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声现象简答题专题练习 有答案 有解析
展开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声现象简答题专题练习 有答案 有解析 共12题
一、简答题
1.小明同学是一个科学迷,他在看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新闻后兴奋得不得了,当天晚上他做梦梦到自己乘坐宇宙飞船也登上了月球,看到插在月球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远远听到“嫦娥四号”正在播放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曲激动不已.请指出小明梦中所见的一处科学性错误: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2.图中是李白所写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包含着不少物理知识.示例,现象;千里江陵一日还;知识;小舟的速度快.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其中蕴含的一个现象及其对应的物理知识: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中光污染和噪声污染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举例说明周围存在哪些光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现象?并从物理学角度提出相对应的改善措施(各写出一条即可)
4.夜间,同学们已经进入梦乡,可宿舍附近的舞厅又响起一阵阵乐曲声,几个同学被吵醒后,一个起身关上窗户,一个用被子蒙住了头,另一个起身找老师到舞厅交涉,舞厅立即将音量放小了。这三位同学各采取了什么方法减弱噪声?
5.在小河中,渔民有一种捕鱼的方法:在小船上放一块大竹板,一个人用棒敲击竹板,另一人用渔网捕鱼,请你说出这种捕鱼方法的道理_______.
6.生活中,针对不同噪声的特点,人们选择不同的方式防治噪声.例如,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航空母舰上指挥飞机起降的工作人员戴着耳塞,道路旁植树等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请总结人们通常从哪几个环节防治噪声.对课堂上的噪声,你认为最好要在哪个环节防治?
7.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当路人问路时,学钓鱼的小儿为何要远远地摆手,不答应呢?请联系所学的声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8.铁路工人为了确定远方是否有火车来,就用耳朵趴在铁轨上听下远方是否有火车,请说出其中道理。
9.2019.10.1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小红在现场观看国庆的游行队伍时,观察到远处走来的锣鼓队中敲锣打鼓的人的敲击动作和鼓声不大合拍,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10.2019年是我国建国70周年,国庆期间,一部口碑炸裂的电影横空出世一《我和我的祖国》.里面的一个片段《前夜》(如图)讲述的是1949年开国大典前夜,黄渤饰演的工程师林治远接受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一一在开国大典之前,为开国大典制作根电子升旗杆,电子升旗杆要实现自动化控制,必须要在国歌结束的同时,国旗正好上升到旗杆的顶端.电子升旗杆是由电动机带动绳子(绳子绕过旗杆顶端的定滑轮)运动,使国旗升到旗杆顶的装置.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当林治远听到号声刚好结束时国旗也刚好到达旗杆顶端时内心欣喜若狂:但是在国歌奏完最后一个音符时,旗杄上的阻断球意外破碎,以致红旗被绞进定滑轮里,这让所有人顿时陷入了紧张,他们必须要立即给旗杆换一个阻断球.附近的人们为他们送来了所需的铬等金属材料林治远将它们先烧化后浇铸成一个完整的阻断球,然后他亲自攀爬到旗杆顶端将阻断球焊接好,确保了开国大典升旗时,红旗到达旗杄顶端在阻断球的作用下停下了,飘扬在广场上空.请参照示例写出以上述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信息:绳子绕过旗杆顶端的定滑轮
物理知识:定滑轮的实质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交谈,听起来要响亮的原因是什么?
12.据报道,某医科大学调查结果表明:一些城区青年的听力尚不如农村的中老年人,你能说明原因吗?
答案
1 【答案】见解析 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2]科学性错误:看到插在月球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判断依据: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无法形成风.
科学性错误:远远听到“嫦娥四号”正在播放的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曲;
判断依据:月球表面为真空状态,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2
【答案】两岸猿声啼不住 声音靠空气传播
【解析】
【详解】
我们可以从物理学中的声学、运动学入手,故可得①现象:两岸猿声啼不住;知识:声音靠空气传播;
②现象:轻舟已过万重山;知识:参照物.
3【答案】光污染: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应该减少表面光滑的装饰 噪声污染:马路上的施工中的撞击声,应该在施工地周围转上隔音墙
【解析】
【详解】
光污染:城市建筑物会使用玻璃幕墙,玻璃幕墙反射光线,若是弧形的幕墙,有可能会将光线会聚于一点,产生火灾;解决措施:可以减少表面光滑的装饰,这样光会发生漫反射,不容易产生危险;
噪声污染:马路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对附近居民产生影响;解决措施:可以在施工地附近建立隔音墙.
4【答案】关窗户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被子蒙住头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找老师到舞厅交涉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分别是:人耳处,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减弱。三位同学采取的措施分别是:关窗户的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被子蒙住头的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到舞厅交涉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在小河中,渔民捕鱼时,用棒敲击竹板发出声音,引起鱼惊慌而游动,便于捕鱼人发现鱼的位置,这种捕鱼方法说明液体能传声。
【点睛】
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6【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
通常人们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对课堂上的噪声,要在声源处防治,上课要尽量保持安静。
7【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
人们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和水传播被鱼听到;声音能够传递信息,鱼听到人的说话声会被吓跑。
8【答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铁路工人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就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解析】
【详解】
任何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当火车发出声音时,铁路工人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就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不用等到空气把声音传播过来,铁轨能把声音更快传播过来。
9【答案】答:见解析
【解析】
【分析】
从题目可以看出本题要用光速和声速的知识来解决;看到打鼓的人的敲击动作是以光速看到的,听到的鼓声是以声速听到的.
【详解】
敲锣打鼓的人的敲击动作是以光速传到人的眼睛,而听到的鼓声是以声音传播的速度传到人的耳朵,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是先看到敲击动作后听到鼓声,这样就会感觉敲击动作和鼓声不大合拍.
10【答案】见详解 见详解
【解析】
【详解】
[1]林治远听到号声;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声.
11【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详解】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是因为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了原声,所以听起来响亮.
12【答案】因为城区的噪声污染较农村严重得多,长期处于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会对人的听力产生损害,所以就出现城区青年的听力不如农村的中老年人的现象.
【解析】
【分析】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高分贝的声音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详解】
城市人口众多,工厂和商店相对集中,车辆也较多,城区的噪声污染比农村严重得多,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会对人的听力产生损害,一些城区青年的听力尚不如农村的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