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年北师大版物理 八年级下册 同步练习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五节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下册(2024)第五节 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一只水桶掉在了井里,在打捞水桶时里面带了些水,则下列各项属于有用功的是( )
A.把桶中的水提高做的功
B.把桶提高做的功
C.把桶和水提高做的功
D.手拉打捞绳所做的功
2.以下是同学们对机械效率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
3.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机械效率提高了。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A.额外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B.有用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
C.总功不变,有用功增加了D.总功不变,额外功减少了
4.用图甲的滑轮组提升重200N的物体,已知拉力F为80N,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和绳子自由端的运动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绳子自由端运动的图线是B
B.动滑轮重为50N
C.3s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900J
D.该滑轮组的效率为83.3%
5.在斜面上将一个重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2N,斜面长1.2m、高0.3m。下列有关斜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物体受到斜面施加的摩擦力大小为2N
B.沿斜面拉物体时所做的有用功为1.5J
C.沿斜面拉物体时做的额外功为0.9J
D.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
6.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间的高度。若用、表示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示拉力所做的功(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
A.,
B.,
C.,
D.,
7.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50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如图乙记录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像,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50N
B.当某次运送8件货物时,机械效率η=90%
C.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η大小是不变的
D.提升物重不变,改变甲图的绕线方式,滑轮组机械效率不变
二、填空题
8.板车上装有货物,一人拉着该板车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对货物所做的功叫 功,对板车所做的功叫 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车,则对板车所做的功叫 功。(均选填“有用”“额外”或“总”)
9.某机械在使用时机械效率为75%,这个机械使用时W有:W外= ,额外功占总功的 。
10.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沿斜面向上1000N的推力。将重为200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至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长4m、高1.5m,则此过程中的有用功为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N。
11.如图所示,重6N的物体在F=2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10c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了5s,已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3N,则拉力做的功为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
12.小明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8N),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30cm,用时2s,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则克服钩码重力所做有用功为 J,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13.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 更省力,甲的机械效率 乙的机械效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题
1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表:(不计绳重)
(1)根据表格前3次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
(2)实验中,测量绳端拉力F时,应尽量 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3)第4次实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绳端受到的拉力为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4)由表中第1、2、3三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有关,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 J。
15.小明思考“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他在用同一木板做的斜面上,做匀速直线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如下图,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1)将表格中的空白处数据填上 。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越 。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 ;
(4)如果小明还想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请你与他一起来完成实验:
①实验时应控制不变的条件是: 、物体移动的距离;
②实验时需要的测量仪器有: 和刻度尺。
四、计算题
16.如图所示,工人在往车上搬运箱子时,先用3m长的木板搭了一个斜面,再用500N的推力把120kg的箱子沿斜面匀速推到1m高的车厢上,用时10s。,求:
(1)工人的功率;
(2)斜面的机械效率。
17.如图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在200s内将2700N的重物匀速提升了10m,此过程中绳端的拉力F为1000N,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绳端拉力F的功率;
(3)当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低于多少时,利用该装置提升重物不再省力(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序号
动滑轮重
物重
物体上升的高度
绳端受到的拉力
绳端移动的距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0.5
1
0.1
0.7
0.3
47.6
2
0.5
2
0.1
1.1
0.3
60.6
3
0.5
4
0.1
2
0.3
66.7
4
1
4
0.1
0.5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物重G/N
物体上升度高度h/m
拉力F/N
物体移动离距离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
1
较缓
5.0
0.10
1.6
0.5
0.50
0.8
63%
2
较陡
5.0
0.15
2.2
0.5
0.75
1.1
68%
3
最陡
5.0
0.25
3.3
0.5
1.65
《第九章第五节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2024-2025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1.B
【详解】水桶掉在了井里,我们的目的是要打捞水桶,所以对水桶做的功为有用功。
故选B。
2.D
【详解】A.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关,例如:通常情况下定滑轮比动滑轮的机械效率高,但定滑轮不省力,而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故A错误;
B.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大,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所以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不一定越快,故B错误;
C.做功的多少与功率和做功时间有关,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但做功不一定多,故C错误;
D.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做的有用功越多,不知道所做总功的多少,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由W有=Gh可知,前后两次做的有用功不变;一个滑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是因为额外功减少了,总功减少了。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A.如图所示,一共有三段绳子分担动滑轮重,故绳子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3倍,故在相同的时间内,绳子端移动的距离大于物体移动的距离,反映绳子自由端移动的图线是A,故A错误;
B.动滑轮重为
故B错误;
C.从图乙可知,3s内对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5m,3s内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
故C错误;
D.该滑轮组的效率为
故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ABC.物体受到重力、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此过程所做的有用功为
所做的总功为
则此过程所做的额外功为
由可得,摩擦力为
故A错误,符合题意,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A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钩码的重力相同,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据W有=Gh可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此时对动滑轮做的功是额外功,不计绳子和摩擦,滑轮相同,即额外功相同,即W额是相同的,据
W总=W有+W额
可知,所以W总是相同的,故拉力做的功相同,即W甲=W乙,机械效率为η=,故也是相同的,即η甲=η乙。
故选A。
7.D
【详解】A.由图甲可知,滑轮组的绳子承重股数为n=2;由图乙可知,当货物的重力是100N时,机械效率是50%,则由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故A错误;
B.运送8件货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B错误;
C.由
可知,同一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不变,若不计绳重和摩擦,机械效率随提升物重的增大而增大,故C错误;
D.其它条件不变,改变图甲中的绕绳方式,当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所以所做的有用功相同,忽略绳重及摩擦时,额外功是,即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由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8. 有用 额外 有用
【详解】[1][2][3]人拉着该板车将货物送到目的地,目的是送货,所以,对货物所做的功叫有用功,对板车所做的功没有用,但不得不做,所以,对板车所做的功叫额外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车,则对板车所做的功叫有用功,而对货物所做的功是没有用的,叫额外功。
9. 3∶1
【详解】[1] 某机械在使用时机械效率为75%,即
由W总=W有+W额可知
[2]额外功占总功的
10. 3000 75% 250
【详解】[1]推力做有用功为
W有用=Gh=2000N×1.5m=3000J
[2]推力做总功
W总=Fs=1000N×4m=40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3]推力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4000J-3000J=1000J
由W额=fs得摩擦力
11. 2 75%
【详解】[1]根据得,物体移动的路程为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为2段,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为
则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
[2]有用功为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12. 0.54 0.36 75
【详解】[1]提升钩码的总重力为
G=3G0=3×1.8N=5.4N
由图可知,承担钩码重力的绳子股数n=3,则根据s=nh可得,钩码升高的高度为
则克服钩码重力所做有用功为
W有用=Gh=5.4N×0.1m=0.54J
[2]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示数即绳端的拉力F=2.4N,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s=30cm=0.3m
拉力做的总功为
W总=Fs=2.4N×0.3m=0.72J
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13. 乙 等于
【详解】(1)[1]由图可知,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上面有两股绳,则
F甲=(G物+G动)=(G物+G动)
乙滑轮组的动滑轮上面有三股绳,则
F乙=(G物+G动)=(G物+G动)
可得,F甲>F乙,即乙更省力。
(2)[2]甲、乙两个滑轮组有用功都是对物体重力做功,即有用功相同;额外功都是对动滑轮的重力做功,即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所以机械效率相等。
14.(1)
(2)竖直方向
(3) 1.6 83.3
(4)物重
(5) 动滑轮重 0.15
【详解】(1)由前3组实验数据知,s=3h,所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因此应从动滑轮绕起,如图所示: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才能准确测出拉力的值。
(3)[1]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所以其示数为1.6N。
[2]第4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4)由表中第1、2、3组数据可知,滑轮组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可以得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有关。
(5)[1]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重力不同,机械效率不同,由此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动滑轮重有关。
[2] 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知,有用功为
W有=Gh=4N×0.1m=0.4J
克服动滑轮做的功为
W动=G动h=0.5N×0.1m=0.05J
总功为
W总=Fs=2N×0.3m=0.6J
则克服绳重及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为
W额=W总-W有-W动=0.6J-0.4J-0.05J=0.15J
15.(1)1.25;76%
(2)费力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 斜面的倾斜程度 弹簧测力计
【详解】(1)对于第三次实验,有用功W有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其中G为物重,h为物体上升的高度。代入数据得有用功为
机械效率为
(2)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当斜面越陡时,所需的拉力F也越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斜面越陡,越费力。
(3)通过对比三次实验的数据,可以发现,当斜面的倾斜程度增加时,虽然所需拉力增大,但机械效率也在增大。因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4)[1]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重力的关系,他需要进行额外的实验。在实验时,他应该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物体移动的距离不变,以排除这两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需要测量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来计算有用功,以及测量拉力和物体移动的距离来计算总功。因此,他需要的测量仪器有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16.(1)150W
(2)80%
【详解】(1)工人做的功为
工人的功率是
(2)箱子的重力为
工人做的有用功为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17.(1)300N
(2)150W
(3)33.3%
【详解】(1)图中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是3股,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根据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2)根据滑轮组,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为
绳端拉力做的功为
绳端拉力F的功率是
(3)根据题意该滑轮不省力,即绳末端的拉力与提升物体的力相等,则滑轮组的效率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北京初二(下)期末真题物理汇编: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北师大版),共12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一课一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电路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