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2中国的工业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3中国的交通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5北方地区和东北三省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6北京和黄土高原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7南方地区和长江三角洲 试卷 0 次下载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4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4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1)四大区域名称:①为 ,②为 ,③为 ,④为 。
(2)A线大致与 年等降水量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3)B线和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地势。
(4)C线是 一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三、解题技巧:
1、从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变化规律,了解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了解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依据,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理解确定四大地理区域界线考虑的主导因素。
一、中国的地理差异:
1、我国气温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我国降水的变化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3、我国地势的变化规律: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4、人类活动的差异:
(1)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4)传统民居建筑的差异:北方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东北房屋两层窗户,屋内有炕,用于取暖保暖;南方房屋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和散热。
二、四大地理分区
1、划分依据: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将我国分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
2、分界线: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6)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7)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4、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
(1)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大致分界线;
(2)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大致分界线;
(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大致分界线;
(5)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6)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7)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大致分界线;
(8)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大致分界线;
(9)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大致分界线。
5、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6、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
(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
(4)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横断山脉。
1、试总结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意义。
①与1月0℃等温线大致吻合;②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③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④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⑥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⑧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⑩中国冬季集中供暖的界线。
2、试分析大兴安岭的重要意义。
①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大致分界线②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大致分界线③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④农耕区畜牧业和牧区畜牧业的大致分界线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大致分界线⑥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⑦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大致分界线⑧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大致分界线⑨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大致分界线⑩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大致分界线。
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 地区,A线是该区与其他三个地区的分界线,确定这条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因素。
(2)④是西北地区,该地区与③地区的分界线D大致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一致,该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3)②③两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B.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4)②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③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
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区域的名称:B ,D 。
(2)A区域以 (水田、旱地)耕作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 。
(3)C区域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由 逐渐变为荒漠,其原因是 。
①海拔不同 ②距海远近不同 ③纬度不同
(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地势最高的是 。(填序号)
4.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
(1)区域①为 地区,其自然特征是 。
(2)区域②与区域③的分界线:山脉A是 ,河流B是 。
(3)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位于区域 。(填序号)
(4)首都北京位于区域②中的 平原。
(5)区域①与区域④的主要农业部门是 业。
(6)确定区域④与区域①②③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5.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及西气东输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A是 地区,C是 地区。
(2)①界线大致与我国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②界线西段的山脉是 ;确定③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其中气候最干旱的是 地区,水热条件最优越的是 地区。(填图中字母代号)
(4)D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
(5)图中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轮南,东至上海;二线工程起于霍尔果斯口岸,向南至 (填甲城市名称)。西气东输工程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 短缺。
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岛,该岛因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被称为“ ”。
(2)B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是 。
(3)D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该地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4)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均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填写字母代号)。
7.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和琼海市某班级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微信群中的聊天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区域的地理分界线为 一线,丁区域与其他三大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为 ,小华的家乡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地区(填名称)。
(2)甲区域主要属于 (干湿区),乙区域突出的自然特征为 ,丙区域分布着我国最大的沙漠 。
(3)丙区域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为缓解东部能源紧缺,修建了 工程,丁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和小麦,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的原因 。
8.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 D
(2)B地区的耕地类型是 ,C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3)山脉E是 ,是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山脉F是 ,是南方和北方的界限。
(4)在①②两地中,地形以平原为主的是 ,以高原为主的是 。(填代号)
(5)②③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 ,森林资源丰富的是 。(填代号)
9.阅读图文材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网络流行这样一首歌,下面是此歌部分歌词:“北京人说他风沙多,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他地势高,①人就笑了………山东人说他经济好呢,上海人就笑了……”
材料二: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1)歌词中的①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填字母),该地区主要的农业类型是 (灌溉农业、河谷农业或生态农业)。
(2)从歌词中我们可推断出:四大地理区域中沙尘暴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地区,该区域的自然特征是 。
(3)A、B两个区域的分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4)C地区耕地类型为 。
(5)四位外国小朋友到图中四地区旅游后,交流各自见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国小朋友说:“我在A地区的蒙古包内,品尝了牧民自己酿制的青稞酒。”
B.加拿大小朋友说:“我在D地区看见了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C.日本小朋友说:“我在C地区看到了成片的麦田。”
D.埃及小朋友说:“我在B地区看见了水乡景观。”
10.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2年2月27日,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将搭载的22颗卫星分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最高纪录。
(1)此次卫星发射地点位于图乙中的处 (填字母)。
(2)海南岛地处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地处 带,位于C 海北部,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首屈一指的是 资源,中国领海宽度为 海里。
(3)区域②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其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区域③海拔高,其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4)区域①耕地类型以为主 ,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11.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和“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不同的地理环境有不同的饮食习惯,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特色美酒是青稞酒B.②地区传统主食是各类面食
C.③地区的传统美食是烤羊肉D.④地区居民主食为大米饭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数据可能是正常年份B点年降水量的是( )
A.1000毫米B.200毫米C.650毫米D.840毫米
(3)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 。腾冲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写名称),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是 。
(4)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分布稀疏,A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族。
12.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和某地农作物构成表,回答下列问题。
某地农作物构成表
(1)图中A区域与B区域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一线。
(2)图中甲山脉的名称是 ,甲山脉以东区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列举2条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 。
(3)2021年5月6日,一列满载藏毯、青稞酒等货物的中欧班列经乙 (填铁路线名称)开往欧洲。这批货物最有可能来自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填字母)区域。
(4)小明家承包了1000亩耕地,农作物种植比例如上表所示,小明家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填地形区名称),当地的耕地类型是 。
(5)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将该地区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运往上海的是 工程,该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是 。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罗叔叔是绵阳某公司的业务员,他经常到全国各地采购物资。下面是他在我国不同地理区域时写的日记:
3.15晴6℃
田里的麦苗正在返青,这里的人们和我一样喜欢吃面食,农村很多房屋的屋顶坡度不大。
5.28晴21℃
乘车西行,我终于见到了梦寐的大草原,目睹了草原上最具特色的蒙古包。
6.19晴12℃
我乘坐的列车在世界最高的高原上奔驰,想到很快就要品尝到青稞酒、酥油茶,心情无比激动……
7.17阴26℃
南下的旅途中,我看到这里的农田与我的家乡大不相同,农民在水田里插秧
材料二:见下图
(1)3月15日罗叔叔正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 地区,此时麦苗正值返青,但受降水的影响该地 严重,为此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2)5月28日一直到6月份,罗叔叔所到地区的农业部门主要都是以 业为主,而罗叔叔品尝青稞酒的原料青稞则是C地区 农业的馈赠,制作酥油茶所需茶叶历史上则要通过茶马古道从甲图中的 地区(填字母)购买。
(3)甲图中A、C两地区冬季均有大面积冰雪,其成因不同。C区的雪域高原是因为 ,使得气温低;而A区东北部的林海雪原则是因为纬度高气温低,受该因素的影响,此地的农作物熟制是 。
(4)读乙图可知所示地区的山河大势是 ,我国为了保护该地区的 ,建立了三江自然保护区,是图中番号 地。番号②是我国陆上邻国 。
14.读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1)界线A大致与 年等降水量线相接近,也是我国农业的 和 的重要界线。
(2)界线B的名称是 ,地势第 阶梯分界线经过此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
(3)界线C以南大部分地区温度带属于 ,耕地类型以 为主,植被是 。
(4)④区域主要牲畜中,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 。
(5)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其中耕地资源最丰富的是 ,气候最干旱的是 ,为大江大河发源地的是 ,有色金属最丰富的是 。(填写序号)
15.同学们利用暑假开展主题为“穿越中国之旅”的地理研学活动,大家用照片记录了考察见闻,深刻感受到了祖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以图片(图)的形式分享了学习成果。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1)丙为青藏地区与北方、南方、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其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乙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列举1例: 。
(2)【第一站:上海浦东】随着浦东新区的开放,上海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请简述上海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
(3)【第二站: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被称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其装配生产的我国第一辆汽车品牌是 。
(4)【第三站:内蒙古朱日和】在当地同学们可以品尝到图片中的美食——奶酥、奶片,其奶源主要来自 (畜牧品种),同学们入住了该地的传统民居 。
(5)【第四站:新疆吐鲁番】同学们到达吐鲁番盆地后,品尝了当地的瓜果,看到如图景观,这就是著名的灌溉引水工程—— ,该工程多采用地下暗渠输水,是为了 ;吐鲁番盆地盛产的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 ;与新疆有关的我国重要的能源输送工程是 工程,对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6)【第五站:西藏拉萨】在拉萨,同学们品尝了用 (作物)做的糌粑。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国亿万农民在秋分时节都会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安排在长江流域,湖南长沙主场,将突出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灿烂的稻作历史文化、雄厚的水稻育种实力,展示扛稳粮食安全大旗的坚定决心。
材料二:2021年1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长江经济带发展“1+N”规划政策体系有关情况。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共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千米,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我国政府的重大决策。长江经济带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三: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农业生产场景图。
(1)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其团队培育的杂交水稻在湖南省广泛种植。简述湖南省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
(2)丰收节甲图景观可能拍摄于图中 地(填数字序号),该地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3)吐鲁番出产的瓜果特别甜,试解释原因 。
(4)丙图景观可能拍摄于图中 地(填数字序号),该地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 地区,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是 。
(5)“丰收节”的设立,能( )
A.体现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B.为农民增加一个法定假期
C.增加各地农作物种植的品种D.改变农作物空间分布差异
(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B.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D.长江中下游平原全部发展林业生产
代号
区域界线
主导因素
①
西北与北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400mm
降水
②
青藏与其他地区: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吻合
地势或地形
③
南方与北方:秦岭—淮河800mm
气温、降水(或气候)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耕地类型
旱地400m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3中国的交通,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中国主要铁路枢纽图,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中欧班列相对于传统海运的优势?,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读我国主要铁路线图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2中国的工业,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四大工业基地,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1中国的农业,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