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3:高中同步测试卷(六)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5807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3:高中同步测试卷(六)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5807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同步测试卷·人教物理选修3-3:高中同步测试卷(六)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55807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用吹风机的热风吹一支蘸了酒精的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示数( )
A.先降低后升高 B.先升高后降低
C.一直降低 D.一直升高
2.饱和汽压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单位时间里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减少
B.温度降低,单位时间里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
C.温度升高,单位时间里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液体继续蒸发,压强增大
D.温度降低,单位时间里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大于返回液体表面的分子数
3.干湿泡湿度计的湿泡温度计与干泡温度计的示数差距越大,表示( )
A.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
B.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
C.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离饱和程度越近
D.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绝对湿度离饱和程度越远
4.高压锅又叫压力锅,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 ℃以上,所以食物容易被煮熟,且用高压锅煮食物比用普通锅煮食物省时间省燃料,尤其做出的米饭香软可口,很受人们欢迎.下表是AS22—5—80高压锅的铭牌,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食物受到的压强大而易熟
B.高压锅保温性能好,热量损失少而使食物易熟
C.锅内温度能达到100 ℃以上,食物因高温而易熟
D.高压锅的密封性好,减少水的蒸发而使食物易熟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g 0 ℃的冰和1 g 0 ℃的水的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均相同
B.1 g 0 ℃的冰比1 g 0 ℃的水的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和内能都要小
C.1 g 100 ℃的水和1 g 100 ℃的水蒸气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总动能都相同
D.1 g 100 ℃的水的内能比1 g 100 ℃水蒸气的内能小
6.下列属于熔化的是( )
A.糖放在水中后逐渐化成了糖水 B.夏天放棒冰的杯子外壁有小水珠
C.露水的形成 D.棒冰变成了糖水
7.关于汽化热的概念,下列描述中准确的是( )
A.某种液体汽化成一定温度的气体时所吸收的热量和其质量之比
B.某种液体沸腾时,所吸收的能量和其质量之比
C.某种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汽化时所吸收的能量与其质量的比值
D.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
8.由饱和汽和饱和汽压的概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汽和液体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指汽化和液化同时进行的过程,且进行的速率相等
B.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为一定值,温度升高,饱和汽的密度增大
C.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
D.饱和汽压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9.我们感到空气很潮湿时,是因为( )
A.这时空气中所含水汽较多
B.这时的气温较低
C.这时的绝对湿度较大
D.这时空气中的水汽离饱和状态较近
10.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A内放一个小烧杯B,杯内都放有水,现对A的底部加热,则( )
A.烧杯A中的水比B中的水先沸腾
B.两烧杯中的水同时沸腾
C.烧杯A中的水会沸腾,B中的水不会沸腾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11.吉尼斯大全中,记述了一个人赤着脚在650 ℃的燃烧着的一长堆木炭上步行约7.5米的“世界之最”纪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表演者一定在脚下事先抹上了一种高级绝热防护剂
B.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跳跃式地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时间短,炭火来不及灼伤脚
C.这个表演者一定是用汗脚踩在炭火上一步步轻轻地走过去的
D.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轻轻地踮着脚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面积小,即使灼伤也不厉害
12.在一个大气压下,1 g 100 ℃的水吸收2.26×103 J热量变为1 g 100 ℃的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以下四个关系式正确的是( )
A.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
B.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
C.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水变成汽体积膨胀对外界做的功
D.2.26×103 J=汽的内能-水的内能+水变成汽体积膨胀对外界做的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8分)如图所示,试说明晶体从开始加热到全部熔化为液体的过程中内能的转化情况(分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三个阶段说明).
14.(10分)某食堂的厨房内,温度是30 ℃,绝对湿度是p1=2.1×103Pa,而这时室外温度是19 ℃,绝对湿度是p2=1.3×103Pa.那么,厨房内外空气的相对湿度相差多少?在厨房内感觉潮湿,还是在厨房外感觉潮湿?
(30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p3=4.2×103 Pa,19 ℃时水的饱和汽压为p4=2.2×103 Pa)
15.(12分)绝热容器里盛有少量温度是0 ℃的水,从容器里迅速往外抽气的时候,部分水急剧地蒸发,而其余的水都结成0 ℃的冰,则结成冰的质量是原有水质量的百分之多少?已知0 ℃的水的汽化热L=2.49×106 J/kg,冰的熔化热λ=3.34×105 J/kg.
16.(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热管”是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见图).
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热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因吸热而汽化,蒸气沿着管子由受热一端跑到另一端.另一端由于未受热,温度低,蒸气就在这一端放热而液化.冷凝的液体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了受热的一端.如此往复循环,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液体汽化和气体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热管正是利用了这一性质,达到高效传递热量的目的.“热管”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热管”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不会很快升上去?“热管”没有被加热的那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
(2)下列物体都能导热,其中导热本领最好的是________.
A.铁管 B.铝管
C.铜管 D.热管
(3)用“热管”可以很快地把一个物体内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来,你能想出它的一个应用实例吗?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导学号:65430083] 解析:选A.温度计表面的酒精要发生蒸发现象,因此要从温度计吸热,故温度计温度先降低;当蒸发完毕后,因为是热风,温度计的温度又会升高,故选A.
2.[导学号:65430084] 解析:选C.饱和汽压依然决定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和分子的平均速率.当温度升高(降低)时,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变小),这样单位时间内从液体表面飞出的分子数增多(减少),饱和汽压就变大(变小).
3.[导学号:65430085] 解析:选BD.示数差距越大,说明湿泡的蒸发越快,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小,即水蒸气的实际压强、绝对湿度离饱和程度越远,故B、D项正确,A、C项错误.
4.[导学号:65430086] 解析:选C.高压锅蒸煮的食物易熟是由于:高压锅蒸煮食物时,高压锅盖上后就是一个密封容器了,加热时锅内水温不断升高,水的蒸发不断加快,由于锅是密封的,锅内水面上方的水蒸气越来越多,锅内水蒸气的压强就越来越大,直到气压阀被顶起为止,锅内气压才不再增大,此时锅内气压一般达到1.2 atm,在这样的气压下,水的沸点接近120 ℃,比普通锅内温度高出约20 ℃,所以食物就容易熟了,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5.[导学号:65430087] 解析:选CD.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总数不变,总动能不变,而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大分子势能,内能增大,A、B项错误;对水的汽化过程同理可知C、D项正确.
6.[导学号:65430088] 解析:选D.糖放在水中形成糖水,这是化学上在水分子和糖分子共同作用下的溶解,熔化是由温度造成的固态变液态,放棒冰的杯子外壁的小水珠是液化形成的,露水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7.[导学号:65430089] 解析:选D.汽化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故提到汽化热时一定要注意是在什么温度下的汽化热.
8.[导学号:65430090] 解析:选ABC.由动态平衡概念可知A正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密度是一定的,它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与体积无关,C正确.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温度升高时,饱和汽的密度增大;温度升高时,水蒸气分子平均速率增大.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适用于饱和汽,饱和汽压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不成正比,D错.
9.[导学号:65430091] 解析:选D.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的因素,不是空气中水蒸气的绝对数量,也不是气温的高低,而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差距,人对湿度的感觉由相对湿度决定,相对湿度越大,人感到越潮湿,故D对.
10.[导学号:65430092] 解析:选C.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能继续吸热.对烧杯A加热到水的沸点后,若继续加热,烧杯A中的水会沸腾.由于沸腾时水的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即烧杯B中的水也达到沸点,但由于它与烧杯A中的水处于热平衡状态,两者无温度差,无法再从烧杯A的水中吸热,因此烧杯B中的水不会沸腾.
11.[导学号:65430093] 解析:选C.当赤着的脚踩上炭火时,灼热的炭火使脚底的汗水迅速汽化,立即在脚底下形成一个很薄的蒸气层.由于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对脚底板起到绝热防护作用,行走中步与步之间脚上流出的汗水部分地补偿了汽化所需的水分.如果脚底下还沾上了一层炭灰(未汽化完的汗水成为调合剂),将使表演者能多走上几步.这里的关键是表演者要有足够的汗水和不让保护层失效,所以只能是轻轻地一步一步走.因为跳跃、踮着脚走均不能提供足够的汗水,且容易使脚陷进炭火,从而使保护层失效,C正确.
12.[导学号:65430094] 解析:选D.液体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引力做功,增加内能,一部分用来膨胀对外界做功,D对.
13.[导学号:65430095] 解析:(1)熔化前:晶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主要用来增加组成点阵结构的微粒的平均动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其体积一般也有所增大,也有小部分能量用来增加微粒的势能.
(2)熔化时:当温度升高到熔点时,点阵结构中的一部分微粒已有足够的动能,能够克服其他微粒的束缚离开平衡位置,破坏点阵结构,开始熔化.继续加热,微粒所吸收的热量不再用来增加其平均动能,而完全用在破坏点阵结构上,即用来增加势能.
(3)熔化后:液体吸收的能量主要转变为分子动能,只要继续加热,温度就要升高.
答案:见解析
14.[导学号:65430096] 解析:厨房内的相对湿度
B1=eq \f(p1,p3)×100%=eq \f(2.1×103,4.2×103)×100%=50%
厨房外的相对湿度
B2=eq \f(p2,p4)×100%=eq \f(1.3×103,2.2×103)×100%=59%
厨房内外空气的相对湿度相差
ΔB=B2-B1=59%-50%=9%
厨房外的相对湿度较大,即厨房外感觉潮湿.
答案:9% 厨房外感觉潮湿
15.[导学号:65430097] 解析:设蒸发的水的质量是m1,结成冰的质量是m2,蒸发所需吸收的热量Q1=m1L,水结成冰所放出的热量Q2=m2λ,由于容器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由Q1=Q2,即m1L=m2λ,得eq \f(m2,m1)=eq \f(L,λ).所以结成冰的质量与原有水质量之比:eq \f(m2,m1+m2)=eq \f(L,λ+L)=eq \f(2.49×106,3.34×105+2.49×106)=0.88,即m2=88%m水.
答案:见解析
16.[导学号:65430098] (1)“热管”被加热的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在汽化时要吸热,因此这一端的温度不会很快升上去.没有被加热的那一端,原来温度较低,吸收芯中液体汽化的蒸气在这一端液化放热.因此,它的温度会升高.
(2)D
(3)将“热管”安装在航天器上,将摩擦产生的热量迅速导走,防止烧坏航天器.
AS22—5—80
容量
5升
净重
8.92 kg
锅帽重
89.0 g
气压
1.21 atm
水的温度
121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