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6为单选题,每题4分,共24分,7-10为多选题,每题6分,部分3分,共24分)
1. 如图所示是小张运动过程的x-t图象,x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则( )
A.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第6s的速度为
C. 第30s的加速度为
D. 距离出发点最远60m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象可知,10-20s小张相对出发点的位移不变,则静止不动,故A错误;
B.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则在第6s的速度:
v==3m/s
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小张在20-40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为0,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小张距离出发点最远为30m,故D错误.
2. 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第1s内通过0.4m路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第1s末的速度为0.8m/s
B. 加速度为0.8m/s2
C. 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为1.2m
D. 前2s内通过的路程为1.8m
【答案】D
【解析】
【详解】B.设加速度为a,由
可得
故B正确;
A.第1s末的速度
v1=at1=0.8×1m/s=0.8m/s
故A正确;
D.前2s内通过的路程为
故D错误;
C.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为
x'2=x2-x1=1.2m
故C正确。
本题选错的,故选D。
3. 为了测某废弃水井的井口到水面的距离,小王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下落,经过2s后小王听到小石块击水的声音(不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石块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
B. 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40m
C. 若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则井口到水面的距离应小于20m
D. 若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则小石块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应大于20m/s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小石块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故A错误;
B.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
故B错误;
CD.若考虑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间,则小石块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小于2s,根据AB选项的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可知井口到水面的距离应小于,小石块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应小于,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 全红婵在杭州亚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使跳水运动成为热门话题。如图是某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向上起跳然后下落入水的速度—时间图像,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g = 10 m/s2,由图可知( )
A. 图中选择了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
B. 运动员在0.1 s ~ 1.1 s内做自由落体运动
C. 运动员在1.1 s ~ 1.5 s内运动的高度约为0.8 m
D. 运动员在1.1 s ~ 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4 m/s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向上起跳然后下落入水,初速度向上,图像中初速度为负,所以图中选择了向下方向为正方向,故A错误;
B.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
由
可知运动员在0.1 s ~ 1.1 s内做的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
C.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中面积表示位移,图像中每个小格的面积为
数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内的格数,大于或等于半个格的算一个,小于半个格的不算,1.1 s ~ 1.5 s内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内有21个小格,面积为
表示运动员在1.1 s ~ 1.5 s内运动的高度为0.84 m,约为0.8 m,故C正确;
D.运动员在1.1 s ~ 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5.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向左拉一张A4纸,手机放在纸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手机和纸一起匀速运动,则手机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B. 若手机和纸一起匀速运动,则速度越大,手机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 若手机相对纸面滑动,则手的拉力越大,手机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 若手机相对纸面滑动,则手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纸的速度大小无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B.若手机和纸一起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手机水平方向不受其他外力,故手机受到的摩擦力为零,与运动速度无关,故A错误,B错误;
CD.若手机相对纸面滑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
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手的拉力大小及纸的速度大小无关,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外壳质量为m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的重物.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外力F拉着弹簧测力计,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 mgB. F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对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拉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对重物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弹簧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体法与隔离法,先对弹簧秤和物体整体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加速度;再对重物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拉力大小.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当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0 m/s 时,给物体施加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大小为F=2 N的恒力,在此恒力作用下(g取10 m/s2)( )
A. 物体经10 s速度减为零
B. 物体经2 s速度减为零
C. 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保持静止
D. 物体速度减为零后将向右运动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AB.物体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方向向右,物体减速到0所需的时间
B正确,A错误;
CD.减速到零后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再运动,C正确,D错误。
故选BC。
8.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了一枚水火箭,水火箭发射后在竖直方向运动,水火箭向下喷水时,火箭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水火箭经过4s喷水结束,一段时间后火箭落回到地面。忽略空气阻力,取g=10m/s2,关于水火箭从发射到落地的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的最大速度为20m/s
B. 上升过程所用时间为5s
C. 水火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60m
D. 从喷水结束到落回地面水火箭运动的时间是
【答案】AC
【解析】
【详解】A.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的最大速度大小为
故A正确;
B.达到水火箭的最大速度后,继续上升的时间为
上升过程所用时间为
故B错误;
C.水火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故C正确;
D.从喷水结束到落回地面水火箭运动的时间
故D错误。
故选AC 。
9. 抖空竹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也是一种杂技表演项目,历史文化悠久。如图所示,人的两手握住连有轻质绳子的两根短杆,空竹在绳子上旋转并上下左右运动,忽略空竹的自转,认为绳子是光滑的且空竹在运动过程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已知空竹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绳子两端水平距离为d,绳长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的余弦值为
B. 绳子的拉力为
C. 若左手不动,右手向上移动,绳子的拉力增大
D. 若左手不动,右手向右移动,绳子的拉力增大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空竹两侧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相等,设为,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有
结合
可得
则
A错误;
B.对空竹进行分析,空竹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B正确;
C.若左手不动,右手向上移动,L、d不变,则由
可知,T不变,C错误;
D.若左手不动,右手向右移动,L不变,d增大,则由
可知T增大,D正确。
故选BD。
10.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三个木块均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B.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
C. 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 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不变
【答案】BD
【解析】
【详解】AB.对木块3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弹簧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故弹簧的长度为:
A错误,B正确;
C.对木块2、3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和弹簧的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解得:
故弹簧的长度为:
故,故C错误
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支持力不变,根据滑动摩擦力不变,弹簧弹力也不变,故合力不变,故物体全部保持静止,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不变,D正确.
三、非选择题(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解题步骤)
11. 在《探究弹管伸长量与弹力关系》的实验中。
(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2)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拉长,记下节点的位置O和_______及两细绳的方向,然后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______,记下弹簧秤拉力的大小、方向。如图所示,试在图中作出F1和F2的合力的示意图,并用F表示此力______。
(3)如果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其他器材齐全),能否完成本实验?_____(填“能”或“否”)。
【答案】 ①. AB##BA ②. 两个弹簧测力计读数F1、F2 ③. O点 ④. ⑤. 能
【解析】
【详解】(1)[1]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弹簧会损坏,故A正确;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要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使钩码的重力等于弹簧的弹力要待钩码平衡时再读读数,故B正确;
C.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伸长量等于弹簧的长度减去原长,故C错误;
D.拉力与伸长量之比是劲度系数,由弹簧决定,同一弹簧的劲度系数是不变的,不同的弹簧的劲度系数不同,故D错误。
(2)[2]先用两只弹簧秤钩住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让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此时需记录O点的位置、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F2和细绳方向;
[3]为了保证作用效果相同,则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应该使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记下细绳的方向;
[4]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F1、F2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完成后做出F1、F2所加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为合力,如图所示
(3)[5]能完成;如果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则使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勾住绳套A,另找一细线勾住绳套B,互乘角度的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到某一位置O,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和两个绳套A和B的位置和方向以及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绳套B,用一细线勾住绳套A,两细线的方向不变,拉动橡皮筋到O点,并且使绳套A和B到达第一次实验中记录的点,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接下来只用一个绳套系在橡皮筋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勾住绳套,将橡皮筋拉至O点,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方向和大小F,利用力F1和F2做平行四边形,判定F是否是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进而验证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12.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关于实验的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重物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B. 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应挂上重物
C. 释放小车之前应先接通电源D. 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滑轮与小车间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在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选择了A、B、C、D、E作为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x1=7.00cm,x2=7.60cm,x3=8.30cm,x4=8.90cm,电源频率为50Hz,可以计算出小车运动到C点的速度是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_______。如果长木板的右端垫得不够高,木板倾角过小,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他绘出的a-F关系图像可能是_______。
A. B. C. D.
【答案】(1)CD (2) ①. 0.80 ②. 0.65
(3) ①. 平衡摩擦力 ②. B
【解析】
【小问1详解】
A.由于小车受到的外力由力传感器测得,因此不需要满足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A错误;
B.平衡摩擦力时应不挂重物,故B错误;
C.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后等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再释放小车,故C正确;
D.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滑轮与小车间细线与长木板平行,保证细线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故D正确。
故选CD。
【小问2详解】
[1]小车运动到C点的速度大小为
[2]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可知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逐差法可得加速度大小为
【小问3详解】
[1]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2]如果长木板右端垫得不够高,木板倾角过小,则当力F增加到一定值时小车才会做加速运动,即
所以
故选B。
13. 如图所示,小球A置于固定于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柱体上,小球B用水平轻弹簧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小球A、B通过光滑滑轮用轻质细线相连,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球质量为m,O是滑轮与细线的交点,且O点在半圆柱体圆心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角,OA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角,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细绳OB的拉力
(2)小球A的质量
(3)光滑半圆柱对小球A的支持力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以小球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2)以小球A为研究对象,设小球A质量为M,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3)设光滑半圆柱对小球A的支持力为N,根据平衡条件有
解得
14. 如图所示,一质量M=40kg、长L=2.5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一质量m=1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5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g=10m/s2.
(1)分别求出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滑块与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
(2)计算说明滑块能否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
【答案】(1) , (2)恰好不会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
【解析】
【详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滑块,有 ,
解得
对平板车,有,
解得.
设经过t时间滑块从平板车上滑出滑块的位移为:
.
平板车的位移为:
.
而且有
解得:
此时,
所以,滑块到达小车的右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恰好不会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
答:滑块与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和.
滑块到达小车的右端时与小车速度相等,恰好不会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
点睛:对滑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滑块的加速度,同理可求得平板车的加速度;
由位移关系可得出两物体位移间相差L时的表达式,则可解出经过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得两车的速度,则可判断能否滑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2024~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高一(上)月考试卷(9月份)(有答案),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