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压强和浮力 实验题1 压力的作用效果、液体压强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14题,有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6024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压强和浮力 实验题1 压力的作用效果、液体压强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14题,有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6024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压强和浮力 实验题1 压力的作用效果、液体压强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14题,有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56024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压强和浮力 实验题1 压力的作用效果、液体压强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14题,有答案)
展开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压强和浮力 实验题1 压力的作用效果、液体压强特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14题,有答案)
1.(2019•铁岭)大威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取三个质量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B、C,它们底面积的关系是SA=SB<SC.在三个容器中分别倒入适量的水和盐水,其中B、C两容器中液体质量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在三块相同的海绵上,如图甲、乙、丙所示。
(1)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大威还想利用这些器材探究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于是他找来一个如图丁所示的液体压强计,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B、C两容器中,保持探头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发现探头在盐水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
面的高度差较 (填“大”或“小”)。说明在深度相同时, 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4)再将探头放入B容器中的某一深度,改变探头的方向,会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由此说明:在同种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
2.(2019•兰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在透明有机盒内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
(1)实验时,他通过观察 来比较砖块对海绵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換法,采用相同实验方法的其他实验还有哪些,请举出一例: 。
(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选用图中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3)分析比较图中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2019•鄂州)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海绵等物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
(1)实验中用 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2)比较甲、乙两图的实验可以得出 ;比较丙图和 图,可以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本实验还采用了 的研究方法。
4.(2019•衡阳)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 (选填“A“、“B”或“C”)实验中。
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B.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 。
5.(2019•孝感)如图所示,有一柱状的薄透明玻璃容器(在它的外面有表示高度的刻度纸)和一底面积是20cm2,高8cm并刻有高度的圆柱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用细线系着)。某实验小组利用这两个器材探究:当物体浸入柱状容器的水中时,水对容器底增大的压强与水对物体的浮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他们先往容器中加水至10.00cm刻度处(图中己标出)),再用细线吊圆柱体,让圆柱体浸入列水中的深度h先后是:2.00cm,4.00cm,6.00cm、8.00cm,读出容器底到水面对应增加深度△h,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分别计算出对应的浮力F浮和水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p,结果如下表:
F浮/N | 0.4 | 0.8 | 1.2 | 1.6 |
△p/Pa | 100 | 200 | 300 | 400 |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圆柱体浸入柱状容器的水中时,水对容器底增大的压强与水对物体的浮力成 ,如果物体浸没后继续增大它在水中的深度,F浮和△p都 (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2)同学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讨论了这种关系的成因:当物体浸入水中时,水对物体施加了竖直向上的浮力,由于 物体对水也会施加大小相等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使容器底部增大的压力大小为F浮(柱状容器底面积为S),那么△p= (用所给物理量字母表示);
(3)根据本次实验数据,计算出容器底面积S= cm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水面所对的刻度是 cm。
6.(2019•杭州)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入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将注入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慢慢向下移动至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 (选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
7.(2019•菏泽)小明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
(1)小明安装好实验仪器后,发现U型管两侧的液面不相平,如图A所示,实验前需要将U型管两侧液面调整相平,方法是 。
(2)小明调整好仪器,将探头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多次调整探头方向,如图B、C、D所示,其探究的问题是 。
(3)根据D、E两个图中的现象可以看出: 。
8.(2019•湘潭)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盐水>ρ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內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2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 hB(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2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 。
9.(2019•枣庄)如图是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型管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 (选填“A”或“B”),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
(4)比较 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已知图丁中U型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 Pa.(ρ水=1.0×103kg/m3,ρ盐水=1.1×103kg/m3,g=10N/kg)。
10.(2019•重庆)小薇同学制作了如图1所示的探头进行了液体压强和浮力的综合探究。
(1)紧密蒙在探头下端的橡皮膜,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它所受的液体压强越 ;
(2)实验时的情形如图2所示,比较甲图和 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比较图甲图和丙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 有关;
(4)小薇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探头继续探究:
①向溢水杯中注水,直到溢水口水流出时停止加水,最后溢水杯中的水面恰好与溢水口 ;
②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探头刚好浸没,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量筒中,排开水的体积为 ml,此时探头所受的浮力为 N;
③探头从丁图位置不断缓慢往下放(细线足够长),排开水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选填字母)。
A.一直变大 B.先不变后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1.(2019•济宁)小明跟着爸爸去游泳,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感觉呼吸略微有些困难,越往深处感觉越明显,由此激发了他想研究水的压强特点的想法。
(1)图1中是小明利用底部和侧壁套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倒入水后的实验现象,由此可说明: 。
(2)下表是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时的几组数据。
序号 | 深度/cm | 橡皮膜朝向 |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
1 | 5 | 朝上 | 4.9 |
2 | 5 | 朝下 | 4.9 |
3 | 5 | 朝侧面 | 4.9 |
4 | 10 | 朝侧面 | 9.7 |
5 | 15 | 朝侧面 | 14.6 |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前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
②比较序号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早在1648年,物理学家帕斯卡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2所示。结果,他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木桶撑破了。此实验不仅证明了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还由此说明了液体的压强与 无关。
(4)我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当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到7000m深度时,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Pa(g取10N/kg,ρ海水=1.03×103kg/m3)。
12.(2019•黄石)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1m长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管中水银柱高度为 mm。
(1)假定移动玻璃管的过程均不漏气,请描述玻璃管内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将玻璃管倾斜放置,水银柱的高度将 。
将玻璃管向上提升一点,水银柱高度将 。
(2)如果用水来代替水银做实验,水 (选填“会”或“不会”)充满玻璃管,若管口刚好在水面上且保证不漏气,此时玻璃管内底部的压强 Pa。
(g=10N/kg,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3.(2019•泰州)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p= 。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4.00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
14.(2019•毕节市)(1)如图甲,向放在水平桌面的两个乒乓球中间打气,会看到两个乒乓球 (选填“分开”或“靠近”);
(2)如图乙、丙、丁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相同。若选 两个装置,可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所处深度有关。
参考答案
1.凹陷程度;甲、乙;受力面积;大;液体密度;相等; 2.海绵的凹陷程度;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甲乙;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3.海绵凹陷程度;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乙;控制变量; 4.C;受力面积;错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5.正比;不变;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0;14; 6.变大;变小;平面;玻璃管内外液体密度相等,且深度也相等,因此橡皮膜受到上下两面儿液体的压强相等,受力面积相同,所以上下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橡皮膜水平。; 7.重新安装;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是否相等;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8.高度差;有色;深度;>;密度;D; 9.不属于;B;液体的深度;丙、丁;1000; 10.大;乙;密度;相平;0.4;20;0.2;变小;C; 11.液体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4、5;液体质量;7.21×107; 12.760;不变;不变;会;9×104; 13.;刚被拉动;有刻度部分的;1.04×105;排空注射器内的空气;摩擦力; 14.靠近;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