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5(人教课标版必修2 湖北省襄阳市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5(人教课标版必修2 湖北省襄阳市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以下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对孕妇和儿童危害尤其严重”。我国政府已启动了“酱油补铁工程”。这里的铁是指
A. 氧化铁 B. 四氧化三铁 C.铁单质 D.铁元素
2.下列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不科学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4.两份质量相同的CH4和NH3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分子个数比为17∶16
B.原子个数比为17∶16
C.氢原子个数比为17∶12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是17:16
5.在离子RO3nˉ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A.A-x+n+18 B.A-x+n+24 C.A-x-n-24 D.A +x-n-24
6.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据2001年12月的《参考消息》报道,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硅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在地球上有丰富的硅资源,如石英、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都是单质硅
B.硅相对于氢气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有开发价值的燃料
C.存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用玻璃塞
D.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所以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基本原料
7.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铜粉,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A.Fe3+ 、Fe2+ B.Fe2+ 、Cu2+ C.Cu2+ 、Fe3+ D.Cu+ 、Cu2+
8.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一组是
A.石墨、醋酸溶液、食盐晶体
B.液氨、石灰水、水银
C.稀H2SO4、NaOH溶液、纯HNO3
D.熔融状态的KOH、熔融状态的NaCl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10.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溶液中Al2(SO4)3和Mg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1 :2 B. 3 : 1 C. 3 : 2 D. 2 : 1
11.下列四项错误操作会导致所得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C.将溶解并冷却的溶液转移入容量瓶后就直接进行定容操作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处
12.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冶炼的本质是将化合态金属还原为游离态,冶炼方法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
B.Cu的湿法冶炼是将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从而置换出铜
C.Fe通常采用热还原法冶炼,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碳
D.由于Al的活泼性强,故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AlCl3的方法生产Al
13. 以下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
B.向品红试液中通入SO2后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加热后又变红色
C.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会降低
D.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沉淀溶解
14.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正确的有
A.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约为6NA
B.0.1ml H2O2催化完全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转移电子数为0.1 NA
C.100mL 0.1ml/L的H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0.03 NA
D.1 ml C12发生化学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必为2NA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使溴水褪色 SO2 + Br2 +2H2O=2H++SO42-+2 H Br
B.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 CO32-+2H+=CO2↑+H2O
C.硫酸铜与Ba(OH)2溶液反应 Cu2++ 2OH-= Cu(OH)2↓
D.少量CO2通入Na2SiO3溶液 CO2+SiO32-+ H2O=CO32-+H2SiO3↓
16.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碱性溶液中:K+、Ba2+、Cl-、NO3-
B.酸性溶液中:Na+、Fe2+、NO3-、SO42-
C.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Mg2+、K+、NO3-、Cl-
D.澄清透明溶液中:Na+、H+、AlO2-、MnO4-
17.下列甲组、乙组中的两种试剂分别混合,甲组能产生气体,乙组气体会被吸收的是
18.科学家刚刚发现了某种元素的原子,1个该原子质量是a g,一个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eq \f(12a,b) ②m g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为eq \f(m,aNA) ml
③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A g ④Wg该原子中含有个该原子
⑤由已知信息可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
19.下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a、b、d、e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己知:2KMnO4+16HCl=2KCl+5Cl2↑+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20.某固体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全是气体,A的分解反应为:2AB+2C+2D,现测得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dB.10dC.5dD.0.8d
2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22.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
23.正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H2O。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硫酸盐都易溶于水
B.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分别还原a ml Fe2O3所需H2、Al、CO物质的量之比为3∶2∶3
D.明矾含有结晶水,是混合物
24.向Fe2(SO4)3、CuCl2混和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得到的固体经过滤、干燥、称重,若所得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c(SO42-)与c(Cl-)之比为
A.3︰14 B.1︰7 C.2︰7 D.3︰2
25.下列示意图与对应的反应情况正确的是
A.含0.01 ml KOH和0.01 ml Ca(OH)2的混合溶液中缓慢通入CO2
B.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C.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
D.向含有少量氢氧化钠的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二、非选择题
26.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
(1) 铝热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之一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其中的原理 (举一例)。铝制品因为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而经久耐用,但是该氧化膜易被酸碱破坏,若将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氯气用于漂白、消毒时,能起漂白、消毒作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缺铁性贫血患者应补充Fe元素,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给药,而硫酸铁则没有这种药效。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这层糖衣的作用是 。
(3)镁带着火时,不能用液态CO2灭火剂来灭火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
Al2O3 + N2 + 3 C = 2AlN + 3CO
①在化学方程式上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
27.化工生产必须遵循科学原理。请根据下列工艺生产流程回答问题。
(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以海带为原料获得少量碘水,并以CCl4为溶剂将碘从碘水中提取出来。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则:操作 = 1 \* GB3 ①的名称是 ,在操作过程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操作 = 2 \* GB3 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 = 3 \* GB3 ③为萃取,为什么不能用酒精代替CCl4作为萃取剂? 。
(2)海水的综合利用可以制备金属钠和镁,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 1 \* GB3 ①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而MgO的熔沸点非常高,达到熔融状态需要消耗很多能源。所以,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写出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2 \* GB3 ②在以上提取镁的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 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3 \* GB3 ③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等产品的工业称为“ ”。请你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 。
28.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F
(2)写出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
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 。
(3)通常用 溶液检验物质G中阳离子,其原理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9.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18m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停止,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中的同学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若有m g铜参加了反应,则有___________ml硫酸被氧化,电子转移数目为_______ml。
②下列试剂中,能证明反应停止后烧瓶中有硫酸剩余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硫酸钠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银粉 D.碳酸钠溶液
③为什么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为了测定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该兴趣小组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已称量过的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反应停止后再次称量,两次质量差即是吸收的二氧化硫。
方案二:将装置A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的用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即是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钡沉淀的质量。
方案三:当铜和浓硫酸的反应结束后,在装置A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法测得产生氢气的体积为V 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
实际上,以上方案一、二均不可取,请你说出原因?
方案一 ;
方案二 。
方案三:写出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12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绍兴一中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6.(1)焊接钢轨(或冶炼难熔金属 )2Al+Fe2O3==== Al2O3+2Fe
Al2O3+2NaOH==2NaAlO2+H2O
(2) HClO 保护FeSO4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点燃
(3)2Mg+CO2 2MgO+C
(4) 略 N2 CO
27.(1)过滤 漏斗、玻璃棒、烧杯 Cl2+2I-=I2+2Cl-
酒精和水任意比互溶通电
通电
(2) = 1 \* GB3 ①MgCl2=====Mg+Cl2↑ = 2 \* GB3 ②C
③氯碱工业 2NaCl+2H2O=====2NaOH+H2↑+Cl2↑
28.(1)Fe FeCl2
(2)①2Na+2H2O=2NaOH+H2↑ ③2Al+2OH-+2H2O=2AlO2-+3H2↑
⑤ 2Fe2+ + Cl2 = 2Fe3+ + 2Cl-
(3)KSCN溶液 Fe3+ +3SCN-= Fe(SCN)3
29.(1)补进气管升入近集气瓶底(图略)
(2)① 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m/64 , m/32
②D ③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3)方案一: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干燥管中的质量差不仅仅是SO2的质量(或烧瓶中的二氧化硫不能完全排出)
方案二:沉淀的质量一部分是高锰酸钾溶液中起酸化作用的硫酸与氯化钡反应而产生的
方案三: V/(22.4×0.012) ml/L
30.解: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y
2NaHCO3=====Na2CO3+CO2↑+H2O Ca(OH)2+CO2 = H2O +CaCO3↓
y y/2 y/2 y/2 y/2
2.00g CaCO3的物质的量为0.02ml,
所以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04ml,质量为3.36g,碳酸钠的质量为1.06g
即x=0.01ml y=0.04ml (3分)
Na2CO3+2HCl=2NaCl+ CO2↑+H2O
(x+y/2) 2x+y
所以,HCl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2x+y)/0.03L=2.00ml/L (3分)选项
分类目标
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
A.
化学反应
有无离子参加或生成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B.
有无单质参加或生成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
化学物质
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胶体、溶液和浊液
D.
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甲
乙
A.
过氧化钠和水
浓氨水和SO2
B.
浓盐酸和MnO2
BaCl2溶液和SO2
C.
冷的浓硫酸和铝
NaOH溶液和Cl2
D.
浓硫酸和蔗糖(滴有几滴水)
H2SO4溶液和乙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处变蓝,b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Cl2>Br2>I2
B
c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处变红色
还原性:Fe2+ > Cl-
选项
W
X
A
盐酸
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
AlCl3溶液
C
CO2
Ca(OH)2溶液
D
Cl2
Fe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B
C
B
B
B
B
D
B
A
B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D
A
A
A
D
C
C
D
C
A 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3(人教课标版必修2 湖北省襄阳市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答案请填涂在答卷上,2ml电子通过,4 L,92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4(人教课标版必修2 湖北省襄阳市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2(人教课标版必修2 湖北省襄阳市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章,第三章,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