环境中,这些热能不能被生物体所利用,导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不循环的。若第三营养级每增加50千克,当能量传递效率为20%时,则需要的生产者最少,此时该数值为50千克÷20%÷20%=1250千克。

    (2) 当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时,种群的数量增加最快,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据此分析图(b)可知,种群密度在C点时,种群数量的净增长量最大;当种群密度从A〜E变化的过程中,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由最初的相等变为先增加后减少,由此推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S”型曲线增长,种群中成年个体平均重量的变化趋势是先相对稳定,后逐渐降低。

    (3) 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经过数十年,该生态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说明在该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也在增多,所以生产者吸收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

    【点睛】①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因没有正确理顺某营养级获取能量的过程及该能量的去向而导致对(1)的解答出现偏差。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流程图如下:

    ②本题的难点在于不能很好地把握“S”型曲线的变式曲线即图(b)蕴含的生物学信息。

     

    10.科研工作者利用某二倍体植物进行实验。该植物的紫株和绿株由 6 号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正常情况下,紫株与绿株杂交,子代均为紫株。育种工作者用 X 射线照射紫株A后,再与绿株杂交,发现子代有紫株832株,绿株1株(绿株B)。为研究绿株B出现的原因,又做了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一:X 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若此假设成立,则图一杂交实验中,F1 的基因型是_____,F2 中紫株所占的比例应为_____。

    (2)假设二:X 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6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 D的片段缺失(注:一条染色体片段缺失不影响个体生存,两条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若此假设成立,则图一杂交实验中,绿株B能产生_____种配子,F1 自交得到的F2 中,紫株所占比例应为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时,发现一对染色体联会后出现图二所示的“拱形”结构,则它可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选填“缺失”、“重复”、“易位”或“倒位”) 类型。

    【答案】    (1). Dd    (2). 3/4    (3). 2    (4). 6/7    (5). 缺失、重复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 正常情况下,紫株与绿株杂交,子代均为紫株,说明紫株对绿株为显性性状。用X 射线照射过的紫株 A与绿株(dd )杂交,子代有832株紫株,1株绿株B。若X 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发生变异的紫株A的基因型为Dd,绿株B的基因型为dd。在图一杂交实验中,绿株B与基因型为DD的纯合紫株C杂交,F1的基因型是Dd;F1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1∶2∶1,因此紫株所占的比例为3/4。

    (2) 若X 射线照射紫株A导致其 6 号染色体断裂,含有基因D的片段缺失,则: 绿株B的基因型为d0 (注: 0表示含有基因 D 的片段缺失的那条6号染色体)。可见,绿株 B 能产生2种比值相等配子,即d∶0=1∶1。该绿株B与基因型为DD的纯合紫株C杂交,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0=1∶1。F1 自交,其中Dd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d∶dd=1∶2∶1,D0自交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DD∶D0∶00=1∶2∶1;由于00的个体死亡,dd表现为绿株,其余个体均表现为紫株,所以,F2中紫株所占比例为6/7。

    (3) 图二中“拱形”的出现,是由于两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上面一条多了一段,或是下面一条少了一段,因此可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也可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1)和(2)题的解答,其关键是识记和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突变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以题意中杂交组合的亲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为切入点,判断紫株与绿株的显隐性,并能依据两种假设的内容准确推知绿株B的基因型,进而推知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在解答(2)题时,“两条同源染色体缺失相同的片段个体死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信息。

     

    11.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利用酶A分解木糖产生酒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备含琼脂的培养基和倒平板的过程中,下列选项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酒精灯    ②接种环    ③高压蒸汽灭菌锅    ④培养皿

    (2)将自然界收集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______为碳源的培养基中,_______(填“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3)将搜集到的酵母菌放入培养液中扩大培养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的公式为(C÷V)×M,其中C代表______。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           

    (4)纯化后的酶A可以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_____________。       

    (5)生产上常将酶A固定化以反复利用。部分操作如下:将酶A固定在_______(“溶于水”或“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将其装入反应柱内后,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固定化酶柱,以除去未吸附的酶 A。一般来说,酶不适合采用__________法固定化。

    【答案】    (1). ①③④    (2). 木糖    (3). 无氧    (4). 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    (5). 甘油管藏    (6). 其分子量越小    (7). 不溶于水    (8). 包埋

    【解析】

    【分析】

    1、微生物常见的接种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计算:依据是培养基配方的比例。
    (2)称量:牛肉膏比较黏稠,可同称量纸一块称取。牛肉膏和蛋白胨易吸潮,称取时动作要迅速,称后及时盖上瓶盖。
    (3)溶化:牛肉膏和称量纸+水加热取出称量纸→加蛋白胨和氯化钠→加琼脂(注意: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补加蒸馏水至100mL。
    (4)调pH;
    (5)灭菌: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采用干热灭菌。
    (6)倒平板。
    3、菌种保存:进行菌种保藏时,若采用临时保藏,将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放入4℃冰箱中可保藏3~6个月;若要长期保存,可将菌液与灭菌的甘油混匀,放在-20℃的冰箱中保存一年。

    【详解】(1)①制备培养基的相关操作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①正确;②制备培养基时不需要接种环,②错误;③培养基需要用高压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③正确;④制备培养基时需要培养皿,④正确。故选:①③④。
    (2)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利用酶A分解木糖产生酒精,故可将自然界收集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木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在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

    (3)将收集到的酵母菌放入培养液中扩大培养后,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公式为(C÷V)×M,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由分析可知,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法。
    (4)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故纯化后的酶A可以用电泳法检测其分子量大小。在相同条件下,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电泳速度越快,说明其分子量越小。       

    (5)生产上常将酶A固定化以反复利用。部分操作如下:将酶A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将其装入反应柱内后,需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固定化酶柱,以除去未吸附的酶A。因为酶分子较小,一般来说,不适合采用包埋法固定化。

    【点睛】本题考查培养基的配置、微生物的计数、菌种的保存、酶的固定化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微生物常用的两种方法;掌握培养基的制备步骤;识记微生物计数方法及注意事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动物传染病,目前常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预防。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该病毒的一种结构蛋白VPl。科学家尝试利用转基因番茄来生产口蹄疫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l)如图是VP1基因、农杆菌T1质粒结构示意图,若用以构建具有VP1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还需要在质粒中插入__。

    (2)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则获得可重组到质粒的VPI基因必须用到_____酶。要获得大量该VP1基因,可利用___技术进行扩增。

    (3)通常用BamH I、HindIII两种限制酶切割VP1基因和T1质粒的目的是___:要筛选出含有该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首先需要在含____的培养基上进行。

    (4)VP1基因应插入到农杆菌T1质粒的T-DNA上,通过转化作用进入番茄细胞并插入到_____,使VP1基因能够稳定存在并发挥作用。

    (5)获得表达VP1蛋白的番茄植株以后,要进行免疫效力的测定,具体方法是:将从转基因番茄叶片中提取的VPI蛋白质注射到一定数量的豚鼠体内,每半个月注射一次,三次注射后检测豚鼠血液中产生的____数量,为了使结果可信,应设置空白对照组,注射___。

    【答案】    (1). 启动子    (2). 逆转录    (3). PCR    (4). 防止VP1基因、Ti质粒的自身环化    (5). 卡那霉素    (6). 染色体DNA    (7). VP1蛋白的抗体    (8). 等量生理盐水

    【解析】

    试题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1)构建具有VP1基因的基因表达载体还需要在质粒中插入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能启动转录过程。

    (2)口蹄疫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可以以RNA为模板逆转录获得VPI基因;PCR技术可在体外大量扩增目的基因。

    (3)用限制酶BamHⅠ、HindⅢ切割出的末端完全不同,这样可以防止目的基因、运载体自身环化,也能防止目的基因和运载体反向连接,即可以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的定向连接;由图可知,标记基因是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因此要筛选出含有该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番茄细胞,首先需要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

    (4)VP1基因应插入到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上,通过转化作用进入番茄细胞并插入到染色体DNA,使VP1基因能够稳定维持并发挥作用。

    (5)获得表达VP1蛋白番茄植株以后,要进行免疫效力的测定,具体方法是:将从转基因番茄叶片中提取的VP1蛋白质注射到一定数量的豚鼠体内,每半个月注射一次,三次注射后检测豚鼠血液中产生的VP1蛋白的抗体数量,为了使结果可信,应设置空白对照组,注射VP1蛋白的抗体等量生理盐水。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