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高二化学试卷docx、高二化学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D B A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A A B
1.B
【详解】A.燃料燃烧时放热,即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 A 正确;
B.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是单晶硅,故 B 错误;
C.纳米气凝胶属于胶体,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故 C 正确;
D.钛合金的强度高于纯钛,故 D 正确;
答案选 B。2.C
【详解】A.过程Ⅰ分子化学键断裂形成原子,属于吸热过程,A 错误;
B.过程Ⅲ为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是放热过程,B 错误;
C.氢气燃烧放热,则 a 的总能量大于 d 的总能量,C 正确;
D.该反应可通过燃料电池,实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不一定只能以热能的形式进行,D
错误;
故答案为:C。
3.B
【详解】A.砷是第 33 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 族,砷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
,A 正确;
B. 的水解方程式为: ,B 错误;
C.硫酸钡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为:
,C 正确;
D.一个电子从 3p 能级跃迁到 3s 能级,即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将以光的形式释放
能量,产生的原子光谱为发射光谱,D 正确;
故选 B。
4.A
【详解】
A.HClO 是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A 正确;
B.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在 3s 轨道上,其电子云为球形, 为 p 电子云图,B 错
误;
C.Ga 是 33 号元素,Ga 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C 错误;
D.中子数为 20 的钾原子质量数为 20+19=39,表示为: ,D 错误;
故选 A。
5.D
【详解】A. 图甲:用电解法制取制取少量 Fe(OH)2,阳极上应发生铁电极失电子变为亚铁
离子,阴极上水得电子生成氢氧根,则铁应该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故 A 错误;
B. 图乙:在酸性条件下铁发生析氢腐蚀,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该图中性条
件,发生吸氧腐蚀,故 B 错误;
C. 图丙:锌比铁活泼,Fe2+得电子能力比 Zn2+强,则在阴极上,Fe2+得电子生成铁单质,无
法在铁电极上镀锌,应使用硫酸锌做电解质溶液,故 C 错误;
D. 图丁:铜做负极,碳做正极,铜电极失电子生成铜离子,碳电极周围的铁离子得电子生
成亚铁离子,实现原电池反应 Cu+2Fe3+=Cu2++2Fe2+,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6.B
【分析】根据图示装置结合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镁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过氧
化氢在正极得电子生成水,其电极反应方程式为:H2O2+2e-+2H+=2H2O;
【详解】A.镁作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镁离子:Mg-2e-=Mg2+,A 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正极,则 H+向正极移动,B 错误;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极会消耗氢离子,溶液的 浓度减小,C 正确;
D.由分析可知,电池总反应为镁和过氧化氢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镁离子和水,D 正确;
故选 B。
7.A
【分析】升温溶解平衡正向移动;同离子效应抑制溶解。
【详解】A.Ksp 与温度有关,该溶解平衡吸热,升温溶度积增大,溶解度增加,故 A 正确;
B.加入少量 NaCl 固体,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但是引入了大量氯离子,氯离子浓度增加,
其浓度变化趋势为随氯化钠的质量增加而增加,故 B 错误;
C.加水,溶液仍然为饱和氯化银溶液,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不变,故 C 错误;
D.加入 KI 加固体,因为碘化银比氯化银更难溶,沉淀转化为碘化银,溶液中银离子浓度
降低,所以随着 KI 固体的质量增多,银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故 D 错误;
故选 A。
8.B
【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第ⅡA、ⅢA 族反常,
所以第一电离能大小为 Mg>Al>Na,A 项错误;
B. 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越强,故 H2SO4 < HClO4,亚硫
酸的酸性比硫酸弱,故无机含氧酸的酸性:H2SO3 <H2SO4 < HClO4,B 项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所以电负性:F>O>N,C 项错误;
D.基态 Cr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54s1,3d 和 4s 轨道均处于半充满状态,D 项错误;
答案选 B。
9.B
【分析】根据题目已知:电池的总反应为: ,则负极反应式为:
,正极反应式为: ,电解质膜用于传递 ,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Zn 为负极,在电池工作中不断被消耗,质量减少,A 正确;
B.根据分析, 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原为 MnO,B 错误;
C.电池工作中 通过电解质膜进行迁移传递电流,C 正确;
D.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 正确;
故答案为:B。
10.C
【分析】该电池为原电池,Pt1 电极二氧化硫失电子生成硫酸,Pt1 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Pt2 电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水,Pt2 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
+4e-+4H+=2H2O。电池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
【详解】A.Pt1 是负极、Pt2 是正极,该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从
Pt1 电极经过外电路流向 Pt2 电极,A 错误;
B.Pt1 是负极、Pt2 是正极,正极电势高,故 Pt1 电极电势低于 Pt2 电极,B 错误;
C.Pt2 是正极,Pt2 电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水,电极反应为 O2+4e-+4H+=2H2O,C 正确;
D.总反应为二氧化硫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反应方程式为 2SO2+O2+2H2O=2H2SO4,
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 SO2 和 O2 的体积比为 2∶1,D 错误;
故选 C。
11.C
【详解】A.根据图示,充电时含有 KPF 的有机溶液中,K+、PF 分别向两极移动,固态
KPF 为离子晶体,故 A 正确;
B.根据图示,充电时 K+向右迁移,右侧 MCMB 为阴极;放电时,右侧 MCMB 为负极、
左侧石墨电极为正极,K+向左迁移,故 B 正确;
C.放电时,右侧 MCMB 为负极,负极反应为 K-e-=K+,故 C 错误;
D.充电时,阴极生成金属钾,若阴极增重 39g,外电路转移 1ml 电子,阳极发生反应 Cn
+xPF -xe-=Cn(PF6)x,根据电子守恒,阳极有 1ml PF 参加反应,增重 1ml×145g/ml=145g,
故 D 正确;
选 C。
12.B
【详解】A.t℃ 时,曲线最高点处,c(Ag+)=1×10-3ml/L,c( )=1×10-5ml/L,Ag2CrO4
的 Ksp 为= c2(Ag+)· c( )=(1×10-3)2×1×10-5=1×10-11,A 不正确;
B.t℃ 时,Y 点和 Z 点都是 Ag2CrO4 的饱和溶液,Ksp 相等,B 正确;
C.饱和 Ag2CrO4 溶液中加入 K2CrO4,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可
使图中 Y 点沿着曲线向左移动,但不可能移动到 X 点,C 不正确;
D.t℃ 时,在 20 mL 0.01 ml·L-1 KCl 和 0.01 ml·L-1 K2CrO4 的混合溶液中,若想生成 AgCl
沉淀,所需 c(Ag+)= ml/L =1.8×10-8ml/L;若想生成 Ag2CrO4 沉淀,所需 c
(Ag+)= ml/L= ml/L,生成 AgCl 沉淀所需 c(Ag+)小,所以应先生成
AgCl 白色沉淀,D 不正确;
故选 B。
13.A
【详解】A.某元素+2 价离子电子排布式为 ,则该元素是 25Mn,第四周
期第 VIIB 族,A 正确;
B.最外层电子数为 ns2 的原子,过渡元素的价电子还包括(n-1)d 上的电子,B 错误;
C.第一周期元素以 ns 能级开始,以 ns 能级结束,C 错误;
D.p 能级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随着能层数的增加,p 能级原子轨道数不变,D 错误;
故选 A。
14.A
【分析】由图可知,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结合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根离子,负极氢气发生氧
化反应后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详解】A.根据图示,负极反应为: ,故 A 错误;
B.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结合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根离子,氧元素 0 价降为-2 价,则 1ml
氧气反应需转移 4ml 电子,故 B 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短路膜内既有碳酸氢根离子,也有电子
D.根据装置图可知,吸收含二氧化碳的空气,释放不含二氧化碳的空气,故 D 正确;
答案选 A。
15.B
【分析】Ksp(Ag2SO4)=c2(Ag+)×c( ),Ksp(AgBrO3)=c(Ag+)×c( ),Ksp(AgAc)=c(Ag+)
×c(Ac-),即 pAg= [p Ksp(Ag2SO4)-p( )],pAg= p Ksp(AgBrO3)-p( ),pAg= p Ksp
(AgAc)-p(Ac-),相同条件下 AgAc 的溶解度大于 AgBrO3 的溶解度,可知 L1 对应 AgBrO3,L2
对应 Ag2SO4,L3 对应 AgAc;
【详解】A.由分析可知,L1 直线代表−lgc(Ag+)和−lgc( )的关系,A 正确;
B.M 点为 L2 和 L3 的交点,此时 c(Ac-)和 c( )相等,向 M 点所示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AgNO3
固体,c(Ag+)增大,所以 增大,B 错误;
C.AgAc 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AgAc(s) Ag+(aq)+ Ac-(aq),c(Ag+)=c(Ac-),Ksp
(AgAc)=c(Ag+)×c(Ac-)=10-2.72,则 c(Ag+)=10−1.36 ml/L,C 正确;
D.当同时生成 AgAc 和 AgBrO3 时,溶液中
。
二、非选择题(55 分)
16(12 分).(1) (或 ) (2 分)
(2) N (1 分) 哑铃形(1 分)
(3) 的第一电离能失去的电子是 能级的,该能级电子的能量比左边 失去的 能级电
子的高(2 分)
(4) -3 (2 分) NCl3+3H2O=NH3+3HClO(或 NCl3+4H2O=NH3·H2O+3HClO)(2 分)
(5) (2 分)
17.(14 分)(1) 第四周期第ⅦB 族(1 分) d (1 分) 粉碎、适当升高温度、搅拌
等(任选两种回答,合理即可)(2 分)
(2 ) 80(2 分)
(3) 碱性(2 分) (2 分)
避免碳酸氢铵温度过高分解(2 分) (2 分)
18(15 分)(1) (2 分)
(2) (2 分) (写沉淀符
号也对)(2 分) 溶液的酸碱性(或溶液的 ) (2 分)
(3) 负极 (1 分) 通过反应 降低 ,使得
放电速率减缓,同时通过平衡的移动补充放电消耗的 ,使其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达到
放电速率平稳的作用(2 分)
(4) 加入最后半滴硝酸银溶液,溶液中产生黄色沉淀,且半分钟内沉淀不消失 (2 分)
(或 ) (2 分)
19(14 分) (1) <(1 分) 12(2 分)
(2) 2 - (2 分) (2 分) 或 (2 分)
(3) 负极(1 分) MV+-e-=MV2+(2 分) N2+6H++6MV+=6MV2++2NH3(2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2,则c=10−1,0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高二上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