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01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02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03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9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生 物
    1.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核糖都是不能再水解的糖
    B. 蔗糖、果糖都是还原性糖
    C. 脱氧核糖、麦芽糖都可存在于动物细胞中
    D. 纤维素、糖原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果糖等属于不能水解的糖,是单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是由2个单糖组成的二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
    【详解】葡萄糖、核糖都单糖,属于不能再水解的糖,A正确;蔗糖属于非还原糖,B错误;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不可能存在于动物细胞中,C错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但是不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D错误。
    2.人的胰高血糖素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多肽,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高血糖素分子中至少含有28个肽键和29个羧基
    B. 胰高血糖素只能由胰岛A细胞合成和分泌
    C. 加热变性的胰高血糖素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D. 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骨骼肌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人的胰高血糖素是由29个氨基酸组成的直链多肽,则其含有的肽键数=29-1=28个,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肽链数=1个。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胰高血糖素分子中含有28个肽键,至少含有1个羧基,A错误;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细胞合成与分泌的,B正确;加热变性的胰高血糖素,其肽键没有被破坏,仍然能够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错误;胰高血糖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D错误。
    3.图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铁离子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1运输亚铁血红素的动力是浓度差
    B. 蛋白2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蛋白3运输Fe2+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D. 蛋白4运输Fe2+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亚铁血红素通过蛋白1进入细胞,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为协助扩散;Fe3+在蛋白2的作用下变成了Fe2+,说明蛋白2是酶,具有催化作用;Fe2+通过蛋白3逆浓度差进入细胞,说明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H+通过蛋白3顺浓度差进入细胞,说明其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蛋白4运输Fe2+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为协助扩散;蛋白5能Fe2+将变成Fe3+,说明蛋白5为酶,具有催化功能。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蛋白1运输亚铁血红素的方式是协助扩散,动力是浓度差,A正确;蛋白2是酶,具有催化作用,其作用机理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Fe2+通过蛋白3逆浓度差进入细胞,说明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蛋白4运输Fe2+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条件,能够根据浓度差、物质变化等条件判断图示各种蛋白质的功能以及各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下列关于人体内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 肌肉剧烈运动需要大量ATP,肌细胞中ATP含量多
    C. ATP的合成需要酶催化,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
    D. 成熟的红细胞中既能合成酶也能合成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作用机理是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的特性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温和的条件。ATP是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P~P~P;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产生ATP的过程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详解】只要条件适宜,酶可以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外起作用,A错误;肌肉剧烈运动需要大量ATP,肌细胞中ATP含量虽然很少,但是转化非常迅速,B错误;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酶的合成也需要ATP供能,C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核糖体,不能合成酶,D错误。
    5.化疗药物长春碱能够与微管蛋白结合阻碍纺锤体形成,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春碱在细胞分裂间期发挥作用,阻止蛋白质合成
    B. 癌症是由细胞中多个基因突变累积造成的
    C. 癌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可维持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D. 长春碱不能特异性作用于癌细胞,会对机体产生副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发生于前期,而化疗药物长春碱能够与微管蛋白结合阻碍纺锤体形成,说明该药物在细胞分裂前期发挥作用,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值。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化疗药物长春碱在细胞分裂前期发挥作用,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不能牵引染色体运动,进而抑制癌细胞的增值,A错误;癌症是由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突变累积造成的,B正确;癌细胞的增值方式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物质不变,C正确;长春碱不能特异性作用于癌细胞,也会作用于正常增值的细胞,因此会对机体产生副作用,D正确。
    6.萝卜(2n=18)和甘蓝(2n=18)杂交后代F1(萝卜甘蓝)不可育,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萝卜和甘蓝能杂交产生后代,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B. F1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36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C. F1细胞在增殖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D. 秋水仙素处理F1萌发的种子可获得可育植株
    【答案】C
    【解析】
    【分析】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杂交育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萝卜和甘蓝能杂交产生后代,但是后代不可育,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F1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9+9)×2=36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B错误;F1细胞含有18条染色体,其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正确;F1不可育,不能产生种子,D错误。
    7.下列关于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需要制备固体培养基
    B. S型菌的DNA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C. 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实质是染色体变异
    D. 转化形成的S型菌后代仅一半是S型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需要固体培养基培养肺炎双球菌,A正确;S型菌的DNA是遗传物质,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B错误;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C错误;转化形成的S型菌后代依然是S型菌,D错误。
    8.滚环式复制是噬菌体DNA常见的复制方式,其过程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链可作为DNA复制的引物
    B. b链不作为DNA复制的模板
    C. 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到3′
    D. 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催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噬菌体的DNA是双链的,有a链和b链组成;复制时,a链打开,一方面以b链为模板由a链的5′端向3′端绕着b链延伸,产生一个子代DNA;另一方面,以a链为模板,从a链的5′端向3′端延伸,进而形成另一个子代DNA。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链可以作为其中一个子代DNA合成的引物,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分别是两个子代DNA合成的模板,B错误;据图分析可知,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从5′到3′,C正确;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同时子链首位相连时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DNA复制的原理,能够分析题图DNA复制的过程和原理,判断子链延伸的方向,明确图示DNA复制不仅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还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
    9.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色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B、b和Y、y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产生蓝色素,Y基因控制产生黄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混在一起时表现为绿色。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相同
    B. F1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四种
    C. 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1/2
    D. F1中蓝色个体和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个体占2/9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绿色的基因型为B_Y_,蓝色的基因型为B_yy,黄色的基因型为bbY_,白色的基因型为bbyy。两只绿色鹦鹉杂交,F1出现绿色、蓝色、黄色、白色四种鹦鹉,说明亲本绿色的基因型都是YyRr。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两只绿色鹦鹉的基因型都是YyRr,A正确;子一代绿色的基因型共有四种,分别是YYRR、YYRr、YyRR、YyRr,B正确;F1蓝色个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yy:Bbyy=1:2,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By:by=2:1,因此F1蓝色个体自由交配,后代蓝色个体中纯合子占(2/3×2/3)÷(1-1/3×1/3)=1/2,C正确;F1中蓝色个体(B_yy)和黄色个体(bbY_)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bbyy)个体占1/3×1/3=1/9,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基因型,再根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以及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情况。
    10.下列有关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控制性状都是通过控制蛋白合成来实现的
    B. 基因控制性状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
    C. 一种基因不可能控制多种生物性状
    D. 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包括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两种途径。
    【详解】基因控制性状也可以是通过控制酶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A错误;生物的性状不仅受基因控制,还受外界环境影响,B错误;一种基因可能控制多种生物性状,一种生物性状也可能受多种基因控制,C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后遗传密码肯定发生了改变,但是控制的氨基酸的种类不一定发生了改变,因此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D正确。
    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基因库在环境的选择作用下会发生定向改变
    B. 有害突变也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C. 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D. 人参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有害突变也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正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进化的结果,C错误;人参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
    12.有研究表明在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实细胞中pH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有同学每隔一天用0.5%醋酸溶液处理草莓的绿色果实,17天后测量草莓果实中几种植物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是探究pH下降对草莓果实中激素含量的影响
    B.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果实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
    C. 施用醋酸可促进某些植物激素的积累延缓果实的成熟
    D. 处理组脱落酸的积累为后期草莓果实的成熟提供营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用醋酸处理,因变量是不同激素的含量;经过醋酸处理(pH下降)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其中脱落酸增加最明显。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改善眼袋自变量是是否用醋酸处理,因变量是不同激素的含量,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pH下降对草莓果实中激素含量的影响,A正确;根据柱状图分析可知,植物果实发育过程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B正确;在草莓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实细胞中pH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特点,而醋酸使得果实细胞的pH不断下降,因此施用醋酸可促进某些植物激素的积累延缓果实的成熟,C正确;脱落酸等植物激素只能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但是不能为果实的成熟提供营养,D错误。
    1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体内活细胞依赖内环境的运输提供氧气和养料、排出代谢废物
    B. 体内激素、抗体、淋巴因子都依赖内环境的运送而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 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大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大于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
    D. 血浆中甲胎蛋白、尿素、葡萄糖等的含量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依据
    【答案】B
    【解析】
    【分析】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内环境;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等;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详解】内环境是活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活细胞依赖于内环境的运输提供氧气和养料、排出代谢废物,A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只能特异性的作用于抗原,而不能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因此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量大于组织液回渗血浆的量大于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C正确;血浆中甲胎蛋白、尿素、葡萄糖等的含量可作为某些疾病如癌症、肾炎等的诊断依据,D正确。
    14.为预防甲肝的发生,我国目前接种的是自主研发的甲肝减毒活疫苗。人体接种该疫苗后不会发生(  )
    A. 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疫苗,并呈递抗原
    B. 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C. T细胞特异性识别疫苗后直接攻击靶细胞
    D. 疫苗在人体细胞内增殖,维持较长的免疫时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甲肝减毒活疫苗为抗原,接种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并呈递给T细胞,A正确;在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刺激下,B细胞会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T细胞特异性识别疫苗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由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C错误;甲肝减毒活疫苗的遗传物质没有被完全灭活,可以在人体内增值,能够维持较长的免疫时间,D正确。
    15.科研人员研究不同pH对大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B. 2~3 d内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均呈“J”型增长
    C. 后期大草履虫数量下降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的结果
    D. 大草履虫适于生活在中性及弱碱性水体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H、培养时间,因变量是大草履虫的数量或者种群密度,而培养液体积等是无关变量,各组要遵循等量性原则。
    【详解】大草履虫个体过小,需用显微镜观察,不能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图中显示,在2~3 d内,不同pH条件下的大草履虫种群数量均增加了,但是并不是呈“J”型增长,B错误;后期大草履虫数量下降,说明大草履虫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错误;据图分析,大草履虫在pH为6、6.5的条件下数量较小,而在pH在7及其以上数量较多,说明大草履虫适于生活在中性及弱碱性水体中,D正确。
    16.图是某立体生态养殖模式的部分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建立该立体养殖模式主要遵循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
    B. 用分解者蚯蚓喂鱼和鸡,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C. 鸡、鱼、牛和猪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该立体养殖模式能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详解】据图分析,建立该立体养殖模式主要遵循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等,A正确;用分解者蚯蚓喂鱼和鸡,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鸡、鱼、牛和猪等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该立体养殖模式能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
    17.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克隆牛的过程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A. 用显微操作技术处理次级卵母细胞,去除细胞核
    B. 将精子放入适宜的培养液中培养,使其获能
    C.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发育进程
    D. 选择合适时期的胚胎进行移植,使其发育成完整个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体细胞核移植培育克隆牛的大致过程是:
    对供体细胞进行细胞培养;同时采集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减二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去核(显微操作);将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通过电刺激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构建重组胚胎;将胚胎移入受体(代孕)母牛体内;生出与供体奶牛遗传基因相同的犊牛。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对于受体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然后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其细胞核,A正确;该技术需要的是供体细胞核和受体卵母细胞,不需要精子的参与,B错误;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核移植产生的重组细胞,使其完成发育进程,C正确;选择合适时期的胚胎进行移植,使其发育成完整个体,D正确。
    18.下列有关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加水时,水面应与三角搁架平齐
    B. 加盖时,将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
    C. 加热时,待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关上排气阀
    D. 切断电源后,打开排气阀使压力表降到零后开盖
    【答案】D
    【解析】
    【分析】
    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注意:完全排除锅内空气,使锅内全部是水蒸气,灭菌才能彻底.高压灭菌放气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但目的都是要排净空气,使锅内均匀升温,保证灭菌彻底。
    【详解】在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时,加水时的水面应与三角搁架平齐,A正确;加盖时,应该将排气软管插入内层灭菌桶的排气槽内,B正确;加热时,应该等冷空气完全排尽后再关上排气阀,C正确;切断电源后,应该等压力表降到零后再打开排气阀并开盖,D错误。
    19.下列有关实验室果酒、果醋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酒发酵瓶内留有一定空间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
    B. 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为醋酸菌提供碳源和氮源
    C. 果醋制作时液面形成一层较厚的菌膜
    D. 果醋发酵阶段酵母菌仍具有发酵能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果酒制作菌种是酵母菌,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8~25℃、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条件是30~35℃、一直需氧;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条件是15-18℃,一定湿度。
    【详解】果酒发酵时,瓶内要留有一定空间,以利于酵母菌的繁殖,A正确;醋酸的组成元素是C、H、O,不能为醋酸菌提供氮源,B错误;用果酒制作果醋的过程中,液面会出现一层较薄的白色菌膜,C错误;果醋发酵阶段酵母菌已经失去了发酵能力,D错误。
    20.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原理都涉及细胞膜的流动性 B. 均可用电激、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
    C. 均可据染色体数目鉴定杂种细胞 D. 结果均可得到杂种个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
    项目
    细胞融合原理
    细胞融合方法
    诱导手段
    用途
    植物体细胞杂交
    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
    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
    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
    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膜的流动性
    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
    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导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
    【详解】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都涉及到细胞膜的融合,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不能用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B错误;融合后的细胞可能存在三种,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因此不一定能够根据染色体数目鉴定杂种细胞,C错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只能得到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不能得到杂种个体,D错误。
    21.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过程,字母代表有关物质,数字代表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③⑤在生物膜上进行
    B. 过程①②③都需要ADP和Pi
    C. 物质C、D、E中都含有H元素
    D. 物质A中的元素只来自于水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②表示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③表示光反应阶段,④表示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⑤表示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A表示氧气,B表示水,C表示[H],D二氧化碳,E表示ATP和[H],F表示Pi和ADP。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⑤表示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过程①②③都有ATP的合成,因此都需要ADP和Pi,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物质D为二氧化碳,不含H元素,C错误;物质A表示氧气,全部来自于光反应水的光解,D正确。

    2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缺失会使DNA变短、染色体片段缺失
    B. 染色体易位改变基因的位置,不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C. 三倍体西瓜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种子,可通过组织培养繁殖后代
    D.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后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缺失会使DNA变短,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染色体易位改变基因的位置,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B错误;三倍体西瓜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能产生种子,但是可以通过组织培养繁殖后代,C正确;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23.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B. 有效刺激强度越大,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越大
    C.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能抑制下一个神经元
    D. 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被分解或移除,可能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答案】C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考查,回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A错误;当有效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将不再增大,B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C正确;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被分解或移除,可能会不断的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进而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正确。
    24.下图是科研人员用海藻酸钠固定双歧杆菌并研究固定后双歧杆菌繁殖能力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的目的是获得代谢旺盛的双歧杆菌
    B. 步骤②需控制凝胶珠在NaCl溶液中的浸泡时间
    C. 步骤③之前应计算凝胶珠中双歧杆菌的平均数
    D. 步骤⑤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双歧杆菌并计数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用海藻酸钠固定双歧杆菌并研究固定后双歧杆菌繁殖能力的过程,可以根据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分析答题。
    【详解】步骤①是对双歧杆菌的密封培养,目的是获得代谢旺盛的双歧杆菌,A正确;步骤②是将针筒中的溶液注射到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凝胶珠,需要控制凝胶珠在氯化钙溶液中的浸泡时间,B错误;步骤③密封培养之前,应该计算出凝胶珠中双歧杆菌的平均数,C正确;微生物的常用接种方法有平板画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后者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因此步骤⑤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双歧杆菌并计数,D正确。
    25.下列相关实验的原理及现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课题
    实验原理
    实验现象
    A
    探究pH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
    H2O2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适宜pH下产生
    气泡较多
    B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
    无氧呼吸产生C2H5OH、CO2或C3H6O3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C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滤液呈深绿色
    D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中央液泡变小


    A. A B. B C. C D. D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酶具有专一性,H2O2酶能够催化H2O2分解产生水和O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微生物,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是其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分离的原理是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的速度也不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外因是细胞外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且其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详解】在适宜pH下产生,H2O2酶的活性最高,因此其催化H2O2分解产生的气泡较多,A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得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正确;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够溶解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C错误;由于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半透明,细胞外液中的溶质分子不能通过,而水分子可以自由的通过,所以当细胞外液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该过程中中央液泡的体积逐渐变小,D正确。
    26.研究表明一定量的铈(shì)对植物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南通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的铈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根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请回答:
    ①选择大小相近的大蒜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生根培养。
    ②用全营养液配制质量浓度分别为1、10、30、50 mg·L-1的硝酸铈铵溶液。
    ③待大蒜根生长至约3 cm时,选择长势基本一致的大蒜平均分为5组,分别用全营养液和不同浓度的硝酸铈铵溶液在23 ℃下培养。定期更换培养液。
    ④培养至48 h、72 h时,剪取大蒜根尖进行解离、 ? 、制片并观察,计算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与细胞总数的比值),结果如下表。
    ⑤培养至7 d时,测量大蒜根长,结果如下图。

    (1) 步骤④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 据图分析,铈对大蒜根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3) 据表、图分析,铈促进大蒜根尖生长的机理是___________。
    (4) 为了进一步探究硝酸铈铵促进大蒜根生长的最适浓度,应该在____mg·L-1之间缩小浓度梯度继续实验。
    (5) 本实验中不需要再设计对照组排除硝酸铈铵中的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2). 漂洗、染色 (3).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 一定量的铈能促进根细胞的分裂 (5). 1-30 (6). 硝酸铈铵中的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非常少,全营养液中已提供了充足的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了不同浓度的铈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及根生长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铈,因变量是细胞分裂指数和根长。
    【详解】(1)制作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因此步骤④中“?”表示漂洗、染色,其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2)根据柱状图分析,随着铈浓度的增加,根长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且与铈浓度为0的对照组相比,铈浓度为50/mg.L-1的实验组的根长度变小了,说明铈对大蒜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3)根据表格和柱状图分析,随着铈浓度的增加,细胞分裂指数和根长都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说明一定量的铈能促进根细胞的分裂,进而促进大蒜根尖生长。
    (4)根据表格和图形分析可知,细胞分裂指数和根长最大值对应的铈浓度应该在10 mg·L-1左右,因此为了进一步探究硝酸铈铵促进大蒜根生长的最适浓度,应该在1-30mg·L-1之间缩小浓度梯度继续实验。
    (5)由于硝酸铈铵中的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非常少,全营养液中已提供了充足的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因此本实验中不需要再设计对照组排除硝酸铈铵中的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实验目的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能够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得出合理的结论。
    27.AM真菌能侵染某些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体。沙枣是具有耐盐特性的树种,接种AM真菌能进一步提高其耐盐能力。科研人员采用盆栽法,对接种AM真菌与未接种AM真菌的沙枣幼苗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置于塑料大棚中培养。一个月后,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上通过气孔的气体量),结果如下。请回答:

    (1)与试验田栽培相比,本研究采用盆栽法有利于____。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时,应选择____的天气进行。
    (2)实验中可用____提取色素。可依据色素中Mg元素的量计算出叶绿素含量,其原因是_。
    (3)根据图1分析。接种AM真菌对沙枣净光合速率提高最显著的处理浓度是__________mmol·L-1,该浓度下净光合速率提高了____%。
    (4)根据图2、3并结合光合作用过程分析,与200 mmol·L-1 NaCl溶液处理相比,300 mmol·L-1 NaCl溶液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发生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从AM真菌与沙枣的种间关系分析,接种AM真菌提高沙枣耐盐能力的主要原因是_____。
    【答案】 (1). 实验变量的控制 (2). 晴朗(和温度适宜) (3). 无水乙醇(或丙酮,或有机溶剂) (4). Mg在叶绿素中含量稳定,且类胡萝卜素不含Mg (5). 300 (6). 100 (7). 气孔导度降低,CO2吸收量减少,CO2的固定减慢 (8). AM真菌吸收水分提供给沙枣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接种AM真菌、NaCl溶液浓度,因变量有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同一NaCl溶液浓度下,接种AM真菌组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都较未接种的大,且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接种AM真菌组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下降的幅度都小于未接种组,说明接种AM真菌可以提高沙枣幼苗的光合作用强度和耐盐能力。
    【详解】(1)与试验田栽培相比,该实验采用盆栽法更有利于控制实验变量;光合作用的进行、叶绿素的合成以及气孔导度都与光照强度有关,因此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时,应选择晴朗(和温度适宜)的天气进行。
    (2)叶绿体色素提取常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由于Mg在叶绿素中含量稳定,且类胡萝卜素不含Mg,因此可依据色素中Mg元素的量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3)分析图1,NaCl溶液为300mmol·L-1时,接种AM真菌的实验组的净光合速率与未接种的对照组的净光合速率相比上升的比例最大,说明该浓度的NaCl溶液下接种AM真菌对沙枣净光合速率提高最显著。
    (4)根据图2、图3分析,与200mmol·L-1NaCl溶液处理相比,300mmol·L-1NaCl溶液处理的气孔导度降低,CO2吸收量减少,导致CO2的固定减慢,因此净光合速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5)已知AM真菌能侵染某些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体,说明AM真菌与沙枣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由于AM真菌吸收水分提供给了沙枣,所以接种AM真菌能够提高沙枣的耐盐能力。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根据对照性原则分析接种AM菌的实验组与为接种的对照组之间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气孔导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照实验的三个因变量随着Nacl浓度而发生的变化情况,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8.真核生物基因编码区包含外显子和内含子,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外显子,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内含子。研究表明肌张力障碍与相关基因内含子中CTG核苷酸序列多次重复有关。下图是肌张力障碍形成的一种假说模型,前体RNA中被剪切下来的重复RNA异常聚集(也称RNA团簇),使剪接因子失去功能而引起疾病。请回答:

    (1)过程①属于____(变异类型)。
    (2)过程②所需的原料是____,过程③先断裂再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
    (3)与图中RNA团簇相比,基因中特有的碱基对是____。RNA团簇使剪接因子失去功能,会导致细胞中____(过程)的模板缺失。
    (4)若基因内含子中CCT多次重复,能否引起RNA团簇,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5)依据该模型推测,可通过阻断____治疗肌张力障碍。
    【答案】 (1). 基因突变 (2). 核糖核苷酸 (3). 磷酸二酯键 (4). A—T (5). 翻译 (6). 不能,剪切下来的重复RNA不能碱基互补配对 (7). RNA团簇的形成(或RNA分子间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过程①中,基因编码区的内含子中CTG核苷酸序列发生了多次重复,为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过程②中基因编码区形成了前体RNA,表示的转录过程;过程③中,前体RNA在剪切因子的作用下形成成熟mRNA,表示的mRNA的加工过程;④过程中,以成熟的mRNA为模板,合成了功能蛋白,表示的是翻译。过程⑤表示剪切下来的重复RNA聚集成的RNA团簇。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①基因内部多了很多重复核苷酸序列,属于基因突变。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②表示转录,该过程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过程③是前体RNA在剪切因子的作用下形成成熟mRNA的过程,因此该过程先断裂再形成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
    (3)与图中RNA团簇相比,基因中特有的碱基对是A—T;RNA团簇使剪接因子失去功能,会导致成熟的mRNA不能形成,进而会导致细胞中④翻译的模板缺失。
    (4)若基因内含子中CCT多次重复,是不会引起RNA团簇的,因为剪切下来的重复RNA不能碱基互补配对。
    (5)根据该模型推测,可以通过RNA团簇的形成,进而治疗肌张力障碍。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突变、转录和翻译等知识点,能够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特别是要准确分析基因编码区的重复核苷酸序列出现所属的变异类型以及重复序列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去向。
    29.10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初为我国南方双季稻的种植区冬闲期。为提高双季稻产量及稻田的经济产出,科研人员在冬闲期稻田中分别种植紫云英和油菜,紫云英是一种豆科植物,根系中有大量固氮菌存在。紫云英盛花期全株翻耕还田、油菜籽粒收获后秸秆切碎还田。下图1是在早、晚稻成熟期对土壤取样,并在实验室测得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碳能力的相对值,图2是晚稻收获后测得的土壤有机碳总量,下右表是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稻产量。请回答:

        不同处理模式下水稻产量(单位:kg·hm-2)
    稻季
    早稻
    晚稻
    紫云英
    8 230
    8 160
    油菜
    8 035
    7 680
    对照
    7 875
    7 745

    (1) 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大多数土壤微生物属于______,土壤微生物还可能属于____。
    (2) 本研究的“对照”应是______________。
    (3) 图1结果表明,冬闲期种植两种植物均有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能力,这是因为秸秆还田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_______。微生物分解作用为水稻生长提供_______。
    (4) 图2结果表明,种植紫云英的土壤中有机碳积累量比较高,结合图1分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根据图2和表格可知,种植油菜的土壤中有较多的有机碳积累,但该模式下晚稻增产效果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种植油菜的土壤中____。有同学提出“种植紫云英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不一定比种植油菜获得的经济效益高”,试提出一种设想以提高“紫云英双季稻”种植模式经济效益:____________。
    【答案】 (1). 分解者 (2). 生产者和消费者 (3). 在冬闲期稻田中不种植任何作物 (4). 物质和能量 (5). 矿质营养和CO2 (6). 紫云英全株还田输入土壤的有机物多 (7). N供应不足(或矿质营养不均衡) (8). 在紫云英盛花期开展特色观光项目
    【解析】
    【分析】
    根据图1形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在早稻和晚稻田种植油菜和紫云英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碳的能力都增强了,且在早稻田里种植紫云英比种植油菜增加得更多;根据图1形分析,与对照组相比,种植紫云英和油菜的土壤中土壤总有机碳都增加了,且种植紫云英的土壤增加更明显;根据表格分析,与对照组相比,在种植油菜和紫云英的田里,早稻的产量都增加了,且在种植紫云英的田里增加更多;在种植紫云英的田里晚稻的产量也增加了,但是在种植油菜的田里,晚稻的产量下降了。
    【详解】(1)大多数土壤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某些微生物还可以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如硝化细菌可以作为生产者。
    (2)该实验是在冬闲期稻田中种植紫云英和油菜,根据对照性原则,则对照实验应该在冬闲期稻田中不种植任何作物。
    (3)植物秸秆中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以为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等物质以及能量,同时还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矿质营养和CO2。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2中种植紫云英的土壤中有机碳积累量比较高,结合题干信息和图1分析,可能与紫云英全株还田输入土壤的有机物多有关。
    (5)根据图2和表格分析已知,种植油菜的土壤中有较多的有机碳积累,但该模式下晚稻增产效果不明显,可能是因为油菜根系不含固氮菌,所以种植油菜的土壤中N供应不足导致的。根据题意分析,要提高“紫云英双季稻”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可以在紫云英盛花期开展特色观光项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图形和表格并获取有效信息,由于涉及到水稻的两个品种以及其他两种植物,因此要逐一分析图形判断不同的稻田种植两种植物后对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和有机碳总量的影响,并能够根据表格分析种植过两种植物后对水稻两个品种的产量的影响。
    30.排乳是指哺乳或挤奶时,反射性地引起贮存在腺泡和乳腺导管内的乳汁迅速排出的过程。图表示人排乳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

    (1) 排乳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在这一调节途径中下丘脑属于____。
    (2) 过程①神经冲动以____形式传导。
    (3) 下丘脑细胞合成的催产素在垂体中暂时贮存,暂时贮存的生理意义是____。催产素释放直接进入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排乳过程中泌乳素与催产素之间具有____作用。泌乳素能作用于乳腺腺泡细胞,是由于这类细胞的细胞膜上分布有___________。
    (5) 催乳师通过按摩能解决产妇无乳、乳少等问题。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2). 神经中枢、效应器 (3). 电信号(局部电流) (4). 在受到刺激后,迅速释放足量的催产素,有利于充分排乳 (5). 组织液 (6). 协同 (7). 泌乳素受体(特异性受体) (8). 通过按摩强化神经调节,促进体内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合成(或按摩可以促进乳房血液循环,有利于泌乳素和催产素的运输;或按摩可以促进乳腺导管通畅)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婴儿吸吮产生兴奋并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合成与分泌催产素并储存于垂体,在受到刺激时垂体释放催产素引起乳腺导管平滑肌收缩,进而引起排乳;同时垂体合成与分泌泌乳素,刺激乳腺细胞分泌乳汁。
    【详解】(1)根据图形分析可知,排乳过程中既有神经系统的参与,也有激素的参与,因此排乳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吸吮产生的兴奋传到了下丘脑,且下丘脑还分泌了催产素,说明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也是效应器。
    (2)过程①神经冲动以电信号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3)下丘脑细胞合成的催产素在垂体中暂时贮存,在受到刺激后,迅速释放足量的催产素,有利于充分排乳;催产素是由垂体释放的,其释放后直接进入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泌乳素与催产素都可以促进排乳,说明两者之间既有协同关系。泌乳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泌乳素能作用于乳腺腺泡细胞,是由于这类细胞的细胞膜上分布有泌乳素受体。
    (5)根据题意分析,催乳师通过按摩能解决产妇无乳、乳少等问题,是因为通过按摩可以强化神经调节,促进体内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合成。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点,能够分析题图中下丘脑和垂体在排乳中的作用,明确下丘脑不仅是神经中枢,也是效应器。
    31.科研人员运用两种方法分离杜氏盐藻、球等鞭金藻细胞的叶绿体,并提取叶绿体DNA,主要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其中SDS能瓦解生物膜,氯仿异戊醇不溶于水且密度均大于水,DNA不溶于氯仿异戊醇。请回答:
    步骤①收集藻细胞:将两种藻细胞培养液进行预处理后,离心取沉淀物。
    步骤②获取叶绿体粗:提物4℃下分别破碎两种藻细胞后,再分别用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叶绿体粗提物(原理示意图如下)。

    步骤③去除杂质DNA:向步骤②的叶绿体粗提物中加入DNA酶、缓冲液,37℃静置15min后,离心取沉淀物。
    步骤④粗提叶绿体DNA:向步骤③获得的叶绿体中加入缓冲液、SDS、蛋白酶K,60℃水浴2h,离心取上清液。再向上清液中加入氯仿异戊醇,在4℃下离心取 ? 。
    步骤⑤纯化叶绿体DNA:向粗提溶液中加入3mol·L-1醋酸钠及预冷的95%酒精,低温静置1h后,离心弃上清液。加预冷的95%酒精、离心洗涤1~2次,取沉淀物用超纯水溶解。
    步骤⑥DNA纯度和浓度:测定利用分光光度法测量并计算叶绿体DNA的纯度及浓度,结果如上右表(表中OD260/OD280值越接近1.8说明DNA越纯)。
    (1)步骤①中预处理时应将藻液置于____处24h,以降低叶绿体中淀粉粒的含量,有利于分离得到完整叶绿体。步骤②在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获得叶绿体前,需要先在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4 000r·min-1下离心去除细胞壁、核物质等。
    (2)步骤③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去除的“杂质DNA”来源于____。
    (3)步骤④中离心后应取____。步骤⑤中用95%的冷酒精离心洗涤过程要注意动作轻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分析,____法较适于分离提取叶绿体DN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黑暗 (2). 低于 (3). DNA酶能催化DNA水解 (4). 细胞核 (5). 上清液 (6). 防止叶绿体DNA断裂 (7). 差速离心 (8). 获得的叶绿体DNA数量多且纯度高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利用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对杜氏盐藻、球等鞭金藻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分离,并提取叶绿体DNA。据图分析,差速离心法的原理是利用不同的转速分离细胞匀浆中的各种物质或结构,最终获得叶绿体,因此图中的“?”应该是不同于后面的转速的;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的结果是小颗粒、中等颗粒和大颗粒分别位于试管的不同位置。
    【详解】(1)为了降低叶绿体中淀粉粒的含量,有利于分离得到完整叶绿体,步骤①中预处理时应该应将藻液置于黑暗处24h。
    (2)步骤③中加入的DNA酶能够将DNA水解,进而达到去除杂质DNA的目的;步骤②离心获得的是细胞壁、核物质等,因此该杂质DNA来源于细胞核。
    (3)步骤④为粗提叶绿体DNA,离心取上清液并加入氯仿异戊醇,而DNA不溶于氯仿异戊醇,因此在4℃下离心取的是上清液。步骤⑤中用95%的冷酒精离心洗涤过程要注意动作轻缓,以防止叶绿体DNA断裂。
    (4)根据题意分析,已知OD260/OD280值越接近1.8说明DNA越纯,则表格数据显示,差速离心法获得的叶绿体DNA数量多且纯度高,比较适于分离提取叶绿体DN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该实验的目的,并能够根据图形分析差速离心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原理和结果,明确差速离心法分离不同的物质需要的转速是不同的。
    32.马的毛色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基因位点在种群中有At、A、a三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相关表现型与基因组成的关系如下表。下图是某育种场繁育马的系谱图,请回答:
    基因组成
    马的毛色
    E_At_
    褐骝色
    E_A_
    骝色
    E_aa
    黑色
    ee_ _
    粟色

        
    (1)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
    (2)复等位基因At、A和a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At对____显性,A对____显性。
    (3)Ⅱ1与Ⅱ3杂交,后代中骝色马出现的几率为____。
    (4)如果要鉴定Ⅱ2的基因型,可以让其与系谱中的____杂交,若杂交后代出现骝色马,则Ⅱ2的基因型是____;若杂交后代出现褐骝色马,则Ⅱ2的基因型是____。
    【答案】 (1). EeAAt (2). Eeaa (3). a (4). At和a (5). 4/9 (6). Ⅰ2(或黑色母马) (7). eeAa (8). eeAt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已知控制马的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表格已知,褐骝色的基因型为E_At_,骝色的基因型为E_A_,黑色的基因型为E_aa,粟色的基因型为ee__。分析遗传系谱图,Ⅰ1可能的基因型为E_A_,Ⅰ2可能的基因型为E_aa,而后代出现了栗色ee__和褐骝色E_At_,说明Ⅰ1基因型为EeAAt,Ⅰ2基因型为Eeaa,则后代Ⅱ1(骝色)基因型为EEAa、EeAa,Ⅱ2(栗色)基因型为eeAta、eeAa,Ⅱ3(褐骝色)基因型为EEAta、EeAta。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Ⅰ1基因型为EeAAt,Ⅰ2基因型为Eeaa。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E存在的情况下,Aa表现为骝色、AAt也表现为骝色,Ata表现为褐骝色,aa表现为黑色,说明At对a显性,A对At和a显性。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Ⅱ1(骝色)基因型为EEAa、EeAa,Ⅱ3(褐骝色)基因型为EEAta、EeAta,则两者杂交后代骝色马(E_A_)出现的几率=(1-2/3×2/3×1/4)×1/2=4/9。
    (4)根据以上分析已知,Ⅱ2(栗色)基因型为eeAta、eeAa,要确定其基因型,可以让其与Ⅰ2(Eeaa)杂交,若杂交后代出现骝色马(EeAa),则Ⅱ2的基因型是eeAa;若杂交后代出现褐骝色马(EeAta),则Ⅱ2的基因型是eeAt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表格显示的不同的表现型对应的可能的基因型分析遗传图解,根据亲子代之间的表现型关系确定各个个体的基因型,并根据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判断复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
    33.酿酒酵母不能利用木糖制约了利用植物原料生产乙醇的经济效益。木酮糖激酶是木糖转化、利用的关键酶,为提高酵母细胞中木酮糖激酶的表达量,科研人员将两种启动子与木酮糖激酶基因结合并导入酿酒酵母细胞,构建能同时利用葡萄糖和木糖的重组酿酒酵母。下左图表示相关研究过程,右表是几种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请回答:
    限制酶
    识别序列和
    切割位点

    EcoRⅠ
    G↓AATTC
    BamHⅠ
    G↓GATCC
    HindⅢ
    A↓AGCTT
    XhoⅠ
    C↓TCGAG
    NdeⅠ
    CA↓TATG
    SalⅠ
    G↓TCGAC

      
    (1)重组质粒中终止子的作用是____。表中切割DNA后形成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是____,黏性末端为____。
    (2)过程③使用的限制性内切酶是________。过程⑤需先用LiAc处理酿酒酵母细胞,其目的是__________,使细胞处于能吸收环境中DNA的状态。
    (3)结合图示分析,进行工程菌筛选时,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不一定是导入重组质粒的酿酒酵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对筛选得到的两种重组酵母(甲中导入启动子A,乙中导入启动子B)细胞中木酮糖激酶活力及发酵乙醇得率进行比较(发酵条件:1 L 15 g·L-1的葡萄糖和50 g·L-1的木糖培养基中,120 h)结果如下表。

    从木酮糖激酶酶活力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启动子A的功能比启动子B____,但本实验中乙醇得率相差不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使转录终止(或使RNA聚合酶与模板分离) (2). XhoⅠ与SalⅠ (3). —AGCT(或TCGA—) (4). EcoR Ⅰ、BamH Ⅰ (5). 增大酵母细胞的通透性 (6). 普通质粒上有抗四环素基因,导入普通质粒的酵母也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7). 弱 (8). 实验中发酵时间过长(或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和木糖含量过少)
    【解析】
    【分析】
    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其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序列,是基因的一个组成部分,控制基因表达(转录)的起始时间和表达的程度;终止子是给予RNA聚合酶转录终止信号的DNA序列。
    【详解】(1)重组质粒的组成成分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其中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终止;根据表格分析,不同的限制酶识别和切割的位点不同,其中XhoⅠ与SalⅠ切割DNA后形成黏性末端是相同的,都是—AGCT(或TCGA—)。
    (2)据图分析,过程③含有启动子A的目的基因两侧的限制酶切割位点是EcoRⅠ、BamHⅠ,且质粒上也有这两种限制酶切割位点,而且没有破坏标记基因,因此过程③使用的限制性内切酶是EcoRⅠ、BamHⅠ;过程⑤需先用LiAc处理酿酒酵母细胞,增大了酵母细胞的通透性,使细胞处于能吸收环境中DNA的状态。
    (3)由于重组质粒和普通质粒上都有抗四环素基因,则导入普通质粒的酵母和导入重组质粒的酵母菌都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因此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不一定是导入重组质粒的酿酒酵母。
    (4)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重组酿酒酵母乙的木酮糖激酶酶活力远远高于重组酿酒酵母甲的木酮糖激酶酶活力,说明启动子A的功能比启动子B弱;但本实验中乙醇得率相差不大,可能是因为实验中发酵时间过长(或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和木糖含量过少)。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掌握基因表达载体的基本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并能够分析题图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