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0高考生物真题/答案/解析_2020高考生物模拟卷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0届江苏省高考生物高考仿真模拟练(二)(解析版)
展开
高考仿真模拟练(二)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实验研究发现Na+、K+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如图),但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由12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 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C.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
D.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2.某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30%,Aa个体所占比例为60%,aa个体所占比例为10%。因天敌捕食,此种群中AA和Aa个体均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而aa个体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敌捕食使此种群朝着A基因积累的方向定向进化
B.此昆虫种群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表明其进化成新物种
C.此昆虫天敌与昆虫种群在捕食与躲避捕食中实现了共同进化
D.因天敌捕食,一年后此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27%,Aa个体所占比例为54%
3.在玉米的一个自然种群中,有高茎、矮茎和抗病、感病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独立遗传。选择表现型为高茎抗病的亲本植株自交,得到的F1有4种表现型。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玉米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B.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之比为3∶1
C.选择F1中高茎抗病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高茎抗病植株占64/81
D.若含A基因的花粉死亡,则F1中高茎抗病植株占9/16
4.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表示随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变化胚芽鞘弯曲角度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a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时,α值越来越大,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若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本来就含有生长素
5.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一类急性血管内溶血(即红细胞破裂)性贫血伴肾功能衰竭的综合征。该病涉及多系统,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急性肾衰竭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是小儿急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之一。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关于此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US患儿血小板减少,血浆中含有的成分和正常人不完全相同
B.使人患出血性肠炎的大肠杆菌可能会引发HUS,该病原体在实验室培养时需用到活的动物细胞
C.HUS的特征之一为急性肾衰竭,可能会引发少尿或无尿,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发生改变
D.HUS患者发生肾衰竭后,内环境稳态会被破坏,患者的正常生存会受到影响
6.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Ⅰ和Ⅱ,Ⅰ和Ⅱ的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Ⅰ、Ⅱ中的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C.Ⅰ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Ⅱ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Ⅰ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但Ⅱ中的则相反
7.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若增大CO2浓度,则b点右移,d点下移
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8.柯萨奇病毒为单股正链小RNA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下图所示是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③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B.+RNA具有作为翻译的模板和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作用
C.克里克发现的中心法则包括①~③过程
D.酶X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RNA复制酶
9.下列有关人在剧烈运动时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身体平衡中枢等均处于兴奋状态
D.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0.已知诺如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T细胞和B细胞通过抗原受体(细胞膜上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蛋白质)来识别抗原。下列关于该病毒的遗传特性及侵入人体后的免疫应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诺如病毒基因组变异率高,难以研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B.诺如病毒侵入人体后需经抗原受体识别后方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C.侵入人体细胞内的诺如病毒只有在效应T细胞的参与下才能清除
D.浆细胞既能合成、分泌抗原受体,也能合成、分泌相应的抗体
11.如图是某植物体内进行的某种活动,A、B、C表示相关物质,Ⅰ、Ⅱ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中产生的物质A可用于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B.图示过程中产生的物质B可用于细胞呼吸过程
C.用18O标记细胞中的H2O,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后,18O可能存在于C3中
D.若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3含量会上升
12.纯合的白眼雌果蝇和纯合的红眼雄果蝇单对交配,获得1 329只子代果蝇。具体表现型及数量如表所示(染色体缺少红眼基因的个体能正常发育):
红眼雌果蝇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白眼雄果蝇
670只
1只
0只
658只
子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基因突变,亲代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含白眼基因的精子
B.基因突变,受精卵分裂时红眼基因突变为白眼基因
C.基因重组,亲代雄果蝇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
D.染色体结构变异,来自精子的X染色体缺失了含红眼基因的片段
13.某地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群落演替情况为农田弃耕→杂草丛生→灌木丛生→茂密的乔木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杂草阶段仓鼠种群密度时,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不会造成误差
B.大蓟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均存在,但不同阶段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
C.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
D.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14.微生物常被用于基因工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耐热的细菌中获取PCR所需的DNA连接酶
B.大肠杆菌、酵母菌等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C.作为载体的DNA分子需具有合成抗生素的基因
D.常利用土壤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15.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代谢类型都是异养需氧型
B.发酵过程中所有的相关反应都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内进行的
C.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D.传统发酵的操作过程中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
16.某同学给正常小鼠静脉注射一定量的与小鼠血浆渗透压等渗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输入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细胞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小鼠尿量增加
C.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对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没有影响
D.血糖含量恢复正常水平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1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调查结果会偏小
C.均匀分布、随机分布也属于种群的特征
D.与呈“S”型增长的种群相比,呈“J”型增长的种群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
18.在盛有100 mL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培养瓶中加入少量活酵母菌,将培养瓶置于适宜温度、通气良好等条件下恒温培养24 h,每隔一定时间抽取1 mL样液检测酵母菌的数量,统计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h)
0
3
6
9
12
15
18
21
24
酵母菌数量的对数
3.2
4.1
5.2
6.5
7.5
8.1
8.7
8.3
7.1
A.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B.该酵母菌种群数量总体呈“S”型增长,在第18 h左右达到K值
C.酵母菌计数时,将培养液先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中方格内部的酵母菌
19.
右图是某二倍体动物(XY型性别决定)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
B.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和雄性中出现的概率不同
C.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该细胞的DNA分子数不止8个
20.下图为甲、乙两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中曲线可知乙为低血糖患者
B.甲可能有多饮多尿症状
C.乙在进食1 h内一定可检测到尿糖
D.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来降低甲的血糖浓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合理的是( )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病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后可形成免疫匹配的移植器官
C.选择既能产生专一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筛选出有用的突变体
22.下列关于酶制剂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交联法比吸附法对酶活性影响大
B.可用海藻酸钠包埋消化酶制成多酶片用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C.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主要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D.探究不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实验中,水温和浸泡时间都属于无关变量
23.下图1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图,图2表示Na+通道和K+通道的生理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②过程Na+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B.图2中的乙可对应图1中的②过程
C.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
D.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图1中③对应的值会有所增大
24.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中,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黑线姬
鼠数量
(只)
18 500
19 200
14 500
11 500
9 400
9 500
9 400
9 500
Z的种
群数量
(只)
100
120
190
240
170
160
170
160
A.在引种后的前4年内,物种Z处于理想环境中
B.在第4年,Z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
C.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最可能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
D.Z种群数量增加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会减少,二者一定为竞争关系
25.下图是一单基因遗传病(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在某家系中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单基因遗传病无论是哪种遗传方式,Ⅰ2均为杂合子
C.若检测到Ⅰ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不需要基因诊断就能确定Ⅲ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D.若检测到Ⅰ1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Ⅲ1和Ⅲ3近亲结婚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2018年6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新理论:蓝藻可利用近红外光(NIR)进行光合作用。科学家用4组不同成分的光分别处理生长状态相同的蓝藻,10天后测定相关量,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1
2
3
4
光的成分
白光
白光+
蓝紫光
白光+
NIR
白光+
蓝紫光+
NIR
叶绿素含量/
(mg·g-1)
叶绿素a
0.53
0.64
0.53
0.63
叶绿素b
0.12
0.14
0.08
0.07
叶绿素f
0.02
0.02
0.98
0.98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4.9
6.6
6.8
3.2
气孔导度/(mmol
H2O·m-2·s-1)
234
214
240
184
(1)科学家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第3组可以得出NIR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实验中1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实验中选用蓝紫光作为补充光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补充蓝紫光和NIR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蓝藻生长。
(4)第4组实验中净光合速率最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剥制神经—肌肉标本如图甲所示,将其浸注在可保持标本活性的液体A中。图乙为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液体A的成分应和________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A中钠离子、钾离子的浓度所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渗透压应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渗透压。
(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__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乙酰胆碱),Ach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变为________(填“外正内负”或“外负内正”)。
(3)分离标本中的神经纤维并按图丙、图丁分别连接灵敏电流计,则:
①电流计按照图丙、图丁所示的连接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出该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h=k,同时在图丙、图丁中a、c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观察指针偏转,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图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受刺激时,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某草原中有黑尾鹿种群,也有其主要捕食者美洲狮和狼。1905年以前,该地黑尾鹿群保持在4 000头左右的水平,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到1925年达到高峰,约有10万头,由于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回答下列问题:
(1)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鹿群进化起促进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对该草原群落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洲狮和狼一般不能将所有的鹿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9分)图1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遗传情况;图2表示基因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对___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花色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现有一纯合白花植株,为了确定其具体的基因型,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除了待测的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未知外,其他可供杂交实验的各种花色植株的基因型都是已知的)。
①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下图是人体细胞结构模式简图,据图可知细胞膜的结构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等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细胞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升高时,可促进该细胞分泌某种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____________、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及转化成非糖物质等。
(2)若该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当机体受到寒冷等刺激时,该细胞结构中的受体最有可能识别________激素,并与其特异性结合。
(3)若该细胞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能够增加________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细胞是神经细胞,当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电信号可通过________的跨膜运输使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转化为________。
(5)图中的神经递质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31.(8分)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外源赤霉素对甘蔗节间伸长及其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选择伸长初期生长健壮的相同甘蔗幼苗进行处理,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在设计处理实验时,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甘蔗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200 mg/L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乙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人员还将每组设置3次重复,________从而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研究表明,外源赤霉素对甘蔗幼茎生长的影响是______,对甘蔗产生生长素和乙烯分别具有一定的________作用。
(3)研究表明外源赤霉素对甘蔗幼茎产生脱落酸的影响及其具体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8分)梨树胶孢炭疽病是严重危害梨树的一种真菌病害,目前生产上侧重于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该方法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危害。为改善这种状况,科研工作者对梨树胶孢炭疽病生物防治菌进行分离纯化,具体流程如下:
各种菌株的分离→炭疽病生物防治菌的筛选→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对病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0菌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未知的微生物时,一定注意进行规范的无菌操作,以防研究者________________。分离和筛选菌株的培养基为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和筛选出来的菌株,要进行纯化处理,纯化处理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纯化得到的菌珠经培养会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0菌株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进行________。
33.(8分)利用单克隆抗体特异的作用于埃博拉病毒侵染蛋白(VP40蛋白)是一种战胜埃博拉病毒的有效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使目的基因的两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过程②需要用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基因表达载体中,VP40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其作用是能够被________识别和结合,从而保证③顺利完成。
(4)为检测VP40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VP40蛋白抗体能够战胜埃博拉病毒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仿真模拟练(二)
1.解析:选A。由题干信息可知,Na+、K+均不能通过人工质膜,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 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说明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运载K+的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可能为协助扩散。综上分析,A错误,B、C、D正确。
2.解析:选C。据题干信息可知,天敌捕食导致AA和Aa个体减少,aa个体增加,从而造成A的基因频率下降,a的基因频率上升,使种群朝着a基因积累的方向进化,A错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B错误;昆虫天敌与昆虫种群在捕食与躲避捕食中实现了共同进化,C正确;设该种群初始数量为100个,则AA个体数为30个、Aa个体数为60个,aa个体数为10个,一年后,AA的个体数=30-30×10%=27,Aa的个体数=60-60×10%=54,aa个体数=10+10×10%=11个,则AA个体所占比例为27/(27+54+11)×100%=29.3%,Aa个体所占比例为54/(27+54+11)×100%=58.7%,D错误。
3.解析:选D。表现型为高茎抗病的亲本植株自交,F1有4种表现型,由此可判断出高茎和抗病为显性性状,且亲本为双杂合子(AaBb),A正确。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在只考虑抗病、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时,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之比为3∶1,B正确。选择F1中高茎抗病植株(A_B_)自由交配,两对基因分开考虑,只考虑A、a基因时,F1高茎植株中AA个体占1/3,Aa个体占2/3,可计算出A基因的频率为2/3,a基因的频率为1/3,F1高茎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高茎植株(A_)占8/9,同理F2中抗病植株(B_)也占8/9,故选择F1中高茎抗病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高茎抗病植株占(8/9)×(8/9)=64/81,C正确。若含A基因的花粉死亡,则Aa自交后代中不存在AA个体,高茎植株(Aa)占1/2,Bb自交后代中抗病植株(B_)占3/4,所以F1中高茎抗病植株(AaB_)占(1/2)×(3/4)=3/8,D错误。
4.解析:选D。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所以接触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但生长素不能促进细胞分裂,A错误;结合图1、图2可知,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小于c时,胚芽鞘一直向右侧弯曲,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B错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时,α值越来越大,但是不会一直增大,同时,α小于90°时,胚芽鞘生长仍受到促进,C错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本来就含有生长素,D正确。
5.解析:选B。HUS患者会出现血管内溶血,表现为红细胞破裂,血小板也会减少,红细胞破裂后内含的血红蛋白会进入血浆中,而正常人的血浆中一般不含血红蛋白,A正确。使人患出血性肠炎的大肠杆菌具有细胞结构,能独立生存,培养时无须用到活的动物细胞,B错误。急性肾衰竭可能会引发少尿或无尿,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无法通过尿液正常排出体外,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发生改变,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需要多系统的共同调节,若发生肾衰竭,机体水盐平衡调节功能会被破坏,进而造成内环境稳态被破坏,D正确。
6.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Ⅰ中只有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Ⅱ中则有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即Ⅰ比Ⅱ少一级消费者(或少了一个营养级),能量流动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多,被消耗的能量或被浪费的能量越多,因此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A正确。由题干可知,Ⅰ和Ⅱ的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而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并根据能量流动过程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故Ⅰ、Ⅱ中的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B、D错误。一般来说,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是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由于题干中没有给出各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不能判断Ⅰ和Ⅱ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7.解析:选C。a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叶肉细胞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此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正确。b点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B正确。若增加CO2浓度,则光补偿点(b点)向左移动,C错误。当植物缺镁时,影响光反应的进行,光补偿点增大,即b点右移,D正确。
8.解析:选C。分析题图可知,①②表示RNA复制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①~③过程中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是A—U、G—C,A正确;题图表明,+RNA可作为翻译衣壳蛋白和酶X的模板,同时也是柯萨奇病毒的遗传物质,B正确;克里克研究并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不包括RNA的自我复制(即①②过程),RNA的复制和逆转录是后来科学家对中心法则补充的内容,C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核糖体,酶X(能催化RNA合成)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RNA复制酶,D正确。
9.解析:选C。剧烈运动的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增加,二者都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产热量增加,为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散热量也增加,A正确;剧烈运动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增加,机体通过出汗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B正确;身体平衡中枢位于小脑而不是下丘脑,C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正确。
10.解析:选D。诺如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变异率高,难以研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A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T细胞和B细胞通过抗原受体来识别抗原,因此诺如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经过抗原受体识别后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B项正确;侵入人体细胞内的诺如病毒需要通过细胞免疫裂解相应的靶细胞,使其失去藏身之所后,再由体液免疫彻底消灭,C项正确;浆细胞不能合成和分泌抗原受体,D项错误。
11.解析:选C。图示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其中Ⅰ表示光反应阶段、Ⅱ表示暗反应阶段,物质A为ATP、物质B为[H]、物质C为(CH2O)。光反应产生的ATP,全部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A错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均产生[H],但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Ⅱ(NADPH),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Ⅰ(NADH),B错误。H2O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和[H],CO2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被C5固定形成C3,故用18O标记H2O,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后,18O可能存在于C3中,C正确。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则光反应加快,产生的ATP和[H]增加,则C3的还原加快,即C3消耗加快,而CO2供应不变,短时间内CO2固定生成C3的速率不变,故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3含量会降低,D错误。
12.解析:选C。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设相关基因用R、r表示,则杂交过程可表示为XrXr×XRY→XRYr∶XrY=1∶1,即正常情况下,无白眼雌果蝇出现。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分析:若发生基因突变,亲代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R突变为r),产生含白眼基因的精子Xr,与基因型为Xr的卵细胞结合,发育形成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A不符合题意;若发生基因突变,受精卵分裂时红眼基因突变为白眼基因,可使XRXr变为XrXr,B不符合题意;亲代雄果蝇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不能产生基因型为Xr的精子,C符合题意;若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来自精子的X染色体缺失了含红眼基因的片段,受精卵XrXO(O表示相关基因缺失)可发育为白眼雌果蝇,D不符合题意。
13.解析:选A。被标记的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会造成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据“种群数量=第一次捕捉的个体总数×第二次捕捉的个体总数/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可知,结果会偏高,A错误;弃耕的农田到乔木林阶段的环境不同,因此不同阶段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B正确;灌木比草本植物长得高,获得阳光的能力强,而草本植物易被灌木遮挡阳光,其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C正确;从弃耕农田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D正确。
14.解析:选D。从耐热的细菌中获取PCR所需的DNA聚合酶,A错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的衍生物,B错误;作为载体的DNA分子需要有抗生素抗性基因,以便于后期的筛选,C错误;常利用土壤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双子叶植物细胞中,D正确。
15.解析:选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A错误;腐乳发酵过程中相关反应可在微生物的细胞外进行,B错误;目的菌和杂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不同,C正确;果酒制作的传统发酵的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严格的灭菌处理,D错误。
16.解析:选C。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葡萄糖可以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给正常小鼠静脉注射的是与小鼠血浆渗透压等渗的葡萄糖溶液,当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到细胞中,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增加,B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时,与细胞内液存在浓度差,会导致细胞失水或吸水,故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对细胞内液渗透压有影响,C错误;血糖浓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刺激胰岛细胞,还可以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调控胰岛细胞的激素分泌,因此血糖含量恢复正常水平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D正确。
17.解析:选C。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宜选择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A不合理;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第二次捕捞时捕获的鱼中被标记个体数偏少,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B不合理;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合理;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呈“J”型增长的种群没有K值,D不合理。
18.解析:选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显微计数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计算,A错误。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酵母菌数量从第0 h开始增加,第18 h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受营养物质等因素的限制,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种群数量总体呈“S”型增长,B正确。酵母菌计数时的正确操作是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吸走多余的培养液后,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C错误。与样方法一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对方格内的酵母菌采用的统计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D错误。
19.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该动物细胞内的性染色体形态不同,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A正确。由于d基因只位于一对性染色体的一条上,则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和雄性中出现的概率不同,B正确。该细胞分裂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错误。图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故细胞核DNA分子数为8个,另外细胞质中也存在DNA分子,因此DNA分子总数不止8个,D正确。
20.解析:选B。根据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 g·L-1可知,甲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乙为正常人,A错误。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症状,B正确。正常人进食1 h内尿液中一般不会含有葡萄糖,C错误。胰岛素为蛋白质类激素,口服后会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D错误。
21.解析:选BCD。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不能分裂,不能培养获得大量细胞,A不合理;病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后形成的器官用于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B合理;经过两次筛选获得的能产生专一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在小鼠腹腔或体外培养液中培养,来制备单克隆抗体,C合理;愈伤组织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诱变处理后再经筛选可能获得有用的突变体,D合理。
22.解析:选AD。交联法是将酶相互连接起来,而吸附法是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上,可见交联法对酶活性影响较大,A正确;消化酶分子较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一般不用包埋法固定消化酶,B错误;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主要目的是洗去CaCl2,C错误;探究不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实验中,不同加酶洗衣粉是实验的自变量,而水温和浸泡时间等都属于无关变量,D正确。
23.解析:选AB。图1中②过程Na+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图2中的乙表示Na+大量内流,K+少量外流,可对应图1中的②过程,B正确。K+的外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适当增大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图1中③对应的值会有所增大,D错误。
24.解析:选B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引种后的前4年内,物种Z每年的数量增长倍数(λ值)不相等,说明物种Z不呈“J”型曲线增长,故物种Z不是处于理想环境中,A项错误;在第4年,Z种群数量最多,其种内斗争最激烈,B项正确;表中信息显示,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后,一段时间内,Z种群数量随黑线姬鼠数量的增多而增多,当黑线姬鼠的数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其数量开始减少,而此时Z种群数量继续增加,一段时间后,Z种群数量开始减少,然后两者趋于相对稳定,说明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最可能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C项正确,D项错误。
25.解析:选ABC。分析遗传系谱图,Ⅰ1和Ⅰ2正常,所生儿子Ⅱ2和Ⅱ5患病,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2的基因型为Aa,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2的基因型为XAXa,无论哪种遗传方式,其均为杂合子,B正确;若检测到Ⅰ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说明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1的基因型为XAY,不需要基因诊断就能确定Ⅲ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C正确;若检测到Ⅰ1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1(Aa)和Ⅲ3(Aa)近亲结婚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1/2)×(1/2)×(1/2)=1/8,D错误。
26.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第1组为白光照射,第2~4组分别添加了不同成分的光,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的成分,光成分的改变导致叶绿素含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蓝藻的净光合速率发生改变。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的成分与蓝藻净光合速率的关系。(2)将第3组与第1组进行对照,第3组的叶绿素f的含量高于第1组,因此推断NIR通过提高叶绿素f的含量来提高光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光合速率。(3)第1组用白光处理,为对照组。蓝藻中含有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和藻蓝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选择蓝紫光作为补充光源。同时补充蓝紫光和NIR的第4组与第1组进行对比,第4组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第1组的,故同时补充蓝紫光和NIR会抑制蓝藻的生长。(4)将第4组的数据与第1组进行对比分析,第4组的总叶绿素的含量高于第1组,但是气孔导度明显低于第1组,推断导致第4组净光合速率最低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导度减小,进入到叶肉细胞中的CO2减少,从而导致暗反应速率减慢,光合速率减小。
答案:(1)探究光的成分与蓝藻净光合速率的关系
(2)NIR主要通过提高叶绿素f的含量来提高光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3)对照 蓝藻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抑制
(4)气孔导度减小,CO2供应不足,暗反应减慢,光合速率小
27.解析:(1)组织液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液体,又名细胞间隙液。由题干信息,神经—肌肉标本浸注在可保持标本活性的液体A中,由此可知液体A的成分应和组织液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A中的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液体A的渗透压应等于神经细胞内的渗透压,从而保持神经—肌肉标本正常的生理活性。(2)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会引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肌膜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3)①由于图丙、图丁中电流计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可知,没有电位差, 不能测出该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②由于图丙的冲动只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非常快,而图丁的冲动经过了突触间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传递速度较慢,因此若h=k,同时在图丙、图丁中a、c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观察指针偏转,图丁指针反应时间落后。③受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使得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答案:(1)组织液(或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 等于
(2)突触小泡 外负内正
(3)①不能 图丙、图丁中电流计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
②丁 图丙的冲动只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图丁的冲动经过了突触间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
③钠离子内流
28.解析:(1)由题意可知美洲狮和狼是捕食者,黑尾鹿是被捕食者,捕食者(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被捕食者(黑尾鹿)起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捕食者(美洲狮和狼)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黑尾鹿)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美洲狮和狼以黑尾鹿为食,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制约并稳定了黑尾鹿群的数量,同时让植物资源也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3)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是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1)美洲狮和狼所吃掉的大多是鹿群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鹿群的发展 (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制约并稳定了鹿群的数量,同时可以让植物资源也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合理即可) (3)合理地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29.解析:(1)由题意可知,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时,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为了防止异花传粉,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进行套袋处理。(2)图1显示,F2的表现型比例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分析图2可知,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为了确定一纯合白花植株的具体基因型,可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如果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开蓝花;如果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开紫花。
答案:(1)母本 套袋 防止异花传粉 (2)遵循 F2出现9∶3∶4的表现型比例 (3)①将待测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蓝花植株杂交(答案合理即可) ②若后代全开紫花,说明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全开蓝花,说明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答案合理即可)
30.解析:(1)血糖升高时,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及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2)当机体受到寒冷等刺激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与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4)由题图可知,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神经细胞产生的电信号可通过Ca2+的跨膜运输使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转化为化学信号。(5)图中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出细胞。
答案:(1)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 (2)促甲状腺 (3)抗利尿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4)Ca2+ 化学信号 (5)胞吐
31.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溶液的有无,乙组为对照组,用等量的蒸馏水进行叶片喷施。重复实验求平均值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2)由图1可知,外源赤霉素处理组株高增加,赤霉素能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植株生长。由图4可知,外源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产生。由图2可知,外源赤霉素能抑制乙烯的产生。(3)由图3可知,外源赤霉素能抑制脱落酸的产生,且抑制作用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消失。
答案:(1)用等量蒸馏水进行叶面喷施(需强调“等量”及“叶面喷施”) 求平均值 (2)促进伸长(答“促进生长”不可) 促进、抑制 (3)抑制作用先增大后减小直至消失(或答14天前抑制作用增大,14天后抑制作用减小,56天时无抑制作用)
32.(1)被致病微生物感染 选择培养基 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大小、形态、隆起程度和颜色 (3)能够抑制炭疽病菌的生长繁殖;测定筛选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RT30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大 灭菌处理
33.解析:(1)过程①中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可以使目的基因的两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避免目的基因环化,保证目的基因按一定方向插入到质粒中。(2)图中过程②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可以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大肠杆菌易于吸收质粒(外源DNA)(或处于感受态),提高转化效率。(3)基因表达载体中,VP40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可以启动VP40基因的转录。(4)检测VP40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即检测VP40基因是否控制合成VP40蛋白,可以用VP40蛋白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VP40蛋白抗体可以特异性地和埃博拉病毒的VP40蛋白结合,使之凝集成团,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
答案:(1)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错误连接(或防止目的基因环化)
(2)Ca2+ (CaCl2)处理过的大肠杆菌易于吸收质粒(外源DNA)(或处于感受态)
(3)启动子 RNA聚合酶
(4)抗原—抗体杂交 VP40蛋白抗体与VP40蛋白结合,阻止了埃博拉病毒侵染细胞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实验研究发现Na+、K+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人工质膜(如图),但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由12个氨基酸构成的环状肽)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 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
C.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
D.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2.某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30%,Aa个体所占比例为60%,aa个体所占比例为10%。因天敌捕食,此种群中AA和Aa个体均以每年10%的速度减少,而aa个体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敌捕食使此种群朝着A基因积累的方向定向进化
B.此昆虫种群基因库中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表明其进化成新物种
C.此昆虫天敌与昆虫种群在捕食与躲避捕食中实现了共同进化
D.因天敌捕食,一年后此昆虫种群中AA个体所占比例为27%,Aa个体所占比例为54%
3.在玉米的一个自然种群中,有高茎、矮茎和抗病、感病两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独立遗传。选择表现型为高茎抗病的亲本植株自交,得到的F1有4种表现型。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玉米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
B.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之比为3∶1
C.选择F1中高茎抗病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高茎抗病植株占64/81
D.若含A基因的花粉死亡,则F1中高茎抗病植株占9/16
4.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表示随着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变化胚芽鞘弯曲角度α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触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分裂速度加快,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a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C.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时,α值越来越大,胚芽鞘生长受到抑制
D.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若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本来就含有生长素
5.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是一类急性血管内溶血(即红细胞破裂)性贫血伴肾功能衰竭的综合征。该病涉及多系统,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急性肾衰竭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是小儿急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之一。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关于此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HUS患儿血小板减少,血浆中含有的成分和正常人不完全相同
B.使人患出血性肠炎的大肠杆菌可能会引发HUS,该病原体在实验室培养时需用到活的动物细胞
C.HUS的特征之一为急性肾衰竭,可能会引发少尿或无尿,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发生改变
D.HUS患者发生肾衰竭后,内环境稳态会被破坏,患者的正常生存会受到影响
6.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Ⅰ和Ⅱ,Ⅰ和Ⅱ的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Ⅰ、Ⅱ中的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C.Ⅰ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Ⅱ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Ⅰ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但Ⅱ中的则相反
7.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若增大CO2浓度,则b点右移,d点下移
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8.柯萨奇病毒为单股正链小RNA病毒,是一类常见的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体的病毒。下图所示是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③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B.+RNA具有作为翻译的模板和储存病毒遗传信息的作用
C.克里克发现的中心法则包括①~③过程
D.酶X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的RNA复制酶
9.下列有关人在剧烈运动时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产热量和散热量均增加
B.皮肤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身体平衡中枢等均处于兴奋状态
D.由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0.已知诺如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T细胞和B细胞通过抗原受体(细胞膜上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蛋白质)来识别抗原。下列关于该病毒的遗传特性及侵入人体后的免疫应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诺如病毒基因组变异率高,难以研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
B.诺如病毒侵入人体后需经抗原受体识别后方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
C.侵入人体细胞内的诺如病毒只有在效应T细胞的参与下才能清除
D.浆细胞既能合成、分泌抗原受体,也能合成、分泌相应的抗体
11.如图是某植物体内进行的某种活动,A、B、C表示相关物质,Ⅰ、Ⅱ表示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中产生的物质A可用于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
B.图示过程中产生的物质B可用于细胞呼吸过程
C.用18O标记细胞中的H2O,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后,18O可能存在于C3中
D.若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3含量会上升
12.纯合的白眼雌果蝇和纯合的红眼雄果蝇单对交配,获得1 329只子代果蝇。具体表现型及数量如表所示(染色体缺少红眼基因的个体能正常发育):
红眼雌果蝇
白眼雌果蝇
红眼雄果蝇
白眼雄果蝇
670只
1只
0只
658只
子代中出现白眼雌果蝇的原因不可能是( )
A.基因突变,亲代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产生含白眼基因的精子
B.基因突变,受精卵分裂时红眼基因突变为白眼基因
C.基因重组,亲代雄果蝇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
D.染色体结构变异,来自精子的X染色体缺失了含红眼基因的片段
13.某地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群落演替情况为农田弃耕→杂草丛生→灌木丛生→茂密的乔木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杂草阶段仓鼠种群密度时,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不会造成误差
B.大蓟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均存在,但不同阶段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
C.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
D.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14.微生物常被用于基因工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耐热的细菌中获取PCR所需的DNA连接酶
B.大肠杆菌、酵母菌等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C.作为载体的DNA分子需具有合成抗生素的基因
D.常利用土壤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15.下列有关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代谢类型都是异养需氧型
B.发酵过程中所有的相关反应都是在微生物的细胞内进行的
C.发酵过程中控制好温度既有利于目的菌的生长,也可抑制杂菌的生长
D.传统发酵的操作过程中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
16.某同学给正常小鼠静脉注射一定量的与小鼠血浆渗透压等渗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输入的葡萄糖可以进入细胞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细胞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小鼠尿量增加
C.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对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没有影响
D.血糖含量恢复正常水平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1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 )
A.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调查结果会偏小
C.均匀分布、随机分布也属于种群的特征
D.与呈“S”型增长的种群相比,呈“J”型增长的种群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
18.在盛有100 mL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培养瓶中加入少量活酵母菌,将培养瓶置于适宜温度、通气良好等条件下恒温培养24 h,每隔一定时间抽取1 mL样液检测酵母菌的数量,统计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h)
0
3
6
9
12
15
18
21
24
酵母菌数量的对数
3.2
4.1
5.2
6.5
7.5
8.1
8.7
8.3
7.1
A.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B.该酵母菌种群数量总体呈“S”型增长,在第18 h左右达到K值
C.酵母菌计数时,将培养液先滴入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中方格内部的酵母菌
19.
右图是某二倍体动物(XY型性别决定)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
B.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和雄性中出现的概率不同
C.该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D.该细胞的DNA分子数不止8个
20.下图为甲、乙两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中曲线可知乙为低血糖患者
B.甲可能有多饮多尿症状
C.乙在进食1 h内一定可检测到尿糖
D.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来降低甲的血糖浓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21.细胞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是成功的关键。下列选择合理的是( )
A.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细胞
B.选择病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后可形成免疫匹配的移植器官
C.选择既能产生专一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培养可制备单克隆抗体
D.选择植物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可筛选出有用的突变体
22.下列关于酶制剂和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酶的固定方式看,交联法比吸附法对酶活性影响大
B.可用海藻酸钠包埋消化酶制成多酶片用于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C.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主要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D.探究不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实验中,水温和浸泡时间都属于无关变量
23.下图1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图,图2表示Na+通道和K+通道的生理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②过程Na+进入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B.图2中的乙可对应图1中的②过程
C.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
D.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图1中③对应的值会有所增大
24.某生态系统中,黑线姬鼠处于第二营养级。现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中,调查黑线姬鼠与Z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下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黑线姬
鼠数量
(只)
18 500
19 200
14 500
11 500
9 400
9 500
9 400
9 500
Z的种
群数量
(只)
100
120
190
240
170
160
170
160
A.在引种后的前4年内,物种Z处于理想环境中
B.在第4年,Z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
C.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最可能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
D.Z种群数量增加时,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会减少,二者一定为竞争关系
25.下图是一单基因遗传病(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在某家系中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单基因遗传病无论是哪种遗传方式,Ⅰ2均为杂合子
C.若检测到Ⅰ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不需要基因诊断就能确定Ⅲ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D.若检测到Ⅰ1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则Ⅲ1和Ⅲ3近亲结婚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8分)2018年6月,美国《科学》杂志刊登新理论:蓝藻可利用近红外光(NIR)进行光合作用。科学家用4组不同成分的光分别处理生长状态相同的蓝藻,10天后测定相关量,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1
2
3
4
光的成分
白光
白光+
蓝紫光
白光+
NIR
白光+
蓝紫光+
NIR
叶绿素含量/
(mg·g-1)
叶绿素a
0.53
0.64
0.53
0.63
叶绿素b
0.12
0.14
0.08
0.07
叶绿素f
0.02
0.02
0.98
0.98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1)
4.9
6.6
6.8
3.2
气孔导度/(mmol
H2O·m-2·s-1)
234
214
240
184
(1)科学家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第3组可以得出NIR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实验中1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实验中选用蓝紫光作为补充光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补充蓝紫光和NIR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蓝藻生长。
(4)第4组实验中净光合速率最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剥制神经—肌肉标本如图甲所示,将其浸注在可保持标本活性的液体A中。图乙为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液体A的成分应和________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A中钠离子、钾离子的浓度所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渗透压应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神经细胞的细胞内液渗透压。
(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________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乙酰胆碱),Ach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变为________(填“外正内负”或“外负内正”)。
(3)分离标本中的神经纤维并按图丙、图丁分别连接灵敏电流计,则:
①电流计按照图丙、图丁所示的连接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出该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h=k,同时在图丙、图丁中a、c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观察指针偏转,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图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受刺激时,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8分)某草原中有黑尾鹿种群,也有其主要捕食者美洲狮和狼。1905年以前,该地黑尾鹿群保持在4 000头左右的水平,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到1925年达到高峰,约有10万头,由于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回答下列问题:
(1)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鹿群进化起促进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对该草原群落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洲狮和狼一般不能将所有的鹿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9分)图1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遗传情况;图2表示基因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对___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花色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现有一纯合白花植株,为了确定其具体的基因型,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除了待测的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未知外,其他可供杂交实验的各种花色植株的基因型都是已知的)。
①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下图是人体细胞结构模式简图,据图可知细胞膜的结构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等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细胞是胰岛B细胞,当血糖升高时,可促进该细胞分泌某种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____________、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及转化成非糖物质等。
(2)若该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当机体受到寒冷等刺激时,该细胞结构中的受体最有可能识别________激素,并与其特异性结合。
(3)若该细胞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能够增加________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该激素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细胞是神经细胞,当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电信号可通过________的跨膜运输使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转化为________。
(5)图中的神经递质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
31.(8分)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外源赤霉素对甘蔗节间伸长及其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选择伸长初期生长健壮的相同甘蔗幼苗进行处理,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在设计处理实验时,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甘蔗幼苗,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用200 mg/L的赤霉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乙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人员还将每组设置3次重复,________从而减小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研究表明,外源赤霉素对甘蔗幼茎生长的影响是______,对甘蔗产生生长素和乙烯分别具有一定的________作用。
(3)研究表明外源赤霉素对甘蔗幼茎产生脱落酸的影响及其具体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8分)梨树胶孢炭疽病是严重危害梨树的一种真菌病害,目前生产上侧重于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该方法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危害。为改善这种状况,科研工作者对梨树胶孢炭疽病生物防治菌进行分离纯化,具体流程如下:
各种菌株的分离→炭疽病生物防治菌的筛选→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对病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0菌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未知的微生物时,一定注意进行规范的无菌操作,以防研究者________________。分离和筛选菌株的培养基为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和筛选出来的菌株,要进行纯化处理,纯化处理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纯化得到的菌珠经培养会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0菌株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进行________。
33.(8分)利用单克隆抗体特异的作用于埃博拉病毒侵染蛋白(VP40蛋白)是一种战胜埃博拉病毒的有效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使目的基因的两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过程②需要用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基因表达载体中,VP40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________,其作用是能够被________识别和结合,从而保证③顺利完成。
(4)为检测VP40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以采用________技术。VP40蛋白抗体能够战胜埃博拉病毒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仿真模拟练(二)
1.解析:选A。由题干信息可知,Na+、K+均不能通过人工质膜,如果在人工质膜中插入缬氨霉素后,可使K+的运输速率提高100 000倍,但它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说明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运载K+的载体蛋白,载体蛋白能极大地提高运输速率,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可能为协助扩散。综上分析,A错误,B、C、D正确。
2.解析:选C。据题干信息可知,天敌捕食导致AA和Aa个体减少,aa个体增加,从而造成A的基因频率下降,a的基因频率上升,使种群朝着a基因积累的方向进化,A错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B错误;昆虫天敌与昆虫种群在捕食与躲避捕食中实现了共同进化,C正确;设该种群初始数量为100个,则AA个体数为30个、Aa个体数为60个,aa个体数为10个,一年后,AA的个体数=30-30×10%=27,Aa的个体数=60-60×10%=54,aa个体数=10+10×10%=11个,则AA个体所占比例为27/(27+54+11)×100%=29.3%,Aa个体所占比例为54/(27+54+11)×100%=58.7%,D错误。
3.解析:选D。表现型为高茎抗病的亲本植株自交,F1有4种表现型,由此可判断出高茎和抗病为显性性状,且亲本为双杂合子(AaBb),A正确。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在只考虑抗病、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时,F1中抗病植株与感病植株之比为3∶1,B正确。选择F1中高茎抗病植株(A_B_)自由交配,两对基因分开考虑,只考虑A、a基因时,F1高茎植株中AA个体占1/3,Aa个体占2/3,可计算出A基因的频率为2/3,a基因的频率为1/3,F1高茎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高茎植株(A_)占8/9,同理F2中抗病植株(B_)也占8/9,故选择F1中高茎抗病植株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高茎抗病植株占(8/9)×(8/9)=64/81,C正确。若含A基因的花粉死亡,则Aa自交后代中不存在AA个体,高茎植株(Aa)占1/2,Bb自交后代中抗病植株(B_)占3/4,所以F1中高茎抗病植株(AaB_)占(1/2)×(3/4)=3/8,D错误。
4.解析:选D。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所以接触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一侧的胚芽鞘细胞的生长速度加快,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但生长素不能促进细胞分裂,A错误;结合图1、图2可知,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小于c时,胚芽鞘一直向右侧弯曲,生长素浓度大于c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B错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b时,α值越来越大,但是不会一直增大,同时,α小于90°时,胚芽鞘生长仍受到促进,C错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为0时,胚芽鞘还能生长,可能是胚芽鞘中本来就含有生长素,D正确。
5.解析:选B。HUS患者会出现血管内溶血,表现为红细胞破裂,血小板也会减少,红细胞破裂后内含的血红蛋白会进入血浆中,而正常人的血浆中一般不含血红蛋白,A正确。使人患出血性肠炎的大肠杆菌具有细胞结构,能独立生存,培养时无须用到活的动物细胞,B错误。急性肾衰竭可能会引发少尿或无尿,内环境中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无法通过尿液正常排出体外,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发生改变,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需要多系统的共同调节,若发生肾衰竭,机体水盐平衡调节功能会被破坏,进而造成内环境稳态被破坏,D正确。
6.解析:选A。由题图可知,Ⅰ中只有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Ⅱ中则有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即Ⅰ比Ⅱ少一级消费者(或少了一个营养级),能量流动有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多,被消耗的能量或被浪费的能量越多,因此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A正确。由题干可知,Ⅰ和Ⅱ的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而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并根据能量流动过程中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故Ⅰ、Ⅱ中的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B、D错误。一般来说,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是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由于题干中没有给出各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不能判断Ⅰ和Ⅱ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
7.解析:选C。a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叶肉细胞只能进行细胞呼吸,此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正确。b点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B正确。若增加CO2浓度,则光补偿点(b点)向左移动,C错误。当植物缺镁时,影响光反应的进行,光补偿点增大,即b点右移,D正确。
8.解析:选C。分析题图可知,①②表示RNA复制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①~③过程中存在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都是A—U、G—C,A正确;题图表明,+RNA可作为翻译衣壳蛋白和酶X的模板,同时也是柯萨奇病毒的遗传物质,B正确;克里克研究并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不包括RNA的自我复制(即①②过程),RNA的复制和逆转录是后来科学家对中心法则补充的内容,C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核糖体,酶X(能催化RNA合成)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RNA复制酶,D正确。
9.解析:选C。剧烈运动的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增加,二者都具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产热量增加,为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散热量也增加,A正确;剧烈运动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增加,机体通过出汗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强,B正确;身体平衡中枢位于小脑而不是下丘脑,C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主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正确。
10.解析:选D。诺如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其变异率高,难以研制疫苗进行免疫预防,A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T细胞和B细胞通过抗原受体来识别抗原,因此诺如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经过抗原受体识别后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B项正确;侵入人体细胞内的诺如病毒需要通过细胞免疫裂解相应的靶细胞,使其失去藏身之所后,再由体液免疫彻底消灭,C项正确;浆细胞不能合成和分泌抗原受体,D项错误。
11.解析:选C。图示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其中Ⅰ表示光反应阶段、Ⅱ表示暗反应阶段,物质A为ATP、物质B为[H]、物质C为(CH2O)。光反应产生的ATP,全部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A错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均产生[H],但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Ⅱ(NADPH),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H]为还原型辅酶Ⅰ(NADH),B错误。H2O可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生成CO2和[H],CO2可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被C5固定形成C3,故用18O标记H2O,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后,18O可能存在于C3中,C正确。突然增大光照强度,则光反应加快,产生的ATP和[H]增加,则C3的还原加快,即C3消耗加快,而CO2供应不变,短时间内CO2固定生成C3的速率不变,故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3含量会降低,D错误。
12.解析:选C。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且红眼对白眼为显性。设相关基因用R、r表示,则杂交过程可表示为XrXr×XRY→XRYr∶XrY=1∶1,即正常情况下,无白眼雌果蝇出现。白眼雌果蝇出现的原因分析:若发生基因突变,亲代雄果蝇发生基因突变(R突变为r),产生含白眼基因的精子Xr,与基因型为Xr的卵细胞结合,发育形成的个体为白眼雌果蝇,A不符合题意;若发生基因突变,受精卵分裂时红眼基因突变为白眼基因,可使XRXr变为XrXr,B不符合题意;亲代雄果蝇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不能产生基因型为Xr的精子,C符合题意;若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来自精子的X染色体缺失了含红眼基因的片段,受精卵XrXO(O表示相关基因缺失)可发育为白眼雌果蝇,D不符合题意。
13.解析:选A。被标记的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会造成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据“种群数量=第一次捕捉的个体总数×第二次捕捉的个体总数/第二次捕捉的个体中有标记的个体数”可知,结果会偏高,A错误;弃耕的农田到乔木林阶段的环境不同,因此不同阶段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B正确;灌木比草本植物长得高,获得阳光的能力强,而草本植物易被灌木遮挡阳光,其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C正确;从弃耕农田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D正确。
14.解析:选D。从耐热的细菌中获取PCR所需的DNA聚合酶,A错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的衍生物,B错误;作为载体的DNA分子需要有抗生素抗性基因,以便于后期的筛选,C错误;常利用土壤农杆菌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双子叶植物细胞中,D正确。
15.解析:选C。果酒发酵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A错误;腐乳发酵过程中相关反应可在微生物的细胞外进行,B错误;目的菌和杂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不同,C正确;果酒制作的传统发酵的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严格的灭菌处理,D错误。
16.解析:选C。细胞可以吸收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葡萄糖可以氧化分解,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给正常小鼠静脉注射的是与小鼠血浆渗透压等渗的葡萄糖溶液,当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到细胞中,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增加,B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时,与细胞内液存在浓度差,会导致细胞失水或吸水,故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对细胞内液渗透压有影响,C错误;血糖浓度的变化可以直接刺激胰岛细胞,还可以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调控胰岛细胞的激素分泌,因此血糖含量恢复正常水平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D正确。
17.解析:选C。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宜选择双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A不合理;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第二次捕捞时捕获的鱼中被标记个体数偏少,计算所得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B不合理;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合理;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呈“J”型增长的种群没有K值,D不合理。
18.解析:选B。探究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抽样调查法,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显微计数法)进行种群数量的计算,A错误。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酵母菌数量从第0 h开始增加,第18 h左右达到最大值,此后受营养物质等因素的限制,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种群数量总体呈“S”型增长,B正确。酵母菌计数时的正确操作是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吸走多余的培养液后,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C错误。与样方法一样,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对方格内的酵母菌采用的统计原则是“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D错误。
19.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该动物细胞内的性染色体形态不同,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A正确。由于d基因只位于一对性染色体的一条上,则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性和雄性中出现的概率不同,B正确。该细胞分裂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不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错误。图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故细胞核DNA分子数为8个,另外细胞质中也存在DNA分子,因此DNA分子总数不止8个,D正确。
20.解析:选B。根据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0.8~1.2 g·L-1可知,甲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乙为正常人,A错误。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等症状,B正确。正常人进食1 h内尿液中一般不会含有葡萄糖,C错误。胰岛素为蛋白质类激素,口服后会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D错误。
21.解析:选BCD。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不能分裂,不能培养获得大量细胞,A不合理;病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后形成的器官用于移植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B合理;经过两次筛选获得的能产生专一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可在小鼠腹腔或体外培养液中培养,来制备单克隆抗体,C合理;愈伤组织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诱变处理后再经筛选可能获得有用的突变体,D合理。
22.解析:选AD。交联法是将酶相互连接起来,而吸附法是将酶吸附在载体表面上,可见交联法对酶活性影响较大,A正确;消化酶分子较小,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一般不用包埋法固定消化酶,B错误;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主要目的是洗去CaCl2,C错误;探究不同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实验中,不同加酶洗衣粉是实验的自变量,而水温和浸泡时间等都属于无关变量,D正确。
23.解析:选AB。图1中②过程Na+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图2中的乙表示Na+大量内流,K+少量外流,可对应图1中的②过程,B正确。K+的外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C错误。适当增大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图1中③对应的值会有所增大,D错误。
24.解析:选B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引种后的前4年内,物种Z每年的数量增长倍数(λ值)不相等,说明物种Z不呈“J”型曲线增长,故物种Z不是处于理想环境中,A项错误;在第4年,Z种群数量最多,其种内斗争最激烈,B项正确;表中信息显示,将某动物新物种Z引入该生态系统后,一段时间内,Z种群数量随黑线姬鼠数量的增多而增多,当黑线姬鼠的数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其数量开始减少,而此时Z种群数量继续增加,一段时间后,Z种群数量开始减少,然后两者趋于相对稳定,说明黑线姬鼠种群和Z种群最可能为捕食关系,二者共同进化,C项正确,D项错误。
25.解析:选ABC。分析遗传系谱图,Ⅰ1和Ⅰ2正常,所生儿子Ⅱ2和Ⅱ5患病,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2的基因型为Aa,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2的基因型为XAXa,无论哪种遗传方式,其均为杂合子,B正确;若检测到Ⅰ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说明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1的基因型为XAY,不需要基因诊断就能确定Ⅲ1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C正确;若检测到Ⅰ1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说明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1(Aa)和Ⅲ3(Aa)近亲结婚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1/2)×(1/2)×(1/2)=1/8,D错误。
26.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第1组为白光照射,第2~4组分别添加了不同成分的光,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的成分,光成分的改变导致叶绿素含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蓝藻的净光合速率发生改变。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的成分与蓝藻净光合速率的关系。(2)将第3组与第1组进行对照,第3组的叶绿素f的含量高于第1组,因此推断NIR通过提高叶绿素f的含量来提高光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光合速率。(3)第1组用白光处理,为对照组。蓝藻中含有的光合色素是叶绿素和藻蓝素,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选择蓝紫光作为补充光源。同时补充蓝紫光和NIR的第4组与第1组进行对比,第4组的净光合速率低于第1组的,故同时补充蓝紫光和NIR会抑制蓝藻的生长。(4)将第4组的数据与第1组进行对比分析,第4组的总叶绿素的含量高于第1组,但是气孔导度明显低于第1组,推断导致第4组净光合速率最低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导度减小,进入到叶肉细胞中的CO2减少,从而导致暗反应速率减慢,光合速率减小。
答案:(1)探究光的成分与蓝藻净光合速率的关系
(2)NIR主要通过提高叶绿素f的含量来提高光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3)对照 蓝藻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抑制
(4)气孔导度减小,CO2供应不足,暗反应减慢,光合速率小
27.解析:(1)组织液是存在于细胞之间的液体,又名细胞间隙液。由题干信息,神经—肌肉标本浸注在可保持标本活性的液体A中,由此可知液体A的成分应和组织液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A中的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液体A的渗透压应等于神经细胞内的渗透压,从而保持神经—肌肉标本正常的生理活性。(2)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会引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肌膜的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3)①由于图丙、图丁中电流计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可知,没有电位差, 不能测出该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②由于图丙的冲动只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非常快,而图丁的冲动经过了突触间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传递速度较慢,因此若h=k,同时在图丙、图丁中a、c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观察指针偏转,图丁指针反应时间落后。③受刺激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使得兴奋部位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
答案:(1)组织液(或细胞外液或内环境) 钠离子浓度较高,钾离子浓度较低 等于
(2)突触小泡 外负内正
(3)①不能 图丙、图丁中电流计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
②丁 图丙的冲动只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图丁的冲动经过了突触间的“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转换
③钠离子内流
28.解析:(1)由题意可知美洲狮和狼是捕食者,黑尾鹿是被捕食者,捕食者(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被捕食者(黑尾鹿)起促进作用,这是因为捕食者(美洲狮和狼)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黑尾鹿)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美洲狮和狼以黑尾鹿为食,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制约并稳定了黑尾鹿群的数量,同时让植物资源也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3)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是要合理地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1)美洲狮和狼所吃掉的大多是鹿群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鹿群的发展 (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制约并稳定了鹿群的数量,同时可以让植物资源也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合理即可) (3)合理地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29.解析:(1)由题意可知,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时,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为了防止异花传粉,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进行套袋处理。(2)图1显示,F2的表现型比例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分析图2可知,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为了确定一纯合白花植株的具体基因型,可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如果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开蓝花;如果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开紫花。
答案:(1)母本 套袋 防止异花传粉 (2)遵循 F2出现9∶3∶4的表现型比例 (3)①将待测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蓝花植株杂交(答案合理即可) ②若后代全开紫花,说明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后代全开蓝花,说明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答案合理即可)
30.解析:(1)血糖升高时,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及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2)当机体受到寒冷等刺激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3)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与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4)由题图可知,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神经细胞产生的电信号可通过Ca2+的跨膜运输使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而转化为化学信号。(5)图中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出细胞。
答案:(1)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 (2)促甲状腺 (3)抗利尿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4)Ca2+ 化学信号 (5)胞吐
31.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溶液的有无,乙组为对照组,用等量的蒸馏水进行叶片喷施。重复实验求平均值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2)由图1可知,外源赤霉素处理组株高增加,赤霉素能通过促进细胞伸长来促进植株生长。由图4可知,外源赤霉素能促进生长素的产生。由图2可知,外源赤霉素能抑制乙烯的产生。(3)由图3可知,外源赤霉素能抑制脱落酸的产生,且抑制作用是先增大后减小,最后消失。
答案:(1)用等量蒸馏水进行叶面喷施(需强调“等量”及“叶面喷施”) 求平均值 (2)促进伸长(答“促进生长”不可) 促进、抑制 (3)抑制作用先增大后减小直至消失(或答14天前抑制作用增大,14天后抑制作用减小,56天时无抑制作用)
32.(1)被致病微生物感染 选择培养基 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 (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 大小、形态、隆起程度和颜色 (3)能够抑制炭疽病菌的生长繁殖;测定筛选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RT30菌株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最大 灭菌处理
33.解析:(1)过程①中选用两种限制酶切割,可以使目的基因的两端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避免目的基因环化,保证目的基因按一定方向插入到质粒中。(2)图中过程②用Ca2+处理大肠杆菌,可以增大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大肠杆菌易于吸收质粒(外源DNA)(或处于感受态),提高转化效率。(3)基因表达载体中,VP40基因的首端必须含有启动子,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位点,可以启动VP40基因的转录。(4)检测VP40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即检测VP40基因是否控制合成VP40蛋白,可以用VP40蛋白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检测。VP40蛋白抗体可以特异性地和埃博拉病毒的VP40蛋白结合,使之凝集成团,失去侵染细胞的能力。
答案:(1)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错误连接(或防止目的基因环化)
(2)Ca2+ (CaCl2)处理过的大肠杆菌易于吸收质粒(外源DNA)(或处于感受态)
(3)启动子 RNA聚合酶
(4)抗原—抗体杂交 VP40蛋白抗体与VP40蛋白结合,阻止了埃博拉病毒侵染细胞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