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7页。
介绍读的一本书简介内容从两方面写喜欢这本书的理由联系实际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美 文展示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科幻书。今年暑假我就读了这样一本书,既能让读者的思想感情随着故事的情节一起波澜起伏,又能陶冶读者的情操,增加读者对海洋的了解。它就是“凡尔纳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讲述的是1866年法国生物学家阿罗纳克斯,应邀赴美参加一项科学考察活动。这时,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科考活动结束之后,生物学家正准备返回法国,却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于是登上了一艘驱逐舰,参与“把那个怪物从海洋中清除出去”的活动。
我特别喜欢读这本书,它最值得一提的是科学性。书中涉及了许多生物知识和部分物理知识,例如:动物的分类、光的反射……故事情节非常精彩,不仅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对世界有所了解,而且也让我爱上了科学,真是受益匪浅啊!
其次,我还喜欢书中的一个小人物——仆人康塞尔。他有个特点,每当他们捉到鱼时,他总是主动分类,这个习惯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作用,但充分说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很感兴趣。我不禁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别看我现在学习成绩不错,但是我仅仅是依靠自己的优势——记忆力好。我想:如果我和他一样该多好,我不就可以名列前茅了吗?所以我应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
集知识性、娱乐性、科普性以及德育性于一体的这本《海底两万里》,叫我如何不爱它?
简介自己读的一本书。
简介故事内容。语言简练。
先从两个方面写出自己喜欢读这本书的理由,然后联系实际,写出读这本书的收获,表达真情实感。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照应前文。
在文中,作者根据读完原著之后的感受,选择了两个感点,一是这本书的科学性;二是对仆人康塞尔的感受——“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学习很感兴趣”。这两点综合起来,也就是作者读这本书的总体感受。
总写感受概述原文结合实际,抒发感想结尾点题
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落花生》读后感
福建省厦门市 五年级 汪珊珊
读完《落花生》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那清新自然的文笔,深邃的哲理,优美的情思,我都十分喜爱。
文章写了作者一家用后院半亩空地来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的故事。在吃花生时,父亲讲了花生的可贵之处,以此教育孩子该怎样做人。
我对文中父亲的话感触很深。他说花生不像苹果、石榴那样高挂枝头,而是将自己深埋进地里。花生是谦逊的、朴实的,虽对人们有用,却不显露出来。我不由得想到自己。我平时骄傲自大,总喜欢表现自己。记得有一次,我参加市语文竞赛获得了第一名,便飘飘然起来,连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也不放在眼里。结果,期末考试我的成绩排名从第二降到了第六,我惭愧极了。我真应该早一点儿看到这篇文章,好好学习花生这种谦逊、朴实的品德。
“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就像文中的父亲所说,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价钱也便宜,可用处很大,既可食用,又可榨油,不是那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
反观社会上某些人,虽然打扮得很体面,可是却缺乏知识和美德。他们时常三五成群地出没在大街小巷,纵然身着华丽、时髦的服装,却尽做些有碍市容的事,掩盖不住内心的粗鄙。还有一些人,虽然貌不惊人,工作起来却认真负责,为祖国做出许多贡献。说到这,我不禁想起焦裕禄来。他外表普通,可时刻想着人民。晚上,办公桌前、群众家里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他呕心沥血,终生奋斗。这位党的好儿子,最后竟倒在了办公室里。两者相比,文章中父亲的话确实有道理,发人深省。
读完《落花生》这篇文章,那朴实的语言、深刻的内涵,让我明白了很多。我也要学习花生的可贵之处,做个真正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总写对《落花生》一文的感受。
概述《落花生》一文的内容,详略得当。
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想,读感结合。
联系社会实际论述观点,有说服力。
首尾呼应,点明主题。
小作者选取了《落花生》这篇课文来写读后感,对课文内容的概括简洁明了,抓住了重点。亮点在于写“感”的部分,小作者不仅结合自身事例,还拓展到社会现实,对感想的阐述不仅深,而且透。
简介作品总写感想详写启发总结
概括书的内容夹叙夹议,抒发“感点”联系实际,写出感受点明中心
简介《草房子》介绍桑桑联想自己总结全文
直接交代读后总感受引述原文联想起自己和爷爷的故事联想起自己家园子的故事总结感受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
《绿山墙的安妮》讲述的是一个叫安妮的小女孩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安妮是个孤儿,从小被人领养,性格胆小孤僻,自上学开始,历经坎坷,奋发自励,从没有朋友到懂得友情,从学习欠佳到成绩优异,最终成了一名优秀的教师。
安妮的经历深深打动了我,虽然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是对我的影响却是非常深刻的。读完《绿山墙的安妮》,就好像喝了一杯清醒剂,安妮成了我学习的榜样。
安妮的成长经历对我的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首先,我从她身上明白了一个人要自尊、自强。安妮虽然是个孤儿,但她从不自暴自弃,而是勇敢面对现实,主动与人沟通、交流,最终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许多朋友。而我呢,平时比较胆小,不太敢和别人沟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读了安妮的故事后我明白了应当怎样树立自信,怎样与人交流,从而变成一个活泼、开朗、有爱心的孩子。
其次,我明白了要实现梦想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安妮通过自身的努力,从一个胆小怕事的孤儿,变成了一名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她的经历告诉我,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不经过艰苦的努力,就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从现在开始,我要向安妮学习,努力克服爱面子、胆小、不自信等缺点,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想只要我认真付出,就一定会有好结果。
开头对作品的简介抓住了重点,让读者明白这个作品的主要内容,为理解文章打下基础。
这是一个总起句,概括了安妮对“我”产生的影响,引出下文的具体内容。
“首先”“其次”“从现在开始”一系列词语表明小作者的叙述条理分明。
文章先介绍了《绿山墙的安妮》这部作品,接着写自己读后的感想。在写感想时,有条理地叙述了自己从作品中得到的启发和帮助,结合自身实际写得真实可信。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在这篇文章中,美国聋盲作家海伦·凯勒主要叙写了假如自己拥有三天的光明,将会如何利用这三天的时间,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光明的渴求,也劝诫我们健全人应该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读着文中那一句句细腻、精彩的描写,真的很难想象这些文字出自一个自幼失明、失聪、失语的残疾人的笔端。为什么海伦·凯勒失明了却能写出与健全人一样甚至超出健全人水平的文章呢?这个问题让我联想起了《小王子》这本书中狐狸说过的一句话: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到的,要用心看。
我想失明的海伦·凯勒,也是在用心“看”生活,才能把生活看得如此透彻吧。看不到光明的“番茄太阳”小女孩却比健全人更能清楚地“看”到人间的温情和善意;双目失明的华彦钧却比健全人更清楚地听到了生活中美妙的乐章……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生活的美好是要用心感知的。
正如海伦·凯勒在文中所说:“视力好的人,对于周围的事物和环境能够很快适应,因此会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是自然正常的存在形式。对于很多景象,都是走马观花,并不会真正地欣赏。对于人类来说,眼睛是多么具备欺骗性呀!”
是啊,我们时常被眼睛欺骗而忽略了生活的美好,一个写春天的作文题目,基本上全班同学都按照套路写冰雪融化,柳树吐新芽,桃花朵朵开……谁都看不到生活中真正的春天景象;一个写母爱的作文题目,同学们个个抓耳挠腮憋不出半个能够体现母爱的事例,并不是妈妈给的爱不够,而是我们忽视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母爱;暑假去了一趟九寨沟,等到要写游记时,笔头都咬烂了,我竟然对那里的风景没留存任何深刻的印象,留下的只有几张自拍照……
我们都能看到光明,却看不见生活中的美好,因为美好是要用心感知的,而我们大多数人眼不盲,心盲。
概括书的内容,总写读完此书所得到的感悟
叙述中夹杂议论,阐释了“生活的美好要用心感知”的道理。
用实际生活案例,写出感受。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抒发情感。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人很多,而能从中提炼出“重要的东西是眼睛看不到的,要用心看”这样观点的人并不多!小作者旁征博引,由书中的人物因为用心所以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妙,联想到身边有些人总是眼不盲、心盲,感受不到世间的美好。正反对比,凸显了主题!为什么好多人眼不盲、心盲呢?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如果能深入剖析这个问题,这篇读后感会更具有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草房子》读后感
这是曹伯伯在九十年代完成的作品,虽然时间已过去了很久,但读起《草房子》这本书,却仍让人感到很亲切。书由9个小故事组成,似乎每个故事都可以独立成章,但它们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一切都与油麻地有关,都和桑桑这个小主人公有关。桑桑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小男孩,在他六年的小学生涯中,做过的好事数不胜数,但是闯的祸也不少。比如,他把蚊帐改成渔网来捕鱼,砸锅卖铁买鸽子,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的“高级别墅”……这一切,我们看了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但是,看到《药寮》那一章,却又让我多次流下泪水。在那一章,桑桑被诊断出了绝症,桑桑的爸爸四处寻访名医,却一次次失败,我为桑桑这样短暂的生命流下了泪水。在将要绝望时,温幼菊老师带桑桑到她的药寮里,为他熬药,鼓励他。终于,桑桑的爸爸访到了名医。当看到桑桑的病痊愈的时候,我高兴得又一次流下了泪水。
曾经我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常常在家里的院子里挖上一两个半米深的洞,然后铺上稻草,完成我心目中的“陷阱”,或者是在别人进门时,实施我的恶作剧。而且我在班级里总是欺负同学,不是今天把这个同学打出鼻血了,就是明天让那个同学头上起了个包。但是,在爸爸妈妈的教育下,我渐渐知道我错了,我了解到自己这样做不但伤害了别人,而且在别人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在六年的小学生涯中,桑桑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我们不也一样吗?
开头写出了小作者的感受,说明《草房子》能够引起小读者们的共鸣。
列举出了《草房子》的部分内容,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下文小作者的感悟!
小作者写出了自己读书后的感受,甚至因主人公桑桑多次留下泪水,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以反问结尾,表达的是肯定语气,小作者以此说明自己的小学生涯也是欢笑与眼泪交织的。
在这篇文章中,小作者先总的介绍了《草房子》这部作品,然后概括介绍了主人公桑桑,并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叙述,读、感结合,有叙有议,读来生动具体。结尾的反问句更是给人以回味。
读《祖父的园子》有感
读萧红阿姨写的《祖父的园子》,我仿佛回到了故乡,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文章中的祖父是那么慈祥,从不轻易责备小萧红。祖父又是那么疼爱她,和祖父在一起,小萧红永远是那么无忧无虑。每次读到萧红阿姨的“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我总会不由得笑出声来。记得那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我上小学前的那个秋天,我和爷爷在田里收谷子。我把一大堆杂草当谷子割了递给爷爷。爷爷轻轻点了一下我的脑门儿,说:“傻丫头,这都分不清呀!”可爷爷脸上分明是带着笑的。接下来,爷爷就教我怎样分辨杂草和谷子……
文中萧红阿姨提到了自己家的花园是很“荒凉”的,又勾起了我的回忆。小时候,我家也有一个后园,里面种着葫芦、黄瓜,栽着桃树、梨树,还养着鸡和鸭。每年一到春天,桃花和梨花就伴着风儿满园子地飞,有时,还会飞出园子。葫芦呢,则顺着铁门爬,把生锈的铁门装饰成了一扇绿色的门。鸡、鸭则在园子里啄食着虫子,一切都是自由的。
后来,我们那里要开发成旅游景点,那个园子必须得拆掉。当我看着吊车把树连根拔起时,我感觉像有什么在挠我的心;当葫芦从铁门上被扯下来时,好像有什么在扯我的头发;当鸡、鸭被关进笼子里时,像是我失去了自由……
以前那生机勃勃的园子,渐渐地变成了一片荒地,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一片荒凉……
再后来,我跟着父母去异乡求学,故乡离我越来越远了。如今,每当我怀念故乡时,我就翻看《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我知道,它里面住着我的童年和故乡。
简单叙述文章重点内容。联系实际,回忆自己和爷爷的趣事。
由书中的园子联想到自己家的园子,写出了自己家园子的变迁,再次点明自己的感受。
首尾呼应。
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开头采用概括的形式,直接交代了自己读文后的总体感受;然后引述原文,重点介绍了书中最美好的情节,进而联想起自己和爷爷的故事;接着又写了自家的园子的过去与现状;最后总结自己对于《祖父的园子》的感受。结构完整,情感深刻,不失为一篇佳作。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 文,整体感知,课堂小结,课前导入,欣赏范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一等奖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读后感,抓感悟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习作:写读后感优质课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