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卷】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
展开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
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
C.一层楼的高度约6m
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
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 人们能分辨音乐会中钢琴声和小提琴声,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 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 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 B.
C. D.
4. 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B. 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C. 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D.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5. 如图所示,“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它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A. 增大像距 B. 增大像的大小
C. 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D. 增大取景范围
6. 学校操场上正在举行升旗仪式,同学们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暗暗立志要更加努力学习。在国旗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国旗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 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地面相对于国旗是运动的
D. 地面相对于国旗是静止的
7. C919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A. 密度小 B. 弹性小
C. 体积小 D. 硬度小
8. 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下列测量工具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
B.使用温度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
C.向天平左盘放上物体后,应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恢复平衡
D.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时,视线于凹液面底部相平
10.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C.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二、实验与探究(共32分,11题5分,12题8分,13题8分,14题5分,15题6分)
11.(5分)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来源:学科网]
空气中的入射角i | 0∘ | 30∘ | 45∘ | 60∘ |
水中的折射角r | 0∘ | 22∘ | 32∘ | 40∘ |
玻璃中的折射角θ | 0∘ | 17∘ | 24∘ | 30∘ |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
(1)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外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 (填“改变”或“不变”)。
(2)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填“增大”或“减小”);分析表中数据猜想,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 (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3)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等于 ∘。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用塑料薄膜和水制成一个“水凸透镜”,与外观尺寸相同的玻璃凸透镜相比,“水凸透镜”的焦距更 (填“大”或“小”)。
12.(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在白纸上记下A和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多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是 。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 (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这是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13.(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f=10cm,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的虚像。
(3)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便于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
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14.(5分)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的主要实验步骤:
①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
② 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人量筒中,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③ 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
④ 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油。
请根据以上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前,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 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
(2)实验中m1、V的测量数值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测出m2=40g;则食用油的体积V= cm3,食用油的密度ρ油= g/cm3
(3)请你替小明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15.(6分)请从音叉和小锤、细线连接的乒乓球、铁架台、装满水的烧杯中选用合适的器材来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1)操作方法: ;
(2)实验现象: ;
(3)实验结论: 。
三、综合应用题:(共28分,16题4分,17题4分,18题8分, 19题6分,20题6分)
16.(4分)科幻片《星球大战》中,“未来”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狗”号击中,听到“天狗”号“轰”地一声被炸毁,“未来”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 (选填“符合”或“不符合”)科学道理,因为 。
17.(4分)学习八年级物理后,小明分析从圆形鱼缸侧面看到的鱼比实际要大些的原因,他抓住影响问题主要因素是鱼缸的 特征,忽略了影响问题的次要因素鱼缸材质等,从而构建了 的模型,就可以解释鱼看起来变大的原因。
18.(8分)请阅读《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回答问题。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
物理实验中的图像法是一种整理、分析数据的有效方法,图像中的图线可直观、简洁地显示出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换的趋势或规律。如果想要将物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像,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建立坐标轴、标注物理量和设定分度。首先建立坐标轴,通常用横轴代表自变量,纵轴代表因变量,在坐标轴上分别标注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名称及单位;然后,设定坐标分度值。为了使绘制的图线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整幅坐标纸上,而不要偏在一角或一边,坐标分度值可以不从零开始。在一组数据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均有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度时,可用低于最低值的某一整数值作起点,高于最高值的某一整数值作终点。
第二步,根据数据描点。描点时根据数据在坐标纸上力求精准地画出对应的点。
第三步,绘制图线。绘制图线时不要把数据点逐点连接成折线,而应依据数据点的整体分布趋势,描绘出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图线上,或让数据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这样绘制出的图线比图上的任何一个数据点更适合作为进行分析预测的依据。
例如,小宇记录了自己沿直线步行过程中的时间及所对应的路程,如图中的黑点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的数据点,利用这些数据点绘制出了如图中的直线。利用这条直线可以清楚地看出小宇步行的过程近似为匀速运动,还可以利用图线上的点计算出小宇步行过程中的速度,进而用速度预测出他在某一段时间内步行的路程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所示的图像,预测小宇步行10s的路程为 m。
(2)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实验数据。
①若要绘制上述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选择下图中 图更合理。(选填“甲”或“乙”)
②请在你选择的图中描出第20min时的温度数据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③请简要总结出物理图像法在绘制图线时的注意事项。
19(6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射向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面镜上,请画出:
(1)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
(2)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20.(6分)现有一杯很烫的水,要使这杯水冷却的快些,你准备采取哪些做法?请你至少写出两种方法,并指出每种做法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或原理。
四、计算题(共10分,21题5分,22题5分,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1.有一水桶能装满9kg的水,水桶的容积是多少m3?若水桶中的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m3?分析得出的数据大小,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种现象生活中常常存在,试举一例。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22.小明的爸爸出差带回一对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摆设,如图所示,它们均为实心的,小明很想知道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于是设法测出喜洋洋的质量为405g,体积为150cm3
(1)通过计算和查表判断喜洋洋是由何种物质制成的。
(2)试求由同种材料制成,体积是喜洋洋1.2倍的灰太狼的质量有多少g?
物质 | 金 | 铜 | 铁 | 铝 |
密度(g/cm3) | 19.3 | 8.9 | 7.9 | 2.7 |
[来源:学.科.网]
八年级物理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
|
|
|
|
|
|
|
|
|
二、实验与探究(共32分,11题5分,12题8分,13题8分,14题5分,15题6分)[来源:学*科*网Z*X*X*K]
11. (1) (2)
(3) (4)
12.(1) (2)
(3) (4)
13.(1)
(2) (3)
14.(1) (2)
(3)
15. (1)操作方法: ;
(2)实验现象: ;
(3)实验结论: 。
三、综合应用题:(共28分,16题4分,17题4分,18题8分, 19题6分,20题6分)
16.
17.
18.(1)
(2)①
②如图:
③
[来源:Z,xx,k.Com]
19.
20.(1)
(2)
。
四、计算题(共10分,21题5分,22题5分,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1. 解: [来源:学_科_网]
22.(1) 解:
(2) 解:
八年级物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C | B | A | D | D | A | C | C | D |
二、实验与探究(共32分,11题5分,12题8分,13题8分,14题5分,15题6分)
11.11. (1)不变 (2)增大 不可能
(3)45 (4)大
12.(1)不需要 (2) 相等 (3)不能 (4)B
13.(1)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实 正立 (3)D
14.(1)游码 (2)60 0.9
(3)
15. (1)操作方法: 将刚敲响的音叉轻轻接触乒乓球 ;
(2)实验现象: 乒乓球被弹开 ;
(3)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以)
三、综合应用题:(共28分,16题4分,17题4分,18题8分, 19题6分,20题6分)
16.不符合 真空不能传声
17.中间厚边缘薄或透明 凸透镜或放大镜
18.(1)10
(2)①乙 ②如图:
③不要逐点连接成折线,根据点的分布趋势画一条直线或光滑曲线,尽可能多让点在图线上或较均匀地分布在图线两旁。
19.
20.(1)用嘴吹气或用电风扇吹,此法应用加快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水分蒸发吸热,使水放热冷却得快些。
(2)改用表面积较大的碗或盆装水,此法应用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蒸发,使水放热冷却得快些。
(3)在烫水中加冰或加冷水,此法利用低温的冰块或冷开水吸收烫水放出的热,使水冷却得快。
四、计算题(共10分,21题5分,22题5分,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1. 9×10-3 10×10-3
水结冰时体积变大,冬天会把水管冻破
22.(1) 2.7 g/cm3 铝
(2) 48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