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一轮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专题训练-普通用卷
展开
高中物理一轮复习重力弹力摩擦力专题训练
副标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总分 |
得分 |
|
|
|
|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
- 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图中是在双人跳台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她们站在离水面高的跳台上跳下,若只研究运动员入水前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了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中的运动员视为质点
B.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
C. 以陈若琳为参考系,王鑫做竖直上抛运动
D. 跳水过程中陈若琳和王鑫的重心位置相对她们自己是不变的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速度、位移、路程、加速度都是矢量
B. 力不能没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C. 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D. 通常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 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由下落的石块速度越来越大,说明石块所受的重力越来越大
B. 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 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D. 能把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靠的是纱线之间静摩擦力的作用
- 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物体重心位置既与物体质量分布有关,又与物体形状有关
B. 两物体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方向与弹力方向一定互相垂直
C. 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可以是静摩擦力,也可以是滑动摩擦力
D. 悬挂在弹簧挂钩下面的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 如图所示,物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力F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B上,A、B保持静止,则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A. 3
B. 4
C. 5
D. 6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就越大
B. 的速度比的速度小
C. 俄罗斯的重力加速度大于越南的重力加速度
D. 摩擦力一定都等于
- 小明对重力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B. 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在同一地点,同一物体静止时所受的重力与其运动时所受的重力不一样
-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水平力F推粗糙水平面上的重物,但没有推动.关于该重物所受的摩擦力判断正确的是
A. 不受摩擦力
B. 受到向左滑动摩擦力
C. 受到向左静摩擦力
D. 受到摩擦力大小小于水平力F的大小
- 如图所示,皮带运输机将物体匀速地送往高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作用
B. 物体是运动的,所以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
C. 传送的速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也越大
D. 若匀速向下传送物体,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沿皮带向下
- 一根轻质弹簧,当它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为G的物体时,长度为;当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压一重为G的物体时,其长度为两种状态下弹簧均未超过弹性限度,则该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A. B. C. D.
- 和分别表示劲度系数为和的两根弹簧,和b表示质量分别为和的两个小物体,,将弹簧与物块按下图所示方式悬挂起来,现要求两根弹簧的总长度最大,则应使
A. 在上,a在上 B. 在上,b在上
C. 在上,a在上 D. 在上,b在上
-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B. 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C.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D. 接触面上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 下列关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
B. 摩擦力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 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D. 在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间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一定越大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
B. 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极短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
D. 实心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
- 某物体质量为1kg,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A. 物体所受的拉力总是大于它所受的摩擦力
B. 物体在第3s内所受的拉力大于1N
C. 在内,物体所受的拉力方向始终与摩擦力方向相反
D. 物体在第2s内所受的拉力为零
|
- 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
B. 由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形变量x成反比
C. 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
D. 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 一根轻质弹簧,当它受到的拉力时长度为,当它受到的拉力时长度为,问弹簧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为多少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 一根弹簧在大小为50N拉力作用下,其总长为12cm,若所受的拉力再增加4N,则总长变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分析】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时,可将物体视为质点;参考系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理解质点、参考系、重心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可将正在比赛中的运动员视为质点,故A错误;
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下降,故感觉水面在加速上升,故B正确;
C.两运动员的运动情况相同,故以陈若琳为参考系,王鑫静止,故C错误;
D.跳水过程中陈若琳和王鑫由于不断改变姿势,故他们的重心位置相对她们自己是变化的,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略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三大性质力的认识和理解
A、根据重力计算式知,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故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在下落过程认为重力加速度是确定的,故重力不变,故A错误
B、根据弹力大小的决定式知影响弹力大小的因素是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所以劲度系数大,形变量为零时,弹力也是零,故B错误
C、动摩擦系数的影响因素是两物体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的,与压力无关,故C错误
D、能把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靠的是纱线之间静摩擦力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D
【解析】【分析】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并不是最重的一点;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本题考查重心的决定因素,要注意明确重心是等效作用点,其位置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接触、挤压、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可知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
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小球.小球所受弹簧秤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秤,明确弹力产生原理,即可求解。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重心的定义,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解答】
物体的重心位置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质量分布,故A正确。
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而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故二者一定相互垂直,故B正确。
摩擦力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运动方向无关,故有静摩擦的两个物体间相对静止,相对地面可以运动;有滑动摩擦的两个物体间有相对滑动,相对地面可以有一个物体是静止的,故C正确。
悬挂在弹簧挂钩下面的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D错误。本题选不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利用隔离法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A受到重力、地面对A的支持力、B对A的压力、B对A的摩擦力,则A、C、D错误,B正确.
6.【答案】C
【解析】解:A、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量大,但如果时间很长,加速度也可以很小;故A错误;
B、速度为矢量,正负只表示方向不能表示大小,故的速度比的速度大;故B错误;
C、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大,故俄罗斯的重力加速度大于越南的重力加速度;故C正确;
D、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只与滑动摩擦力与动摩擦因数和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不能通过公式求解;故D错误;
故选:C.
明确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知道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性,知道比较大小时要根据绝对值进行比较;
重力加速度与纬度和高度有关;
滑动摩擦力计算,而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受力分析求解.
本题考查摩擦力、加速度、速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等,要明确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要掌握两种摩擦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7.【答案】B
【解析】解:A、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或者说垂直于当地的水平面,故A错误;
B、根据对A选项的论述可知,B正确;
C、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以及物体的形状有关,不一定在物体之上,故C错误;
D、物体的重力大小为,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解:水平方向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推力,摩擦力方向与推力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暗含的条件,大木箱桌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受力平衡.经常地错误认识推不动是由于推力小于摩擦力,没有把握住题目的关键所在.
9.【答案】A
【解析】【解析】A.运送过程中,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向上,故A正确;
B.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即相对传动带静止,所以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故B错误;
C.物体匀速上升由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沿斜面下滑的分量,与传送速度无关,故C错误;
D.无论把物体匀速运往高处还是匀速运往地面,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都有沿皮带向下的运动趋势,物体都会受到沿皮带向上的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解:解:设弹簧的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则根据胡克定律得
联立得;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略
1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是否受摩擦力的判断。摩擦力总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静止的物体不一定受静摩擦力,而滑动的物体不一定是滑动摩擦力,从而即可求解。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以及它们的方向.知道摩擦力的分类,及之间的区别,注意相对运动的含义。
【解答】
A.静摩擦力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比如:用板擦擦黑板,黑板受到滑动摩擦力,但它没有运动,A错误;
B.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比如:用手拿着水杯运动,水杯受静摩擦力,B正确;
C.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C错误;
D.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而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B。
13.【答案】AC
【解析】【分析】
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时,两物体间不一定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还要存在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才有摩擦力。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弹性形变恢复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也可能相同。
本题考查了重心、弹力、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注意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及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
【解答】
A.重力,g与地理位置有关,所以重力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故A正确;
B.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也可能相同,比如,摩擦力作为动力时,与运动方向相同,故B错误;
C.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相互接触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可见,有摩擦力,必有弹力;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C正确;
D.在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接触面间的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而实际的摩擦力不一定变大,如手握住重物,接触面间的压力越大,但是静摩擦力等于重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AC。
14.【答案】ACD
【解析】【分析】
掌握加速度和速度的物理意义,明确速度定义式含义,掌握重心的含义。
本题考查了有关速度、加速度、重心的理解,明确其含义等。
【解答】
B.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与时间有关,故B错误;
A.加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定相同,故A正确;
C.根据速度定义式,当极短时,速度v基本不变,则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物理的极限法,故C正确;
D.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实心球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球心处 ,故D正确。
故选ACD。
15.【答案】BC
【解析】解:
A、D、物体第1秒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秒做匀速直线运动,第3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分别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式,第2秒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故A、D错误;
B、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为1N,由得:,所以拉力大于1N,
故B正确;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可知:拉力方向始终与摩擦力方向相反,故C正确.
故选:BC
从图象得到第1秒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秒做匀速直线运动,第3秒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加速度后,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分析.
本题以运动学图象为背景,主要考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能力,关键要明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从而进行分析.
16.【答案】ACD
【解析】解:A、B、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因素决定的,不同弹簧一般k不同,同一弹簧k一定,由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成正比,故AC正确,B错误.
D、由,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ACD
胡克定律中,x是弹簧形变量x;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决定,与F、x无关.
本题关键要准确理解胡克定律,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对于简单问题也不能轻视.
17.【答案】解答一:设弹簧的自然长度为,由胡克定律有:
当,时,
当,时,
两式相比有:
解得再由
.
解答二:由于,必有
又由于
.
【解析】同一弹簧劲度系数k是不变的,作用力不同,弹簧的形变量不同,但都遵从胡克定律.
18.【答案】
【解析】【分析】
根据胡克定律公式分两次列式后联立求解即可。
本题关键根据胡克定律列式求解,要明确胡克定律公式中的x表示形变量伸长量或者压缩量。
【解答】
弹簧在大小为50N拉力作用下,其总长为12cm,设弹簧原长为,根据胡克定律公式,有:
所受的拉力再增加4N,则总长变为,据胡克定律公式,有:
联立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