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许昌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5许昌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许昌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入年轻群体、现代生活、数字科技、文化市场与国际化表达,涌
现出一批优秀的国潮作品,逐步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
②以传统生活美学为代表的国潮的兴起,引领了一种回归古典的时尚生活方式,正在让传统文化活起
来并融入日常生活。在服饰方面,近年来古风审美与“汉服热”兴起,汉服从亚文化圈层中“破圈”并逐
渐融入日常生活,很多古风景区也通过汉服游园活动激发了新的国潮旅游热度。在家居方面,富有东方美
学特质的中式家居逐步兴起,并且进入到旅游民宿和精品酒店领域,形成了新的旅居生活风尚。
③随着 5G、大数据、人工智能、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的成熟,沉睡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唤醒,以全新的
形象进入大众视野。故宫博物院开发了线上“全景故宫”,通过数字化全景技术将故宫文物进行全景虚拟
展示,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沉浸式畅游故宫。“数字敦煌”通过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复原再现、VR、AR 等技
术实现敦煌文化数字化,满足人们线上观赏、研究的需求。国潮应用科技新方式表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新的形象。
④国潮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对面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成为国潮崛起的阵地,“非遗里的中国式浪漫”“手艺里的新中国”等
话题成为热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哔哩哔哩打造了河南文旅又一文化 IP——“竹林七贤”,推出云
台山《七贤游园》国风演艺。国潮拓展传播新渠道,向世界展现具有浓郁东方韵味的中国文化气质,推动
国潮转化为跨文化的国际潮流。
⑤国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现代审美与时尚元素,是中国文化基因在符号生产及消费
领域的复兴潮流,辐射到文学、艺术、商业、教育、文旅等众多领域。国潮的兴起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
第 1页/共 10页
化历久弥新的独特价值与深厚底蕴,是在新时代彰显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
重要手段。
(摘自钟晟、苏悦《国潮引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趋势与路径》)
材料二:
①近些年来,文艺领域掀起“国潮风”“新中式”的创作热潮,各类优秀作品不断出圈。当然,在看
到国潮文艺创作如此繁荣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正视创作过程中存在着的某些歪曲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众的思想认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都产生了不良的误导和损害,值得警惕。
②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古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粹,诗词古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每一个中
华儿女都在唐诗宋词、古语名言里感受着汉语的魅力,获得审美的滋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剧以唐
诗宋词命名,还有的则根据剧情或主角的名字套用诗句来取名。甚至为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娱乐效
(笑)果,诗词古语常常惨遭恶搞。当《静夜思》在孩子口中变成“床前明月光,李白推开窗,举头望天
庭,低头砸了缸”,难道我们只能一笑了之?如果我们不能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典雅纯粹的诗词古语,不
能对绵延至今的民族语言文化怀有敬畏之心,那么,长此以往,传统文化必将被玷污和亵渎,民族血脉和
精神家园必然会干涸和丧失。
③服饰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随着
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作为一种承载着数千年民族记忆和传统文化的服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人们的日
常生活之中。毋庸讳言,今日影视剧中的服化道变得越来越“精致”,对服饰的极端追求甚至到了病态的
地步,这往往有两种表现:一是置本民族服饰于不顾的完全他国化。如某古装剧,明明以唐代为故事背景,
演员们却身着日式服饰,穿木屐,满屏的日式风。二是对本民族服饰的胡乱改造。比如某影视剧,一群东
方面孔的演员,身着分不清时代和民族的服饰,在古希腊宫廷风格的建筑里,摆着欧美贵族式的造型。这
种舍本逐末的病态服饰审美,消解了传统服饰的民族性和形式美,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无疑是一种破坏。
④此前文艺界对胡编乱造的玄幻剧、穿越剧、“手撕鬼子”之类的抗日神剧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的历史剧
等进行过严厉批判,倡导新时代文艺应具有“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使得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在总体
质量上有了较大提高。当然,某些有意或无意篡改历史事实的作品依然存在。对于历史剧而言,历史真实
与艺术真实可以而且必须相融为一,那些以“戏说”“虚构”为借口篡改历史事实的文艺创作,都是对历
史文化的戕害。
⑤总之,任何歪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艺创作,都会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
们必须科学合理地对待传统文化,推进国潮文艺的不断破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向现代、走向世
界。
(摘自江飞《国潮文艺创作不能歪曲优秀传统文化》)
第 2页/共 10页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成熟,唤醒了沉睡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其以全新的形象进入大众文化视野。
B. 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国潮,影响到文学、艺术、文旅等众多领域,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
实力。
C. 只要我们爱护典雅纯粹的诗词古语,怀揣着对民族语言文化的敬畏之心,传统文化就不会被玷污和亵渎。
D. 此前文艺界严厉批判了部分不符合新时代文艺观的影视剧作,促进了历史题材文艺作品总体质量的提升。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优秀国潮作品不断涌现,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融入年轻群体,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潮流。
B. 随着“汉服热”的兴起,汉服逐渐走近人们日常生活,各大景区通过举办汉服游园活动吸引游客。
C. 中国是诗词 国度,唐诗宋词、古语名言对中华儿女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其感受到汉语的独特魅力。
D. 诗词承载着数千年的民族记忆,是历史发展和社会时尚嬗替的标志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3. 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一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视频博主李子柒通过拍摄短视频,记录充满东方诗意的田园生活方式,展现田园美学文化,吸引了来自
世界各地的粉丝。
B. 湖南爆款奶茶品牌“茶颜悦色”从中国传统茶文化切入,设计古风元素包装,形成了国潮新茶饮品牌,
广受消费者好评。
C. 武汉大悟县汉绣基地将汉绣技艺与现代设计对接,联合高校工艺美术院所开发了多种非遗文创产品,拓
宽汉绣销售市场。
D. 大唐不夜城主题街区以盛唐文化为主题,打造出了集休闲、娱乐、购物等于一体的文旅消费空间,成为
文旅发展范例。
4. 材料二从哪些角度描写国潮文艺创作中存在的歪曲优秀传统文化的现象?请简要概括。
5. 你的朋友小明想要创作一部国潮文艺作品,请你结合材料,给他的创作提出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纸飞机
左眩
“春天了!走,到珊瑚坝去放风筝!”哥哥柏明手里拿着一个大大的“王”字风筝说道。
“珊瑚坝可去不得了,那是军用飞机场!小心把你抓起来!”妈妈刚背着一背篓洗干净的衣服回来,一
听说珊瑚坝,就扯着大嗓门儿叫喊起来。
“那更好,我去看飞机玩!”哥哥扬起手里的风筝,呼啦啦地往巷子口跑去。
第 3页/共 10页
“飞机,飞机!我也要看飞机!”妹妹金云才五岁,也跟着闹起来,追着哥哥跑。
我跑不快,就坐在屋门口的板凳上跟着轻轻跺脚,越跺越快,跟哥哥步子的频率一样快。
晚上哥哥给我带回来一个手折的纸飞机,哥哥用笔在纸飞机的头上画了一个螺旋桨,又在底部两侧各
画了一个轮子。这是我收到的第一架纸飞机。
……
重庆的天气,一到五月就是夏天,一天一天蹿着热。天气热,热得要死,每出一口气都像是在喷火。
跟往常一样哥哥去上学,爸爸去修防空洞。妈妈带着金云在河边洗衣服。转眼到中午,巷子里却没人烧饭,
静悄悄的。我在刘爷爷家只喝了碗稀饭,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
呜呜呜——呜呜呜——是什么声音在乱叫?
“兰兰,兰兰!”一个尖锐的声音在喊我。
呜呜呜——呜呜呜——号叫声越来越快,越来越近。
我被人猛烈地拉起来,睁开眼,尖叫起来:“啊——放开我——放开——”
我不喊了,我看清楚把我扛在肩上的这个人穿的是长衫。
曙光巷里只有一个人是穿长衫的——金先生。金先生不仅教我认字,更教我写字。
家里没有那么多纸练字,我就到二府衙周围去捡。有一次走到大路上,有几个年轻的大哥哥大姐姐在
给路上的行人发东西,一边发一边握着拳头喊:“看日军轰炸罪行!”“众志成城,全民抗敌!”
我接过一张来,原来是张黑白照片,梯坎上四处倒着好多血肉模糊的人,有男人、女人,还有比我还
小的孩子。我长这么大,还没照过照片,见了照片即使是这样的照片,我也觉得稀罕,舍不得扔。但我怕
照片上的内容,就用手巾包裹了起来。
我的头摇摇晃晃地垂着,眼睛里看到的是一个头下脚上倒过来的世界。所有的东西好像都在燃烧,空
气烫得好像是一百个夏天摞在一起。我略支起头,倒着斜看出去,到处都是东西在往“天上”飘,有门、
有窗户、有木头、有瓦片,还有床、柜子、竹竿上晾的衣服,都燃烧着在往“天上”飘,轰隆,轰隆地飘,
重重地飘。
我已经叫不出来,热浪堵住了我的喉咙。
“憋气!”金先生在喊。
我感觉我被掼了出去,就像被扔出去的纸片。然后,我落水了,我大口大口地吞了两口水,清醒过来,
闭上嘴巴憋住气。
当我们浮在水面的时间渐渐变长时,我才真正地看到眼前的景象。
曙光巷的房子倒的倒,塌的塌,全都在燃烧,火焰在这些木板房子上疯狂地扭动、嘶吼——是真的嘶
吼。我以前并不知道火原来是有声音的,可现在我听见了,呼呼的,就像是发怒的野兽。整个世界都是野
第 4页/共 10页
兽。有些人就在这野兽群里跑,喊,倒下。在火的吼声下面,人的吼声就像是从脚底下拔出来的竹刺,特
别的短,特别的小,却又特别的刺人,特别的疼。
我不忍心再看,我不能再等,我要去找爸爸、妈妈、哥哥、妹妹!
可我又往哪里去找呢?
我只能往曙光巷的里面跑,跑到最里面——那曾经是我的家,如今已经被炸平,炸成一片断木头碎瓦
片……我只找到一个倾斜的柜子还是整的,那是我的小柜子。我拉开抽屉,发现那张用手巾包着的相片竟然
还好端端地放在里面,好像一个噩梦——一个成真的噩梦。
我打开手巾,想把那张相片撕个粉碎,可一下子竟撕不动它。我便把它翻到背面,用力折了又折,把
它变成了一架小小的纸飞机。
我爬到塌毁的半截墙头上,把腰挺得笔直笔直的,高高地举起手里的纸飞机,用力地掷了出去。纸飞
机刚一飞出去,就头朝下栽到了地上。我就跳下来,捡起它,又爬上去,再掷。重复了一次又一次,纸飞
机一次又一次硬生生地栽到地面上,飞机头上的尖儿都已经被撞平了。终于,我听到了金云撕心裂肺的哭
声,还有爸爸的声音,哥哥的声音,他们在喊我:“兰兰,兰兰——”
……
那天晚上,月亮被吃了。漆黑的夜空看起来好可怕。
妈妈没有回来。爸爸找到她和金云的时候,她已经被炸弹吃了,吃得捡都捡不回来了。
这个夜里,重庆城里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哭声,就像是有一张黏稠的悲伤的网,把我们统统罩住。
可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必须继续过下去。
几天后,我跟着哥哥去镇上买东西,路过一片被炸塌的房屋,看见在那残破的墙壁上用鲜红的颜料写
了四个又大又有力的字——愈炸愈强!
我停下脚步,仰望着写在废墟高处的这四个字,感觉心里有一把火被熊熊点燃了。炙热的风吹在我身
上,像是一个连一个的辣乎乎的巴掌拍打着我。这种痛没有声响,却不断地膨胀着,膨胀着,直到在我的
眼眶里凝结成眼泪,一滴,再一滴地滚落下来。哥哥好像知道我的心思,弯下腰,伸手帮我把脸上的眼泪
擦干。我也替他把眼泪擦干。
“走!”哥哥对我说。
“走!”我也对哥哥说。
哥哥赊了半桶红颜料和两把刷子。哥哥给了我一把刷子,和我一起,在巷子口水池边的墙壁上一笔一
画地也写上了四个大字:
愈炸愈强
这四个字从此挺立在曙光巷的巷口,好像并排站着的四个金刚,一动不动,却透出一种无声的威严。
第 5页/共 10页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视角,透过小主人公兰兰的童眸,深情地凝视和回望了那段战火硝烟的历史。
B. 本文是一篇致敬重庆、致敬战火童年的浪漫主义作品,大面积书写苦难和人们在苦难中重生的意志。
C. 文章交织描写重庆夏天的炎热与无情的战火,加剧了人们内心的痛苦,增加了小说的悲壮之气。
D. “整个世界都是野兽”“被炸弹吃了”,这些语言能让读者更加形象的感受到小主人公恐惧的心理。
7. 关于文章开头春天放风筝这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放风筝的画面温馨和谐,格调明快,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反映了战时人们的乐观主义精神。
B. “我”坐在板凳上轻轻跺脚这一动作描写,暗示出“我”身有残疾,也因此受到家人的同情和疼爱。
C. 这个场景虽发生于还未遭空袭的“和平”时期,但妈妈提到了“军用飞机场”,暗示出战争的背景。
D. 这段文字通过大量的对话展现人物的性格,妹妹金云吵闹着看飞机的话语体现了她的娇气和任性。
8. 结尾部分写到“我”和哥哥在巷子口书写“愈炸愈强”四个大字,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9. 如果将小说的标题“纸飞机”改为“战争的噩梦”好不好?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牙终善遇之,
不以为言。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牙遂
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
与鲍叔牙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牙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牙谋事而更穷困,鲍叔牙不以我
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
叔牙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牙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
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节选自司马迁《管晏列传》)
材料二: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
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
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
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
第 6页/共 10页
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
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
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
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彼其初 A 之所以 B 不用者 C 徒以有仲焉耳 D 一日无仲 E 则三子者 F 可以弹冠 G 而相庆矣。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事,侍奉,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岂非人事哉” “事”意思不同。
B. 幽,囚禁,与《苏武传》中“乃幽武置大窖中” “幽”意思相同。
C. 顾,回头看,与《出师表》中的“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顾”意思相同。
D. 疾,患病,与《劝学》中的“声非加疾也”的“疾”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仲家境贫寒但很贤明,齐桓公能够称霸于诸侯,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是凭借
管仲的智谋。
B. 对于管仲所受的屈辱,鲍叔牙用别样的眼光看待,他认为管仲是一个不会因小节而羞,但会因功名不曾
显耀于天下而耻的人。
C. 竖刁、易牙、开方导致国家动乱,苏洵却认为祸乱的产生是由于管仲,他认为祸乱的产生有一定的根源
和预兆,管仲没有提醒过齐桓公。
D. 管仲的遗言没有成功束缚住齐桓公,齐桓公本性就是一个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开美色的人,竖刁、
易牙、开方可以帮助他满足欲望。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牙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2)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14. 对于齐国的称霸与灭亡,苏洵分别有怎样的看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歌行(节选)
陆游
第 7页/共 10页
人生不作安期生①,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②,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螿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钜野③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注】①安期生:传说是秦始皇时的仙人。②李西平:唐朝名将李晟因平定叛乱有功,封为西平王。
③钜野:古代大泽名。旧址在今山东钜野县附近,临近黄河。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前四句用典,表明自己生平的抱负,不作避世的安期生,愿作杀敌的李西平。气势雄浑,与李白《将
进酒》风格相近。
B. 前六句先抑后扬,先抒发一往无前的壮志豪情,“金印”以下两句写自己白发丛生,但未建奇功,抒发
时不我与的焦灼心情。
C. “兴来”以下六句写诗人落寞之际的豪饮。这次饮酒犹如滔滔的黄河水化成无穷无尽的美酒直注于胸,
诗人借酒浇愁但并不消沉。
D. 最后两句诗人想象大雪中收复了飞狐城,将士凯旋,狂欢痛饮,与开头要作李西平,收复沦陷的国土的
情感相呼应。
16. 前人评价陆游“放翁豪横处自臻绝诣”,是说陆游在诗歌创作中的豪放已经达到极高的境界。本诗哪些
地方体现诗人的豪放,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靠武力征服天下 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征夫思妇”形象在边塞诗中被反复书写,高适《燕歌行(并序)》中运用虚写、借代手法对其进
行传神书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页/共 10页
(3)不论今昔,动人的音乐都是疗愈内心的良药,对于难以言传的绕梁之音,古人总是会借助听众的
反应侧面烘托音乐的动人,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的深处,一粒粒种子正悄然从土壤中苏醒。它们曾在土壤的怀抱中沉睡,身上积蓄着生命的力量。
在被称为“种子诺亚方舟”的国家作物种质库里,借助科技的力量,无数跨越时空的种子在此“安家”。
农稳社稷,种子为基。作物种质资源是支撑粮食丰收的一个重要基础——正如国家作物种质库的设计
理念“承接上苍之甘露,孕育万物之繁衍”。因此,种质资源库的使命就是长久、安全地保存好这些种质
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种质资源最主要的保存方式是低温种子保存,国家作物种质库采用零下 18 摄氏度低温和 45%以下相对
湿度保存种子。全球约有 90%的种质资源是以种子形式保存的。
种质资源还可以采用试管苗保存。我们把植株的茎尖等生长点取下来,放在瓶子里——瓶子下面有看
上去像果冻一样的培养基,它能提供营养让茎尖在上面慢慢生长。(甲),那么就会用这种方式来保存;如
果不太方便转化成试管苗,作物就先在液氮罐里进行超低温保存。
试管苗方式保存的种质资源处在活跃的生长状态。试管苗属于真正的“温室里的花朵”,但是如果需
要的话,把它们从瓶子里拿出来以后,再经过一些“锻炼”,(乙)。种子在瓶子里是在不断生长的,因此
也会不断消耗,当培养基的营养用完之后,或苗子长“老”了之后,就需要把它的生长点再拿下来,换一
个瓶子,让它的生命 A 地循环下去。
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生命的希望,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丰收的田野,这是一场科技与自然的默契合作。
①国家作物种质库不仅是种子的守护者,②而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基石。③这些看似平凡的种子,④正汇聚
成中华民族的繁荣根基,⑤美化着农业强国的梦想。保护和保存农作物遗传资源,是种业振兴的关键所在,
也是我们 B 的奋斗目标。
18. 第一段画线句子中,有两处文字使用了引号,但作用不同。请分析两处引号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 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
得改变原意。
21. 请在文中甲乙两处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5 个字。
22. 下列句子中的“老”与文中加点的“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天在路上偶遇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感觉格外亲切。
第 9页/共 10页
B. 他老是独自出门,从不与人同行。
C. 你已经老大不小了,应该更加成熟稳重。
D. 已预备下细嫩野鸡,请用晚饭罢,再迟一会儿就老了
四、写作(6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最好的相处之道,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有人说,相处时,守住自己的立场最重要。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明确立场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 800 字。
第 10页/共 10页
1. C 2. C
3. A 4. ①恶搞乱改诗词古语,玷污亵渎传统文化。②破坏传统服饰,忽视本民族服饰,完全他国化。③
对本民族服饰胡乱改造,消解传统服饰的民族性和形式美。④篡改历史事实,戕害历史文化。
5. ①深入挖掘传统生活美学智慧,密切关注当下时尚生活新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潮文艺作品,引
领生活新风尚。②利用科技新方式,尽力满足大众多元化需求,将数字新科技融入国潮文艺作品创作。③
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优秀作品,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国潮文艺作品。④正视文艺创作过程中存在的歪曲优
秀传统文化的现象,科学合理地对待传统文化,创作有价值的国潮文艺作品。
6. B 7. C
8. ①经历空袭以及亲人的离世后,我跟哥哥遭遇重大的打击。但这四个字,体现了我跟哥哥的生存意志,
与不屈的抗战精神。
②作为孩子的我和哥哥书写下这四个字,以小见大,体现出我们的民族永不言弃、昂扬奋进、充满希望。
③以对“愈炸愈强”四个字的描写结尾,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
9. 答案一:改为“战争的噩梦”不好。
理由:①“纸飞机庆的时候,纸飞机则是苦难的象征。
②“纸飞机”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的作用。文章开头交代了哥哥送给我的第一架纸飞机,与题目相照应,
又与下文“我”把照片折成纸飞机相呼应。
③“纸飞机”是童年时常见的玩具,符合叙事主人公的身份,有利于叙事主人公的形象塑造。(每点 2 分)
答案二:改为“战争的噩梦”更好。
理由:①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战争的场面,以“战争的噩梦”为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小说以“我”的视角,回忆那段悲惨的历史,就像经历了一场噩梦,真实可感,以“战争的噩梦”为标
题,比喻形象贴切。
③小说以儿童视角叙事,文中“我”在经历空袭后看到那个相片认为是“一个成真的噩梦”,以“战争的
噩梦”为标题,符合儿童的心理认知。10. CDE
11. C 12. C
13. (1)我曾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才能,知道我背时(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2)管仲辅佐齐桓公的时候,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了夷、狄等少数民族。管仲终其一生在齐国,
使齐国国富民强,诸侯不敢再叛乱了。
14. (1)齐国的安定强盛,苏洵认为不是由于管仲,而是由于鲍叔牙能赏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于诸侯。
(2)苏洵认为齐国祸乱不是竖刁、易牙、开方的原因,而是管仲。苏洵认为齐桓公询问谁可为相的人选时
候,管仲推荐天下贤能之人,但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能亲近。
15. B 16. ①诗歌前四句表明诗人不做安期生那样的仙人,要做像李西平那样的名将,消灭逆贼,
收复失地,使天下清平,气势雄壮;
②“兴来”以下六句写诗人要买光酒家的酒,酒瓶堆满大车,喝酒犹如黄河水的倾泻,用夸张手法表现他
的壮心不老,豪气依旧;
③最后四句将自己比作匣中吟啸的宝剑,表达誓报国仇的决心,希望收复失地后大宴凯旋的将士,痛饮狂
欢,表现他飞扬激动的报国之心。
17. 奋六世之余烈 ②. 振长策而御宇内 ③. 铁衣远戍辛勤久 ④. 玉箸应啼别离后
⑤. 舞幽壑之潜蛟 ⑥. 泣孤舟之嫠妇(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
青衫湿/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18. 第一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把国家作物种质库形象地比喻为“种子诺亚方舟”,强调了种质库
对于种子的重要守护意义。
第二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安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种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生
命得以延续和发展。
19. A.周而复始 B.矢志不渝
20. ②“而是”改为“更是”或“而且是”;⑤“美化”改为“支撑”。
21. 甲:如果作物方便转化成试管苗 乙:就可以迅速恢复生产
22.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许昌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