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展开
福建师大二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
地 理 试 卷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班 级 姓 名 座 号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图表示不同的区域,实线表示明显的区域界线。虚线表示不明显的区域界线。ABC所表示的区域界线可能是:( )
A. 中国、福建、福州
B. 中国、季风区、福建
C. 中国、季风区、外流区
D. 中国、长江流域、闽江流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考点:区域特征
下图是某专题研究所选取的GIS图层,读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2. 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 学校分布 B.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 耕地分类和评价
3. 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交通线路 ④地下水文、地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 D 3. D
【解析】试题分析:
2. 学校分布考虑土地利用和交通,旅游区分布考虑交通、景观、住宿等问题,商业分布考虑居民点和交通,三者不用考虑地形和土壤条件;耕地分类考虑地形、土壤、水系,可作为评价耕地条件。
3. 深埋垃圾要远离居民点和耕地,避免对水体和土壤污染,与大气污染和交通线路关系不大;应增加区域规划和地下水文、地质条件,所以选D项。
考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现代化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在“2008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织赛事的各个部门,成为本届马拉松赛的新亮点。下图为120急救指挥中心出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组委会为了及时了解赛事的赛场实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S+GIS
C. GPS+RS D. GIS+RS
5. 组委会接到赛道某地点一个急救电话,需要通过120急救指挥中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救护车到达事故地点。如图所示,120急救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救护车离事故地点最近,可以利用的技术是:( )
A. RS B. GPS+GIS C. GPS+RS D. GIS+RS
【答案】4. A 5. B
【解析】
4. 实况监测与跟踪需要利用遥感技术,选A。
5. 利用GPS技术可以对事故地点进行准确定位,利用GIS技术可以确定最短路径。
【点睛】3S技术手段的选取:
RS主要适用于影像的获取及动态追踪等情境。GIS适用于数据分析及区域定位。GPS则适用于导航定位,注意GPS是点定位。
下表表示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6. 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分析,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存在的主要原因有( )
①热量条件相对较差 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 ③农业投入不足
④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粗放经营 ⑤土壤差异 ⑥生产习惯差异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④ D. ①②④⑤
【答案】C
【解析】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分析,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相对较差,农业科技水平较高但传统经验不足;农业投入不足;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粗放经营;土壤肥力较高;生产习惯差异不是单产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据此选C。
7. 长江三角洲粮食商品粮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 )
①、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 ②土壤条件较差
③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农业投入不足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长江三角洲粮食商品粮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导致长江三角洲地区总产量少,且产粮被人口消耗,选B。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肥力较高;农业投入也较高。
8. 《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长江中下游平原----苏北平原名列其中。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⑤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苏北平原概况。评选的依据有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所以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符合条件。苏北平原位于江苏中北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水源充足,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湿地包括沼泽、河湖、沿海滩涂等,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是( )
①洞庭湖 ②滩涂 ③闽江 ④渤海 ⑤水稻田 ⑥三峡水库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②③④⑤
10. 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下列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
A. 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 “围湖造田”,发展果疏、花卉生产
C. “耕海牧渔”,扩大水产养殖
D. “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答案】9. B 10. D
【解析】
9.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渤海是海洋,不属于湿地,据此选B。
10. 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需要依据湿地的特性,对湿地进行符合湿地特点的开发。变“北大荒”为“北大仓”, 建商品粮基地 以及“围湖造田”,发展果疏、花卉生产等做法是将湿地当做耕地,不合适; “耕海牧渔”应该因地制宜,不宜盲目扩大水产养殖;“退田还湖”,发展旅游是将湿地当湿地的做法,可以充分发挥湿地功能,选D。
下图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山西省从“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采,构造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电─钢 ④煤─铁─钢 ⑤煤─气─液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12. 山西省适宜布局有色冶金工业的条件有( )
①煤炭丰富 ②铝土矿储量丰富 ③近工业基地或中心城市 ④交通较便利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13. 该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 )
A. 煤炭的露天开采 B. 矿区道路的铺设排弃大量土石
C. 井矿巷道的建设 D.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答案】11. C 12. C 13. D
【解析】
11. 由联系图可知,山西省从“六五”期间围绕能源开采,构造的产业链有,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煤─气、液,选C。
12. 有色冶金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因此,原料、动力是必须考虑的,另外,市场、交通也是山西省的优势,选C。
13.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煤炭大量粗放式的开采,工业生产也不注重环境保护,成为该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选D。
下图表示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回答下面小题。
14. 我国与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最大不同:我国是以( )为主要消费能源,而世界是以( )为主要消费能源。
A. 煤炭 天然气 B. 石油 天然气
C. 煤炭 石油 D. 煤炭 核能
15. 我国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石油以保证能源消费,分析降低石油大量进口的根本措施是( )
A. 增加进口石油的自主产量 B. 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
C. 提高国内石油市场价格 D. 加大我国近海石油开采力度
【答案】14. C 15. B
【解析】
14. 我国的能源是以煤炭为主要消费能源,世界是以石油为主要消费能源,选C。
15. 降低石油大量进口的根本措施一方面要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拓宽能源渠道,开发新能源。增加进口量与题意不符,提高国内石油市场价格不能增加石油总量、近海石油开采量有限,更不能盲目加大开采力度,选B。
2012年10月30日,长江三峡水库蓄水水位升至175米,三峡枢纽可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抗旱等综合效益。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6. 长江三峡工程巨大的综合效益包括( )
①防洪,发电 ②消除鱼类洄游 ③灌溉,养殖 ④航运,旅游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长江近几十年洪涝灾害频繁的人为原因之一是( )
A. 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B. 围湖造田
C. 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D. 截弯取直工程
18. 受流域自然背景的影响,长江的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是( )
A. 上游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开发旅游业 B. 下游疏通河道,改善水运条件
C. 中游兴建大坝,防洪、发电 D. 采取梯级开发,实现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16. C 17. B 18. D
【解析】
16. 长江三峡工程巨大的综合效益包括防洪,发电、灌溉、养殖、航运、旅游等,鱼类洄游是一种生态现象,不能消除,也是工程中极力设法保护的,选C。
17. 围湖造田是长江近几十年洪涝灾害频繁的人为原因之一,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工程、截弯取直工程都会使得洪涝减少,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多发于冬季,而长江洪涝多在夏秋季节,选B。
18. 长江上游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开发水能资源为重点;中游地区利用丰富的资源,发展工农业生产,发电不是重点;下游地区在整治环境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要采取梯级开发,对整个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故选D。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形式新颖的农业生产模式,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基塘生产特色的形式充分利用下列哪个区位因素( )
A. 水热丰富 B. 地形低洼 C. 广阔市场 D. 政府政策
20.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
A. 混合农业 B. 乳畜业 C. 水果园艺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1. 如果图中,甲、乙、丙三处建制糖厂,食品厂和造纸厂,最佳方案是( )
A. 甲--食品厂;乙--造纸厂;丙--制糖厂 B. 甲--造纸厂;乙--食品厂;丙--制糖厂
C. 甲--制糖厂;乙--造纸厂;丙--食品厂 D. 甲--制糖厂;乙--食品厂;丙--造纸厂
【答案】19. B 20. A 21. B
【解析】
19.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基于当地地形低洼,利用洼地存水,塘泥肥基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选B。
20.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既包含种植甘蔗、桑树等种植业,也包含养鱼、养蚕等养殖业,属于混合农业,选A。
21. 利用甘蔗发展丙表示制糖厂;制糖厂的废料可以发展甲造纸厂;养鱼的产品可以发展乙食品厂,据此选B。
下图所示区域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回答下面小题。
22. R、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800 米 B. 900 米 C. 1000 米 D. 1100 米
23. M、N、P、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 M、N B. M、P C. M、Q D. P、Q
【答案】22. C 23. A
【解析】试题分析:
22. 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R处海拔为1200-1300米,Q处海拔为200-300米,所以两点的相对高度为900-1100米之间,故选C。
【考点定位】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
24. 下列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四幅图中,图幅面积相差不多,而实际跨过的经纬度范围A图最小,所以,A图的比例尺最大。
考点:比例尺的定义及应用。
25.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把此完成下列问题。
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时时间的()
A. 8:00—9:00 B. 11:00—12:00
C. 14:00—15:00 D. 17:00—18:00
【答案】A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M国(葡萄牙)大部分国土在东一区,应该是采用东一区时间,总部在中国,采用东八区时间,葡萄牙比北京时间晚八个小时,4个时段加8小时换算为北京时间,仍在工作时段的是8:00——9:00,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组以我国和葡萄牙的海洋渔业发展合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该小题考查区时计算,首先根据经度确定摩洛哥采用零时区的区时,即可知道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然后计算4个时段对应的北京时间就可以完成。
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
26. 读水库大坝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现象应出现在图中甲、乙哪个区域(图中甲为大坝以东的区域,乙为大坝以西的区域)。(注:填甲或乙)
①修建水库形成的淹没区域是 ,
②洪水灾害可能减少的区域是 ,
③泥沙容易淤积的区域是 。
(2)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水位落差应是图中的 (填H1、H2或H3)。水轮发电机应安放在图中 (填A或B)位置上。
(3)分析建坝对其下游的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
【答案】(1)①乙、②甲、③乙
(2)H2 B
(3)受水库的调节作用,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由于水库的拦截作用,河流的含沙量会减少
【解析】(1)修好大坝,上游区被淹没,而且泥沙会淤积,但是大坝下游则减少水患,航道条件也得到改善。通常我们会选水流湍急,河道狭窄的峡谷地区修建大坝。据此分析得出①乙、②甲、③乙
(2)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水位落差应是水位差,即H2,水轮发电机应安放在图中最大水位差的B处以获取最大动力。
(3)建坝相当于修建了人工湖泊,可以对其下游的河流起到调蓄功能,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由于水库的拦截作用,河流的含沙量会减少。
【点睛】
修好大坝,上游区被淹没,而且泥沙会淤积,但是大坝下游则减少水患,航道条件也得到改善。通常我们会选水流湍急,河道狭窄的峡谷地区修建大坝。大坝可以对其下游的河流起到调蓄功能,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
27. 下图是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建设基地有利的区位自然条件是( )。
A、地势平坦 B、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
C、土壤肥沃 D、灌溉条件好
(2)A区域为我国东北的 平原,A区域的耕作制度为 ,A、①两区域的耕作制度 (相同或不同)。
(3)图中A区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文明的“北大荒”,‘北大仓’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北大荒”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垦荒,这说明 。
(5)东北拥有“中国总装备部”的荣耀,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振兴东北经济是根据区域条件走特色之路,简述东北具备的有利区位因素 。
【答案】(1)ABCD
(2)三江 一年一熟 不同
(3)①保护生物多样性,②调节气候,提高环境质量,③涵养水源,调洪蓄水
(4)商品谷物农业,保护生态环境比开荒种粮更重要
(5)重工业基础雄厚;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农业生产发达;劳动力丰富
【解析】(1)①地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建设基地有利的区位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据此选ABCD。
(2)A区域为我国东北的三江平原,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其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①区域一年两熟,两地不同。
(3)A区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三江平原,该沼泽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提高环境质量,涵养水源,调洪蓄水等。
(4)北大仓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国家决定停止开垦北大荒是因为认识到了湿地的巨大环保功能,认为保护生态环境比开荒种粮更重要。
(5)东北经济发展具备的有利区位因素从工业基础、资源状况、交通、劳动力条件等方面分析。
【点睛】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8%,防治土地退化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那些?
。
(3)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主要发生在_______季节。沙尘暴的主要沙源来自__________,沙尘暴频繁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因素看 。从人为因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是ABDC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程建设不当
(3)冬春 内蒙古、新疆、甘肃、蒙古(2个即可)或西北地区 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沙质地表、植被稀少 过度的人类活动或人类活动不当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年降水量少;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年降水量大。据此分析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是ABDC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
(3)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沙尘暴的主要沙源来自内蒙古、新疆等西北地区,沙尘暴频繁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因素看主要与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沙质地表、植被稀少有关,从人为因素看主要与过度的人类活动或人类活动不当有关。
【点睛】
沙尘暴形成的自然条件: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29.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美洲赤道区域环流状况示意图(甲)和南美洲区域图(乙)
材料二 亚马孙热带雨林每年释放的氧气占全球氧气的1/3,被植被固定下来的碳的总储量有上千亿吨。亚马孙流域大约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亚马孙雨林的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1/5以上。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开始进行大规模开发,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破坏,面积剧减 。
(1) 材料一甲图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A处和B处比较,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图示环流状况下形成的降水类型叫做________雨。
(2) 近些年来,亚马孙部分区域降水量减少,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出亚马孙热带雨林大规模破坏可能对全球环境产生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A 对流
(2)流域内热带雨林被大量砍伐,植被蒸腾到空气中的水汽减少,致使降水量减少;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更多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
(3)全球二氧化碳可能增多,温室效应现象更加突出;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将受到破坏;
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部分物种可能灭绝。
【解析】试题分析:
(1)观察图中A、B所处位置,A在近地面,B在高空,根据气压高低判断的原则可知,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故A气压高于B。A处盛行上升气流,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称为对流雨。
(2)从材料三分析,近年来亚马孙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雨林地区降水50%来自雨林本身,雨林遭破坏后,降水量减少;而植被又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植被破坏后该能力下降,使更多的降水以地表径流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泄洪能力下降,易出现洪涝灾害。
(3)因雨林可以调节全球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并被称为“世界物种基因库”,所以雨林大规模破坏后,会使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温室效应现象更突出;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会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影响。
考点:气压高于判断;降水类型;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