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2024中考地理1基础梳理篇主题十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1课时北方地区课堂讲本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中考地理1基础梳理篇主题十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1课时北方地区课堂讲本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考点1北方地区,自然环境,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以旱地为主,归纳总结,位置与范围,温带季风气候,以肥沃的黑土地著称,易错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考点1 北方地区
· 考点2 东北三省
· 考点3 黄土高原
· 考点4 祖国的首都—北京
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东临渤海和黄海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东部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
自北向南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以外流河为主,有结冰现象,主要河流有黄河、辽河等
东北平原为肥沃的“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为“黄土地”
3.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利: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弊:易受寒潮影响,水资源不足
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长城以北: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等;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等
苹果、梨、杏、柿子、枣等温带水果
华北平原春旱严重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原因分析①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季降水很少;②华北平原耕地多,春季时华北平原气温回升较快,水分蒸发量大,又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大;③华北平原河流较少,水资源严重不足。(2)解决措施①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②发展节水农业,这是华北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③节约用水和加强水污染治理等。
考点2 东北三省【7年3考】
地处中纬度地区,自南向北地跨我国的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主要位于中温带
位于我国东北部,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
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山河大势:“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部:长白山地;北部:小兴安岭;西部:大兴安岭;中部:东北平原
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年降水量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黑龙江、松花江、辽河、嫩江等(含沙量小,结冰期长,有春汛和夏汛)
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以及草甸草原等
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和夏汛
(1)春季来临,气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河流水量增大,出现春汛。
(2)每年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东北地区降水增多,河流水量增大,出现夏汛。夏汛水量比春汛水量大。
3.人口、城市与少数民族分布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主要有满族、朝鲜族和蒙古族等
集中分布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
黑龙江省哈尔滨; 吉林省长春;辽宁省沈阳
利:地势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地广人稀;弊:纬度高,热量不足;春、秋季节易受寒潮影响,低温冻害频发
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甜菜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交通便利
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主要分布在矿产资源附近及铁路沿线地区
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依托当地优势条件发展新工业等
1. 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 长白山东南侧降水明显多于西北侧的原因长白山东南侧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西北侧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3. 东北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的原因自然因素:纬度低,气候温和、地形平坦;人文因素: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等。
考点3 黄土高原[7年2考]
1. 位置、范围与自然环境
主要位于我国的暖温带,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西抵乌鞘岭、东起太行山脉
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黄土地貌景观有塬、墚、峁、川等,主要受流水侵蚀形成
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主要河流:黄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等;水文特征:含沙量大,径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土质疏松,孔隙较多
(1)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 严重的水土流失及治理措施
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植被稀疏;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地表坡度大,流水冲刷侵蚀能力强
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过度开垦、放牧、樵采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开矿等活动破坏地表形态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平整土地;缓坡修筑水平梯田;打坝建库,拦蓄泥沙等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轮作套种等
(1)传统民居:窑洞。(2)传统文化:陕北腰鼓、陕西剪纸、秦腔、信天游、白羊肚头巾。
考点4 祖国的首都——北京【7年2考】
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大致位于(116°E,40°N),地处我国暖温带
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与河北省、天津市相邻
以平原和山地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部分河流流向为自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渤海
我国的首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有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类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国家图书馆等
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可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著名的古都,拥有3 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名胜古迹:北京故宫、颐和园、天坛等。
在城市中心区外围形成了一批卫星城
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王府井商业街
形成了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注意保持旧城的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
(2)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南水北调
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住房紧张
加快城市交通设施建设,限行,关闭或关停污染工厂,加快卫星城的建设
北京成为第一个双奥之城的条件
(1)气候因素:北京地处北温带,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2)地形因素:北京北面和西面背靠群山,地势起伏较大,适合开展滑雪等项目。
(3)城市因素: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拥有承办大型国际赛事的经验。
雄安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能疏解分散北京非首都功能,缓解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各种问题;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地区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大连市虽然位于东北地区,但地处40 °N以南地区,是东北地区纬度最低的城市,而且依山傍海,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因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 东北地区的特殊城市——大连
(2)大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服装城,每年都会举办国际服装节,其优势条件有: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地区的重要门户,与日本、韩国、朝鲜和俄罗斯联系密切;海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不同季节和各种风格的服装展示。
在我国北方地区,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地区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华北平原位于长城以南地区,其农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在华北平原能够安全越冬;长城以北地区,冬季更加漫长寒冷,主要播种春小麦。
3. 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和春小麦的分布
1. 【2022福建9分】“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下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量和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__。甲林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
(2)“青山不墨”是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的角度看,森林属于________资源。(3)森林具有调节气候、____________等生态环境效益。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新鲜空气;净化空气)
(4)甲林场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__________,有利于森林生长;年平均气温________,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5)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的举措之一,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2分)
冬季寒冷而漫长,冰雪资源丰富;山地为滑雪场的建设提供理想的地形条件。(2分)
2. 【2022福建9分】甲河流域农牧历史悠久,由于过垦、过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如今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下图示意甲河的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黄土土质_______,降水集中于________季,且多暴雨,植被_________。
(2)昔日,甲河流域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将下列备选项的数码填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关联图的相应位置。备选项:①粮食产量下降 ②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③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中考地理1基础梳理篇主题十中国的地理差异第20课时中国的地理差异课堂讲本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自然环境差异,人文环境差异,南稻北麦,东密西疏,东部高西部低,一年两熟到三熟,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玉米为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中考地理1基础梳理篇主题六认识世界第9课时认识大洲课堂讲本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考点1亚洲,·考点2美洲,亚洲的地理位置,易错提醒,亚洲的自然环境,内流流域面积广大,世界陆地最低点,贝加尔湖,3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2024中考地理1基础梳理篇主题一地球第2课时地球的运动课堂讲本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点击显示本课时答案,自转方向和周期,正面侧视,极地俯视,天约24小时,绕地轴旋转,易错提醒,公转方向和周期,归纳总结,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