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
展开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Cr52 Fe56 Br80
Ⅰ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6小题,共48分)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K2FeO4取代Cl2处理饮用水,可杀菌消毒,但不能沉降水中的悬浮物
B.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
C.因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制餐具可以长期使用
D.新买的衣服先用水清洗,可除去衣服上残留的有防皱作用的甲醛整理剂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酒精的分子式:CH3CH2OH B.HClO的结构式:H-Cl-O
C.NaOH的电子式: D.CCl4的比例模型:
3.如图所示,△H1=-393.5 kJ· mol-1,△H2=-395.4 kJ· mol-1,
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B.C(s、石墨)=C(s、金刚石) △H=-1.9 kJ·mol-1
C.金刚石的稳定性弱于石墨
D.断裂1 mol石墨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断裂1 mol金刚石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
4.室温时,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当溶液中c(H+)=10-1 mol·L-1时,只能观察到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c(H+)=10-13 mol·L-1时,只能观察到生成沉淀。该组离子可能是( )
A.Pb2+、Mg2+、Na+、SO42-、NO3- B.Na+、Mg2+、NO3-、HCO3-、SO42-
C.Fe2+、NH4+、SO42-、Cl-、S2O32- D.Pb2+、Ba2+、K+、Cl-、S2-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NH3·H2O+CO2=NaHCO3↓+NH4+
B.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铁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5H2O+4H+
C.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AlO2-+CO2+2H2O=Al(OH)3↓+HCO3-
D.向H218O中投入Na2O2固体:H218O+2Na2O2=4Na++4OH-+18O2↑
6.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量铁在1 mol氯气中加热反应,铁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B.11g超重水(T2O)含中子数为6NA
C.常温下,pH=6的MgCl2溶液中H+的数目为10-6NA
D.1.0 L 1.0 mol/L CH3COOH溶液中,CH3COOH分子数为NA
7.以CO2和Na2O2为原料,制取纯净干燥的O2,实验装置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收集氧气应选择装置a B.装置②的作用是除CO2
C.装置③中试剂可以是浓H2SO4 D.装置②、③之间应增加盛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8.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0.2
C.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9.已知下列实验事实:
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
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
③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
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
C.由实验②③可证明氧化性:Cr2O72->I2
D.在实验②中1 mol H2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10.劣质洗发水中含有超标致癌物二噁烷()。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互为同系物 B.1 mol二噁烷完全燃烧消耗5.5 mol O2
C.二氯代物有4种 D.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11.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YZ3为离子化合物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C.氢化物沸点:X>Z D.简单离子的半径:Y>X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Na2SO3溶液中先加入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 Na2SO3溶液已经变质 |
B | 向KI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再滴加苯,振荡,静置。分层,下层无色,上层紫红色 | 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 |
C | 向AgNO3溶液中先滴加少量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加NaI溶液,生成黄色沉淀 | Ksp(AgCI)>Ksp(AgI) |
D |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 BaCl2溶液是酸性溶液 |
1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①NH3NO2HNO3 ②Mg(OH)2MgCl2(aq)Mg
③SiO2Na2SiO3H2SiO3 ④NaNa2O2Na2CO3
A.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
14.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知Fe3+在pH=5时沉淀完全)。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
B步骤⑤的操作为:向漏斗中加入少量冷的蒸馏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
C步骤③用Cu(OH)2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
D步骤②可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H2O2
15.25℃时,用0.1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一元强酸HX与一元弱酸HY,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滴定曲线,已知a、b两点均为滴定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V0'>V0
B.图2表示的滴定操作应用酚酞作指示剂
C.b点溶液中:c(Na+)>c(Y-)>c(OH-)>c(H+)
D.HX溶液中HX的初始浓度为0.005V0 mol·L-1
16.电解法处理CO2和SO2混合污染气的原理如下图所示,电解质为熔融碳酸盐和硫酸盐,通电一段时间后,Ni电极表面形成掺杂硫的碳积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i电极表面发生了还原反应
B电解质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有:2SO2+4O2-=2SO42-
C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O2--4e-=O2↑
D该过程实现了电解质中碳酸盐和硫酸盐的自补充循环
Ⅱ卷
二、非选择题(52分)
17.(12分)氮的氧化物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目前消除氯氧化物污染的方法有多种。
(1)用CH4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CH4(g)+4NO(g)=2N2(g)+CO2(g)+2H2O(g) △H=-1160 kJ·mol-1(Ⅰ)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574 kJ·mol-1(Ⅱ)
H2O(g)=H2O(l) △H=-44.0 kJ·mol-1(Ⅲ)
①CH4(g)+2NO2(g)=N2(g)+CO2(g)+2H2O(l);△H=
②为研究不同条件下对上述反应(Ⅱ)的影响,在恒温(高于100℃)条件下,向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 mol CH4和0.4 mol NO2,10min反应(Ⅱ)达到平衡,测得10 min内v(NO)=5×10-3 mol/(L·min),则平衡后这CH4的转化率a1= 。其它条件不变,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a2,a2 a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恒容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T℃)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不能作为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v逆(N2)=v正(NO) B.容器内NO的浓度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②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保留两位小数);
③在30min,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是
18.(13分)FeBr2是一种黄绿色固体,某学习小组制备并探究它的还原性。
I.实验室制备FeBr2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溴化亚铁。其中A为CO2发生装置,D和d中均盛有液溴,E为外套电炉丝的不锈钢管,e是两个耐高温的瓷皿,其中盛有细铁粉。
实验开始时,先将铁粉加热至600-700℃,然后将干燥、纯净的CO2气流通入D中,E管中反应开始。不断将d中液溴滴入温度为100-120℃的D中。经过几小时的连续反应,在铁管的一端沉积有黄绿色鳞片状溴化亚铁。
(1)仪器A的名称为 。
(2)若在A中盛固体CaCO3,a中盛6 mol/L盐酸。为使导入D中的CO2为干燥纯净的气体,则图中B试剂应是: 。
(3)反应过程中要不断通入CO2,其主要作用是 。
Ⅱ.探究FeBr2的还原性
(4)实验需要480 mL 0.1 mol/L FeBr2溶液,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用托盘天平称需称量FeBr2的质量为: g。
(5)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向溶液中加入CCl4若出现 现象,则假设1正确。
(6)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证明还原性Fe2+>Br- ;
(7)若在40mL上述FeBr2溶液中通入4×10-3 mol Cl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9.(12分)重铬酸钾常用作有机合成的氧化剂和催化剂等。由含铬废液(主要含Cr3+、Fe3+、K+、SO42-等)制备K2Cr2O7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I在酸性条件下,H2O2能将Cr2O72-还原为Cr3+
II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l)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
(2)写出“氧化”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加热”操作的目的是 。
(4)“酸化”过程中发生反应2CrO42-+2H+Cr2O72-+H2O(K=4×1014L3·mol3)已知,“酸化”后溶液中c(Cr2O72-)=6.4×10-3 mol/L则溶液中c(CrO42-)= 。
(5)可利用微生物电池将镀济废水中的Cr2O72-催化还原。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在该电池中b作 极,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二)选考题(共15分,考生只能选选修模块的一个小题作答,并把答案填写在对应的位置)
【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20(15分)(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36。A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B的基态原子有3个不同的能级,各能级中电子数相等;D有“生物金属”之称,其单质和化合物有广泛的用途,D4+离子和氩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工业上利用和碳酸钡在熔融状态下制取化合物甲(甲可看做一种含氧酸盐)。化合物甲有显著的“压电性能”,应用于超声波的发生装置。经X射线分析,化合物甲晶体的晶胞结构为立方体如图所示,其中Ba2+占据体心位置,O2-占据棱心位置,D4+占据顶点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2)BA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3)C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 ;
(4)D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5)①在甲晶体中,若将D4+置于立方体的体心,Ba2+置于立方体的顶点,则O2-处于立方体的 。
②在甲晶体中,D4+的氧配位数为 。
③已知甲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其晶胞边长为4.03×10-10m,则甲晶体的密度为
g/cm3(要求列出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21.(15分)有机物J是一种消炎镇痛药,下图为J的合成路线(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部分信息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F→G的反应类型为 。
(2)反应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E→F反应的试剂和条件为 ,在质谱仪上E的最大质荷比为 。
(4)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满足下列条件,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
a.氨基(-NH2)与苯环直接相连;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发生水解反应
(5)证明G已部分生成H的试剂是 。
(6)参照上述流程,设计以CH3CH2CHO、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 DCCBA 6-10 BADDC 11-16 CBBDAB
二、非选择题(52分)
17 (每空2分,12分)
(1) -955kJ/mol (不写单位扣1分) (2). 12.5% 大于
(3). ①AD ②0.56 ③ 减小CO2的浓度
18(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圆底烧瓶(1分) (2)饱和NaHCO3溶液(1分)
(3) ① 用CO2把反应器中的空气赶尽,②将溴蒸气带入E管 (答对一个给1分,答全给满分)
(4)500 mL容量瓶 10.8g (1分) (5) 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6)2Fe2++Br2=2Fe3++2Br- (7)2Fe2++2Br-+2Cl2=2Fe3++Br2+4Cl-
19.(每空2分,12分)
(1)Fe(OH)3 、Cr(OH)3 (答对一个给1分,答全给满分)
(2)2Cr(OH)3+3H2O2+4OH-=2CrO42-+8H2O
(3) 分解除去过量H2O2 (4) 410-8mol/L (不写单位扣1分)
(5) 正极 CH3COOH-8e-+2H2O =2CO2↑+8H+
20(除标注外,每空2分,15分)
(1)
(2) 正四面体 (1分) (3) (4)
(5)①面心 ② 6 ③
21(除标注外,每空2分,15分)
(1)醛基 (1分) 取代反应(1分)
(2)2CH3CHO +O22CH3COOH(不配平不给分,不写条件不扣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FeBr3(Fe)作催化剂 、液溴(答对一个给1分,答全给满分) 78 (1分)
(4) (5)FeCl3溶液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