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上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

    上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第1页
    上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第2页
    上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上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课外记叙文阅读,请以“懂得”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恨别鸟惊心。
    (2)贫贱不能移, 。
    (3)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无可奈何花落去, 。
    (5)小李同学看到校门口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心中却感受到宁静与祥和。此情此景,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 , 。”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一日,或携致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①之田易之。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②去邠③所操之箠④也,”士倾家资与之。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
    【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bīn):古国名④箠(chuí):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遂以附郭之田易之
    ②无以致衣食
    (2)秦士“行乞于市”的原因有:① ② (用原文语句回答)
    (3)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
    A.练好眼光不盲从 B.能知节制不任性
    C.为人慷慨不吝裔 D.及时醒悟不固执
    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美术馆应该这样简单地免费开放吗?
    ①从 2010 年起,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公立美术馆和博物馆,都开始向大众免费开放。至今已坚持了十年,这自然是好事。
    ②不过这“三馆”中,美术馆的功能和作用,和公共图书馆是不一样的;同为“公共空间”,它们对于百姓文化生活的意义是有区别的,因此不宜无差别地等同对待。
    ③我赞成加大建设公共图书馆特别是社区图书馆的力度,无论社区图书馆的数量还是覆盖面以及免费项目,都应该进一步拓展。美术馆却不应该这样简单地免费开放。打一个不确切的比方,社区图书馆是人们离不开的米饭,美术馆则是咖啡。社区图书馆,不少人常常要去甚至天天要去,却不见得常常去美术馆。而且,美术馆不是一般的画廊或展览橱窗,不时举办特展、专题展览、艺术年展或双年展,是一个优秀美术馆必须要有的功能。这需要大量投入资金,才可能从世界各地美术馆借来展品。目前,我国的美术馆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相称。和世界著名美术馆相比,无论规模还是藏品,无论策展还是办展,都需要进一步拓展,需要加大投入。因此,摆在美术馆面前的选择,是免费对大众开放、走“下里巴人”之路,还是争创世界品牌、走“阳春白雪”之路;或者,我们有足够的气魄和资金支撑,能走鱼和熊掌兼得之路?
    ④美国学者戴安娜•克兰在《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一书中,引用布迪厄的观点后说:“扩大高雅文化(例如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尝试,并没能真正地向更多受众广泛传播高雅文化。高雅文化的民主化过程不可能仅仅通过使高雅文化更易于接近来完成。”这样基于实践经验的论述,值得今天我们的美术馆的管理者三思。良好的愿望能否达到美好的预期,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⑤我觉得,其实美术馆没有必要这样急促地走全面免费之路,可以先尝试,看实践结果再逐渐铺开。世界上有公立美术馆免费开放的例子,但不免费的例子也多的是。在美国,大部分大学美术馆是免费开放的,首都华盛顿的美术馆是免费的,而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是从 1 美金起请公众自愿买票。我们也可以参照这样的方法,让美术馆既体现其公共性质,又能起到公益的作用,有钱者多掏点儿,缺钱者少拿点儿,学生则可免费。把用来支持所有美术馆免费开放的公共开支,省下一部分,或用于美术馆功能提升,或者用于现在还很薄弱的社区图书馆建设。
    ⑥因此,美术馆对大众免费开放的策略,不妨重新审视、调整和优化,如何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需要听取各方意见,也需要以实践经验来总结。
    删改自《说说我们城市的“公共空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社区图书馆是人们离不开的米饭,美术馆则是咖啡”作用是什么?
    (3)第③段划线句中“鱼和熊掌”分别是指 和 。
    (4)第④、⑤这两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
    4.课外记叙文阅读。
    别无选择
    (1)那是一个二月早春的傍晚,天色渐渐昏暗,塞纳•马恩驾驶着一辆福特汽车,从波特兰赶往谢里登签一份订购合同。
    (2)这份合同非常重要,它几乎决定着他公司的命运,这是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谈判,几经磨难后才取得的成果。塞纳•马恩异常高兴,哼着小调,一路飞奔。路上的车不多,一路绿灯,所以他开得很快。
    (3)到了约定的地点,停车的时候,他借着灯光,似乎看到了一点什么?塞纳•马恩俯下身子仔细地看,发现右前轮上沾有异样的东西。凑近时,他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味。他用手一摸,真的是血!
    (4)塞纳•马恩吓了一跳,一下子紧张起来,难道是自己疾驶中撞上了人?他反复回忆,似乎没有车子碰撞物体的印象。可车轮上的血迹却是真的!
    (5)此时,等待签约的商业伙伴打来电话,问他为什么不遵守时间,催他快一点!塞纳•马恩解释说,自己有急事,等会儿就到,恳请原谅。等在那里的商业伙伴大为光火,嚷道:“见鬼去吧,你这个不守时的家伙!”随即挂了电话。塞纳•马恩怔了怔,那可是一笔300万美金的合同啊!这个合同对于他来说生死攸关!也许今世今生的命运,会被这个合同改变,他真想立刻飞奔过去!
    (6)可是,他还是驱车返程了。他的眼里,似乎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伤者在痛苦的呻吟,人命关天!他必须回去!在大雾弥漫的夜色中,塞纳•马恩边开车边沿途察看。
    (7)最后,在行程近一半的路边,他真的看到了一个黑影躺在那里!他赶忙停车下去,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是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孩,她的头部受了伤,血流了很远。
    (8)塞纳•马恩立即抱起这个女孩,把她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孩子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是昏迷不醒。
    (9)警方联系上了女孩的父母,这对爱女心切的夫妇不问青红皂白,咆哮着冲向他、暴打他。塞纳•马恩不做辩解,只是默默忍受。
    (10)他被打得鼻青脸肿,吐出了两颗带血的牙齿。他回到家,家人都说他太傻,并没有证据证明他是肇事者,何苦这么快就承担了所有责任?他也只是默默流泪。
    (11)女孩昏迷了26天,可喜的是,第27天,她终于清醒过来,并向人们述说了当时的情景:
    (12)事发当天,她背着画夹到郊外写生,返回途中,她记得很清楚她是被一辆迎面驶来的疯狂的红色摩托车撞倒!警察记录了她的叙述,又调取了当天街道上的监控,从监控的录像中,确认了女孩的叙述,并找到了那肇事的红色摩托车车主。
    (13)塞纳•马恩车轮上的血迹,只是车经过女孩身边碾到了淌在地上的血!事情真相大白,女孩的父母抱着他痛哭,感谢他是女孩的救命恩人!
    (14)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塞纳•马恩对记者的回答如此简单:
    (15)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我安心,在商业利益和人的生命面前,我别无选择!
    (1)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填空。
    ①去签合同,发现车轮有血;
    ② ;
    ③发现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④ ;
    ⑤真相大白,表达个人信念。
    (2)塞纳•马恩怀疑女孩是他本人撞的,是因为 。
    (3)文章第(9)(10)两段的作用是 。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批评了商业伙伴不问事由一味强调守时的迂腐行为。
    B.女孩父母因爱女心切而暴打塞纳•马恩是可以理解原谅的。
    C.警察在女孩苏醒后,根据她的叙述才去调取监控确认肇事者的细节不够真实。
    D.作者想告诉读者的道理是生命高于一切,救人是最大善举。
    E.文章赞美了塞纳•马恩的善良、坦荡和勇于担责的品质。
    5.班级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之后,决定开展一次读书笔记交流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列对保尔•柯察金人生轨迹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2)请选择下列两幅插图中的一幅,写出相应的故事情节。
    (3)请结合下列片段分析保尔•柯察金的形象。
    ㅤㅤ使筑路队丧失很多劳动力的肠伤寒也悄悄地向保尔袭来。但是他的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五天来,他都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与人们一起去劳动。他每走一步,都觉得有什么东西朝胸口猛刺。浑身发冷,牙齿直打战,而且头昏眼花,感觉树木在围绕他旋转。
    (4)下列是作品中的经典名句,可以给我们思想的启迪。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或实际生活经历,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ㅤㅤ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6.请以“懂得”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默写。
    (1)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2)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
    (3)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
    (5)小李同学看到校门口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心中却感受到宁静与祥和。此情此景,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的两句诗:“ 结庐在人境 , 而无车马喧 。”
    【答案】(1)感时花溅泪(重点字:溅)
    (2)富贵不能淫(重点字:淫)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似曾相识燕归来(重点字:燕)
    (5)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重点字: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感时花溅泪(重点字:溅)
    (2)富贵不能淫(重点字:淫)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似曾相识燕归来(重点字:燕)
    (5)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重点字:庐)
    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有一士人,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一日,或携致席而告之曰:“此昔鲁哀公命孔子所坐之席也。”士大惬意,以为古,遂以附郭①之田易之。逾时,又有持古杖以售,曰“吾此杖乃太王②去邠③所操之箠④也,”士倾家资与之。既而,又有持朽碗一只,曰:“此碗乃舜作。”士愈以为远,遂虚所居之宅而予之,三器既得,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好古之心,终未忍舍三器。于是披哀公之席,持太王之杖,执舜作之碗,行乞于市。
    【注释】①附郭:靠近城墙边②太王:周文王的祖父③邠(bīn):古国名④箠(chuí):杖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遂以附郭之田易之 交换
    ②无以致衣食 取得,得到
    (2)秦士“行乞于市”的原因有:① 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 ② 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 (用原文语句回答)
    (3)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不恰当的一项 C
    A.练好眼光不盲从 B.能知节制不任性
    C.为人慷慨不吝裔 D.及时醒悟不固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译文:
    秦朝有一位学士,酷爱古物,价格再贵的东西也必定要买。一天,有人拿了张破席子亲自登门告诉他说:“从前鲁国的哀公设席请孔子坐下来请教,这就是孔子所坐的席子。”秦国的学士非常开心,认为(这席子)很古老,就用靠近城墙脚下的田交换了。过了些时候,又有一个人拿了根古代的手杖来卖给他,说:“这是周文王的祖父躲避北方少数民族时,拄着拐杖去豳时所用的手杖,比孔子的席子早几百年,您给什么我作为报酬?”秦国学士付出家里全部的资产给他。接着又有一个人拿了只朽烂的碗,说:“席子和手杖都不算古,这碗乃是桀做的,比周朝更久远。”秦国的学士认为更古老,就腾出所居住的宅子给了他。三件器物已经得到,但是田地资产全部没了,没有了衣食的着落,但(由于)好古的心,终究不忍心舍弃三件器物,于是披着哀公的席子,拄着太王的手杖,端着桀做的碗,在市场上行乞。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就用靠近城墙脚下的田交换了。易,交换。
    ②句意为:没有了衣食的着落。致,得到,取得。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作答时,需细读全文,然后正确翻译后可分析作答。根据文中的“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和“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可提炼作答。
    (3)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掌握。文中的秦人因为不能认清到底是不是古物而上当受骗,把自己全部的财产都给了别人,导致自己乞讨为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有好的眼力,不盲从,知道节制,与慷慨无关。
    故选:C。
    答案:
    (1)①交换 ②取得,得到
    (2)①田舍资用尽去,无以致衣食 ②酷好古物,价虽贵,必求之
    (3)C
    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美术馆应该这样简单地免费开放吗?
    ①从 2010 年起,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公立美术馆和博物馆,都开始向大众免费开放。至今已坚持了十年,这自然是好事。
    ②不过这“三馆”中,美术馆的功能和作用,和公共图书馆是不一样的;同为“公共空间”,它们对于百姓文化生活的意义是有区别的,因此不宜无差别地等同对待。
    ③我赞成加大建设公共图书馆特别是社区图书馆的力度,无论社区图书馆的数量还是覆盖面以及免费项目,都应该进一步拓展。美术馆却不应该这样简单地免费开放。打一个不确切的比方,社区图书馆是人们离不开的米饭,美术馆则是咖啡。社区图书馆,不少人常常要去甚至天天要去,却不见得常常去美术馆。而且,美术馆不是一般的画廊或展览橱窗,不时举办特展、专题展览、艺术年展或双年展,是一个优秀美术馆必须要有的功能。这需要大量投入资金,才可能从世界各地美术馆借来展品。目前,我国的美术馆在这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相称。和世界著名美术馆相比,无论规模还是藏品,无论策展还是办展,都需要进一步拓展,需要加大投入。因此,摆在美术馆面前的选择,是免费对大众开放、走“下里巴人”之路,还是争创世界品牌、走“阳春白雪”之路;或者,我们有足够的气魄和资金支撑,能走鱼和熊掌兼得之路?
    ④美国学者戴安娜•克兰在《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一书中,引用布迪厄的观点后说:“扩大高雅文化(例如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尝试,并没能真正地向更多受众广泛传播高雅文化。高雅文化的民主化过程不可能仅仅通过使高雅文化更易于接近来完成。”这样基于实践经验的论述,值得今天我们的美术馆的管理者三思。良好的愿望能否达到美好的预期,有待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⑤我觉得,其实美术馆没有必要这样急促地走全面免费之路,可以先尝试,看实践结果再逐渐铺开。世界上有公立美术馆免费开放的例子,但不免费的例子也多的是。在美国,大部分大学美术馆是免费开放的,首都华盛顿的美术馆是免费的,而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是从 1 美金起请公众自愿买票。我们也可以参照这样的方法,让美术馆既体现其公共性质,又能起到公益的作用,有钱者多掏点儿,缺钱者少拿点儿,学生则可免费。把用来支持所有美术馆免费开放的公共开支,省下一部分,或用于美术馆功能提升,或者用于现在还很薄弱的社区图书馆建设。
    ⑥因此,美术馆对大众免费开放的策略,不妨重新审视、调整和优化,如何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需要听取各方意见,也需要以实践经验来总结。
    删改自《说说我们城市的“公共空间“》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美术馆对大众免费开放的策略,不妨重新审视、调整和优化。
    (2)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社区图书馆是人们离不开的米饭,美术馆则是咖啡”作用是什么?
    (3)第③段划线句中“鱼和熊掌”分别是指 免费对大众开放(走“下里巴人”之路) 和 争创世界品牌(走“阳春白雪”之路) 。
    (4)第④、⑤这两段能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
    【答案】(1)美术馆对大众免费开放的策略,不妨重新审视、调整和优化。
    (2)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社区图书馆”和“美术馆”的功能进行了对比,生动形象地论述了“美术馆却不应该这样简单地免费开放”的观点,浅显易懂。
    (3)鱼:免费对大众开放(走“下里巴人”之路)
    熊掌:争创世界品牌(走“阳春白雪”之路)
    (4)不能。因为第④段承接上文第③段,论述了美术馆不应该简单免费开放的原因;而第⑤段则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措施和建议。④⑤段间是递进关系,因此不能颠倒。
    【分析】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中心论点是美术馆不宜对大众全面开放,应该进一步拓展、优化。通过运用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对此进论证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议论点的论点。根据第②段“不过这‘三馆’中,美术馆的功能和作用,和公共图书馆是不一样的;同为‘公共空间’,它们对于百姓文化生活的意义是有区别的,因此不宜无差别地等同对待”,第③段“无论社区图书馆的数量还是覆盖面以及免费项目,都应该进一步拓展。美术馆却不应该这样简单地免费开放”可概括为:美术馆不宜对大众全面开放,应该进一步拓展、优化。
    (2)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重点语句的作用。根据前文“打一个不确切的比方”可知,本句运用了比喻论证及对比论证的方法,将“社区图书馆”比作“米饭”,将“美术馆”比作“咖啡”,生动形象地论述了“社区图书馆”和“美术馆”的不能功能,从而论述了“美术馆却不应该这样简单地免费开放”的观点。浅显易懂,让人容易理解。
    (3)本题考查词语的代指。根据第③段“摆在美术馆面前的选择,是免费对大众开放、走‘下里巴人’之路,还是争创世界品牌、走‘阳春白雪’之路;或者,我们有足够的气魄和资金支撑,能走鱼和熊掌兼得之路?”可知,“鱼”指的是:免费对大众开放、走‘下里巴人’之路;“熊掌”指的是:争创世界品牌、走“阳春白雪”之路。
    (4)本题考查理解段落的顺序。第④段主要是引用名人观点,来论证美术馆简单的免费开放,并不能真正的向更多受众广泛传播高雅文化,是对第③段论点的补充论述;根据第⑤段“其实美术馆没有必要这样急促地走全面免费之路,可以先尝试,看实践结果再逐渐铺开”,“我们也可以参照这样的方法,让美术馆既体现其公共性质,又能起到公益的作用”,“把用来支持所有美术馆免费开放的公共开支,省下一部分,或用于美术馆功能提升,或者用于现在还很薄弱的社区图书馆建设”可知,本段主要说明作者的改进措施及建议;因此④⑤段不能颠倒,两者是递进的关系。
    答案:
    (1)美术馆对大众免费开放的策略,不妨重新审视、调整和优化。
    (2)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社区图书馆”和“美术馆”的功能进行了对比,生动形象地论述了“美术馆却不应该这样简单地免费开放”的观点,浅显易懂。
    (3)鱼:免费对大众开放(走“下里巴人”之路)
    熊掌:争创世界品牌(走“阳春白雪”之路)
    (4)不能。因为第④段承接上文第③段,论述了美术馆不应该简单免费开放的原因;而第⑤段则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措施和建议。④⑤段间是递进关系,因此不能颠倒。
    4.课外记叙文阅读。
    别无选择
    (1)那是一个二月早春的傍晚,天色渐渐昏暗,塞纳•马恩驾驶着一辆福特汽车,从波特兰赶往谢里登签一份订购合同。
    (2)这份合同非常重要,它几乎决定着他公司的命运,这是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谈判,几经磨难后才取得的成果。塞纳•马恩异常高兴,哼着小调,一路飞奔。路上的车不多,一路绿灯,所以他开得很快。
    (3)到了约定的地点,停车的时候,他借着灯光,似乎看到了一点什么?塞纳•马恩俯下身子仔细地看,发现右前轮上沾有异样的东西。凑近时,他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味。他用手一摸,真的是血!
    (4)塞纳•马恩吓了一跳,一下子紧张起来,难道是自己疾驶中撞上了人?他反复回忆,似乎没有车子碰撞物体的印象。可车轮上的血迹却是真的!
    (5)此时,等待签约的商业伙伴打来电话,问他为什么不遵守时间,催他快一点!塞纳•马恩解释说,自己有急事,等会儿就到,恳请原谅。等在那里的商业伙伴大为光火,嚷道:“见鬼去吧,你这个不守时的家伙!”随即挂了电话。塞纳•马恩怔了怔,那可是一笔300万美金的合同啊!这个合同对于他来说生死攸关!也许今世今生的命运,会被这个合同改变,他真想立刻飞奔过去!
    (6)可是,他还是驱车返程了。他的眼里,似乎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伤者在痛苦的呻吟,人命关天!他必须回去!在大雾弥漫的夜色中,塞纳•马恩边开车边沿途察看。
    (7)最后,在行程近一半的路边,他真的看到了一个黑影躺在那里!他赶忙停车下去,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是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孩,她的头部受了伤,血流了很远。
    (8)塞纳•马恩立即抱起这个女孩,把她送到了医院。经过抢救,孩子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是昏迷不醒。
    (9)警方联系上了女孩的父母,这对爱女心切的夫妇不问青红皂白,咆哮着冲向他、暴打他。塞纳•马恩不做辩解,只是默默忍受。
    (10)他被打得鼻青脸肿,吐出了两颗带血的牙齿。他回到家,家人都说他太傻,并没有证据证明他是肇事者,何苦这么快就承担了所有责任?他也只是默默流泪。
    (11)女孩昏迷了26天,可喜的是,第27天,她终于清醒过来,并向人们述说了当时的情景:
    (12)事发当天,她背着画夹到郊外写生,返回途中,她记得很清楚她是被一辆迎面驶来的疯狂的红色摩托车撞倒!警察记录了她的叙述,又调取了当天街道上的监控,从监控的录像中,确认了女孩的叙述,并找到了那肇事的红色摩托车车主。
    (13)塞纳•马恩车轮上的血迹,只是车经过女孩身边碾到了淌在地上的血!事情真相大白,女孩的父母抱着他痛哭,感谢他是女孩的救命恩人!
    (14)在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时,塞纳•马恩对记者的回答如此简单:
    (15)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我安心,在商业利益和人的生命面前,我别无选择!
    (1)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填空。
    ①去签合同,发现车轮有血;
    ② 放弃签约,驱车寻找伤者 ;
    ③发现伤者,立即送往医院;
    ④ 被人误解,独自默默忍受 ;
    ⑤真相大白,表达个人信念。
    (2)塞纳•马恩怀疑女孩是他本人撞的,是因为 他开车很快。他的车轮上有血。晚间开车,视线不是最好 。
    (3)文章第(9)(10)两段的作用是 这两段写了塞纳•马恩被女孩家人暴打,和被家人埋怨,自己默默忍受的情节,与后文真相大白后,女孩家人抱着他痛苦感恩形成对比。突出了塞纳的善良,有担当。 。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评价,不正确的两项是 AB
    A.作者批评了商业伙伴不问事由一味强调守时的迂腐行为。
    B.女孩父母因爱女心切而暴打塞纳•马恩是可以理解原谅的。
    C.警察在女孩苏醒后,根据她的叙述才去调取监控确认肇事者的细节不够真实。
    D.作者想告诉读者的道理是生命高于一切,救人是最大善举。
    E.文章赞美了塞纳•马恩的善良、坦荡和勇于担责的品质。
    【答案】(1)②放弃签约,驱车寻找伤者;④被人误解,独自默默忍受;
    (2)他开车很快。他的车轮上有血。晚间开车,视线不是最好。
    (3)这两段写了塞纳•马恩被女孩家人暴打,和被家人埋怨,自己默默忍受的情节,与后文真相大白后,女孩家人抱着他痛苦感恩形成对比。突出了塞纳的善良,有担当。
    (4)A B
    【分析】本文主要记叙了塞纳•马恩去签合同,发现车轮有血;放弃签约,驱车寻找伤者;发现伤者,立即送往医院;被人误解,独自默默忍受;真相大白,表达个人信念。文章赞美了塞纳•马恩的善良、坦荡和勇于担责的品质。作者想告诉读者的道理是生命高于一切,救人是最大善举。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②题应该是第五到六段,主要写放弃签约,驱车寻找伤者;④题应该是第九到十段,主要写被人误解,独自默默忍受。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概括。从文中第一段“早春的傍晚,天色渐渐昏暗”,可以提取出:天色渐渐昏暗;从文中第二段“哼着小调,一路飞奔。路上的车不多,一路绿灯,所以他开得很快”,可以提取出:他开车很快;从文中第三段“发现右前轮上沾有异样的东西。凑近时,他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味。他用手一摸,真的是血”,可以提取出:他的车轮上有血。
    (3)本题考查分析重点段落的作用。第九到十段,主要写被人误解,独自默默忍受,与后文第十三段“事情真相大白,女孩的父母抱着他痛哭,感谢他是女孩的救命恩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塞纳的善良,宽容。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有误,文章没有这一层意思;
    B.有误,根据第十三段“事情真相大白,女孩的父母抱着他痛哭,感谢他是女孩的救命恩人!”,可以看出他们后悔了,说明“暴打塞纳•马恩”的行为是不可以原谅的。
    CDE.正确。
    故选:AB。
    答案:
    (1)②放弃签约,驱车寻找伤者;④被人误解,独自默默忍受;
    (2)他开车很快。他的车轮上有血。晚间开车,视线不是最好。
    (3)这两段写了塞纳•马恩被女孩家人暴打,和被家人埋怨,自己默默忍受的情节,与后文真相大白后,女孩家人抱着他痛苦感恩形成对比。突出了塞纳的善良,有担当。
    (4)A B
    5.班级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之后,决定开展一次读书笔记交流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列对保尔•柯察金人生轨迹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B 。
    (2)请选择下列两幅插图中的一幅,写出相应的故事情节。
    (3)请结合下列片段分析保尔•柯察金的形象。
    ㅤㅤ使筑路队丧失很多劳动力的肠伤寒也悄悄地向保尔袭来。但是他的健壮的身体在抵抗着,五天来,他都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与人们一起去劳动。他每走一步,都觉得有什么东西朝胸口猛刺。浑身发冷,牙齿直打战,而且头昏眼花,感觉树木在围绕他旋转。
    (4)下列是作品中的经典名句,可以给我们思想的启迪。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或实际生活经历,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
    ㅤㅤ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才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经历,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答案】见解答。
    【分析】(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保尔先后经历了:做工、参军、筑路、著书。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从题目给出的两幅图画中选择一幅,写出相应的故事。
    示例:参加红军后,保尔成为了一名勇猛的骑兵。一天夜晚,战士们在篝火旁休息,保尔凑着火光专心读小说,还给战友们讲了书中故事的大意。
    (3)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把握。根据“他都从铺着干草的水泥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与人们一起去劳动。他每走一步,都觉得有什么东西朝胸口猛刺。浑身发冷,牙齿直打战,而且头昏眼花,感觉树木在围绕他旋转”,可以判断出:这是写保尔在患病导致身体极端虚弱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劳动的情景,体现了他坚持不懈、英勇无畏的精神。
    (4)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我们中学生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珍惜青春年华,创造有意义人生。
    【解答】答案:
    (1)B
    (2)示例:保尔全身瘫痪,又双目失明,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出来,在病床上开始了文学创作。
    (3)写的是保尔在患病导致身体极端虚弱的情况下依旧坚持劳动的情景,体现了他坚持不懈、英勇无畏的精神。
    (4)启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我们要珍爱生命,不断创造生命的价值,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只有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首先要珍惜时间,珍惜时间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爱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我生命的潜力,其次要勇于创造,创造能挖掘人的潜能,展现生命的价值,尽显生命的魅力,富于创造的生活,让我们拥有充实的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平凡的实践中创造,最后要乐干奉献,我们的生命与我们周围的生命息息相关,积极地把我们的生命融汇到与周围生命的共同相处之中,向周围的生命奉献我们力所能及的关爱,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也就更能体现自己生命价值。
    6.请以“懂得”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不少于600字。
    【答案】见解答
    【解答】
    懂得
    树叶落尽的季节,我在冰凉的泥土里埋下了一粒玉米种子。
    在我用心挖好坑并准备把种子放入的时刻,爸爸说:“现在种下去是不会发芽的,等到春天再种吧!”我没有理会,固执地把种子放入并用泥土盖好。在爸爸无奈的目光中,我站起身,并在松软的泥土直踩了几脚。别人都在春天播种吗?为什么我要和他们一样?有没有人曾试过在深秋的午后,开辟一处幽静的地方,种上一粒种子?那会是一种心情,一种与春风拂面时播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谁说埋下一粒种子,就一定要待它长出苗来?我只是想:那片春夏热闹过的土地,也许此时已很孤寂了吧!那么,将一粒种子种下去和它作伴,不是更好吗?
    人们总是在给予的同时期待着,索要着,他们付出了就一定要求回报,他们太看重播种后收获丰收的喜悦心情,而忽略了播种那一刻的神圣心情。大地是需要一粒种子埋入它的体内,这只属于它自己的成就感。我懂——因为我也是孤寂的。只是,谁来懂我?走了很远后回头,发现爸爸还站在原处,呆呆地。我明白自己刚才的态度深深地伤害了爸爸,可他却没有责怪。只是想刻意地去忘记,忘记昨天、明天、后天,忘记自己,忘记一切!
    入冬后的不久,我已淡忘了那一粒被我固执埋没的种子。直到春天的那一抹绿意悄悄爬上枝头,爸爸催我去浇水。浇水?我一脸迷惘。爸爸笑着说:“你去年秋天不是种了一粒种子吗?是该浇水了。”我终于记起了深秋的那一幕。
    突然有一天爸爸告诉我种子发芽了!对于父亲的话我毫无反应。爸爸拉我出门,我跟在他身后,懒懒地挪动着脚步。站定后,我真的看到一株嫩绿的幼苗在风中冲我微笑。
    我是想微笑的,可我的眼眶终于没有囚住沸腾的泪水。望着身边的爸爸,我哭了,彻底地哭了。
    那一刻,我明白原来自己并不孤寂!
    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幸福!
    只是,他并不知道,那粒种子是从煮熟的玉米上掰下来的,并不可能发芽!
    真正的幸福正如此,愈深愈无声。曾经的我以为孤独是人生的注脚,只能我在那一隅天地,追求所谓美好。可是天地间每一个角落都传递着幸福的信息,父亲无言的爱,浇筑着是最质朴而美好的情感,它让我们懂得:幸福的世界真好!A.筑路
    做工
    参军
    著书
    B.做工
    参军
    筑路
    著书
    C.参军
    筑路
    做工
    著书
    D.著书
    筑路
    做工
    参军
    A.筑路
    做工
    参军
    著书
    B.做工
    参军
    筑路
    著书
    C.参军
    筑路
    做工
    著书
    D.著书
    筑路
    做工
    参军

    相关试卷

    重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模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模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名著阅读,默写填空,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适应性模拟测试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共5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阅读《一畦青绿》一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名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测试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上海市名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测试 语文练习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阅读下文,完成答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欧洲著名的政治家托马斯•莫尔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