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三章 高考热考题型攻关(四)
展开高考热考题型攻关(四)化学工艺流程—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一般具有如下环节:
→→→→
它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纯、环境保护等相融合,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求考生依据流程图分析原理,紧扣信息,抓住关键、准确答题。这类试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是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热考题型。
1.(2018·全国卷Ⅰ)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解析: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LiFePO4中含有Li和Fe元素,正极片碱溶所得滤液中含有Al元素,A、B项正确;Fe2+能被HNO3氧化为Fe3+,Fe3+遇到碱液后沉淀,而另一种金属离子(Li+)遇到Na2CO3后沉淀,C项正确;Li2SO4易溶于水,用Na2SO4代替Na2CO3,不能形成含Li沉淀,D项错误。
答案:D
2.(2018·全国卷Ⅱ)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得和使用金属锌的国家。一种以闪锌矿(ZnS,含有SiO2和少量FeS、CdS、PbS杂质)为原料制备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 Fe3+ | Fe2+ | Zn2+ | Cd2+ |
开始沉淀的pH | 1.5 | 6.3 | 6.2 | 7.4 |
沉淀完全的pH | 2.8 | 8.3 | 8.2 | 9.4 |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除SiO2外还有________;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通入氧气,其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的Cd2+可用锌粉除去,还原除杂工序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硫酸锌溶液制备单质锌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积锌后的电解液可返回________工序继续使用。
解析:(1)闪锌矿的主要成分是ZnS,所以高温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ZnS+3O22ZnO+2SO2。
(2)闪锌矿焙烧后的主要成分变为ZnO,还存在少量SiO2、Fe2O3、CdO、PbO,加稀H2SO4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ZnO+H2SO4===ZnSO4+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CdO+H2SO4===CdSO4+H2O、PbO+H2SO4===PbSO4+H2O。其中SiO2和PbSO4不溶于水,以沉淀的形式沉降下来,所以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PbSO4。氧化除杂工序中ZnO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在2.8~6.2,使Fe3+完全转变为Fe(OH)3沉淀;通入O2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有利于除杂,若不通入O2,无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Fe2+。
(3)溶液中的Cd2+与加入的Zn粉反应而被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Cd2+===Zn2++Cd。
(4)电解ZnSO4溶液制备单质Zn时,阴极放电的是Zn2+,电极反应式是Zn2++2e-===Zn,阳极放电的是OH-,电极反应是4OH--4e-===2H2O+O2↑。沉积锌后的溶液应该是ZnSO4和稀H2SO4,可返回到溶浸工序循环使用。
答案:(1)2ZnS+3O22ZnO+2SO2
(2)PbSO4 调节溶液的pH 无法除去杂质Fe2+
(3)Cd2++Zn===Cd+Zn2+
(4)Zn2++2e-===Zn 溶浸
1.认识原料预处理的方法
(1)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术语 | 释义 |
水浸 | 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
浸出 | 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 |
酸浸 | 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
浸出率 | 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更多转化) |
(2)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2.明确常用的提纯方法
(1)水溶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2)酸溶法:除去碱性杂质。
(3)碱溶法:除去酸性杂质。
(4)氧化剂或还原剂法:除去还原性或氧化性杂质。
(5)加热灼烧法:除去受热易分解或易挥发的杂质。
(6)调节溶液的pH法:如除去酸性溶液中的Fe3+等。
3.把握常用的分离方法
(1)过滤:分离难溶物和易溶物,根据特殊需要采用趁热过滤或者抽滤等方法。
(2)萃取和分液: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提取分离物质,如用CCl4或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3)蒸发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4)冷却结晶:提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易水解的溶质或结晶水合物,如KNO3、FeCl3、CuCl2、CuSO4·5H2O、FeSO4·7H2O等。
(5)蒸馏或分馏:分离沸点不同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如分离乙醇或甘油。
(6)冷却法:利用气体液化的特点分离气体,如合成氨工业采用冷却法分离平衡混合气体中的氨气。
1.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
B.a→b发生的反应为:AlO+H++H2O===Al(OH)3↓
C.按照本流程,x和y调换后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b、c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
解析:根据转化关系,加入试剂x,得到溶液和Fe,利用Al能与NaOH反应,Fe不与NaOH反应,因此试剂x为NaOH,即a的主要成分是NaAlO2,根据转化关系,试剂y应为盐酸,发生AlO+H++H2O===Al(OH)3↓,然后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成Al2O3,最后通过电解的方法得到金属Al。根据上述分析,x为NaOH溶液,y为盐酸,故A说法正确;a→b的反应是AlO+H++H2O===Al(OH)3↓,故B说法正确;如果x和y互换,a为FeCl2和AlCl3,加入NaOH,则得到Fe(OH)2和Al(OH)3,按照流程无法得到金属铝,故C说法错误;b和c分别是Al(OH)3和Al2O3,都属于两性化合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故D说法正确。
答案:C
2.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FeCl3·6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溶过程使用的酸也可以是硝酸,且过量
B.为了防止污染,焙烧过程中产生的SO2要回收利用
C.通入氯气的目的是氧化Fe2+
D.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需要在氯化氢的气流中加热
解析:若用过量硝酸酸溶,会引入NO,A错误;SO2是一种污染气体,必须回收利用,B正确;通入Cl2的目的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C正确;为了防止Fe3+水解,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时需要在HCl的气流中加热,D正确。
答案:A
3.(2019·西安模拟)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以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为原料制铵明矾NH4Al(SO4)2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a的化学式为SiO2
B.固体b的化学式为Fe(OH)3
C.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CO2+3H2O===CO+2Al(OH)3↓
D.Ⅰ→Ⅱ→Ⅲ→Ⅳ都要用到的分离方法是过滤
解析:SiO2不溶于盐酸,A正确;红褐色固体b是Fe(OH)3,B正确;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CO2+2H2O===HCO+Al(OH)3↓,C错误;Ⅰ→Ⅱ→Ⅲ→Ⅳ都要用到的分离方法是过滤,D正确。
答案:C
4.从某含有FeCl2、FeCl3、CuCl2的工业废液中回收铜并制备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剂a是铁、试剂b是稀硫酸
B.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所用仪器相同
C.试剂c是氯气,相应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
D.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溶液W中是否含有Fe2+
解析:由最终要得到的氯化铁及流程图知b是盐酸,A错误;操作Ⅰ和操作Ⅱ是过滤,操作Ⅲ为蒸发结晶,所用仪器有差异,B错误;滤液Z和X中均含有氯化亚铁,因此c为氯气,C正确;高锰酸钾能氧化氯离子而褪色,因此不能用于检验是否含有亚铁离子,D错误。
答案:C
5.(2018·江苏卷)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SiO2,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焙烧过程均会产生SO2,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添加1%CaO和不添加CaO的矿粉焙烧,其硫去除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600 ℃
硫去除率=×100%
①不添加CaO的矿粉在低于500 ℃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
②700 ℃焙烧时,添加1%CaO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CaO的矿粉硫去除率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铝元素存在的形式由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转化为________(填化学式)。
(4)“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Fe2O3。Fe2O3与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OH吸收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
(2)①由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600 ℃,不添加CaO的矿粉在低于500 ℃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杂质FeS2。②700 ℃焙烧时,FeS2中的硫元素生成SO2,添加CaO后,SO2会与CaO、O2反应生成CaSO4而留在矿粉中。
(3)用NaOH溶液碱浸后,Al2O3、SiO2溶解,转化为NaAlO2和Na2SiO3,通入过量CO2后,NaAlO2与CO2反应转化为Al(OH)3。
(4)Fe2O3与FeS2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Fe3O4和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配平为16Fe2O3+FeS211Fe3O4+2SO2↑,可得关系式FeS2~16Fe2O3,则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
答案:(1)SO2+OH-===HSO
(2)①FeS2 ②硫元素转化为CaSO4而留在矿粉中
(3)NaAlO2 Al(OH)3 (4)1∶16
6.(2019·烟台模拟)某工厂酸性废液中含有Fe3+、Al3+、Fe2+、SO,以该废液为原料制备Fe2O3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已知:①NH4HCO3在热水中会分解。
②常温下,溶液中不同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见下表:
金属离子(0.1 mol·L-l) | Fe3+ | Fe2+ | Al3+ |
开始沉淀时的pH | 2.4 | 7.6 | 3.4 |
完全沉淀时的pH | 3.7 | 9.6 | 4.8 |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还原”步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X可选用________(任写一种,填化学式),“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3)加入碳酸氢铵后过滤,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90 ℃热水洗涤FeCO3沉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实验室中灼烧FeCO3应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进行,“灼烧氧化”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工业上灼烧氧化174.0吨FeCO3得到117.6吨产品,则该产品中Fe2O3的纯度为__________(设产品中杂质只有FeO,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1)“还原”是铁粉将Fe3+转化为Fe2+,同时与废液中的H+反应生成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和Fe+2Fe3+===3Fe2+。
(2)试剂X用于调节溶液的pH,使Al3+完全沉淀,选用NH3·H2O,不引入其他杂质,同时生成的碳碳氢铵便于除去;“滤渣”的主要成分是过量的铁粉和生成的Al(OH)3沉淀。
(3)过滤的过程中若把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时不小心把滤纸戳破了,此时过滤出的滤液是混浊的;过滤时滤液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时,滤液就会不经过滤纸而直接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中流过,也会导致过滤出的滤液是混浊的;NH4HCO3在热水中会分解,用90 ℃热水洗涤FeCO3沉淀,目的是洗去表面吸附的离子同时促进碳酸氢铵的分解。
(4)实验室中灼烧固体通常在坩埚中进行,灼烧时FeCO3与氧气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FeCO3+O22Fe2O3+4CO2。
(5)假设Fe2O3物质的量为x mol,FeO的物质的量为y mol,那么满足:160x+72y=117.6×106、2x+y=,解得x=6×105 mol,所以产物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100%=81.6%。
答案:(1)Fe+2H+===Fe2++H2↑、
Fe+2Fe3+===3Fe2+
(2)NH3·H2O Fe和Al(OH)3
(3)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滤液超过滤纸上缘等) 洗去表面吸附的离子同时促进碳酸氢铵的分解
(4)坩埚 4FeCO3+O22Fe2O3+4CO2
(5)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