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8亚洲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8亚洲第1页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8亚洲第2页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8亚洲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8亚洲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08亚洲,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位置,地形区,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地理位置:
    1.读亚洲的范围图,完成下列问题。
    (1)A亚洲主要位于 (东/西)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位于F 洋的西岸,南临G印度洋,北临H 洋。
    (3)亚洲与B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一乌拉尔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脉和 海峡为界;亚洲以 运河与C非洲为界;亚洲与北美洲以D 海峡为界。
    (4)图中海洋H沿岸人口 (稀疏/稠密),其主要原因是 。
    二、地形区:
    2.读下图回答
    (1)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和高原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 ,B ,C ,D ,E ,F 。
    (2)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G ,J ,K 。
    (3)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湾等)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 ,③ ,④ ,⑤ ⑥ ,⑦
    (4)将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L ,M ,N ,P ,Q ,R ,S ,T 。
    3.气候类型图:
    ①为 气候,②为 气候,③为 气候,④为 气候,⑤为 气候,⑥为 气候,⑦为 气候,⑧为 气候,⑨为 气候。
    4.分区图:
    (1)按地理方位,亚洲分为A 亚、B 亚、C 亚、D 亚、E 亚和F 亚6个地区。
    (2)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属于 亚。
    (3)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属于 亚。
    (4)印度、巴基斯坦属于 亚。
    (5)阿拉伯半岛属于 亚。
    (6)哈萨克斯坦属于 亚。
    (7)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属于 亚。
    五、解题技巧:
    1、能够根据图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2、理解亚洲是第一大洲的原因,并能说出亚洲的6个分区,了解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
    3、能根据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的地势与地形特点,并能说出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
    4、能根据所给的图与表说出亚洲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1、位置:
    (1)半球位置:从南、北半球来看,主要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主要位于东半球。
    (2)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3)经纬位置:北部约达北纬81°,南部达南纬11°,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至西经170°之间,范围广大。
    2、范围:世界第一大洲是亚洲。主要原因: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
    3、面积:陆地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4、相邻大洲及分界线:
    (1)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记忆口诀:乌乌里大黑土。
    (2)亚洲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
    (3)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5、分区:按地理方位,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
    6、地形、地势:
    (1)地势特点: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2)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极洲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7、河流:是世界上长河最多的大洲,且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影响因素:地形)
    8、气候特点:①复杂多样,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季风气候显著。
    9、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由于降水很不稳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10、世界之最:
    (1)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2)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3)世界上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上陆地最低点是死海。
    (4)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咸水湖);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
    (5)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6)亚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1、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三个方面描述亚洲。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2)海陆位置:西北与欧洲陆上相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3)纬度位置:地跨热、温、寒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的地理位置。
    2、试分析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有哪些?
    ①面积最大;②跨纬度最广;③东西距离最长。
    3、亚洲气候的分布特点有哪些?
    ①复杂多样;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③季风气候显著。
    4、试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有哪些?
    ①地跨热、温、寒三带,南北跨纬度广;②东西距离长,跨经度广;③地形复杂多样。
    5、试分析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交界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6、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是什么?
    (1)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2)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
    7、试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洲西海岸呈狭长形分布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1)原因: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候受落基山脉的阻挡,难以深入内陆。
    (2)影响因素:地形。
    5.读图,回答问题。
    (1)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位于 (东/西)半球和 (南/北)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南临 洋,西隔 运河与非洲相连。
    (3)从纬度位置看,A位于 (高/中/低)纬度,应该属于 气候,AB两地气候差异较大,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任选一个:纬度、海陆、地形)。
    (4)面积最大的洲是 ,它的气候主要以 气候为主。
    6.仔细观察下边亚洲范围示意图,请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2)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3)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大部分处 带;
    (4)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 洲接壤,西南以C 运河与B 洲为界;东临E 洋,南临F 洋。
    7.读亚洲地理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和 半球。
    (2)亚洲地跨寒带、温带、热带三带,大部分位于 。
    (3)七大洲中,除 洲外,亚洲跨经度最多。
    (4)亚洲与三大洋四大洲为邻,东临F ,北临G ,南临E ,西与A 洲相连,西南隔 运河与B 洲为邻,东北隔 海峡与D 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为邻。
    8.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般可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主要方面来描述。看图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从纬度位置看,亚洲 ;从海陆位置看,亚洲 。
    (2)图中A处是 海峡,被称为沟通两大洲、两大洋的“咽喉”。A所处地带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
    (3)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中导致①和⑤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图中②、④两地,人口较稠密的是 。
    (5)图中③地影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
    (6)图中⑤地所在半岛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
    9.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理,找出规律,某中学的学习小组在研究亚洲气候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结合你所学的知识,与他们一起进行研究吧。
    (1)王玲的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②和⑥,在同一季节出现了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地处同一纬度的③和⑦,降水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2)李刚的发现: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再加上地形复杂,所以亚洲气候具有 的特点。世界上大多数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3)吴红的疑问:图乙、丙两图是她在网络查阅的图甲③和⑨两地的气候资料,其中与⑨相符的是 。吴红还发现两地森林防火的季节不同,根据材料,分析⑨地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为 。
    (4)杨建的发现:在赤道附近地区的气候是① 。该地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 (填“大”或“小”)。
    (5)陈健的总结:亚洲东部比西部地区 (填“干旱”或“湿润”),并且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试分析其原因: 。
    10.下图示意亚洲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亚洲的气候具有气候复杂多样、 、 的特点。
    (2)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填名称),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部和 部。
    (3)沿北回归线看,大陆的东岸是 气候,西岸是 气候(填名称)。
    (4)受 因素的影响,⑥→⑦→⑤气温逐渐 (升高或降低)。受 因素的影响,⑤→⑧降水逐渐 (增加或减少)。
    11.某学校地理小组以亚洲为例,探究地形、气候、河流特点。下面是该小组探究时使用的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图1)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小伟发现亚洲河流大多呈放射状向四周流,请你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任选两个方向各举例说出-条河流的名称。
    (2)根据河流流向,推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3)小明在探究亚洲气候时发现缺少了两种气候类型( )(填字母)。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
    (4)小芳发现纬度大致相同的⑦和⑨两地区,气候特点却有显著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5)小明做了-次模拟旅行:在夏季沿北回归线做-次横穿亚洲的旅行,感受到下面-些天气特征:
    A.天气热得要命,骄阳似火,-滴雨都不下
    B.天气很热,几乎天天下雨,空气又热又潮湿
    C.气温比较高,降水也比较多,感觉不是很闷热,比较舒服
    请你帮忙分析这三种气候特征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及其在图中的相应位置。
    ①A 气候,对应图中的 (填代号)位置。
    ②B 气候,对应图中的 (填代号)位置。
    ③C 气候,对应图中的 (填代号)位置。
    12.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填气候类型名称)。
    (2)读图分析,亚洲气候类型中属于季风气候的有 (填序号),这些季风气候类型分布在东亚的是 (填序号),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的是 (填序号),这些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3)读图分析B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4)下列传统民居中,分布在A地附近的是( )
    A.B.C.D.
    (5)中东位置极为重要,被称作“三洲五海之地”。读图,“三洲”是指非洲、 和 。读图分析中东的气候特点,可推断该地 资源短缺,成为该地冲突不断的原因之一。
    13.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再加上地形复杂,所以亚洲气候 。
    (2)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3)图中九种气候类型中属于季风气候的有 (填序号),这些季风气候的共同点是 ,这些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为 (填序号),分布在亚洲南部的为 (填序号)。
    (4)比较④、⑦两种气候特征的异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
    (5)图中B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6)下列传统民居中,分布在A地附近的应是____。
    A.冰屋B.窑洞C.蒙古包D.竹楼
    14.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⑤ 洋,南临⑥ 洋。
    (2)受海陆因素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的 气候显著。
    (3)高原C是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受 因素影响,这里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湖泊G是 ,它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
    (4)河流①②④发源于亚洲的中部,呈 状向四周分流。由此可知: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5)H位于 半岛,此处气候类型主要是 。
    15.读“亚洲范围略图”与“亚洲地势剖面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洋A: 大洋B: 海峡C:
    (2)据图可知,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半球(填“东”或“西”)和 半球(填“南”或“北”)。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 ,东西 。受地形的影响,长江的流向为 。
    16.地理图像是认识区域地理的重要工具。图1为亚洲地形及水系分布图,图2为亚洲气候及水系分布图,图3为世界六大洲海拔比较图。依据地理图像,归纳亚洲自然环境特点。
    读图,完成结构图。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⑪ ⑫ ⑬
    《专题08 亚洲 -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识图速记手册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参考答案:
    1.(1)东
    (2) 太平 北冰
    (3) 土耳其 苏伊士 白令
    (4) 稀疏 纬度高,气候寒冷
    【分析】本题以亚洲的范围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亚洲和欧、非、北美洲的分界线、北冰洋沿岸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等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灵活运用能力。
    【详解】(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读图可知,A亚洲主要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的东半球,极小部分位于160°E以东的西半球。
    (2)亚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F太平洋的西岸,南临G印度洋,北临世界上纬度最高,面积最小的大洋--H北冰洋。
    (3)亚洲与B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一乌拉尔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与C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北美洲以D白令海峡为界。苏伊士运河是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重要交通要道,白令海峡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分界。
    (4)图中海洋H即北冰洋沿岸,纬度高,几乎全部位于北极圈以北,因此气候非常寒冷,导致人口非常稀疏。
    2.(1)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青藏高原 蒙古高原 伊朗高原
    (2) 喜马拉雅山脉 大兴安岭 乌拉尔山
    (3) 地中海 日本海 阿拉伯海 里海 贝加尔湖 孟加拉湾
    (4)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黄河 长江 湄公河 恒河 印度河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地形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亚洲的山脉、主要地形区、河流和湖泊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半岛和高原名称为:A为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B是印度半岛;C是中南半岛;D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 “世界屋脊”之称;E是蒙古高原;F是伊朗高原。
    (2)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山脉名称是:G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H是东西走向的昆仑山;I是东西走向的天山;J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K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的一部分。
    (3)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湾等)名称为:①是地中海;②是巴伦支海;③是日本海;④是阿拉伯海;⑤是里海,是面积最大的湖泊;⑥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⑦是孟加拉湾;⑧是鄂霍次克海;⑨是黑海;⑩是咸海。
    (4)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名称是:L是鄂毕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M是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N是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O是黑龙江,注入太平洋;P是黄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中的渤海;Q是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中的东海;R为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S是恒河,注入孟加拉湾;T是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
    3. 寒带 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热带雨林 地中海 热带沙漠 高原山地
    【详解】读图可知,①为北极圈附近的寒带气候;②为亚欧大陆内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③为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④为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⑤为分布于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热带季风气候;⑥为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候;⑦为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⑧为分布于阿拉伯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⑨为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高原山地气候。
    4.(1) 北 东 中 西 南 东南
    (2)东
    (3)东南
    (4)南
    (5)西
    (6)中
    (7)北
    【分析】本大题以 亚洲分区图为材料,设置七道小题,涉及亚洲的分区、分区的位置和范围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按地理区域把亚洲划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及东南亚六个区域。A北亚,B东亚,C中亚,D西亚,E南亚,F东南亚。
    (2)其中东亚有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五个国家。
    (3)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4)印度、巴基斯坦属于南亚,是南亚主要大国。
    (5)阿拉伯半岛属于西亚,西亚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又称西南亚。
    (6)哈萨克斯坦属于中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
    (7)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属于北亚,又称西伯利亚地区。
    5.(1) 东 北
    (2) 印度 苏伊士
    (3) 低 热带季风 纬度
    (4) 亚洲 温带大陆性
    【分析】本题以东、西半球图和两地景观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和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东、西半球图可知,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小部分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即北半球,小部分位于赤道以南,即南半球。
    (2)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南临印度洋,西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
    (3)读图可知,A接近赤道,位于低纬度,应该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人们的住房以高脚屋为主;B位于亚洲北部,由于纬度高,气候寒冷,人们住木屋,狗拉雪橇为交通工具。AB两地气候差异很大,一个位于低纬度,一个位于高纬度,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
    (4)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部和南部分布着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
    6.(1)东
    (2)北
    (3)北温
    (4) 欧 苏伊士 非 太平 印度
    【分析】本题以亚洲示意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亚洲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以及海陆位置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
    西经20°、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从西经20°以东越过0°经线到东经160°之间的半球是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越过180°经线到东经160°之间的半球是西半球。 读图可知:亚洲的经度在26°E-170°W之间,从东西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
    (2)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可知,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3)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亚洲的最南端纬度是11°S,最北端的纬度是81°N,故从地球五带的划分看,亚洲南北跨越了“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个温度带,大部分地处北温带。
    (4)
    从海陆位置看,西与A欧洲接壤,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西南以C苏伊士运河与B非洲为界;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北接北冰洋,南临F印度洋,东临E太平洋。
    7.(1) 东 北
    (2)北温带
    (3)南极
    (4) 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 欧 苏伊士 非 白令 北美
    【分析】本题以亚洲地理位置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亚洲的半球位置、温度带、海陆位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从东西半球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亚洲位于北半球。
    (2) 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南北跨度大,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气候差异大。
    (3)南极洲跨了所有经度,除南极洲外,亚洲跨经度最多。
    (4)从海陆位置看,东临F太平洋、北临G北冰洋,南临E印度洋。从相对位置看,亚洲的东北以白令海峡与D北美洲为界,西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A欧洲为界,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B非洲为邻,东南与大洋洲为邻。
    8.(1) 地跨低、中、高纬度带,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 马六甲 此处位于亚欧板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3)纬度因素
    (4)④
    (5)缺水(或干旱)
    (6)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分析】本题以亚洲地区图为材料,涉及到亚洲的地理位置、重要海峡、板块运动的影响、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各分区的特征等,考查学生对亚洲这一章节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从纬度位置看,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同时穿过亚洲,亚洲地跨低、中、高纬度带,但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部与欧洲陆地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2)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东南亚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处于沟通两大洲、两大洋的“咽喉”;A处火山地震频繁的原因是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3)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中导致①和⑤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①地位于北寒带,⑤位于热带。
    (4)图中②、④两地人口较稠密的是④印度半岛,因为该半岛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农业发展早。
    (5)③地位于西亚,这里以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降水少,发展农业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缺水。
    (6)⑤所在的半岛是位于中国以南的中南半岛,该半岛受中国横断山脉延伸的影响,地形主要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9.(1) 地形因素 海陆因素
    (2) 气候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
    (3) 乙 夏季
    (4) 热带雨林气候 小
    (5) 湿润 夏 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带来丰富的降水
    【分析】本题以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河流、降水时空分布差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图中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②和⑥,⑥位于青藏高原地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属于高山高原气候;②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地处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同一季节出现了近30°C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同一纬度的③和⑦,③位于中纬度地区的亚欧大陆的东部,受海洋的影响明显,降水较多;⑦位于中纬度地区的亚欧大陆的中部,距海遥远,海洋上的湿润气候难以到达,气候干旱,降水较少;③和⑦降水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2)亚洲是世界最大的大洲,南北跨纬度广,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并且地势起伏大等原因,导致亚洲的气候具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特点。世界上大多数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分布着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距海遥远,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
    (3)读图可知,⑨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图乙是地中海气候,丙是温带季风气候。⑨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夏季为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
    (4)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很小,该地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
    (5)亚洲的东部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大量的水汽,降水丰富;亚洲的西部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所以亚洲东部比西部地区湿润。
    10.(1) 大陆性面积广 季风气候显著(顺序可对换)
    (2)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东 南(顺序可对换)
    (3) 亚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
    (4) 纬度 降低 海陆 减少
    【分析】本题亚洲气候类型分布为材料,考查了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亚洲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面积广。
    (2)由图可知,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其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是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⑤温带季风气候,⑦亚热带季风气候三种气候都是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3)由图可知,沿北回归线看,大陆的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
    (4)由图可知,⑥为热带雨林气候,⑦亚热带季风气候,⑤为温带季风气候,⑥→⑦→⑤纬度位置由低到高,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气温逐渐降低。⑤温带季风气候,距海较近,⑧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较远,受海陆位置的影响,⑤→⑧降水逐渐减少。
    11.(1)东: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等;西:阿姆河##锡尔河;南:印度河##恒河等;北: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2)中间高,四周低
    (3)BC
    (4)海拔高度不同##地势高低不同
    (5) 热带沙漠 ① 热带季风 ④ 亚热带季风 ⑦
    【分析】本题以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和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地势特征、河流流向、气候分布及形成差异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大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亚洲东部的河流有长江、黄河、黑龙江、湄公河等;南部的河流有印度河、恒河等;北部的河流有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等;西部的河流有锡尔河、阿姆河等。
    (2)由于亚洲河流大多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所以说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
    (3)亚洲东西跨度大,南北跨度广,地势高低悬殊,地跨寒、温、热三带,因此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外,其他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故选BC。
    (4)读图可知,图中⑦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⑨地位于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冬冷夏凉,气温年较差大;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于地势高,虽然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的气候差异显著。
    (5)读亚洲的气候类型图可知,北回归线从东到西穿过的气候区分别是⑦亚热带季风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①热带沙漠气候。题中A天气热得要命,骄阳似火,一滴雨都不下是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图中①地阿拉伯半岛属于热带沙漠气候。B夏季天气很热,几乎天天下雨,空气又热又潮湿描述的是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图中④地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夏季气温比较高,降水也比较多,感觉不是很闷热,比较舒服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对应图中的⑦地中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2.(1)温带大陆性气候
    (2) ④⑤⑥ ⑤⑥ ④ 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在夏季
    (3)气候终年寒冷##地处寒带气候区
    (4)D
    (5) 亚洲 欧洲(可颠倒顺序) 水
    【分析】本题以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涉亚洲的气候分布及气候特点、亚洲气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亚洲人口稀少区及原因、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广大的内陆地区,分布着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这里距海遥远,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气温年较差大。
    (2)读图分析,亚洲气候类型中,④位于亚洲的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⑤位于中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⑥位于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④⑤⑥它们都属于季风气候,这些季风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其中④⑤⑥中,⑤亚热带季风气候和⑥温带季风气候位于东亚;④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分别属于南亚和东南亚。
    (3)图中B地位于北冰洋沿岸,属于北寒带,这里纬度位置高,终年严寒,人口稀少。
    (4)图中A地位于中南半岛,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从图中看出,D图竹楼屋顶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泻,竹楼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既通风凉快又可以避免潮湿,这种传统民居适应了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的特点。D符合题意。选项A雪屋,是生活在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独特建筑;选项B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选项C蒙古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5)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读图中中东的气候图可知,该地全年高温少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可推断该地水资源短缺,成为该地冲突不断的原因之一。这里大部分属于白色人种,普遍信奉伊斯兰教,语言为阿拉伯语。
    13.(1)复杂多样
    (2)温带大陆性气候
    (3) ④⑤⑥ 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 ⑤⑥ ④
    (4) 相同点:终年高温; 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
    (5)气候寒冷
    (6)D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亚洲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对比、气候对人类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再加上地形复杂,东西跨经度广,南北跨纬度广,所以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2)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降水少,温差大。
    (3)图中九种气候类型中,④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⑤位于中国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⑥位于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它们都属于季风气候,这些季风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或夏季高温多雨)。⑤亚热带季风气候和⑥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东部,④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南部。
    (4)图中④是热带季风气候,⑦是热带雨林气候。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全年高温;不同点是降水季节不同,④处一年分旱、雨两季,⑦处全年多雨。
    (5)图中B地位于北寒带,这里纬度位置高,终年严寒,人口稀少。
    (6)A地位于中南半岛,位于东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一年分早雨两季;从图中看出,D图竹楼屋顶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泻,竹楼底部离地面2米左右,既通风凉快又可以避免潮湿,这种传统民居适应了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的特点,D正确;A为冰屋,分布在气候寒冷的极地地区,A错误;B为窑洞,分布在黄土高原,B错误;C为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居住风格,C错误。故选D
    14.(1) 太平 印度
    (2)季风
    (3) 青藏高原 地形 里海
    (4) 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5) 阿拉伯半岛 热带沙漠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了5个问题,涉及亚洲位置、气候、地形地势、河湖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由图可知,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⑤太平洋,南临⑥印度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2)由图可知,亚洲东临太平洋,受海陆因素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季风气候显著。
    (3)由图可知,高原C是青藏高原,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海拔越高,气候越低,受地形因素影响,这里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湖泊G是里海,它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4)由图可知,河流①叶尼塞河、②长江、④印度河都发源于亚洲的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由此可知: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5)由图可知,H位于阿拉伯半岛,为西亚地区,此处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
    15.(1) 北冰洋 太平洋 马六甲海峡
    (2) 东 北
    (3) 高 低 自西向东流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略图和亚洲地势剖面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位置、地形和地势、河流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
    【详解】(1)读图,根据位置可知,A是北冰洋,亚洲北部相临的大洋,B是太平洋,亚洲东部相临的大洋。海峡C是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最近海上通道。
    (2)读图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东经30°-180°之间,大部分位于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所以大部分东半球,赤道穿过南部地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3)读亚洲地形剖面图可知,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部高,东西低,长江位于亚洲东部,受地势的影响,长江的流向为自西向东流。
    16. 1 多样 中部(中间) 9259.43 放射 北冰洋 有 少(小) 夏(夏秋) 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复杂多样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的地形、气候和海拔高度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地形地势、河流、气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详解】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山地和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根据图①1中不同深浅的颜色表示的海拔高度可知,亚洲地形类型②多样;根据图1中河流的流向可知,亚洲地势③中间高四周低。根据图3可知,亚洲最低处海拔为-415米,最高处海拔为8844.43米,所以亚洲最大相对高度为④ 8844.43-(-415米)=9259.43米。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由图1可知,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大多数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⑤放射状流入周边的太平洋、印度洋和⑥北冰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受纬度因素影响,北部多数河流⑦有结冰期。亚洲地域辽阔,受海陆位置影响,西部广大内陆地区降水少,河流水量⑧小;东部河流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⑨夏季迎来汛期,水量丰沛。亚洲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夏季风影响较小,⑩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濒临海洋,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⑪季风气候显著,⑫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综上所述,亚洲地形、气候等都具有⑬复杂多样的特征,使得地域环境复杂多样。
    【点睛】

    相关试卷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30青藏地区: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30青藏地区,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藏地区,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读“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2中国的工业: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22中国的工业,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四大工业基地,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10俄罗斯和印度: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识图专题演练 专题10俄罗斯和印度,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俄罗斯,印度地形图,印度气候图,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