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抽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抽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抽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抽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抽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抽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共27页。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2.所有答卷请按照题号用2B铅笔填涂或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超出答题区域作答无效。
    3.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不折叠。条形码粘贴处
    积累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kāng kǎi tuì suō shùn jiān yuán jiù qī liáng
    ( ) ( ) ( ) ( ) ( )
    2. 请把下列人物按名著归类,归类后按音序排列。
    宋江 孙悟空 武松 关羽 唐僧 诸葛亮
    刘备 林黛玉 王熙凤 李逵 猪八戒 贾宝玉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填入与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1)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各地的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北京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西安兵马俑景区_____________,湖南的张家界________________。
    (2)这节语文课上,每个同学都在心无旁骛地听课。王芳_____________地盯着黑板,生怕漏掉一点知识;宋明________________地听着,连笔掉在地上都不知道。
    选择填空。
    4.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翡翠(fěi) 白云观(ɡuàn) 嘟囔(nānɡ) 萦绕(yínɡ)
    B. 商业簿(bù) 吹嘘(xū) 衣衫褴褛(lán lǚ) 流水潺潺(chán)
    C. 头涔涔(cén) 泪潸潸(shān) 急遽(jù) 缥缈(miǎ)
    D. 哪吒(nǎ zhā) 搪瓷碗(tánɡ) 抽噎(yē) 戛然而止(gá)
    5. 下列词语或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载渴载饥 一年半载
    B. 青春年华 青春作伴好还乡
    C. 一丝不苟 苟日新
    D. 孰为汝多知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 下面说法与故事情节相符的一项是( )
    A. 桑娜把死去的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是因为家庭可以轻松负担得起。
    B. 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身体变得很小很小,还具备了飞行的本领。
    C. 在荒岛上,鲁滨逊到海边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
    D. 汤姆•索亚经历一系列冒险后,很遗憾最终没有找到宝藏。
    7. 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B.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C.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8. 根据对联知识,“大地春光红艳艳”的下联应该是哪一句?( )
    A. 祖国处处气象新B. 一声爆竹万家春C. 神州佳节乐陶陶D. 重重绿树绿重重
    9. 下列诗(词)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C.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D.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0. “屋前那条小河的水真清啊!”一句中的“啊”应读为“ya”。( )
    11. 课文《匆匆》与《那个星期天》都是采用直接抒情的表达方法。( )
    12. 点支烟,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深恶痛绝的文字。句中的双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
    13. 故事梗概主要包含故事线索、主要版块的内容和最精彩内容的概述。( )
    14.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树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这几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
    15. 根据课文或语境填空。
    (1)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不敢轻易尝试,鲁迅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敢于付出行动,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我能从苏轼的《浣沙溪》这首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中感受到他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3)人在困境时,就会设法改变现状,以求发展。这正如《周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16. 按要求写句子。
    (1)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妈妈会一辈子陪着他。(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巨浪势头是这么猛,一下子打翻了我们的艇子,不但把我们都摔进海中,而且把人都分散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句话的意思,不超过1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的天气真热。(把热的程度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仿照示例写句子。
    示例:幸福是什么?救灾战士说:“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
    幸福是什么?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么?农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么?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口语交际。
    毕业联欢会上,主持人邀请你上台即兴发言,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你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认真阅读这篇非连续文本,完成后面的题目。
    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
    【材料一】截至2018年,全国各大外卖平台的外卖骑手注册数量已经超过700万人,其中92%为男性,8%为女性。此外,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在外奔波,所以外卖骑手主要是精力旺盛的“80后”和“90后”。
    【材料二】77%的外卖骑手来自农村,另外23%是城市户口。其中河南、安徽、四川、广东、江苏是外卖骑手的重要来源地,一共贡献了全国43%的外卖骑手,尤其是河南省,贡献比例超过10%。
    【材料三】85%的外卖骑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辽宁、河南地区的大学生骑手占比接近3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学习和提升,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读书、在线学习和线下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我。
    【材料四】想要获得更高的薪水,骑手们就要去接更多的单。每个骑手的日接单量在21~30单,如果按照每天20单、平均里程3千米计算,那么这些外卖小哥一天要跑60千米。此外,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只有1%的骑手月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所以外卖骑手的薪资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高,也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低。除此之外,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他们可能同时是工厂的工人、企事业单位职工或者为自己打工的小老板。
    19. 材料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外卖骑手?概括出小标题,填一填。
    (1)人员组成(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20. 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打“√”,错误的打“×”。
    (1)外卖骑手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是“80后”和“90后”。( )
    (2)辽宁省的外卖骑手主要是大学生。( )
    (3)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非常注重学习和提升。( )
    (4)29%的外卖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 )
    21. 如果有人说“外卖骑手都是低学历、低收入人”,我会根据这份报告中的材料__________和材料__________,这样答复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的父亲是个画家,会刻图章。他养蟋蟀,养金铃子小虫,还养过花。他会摆养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不精通。我特别佩服他。
    □春天,父亲领着我们一群孩子到田野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用染了色的绢糊成的“蜈蚣”。放风筝用的线是结实而轻的胡琴老弦儿,这样风筝可以笔直地飞上天空。我们在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父亲会用玻璃制作别具一格的“建筑”。他先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然后一块一块地聚拢起来,在接缝处用胶水粘牢,最后做成了小桥、小亭子和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我们就把金铃子小虫养在里面,看着它自在爬行,振翅鸣叫,特别兴奋。父亲做的各种灯栩栩如生。他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灯;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用小刀在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碧绿的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了一个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我们得意极了。
    □父亲十分关心我,但从不强求我。我小时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说只要努力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那时,我对写意花卉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父亲看到这些不像样的画,也从不生气,认为兴趣比画出一两幅好作品还重要。我小时候字写得不错,他建议我照着被誉为“魏碑第一”的《张猛龙碑》字帖再写写,到现在我写的字还真有“张猛龙”的特点。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学校要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乐呵呵地到学校给唱戏的同学拉胡琴,我们始终都是兴高采烈的。
    □每每听到邻居、同学夸我父亲时,我也对他竖起大拇哥,赞叹道“:爸爸真好!”父亲微笑着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嘛。”
    22. 边读短文边思考,照样子,简要填写表格。
    23. 结合短文第③段的内容填空。
    (1)父亲十分关心“我”,他的行为都隐含着深层的意思,表现在:他帮“我”树立自信心、( )、( )、支持“我"关心集体等。
    (2)父亲从不强求“我”的是( )
    24. 结合全文思考,对题目“多年父子成兄弟”理解最准确的项是( )
    A. 表明父子相处久,身高越来越接近
    B. 表明父子相处久,关系亲密且平等
    C 表明父子相处久,但沟通时不顺畅
    25. 把短文中描写“我”或“我们”情感的词语按顺序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畅快——( )——( )——兴高采烈——( )
    26. 习作。
    “点赞”是一种正能量。我们为李大钊的坚毅勇敢点赞,为鲁滨逊的积极乐观点赞,为在新冠疫情防控战斗中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和不顾安危的志愿者点赞,为坚持网上认真学习的自己点赞,为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老师点赞,为起早贪黑净化城市的清洁工点赞,为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的同学点赞,为身边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点赞。最近某报刊准备举办一期“为你点赞”宣传专栏,请你写一篇习作进行投稿。写作时,先想一想你要为谁点赞,再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写出你点赞的理由,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书写规范、正确,注意不出现自己的真实校名、姓名。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题。
    27. 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铁面无私
    ( )——化险为夷
    ( )——粗中有细
    ( )——不出所料
    ( )——暗藏杀机
    28. 按要求填空。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根据你的了解和积累,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兼具众美)的中国戏曲 ( )的中国音乐
    ( )中国舞蹈 ( )的中国书法
    ( )的中国绘画
    29. 你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读过的话,一定会被书中的精彩情节吸引。请你写几句话向你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结合情境,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将妈妈的话补充完整。( )
    喜爱舞蹈的小林问妈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妈妈说:“要学会一种技艺,可不是容易的事。正所谓‘_____’,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A.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阅读感悟。
    吾腰千钱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吾腰千钱:我腰上带着千枚铜钱。□永之氓:永州的百姓。□咸:全、都。□绝:横渡。□中济:渡到江中。□寻常: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意为几尺远。□去:丢掉。□有顷:过了一会儿。□蔽:蒙昧、愚蠢、糊涂。□何以货为:要钱财干什么。
    3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永之氓咸善游 善:_______________
    (2)中济,船破,皆游 皆:_______________
    (3)有顷,益怠 怠:_______________
    (4)又摇其首。遂溺死 遂:_______________
    32. 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上期期末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
    2.所有答卷请按照题号用2B铅笔填涂或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超出答题区域作答无效。
    3.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不折叠。条形码粘贴处
    积累运用。
    1. 看拼音,写词语
    kāng kǎi tuì suō shùn jiān yuán jiù qī liáng
    ( ) ( ) ( ) ( ) ( )
    【答案】 ①. 慷慨 ②. 退缩 ③. 瞬间 ④. 援救 ⑤. 凄凉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慨、缩、瞬、援、凄”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 请把下列人物按名著归类,归类后按音序排列。
    宋江 孙悟空 武松 关羽 唐僧 诸葛亮
    刘备 林黛玉 王熙凤 李逵 猪八戒 贾宝玉
    《三国演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关羽、刘备、诸葛亮 ②. 李逵、宋江、武松 ③.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 ④. 孙悟空、唐僧 、 猪八戒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经典名著人物归类及排列和字母表。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人物包括:关羽、刘备、诸葛亮。按音序排列,关羽是“G”,刘备是“L”,诸葛亮是“Z”,故排列顺序是关羽、刘备、诸葛亮。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人物包括:李逵、宋江、武松。按音序排列,李逵是“L”,宋江是“S”,武松是“W”,故排列顺序是李逵、宋江、武松。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书中人物包括: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按音序排列,贾宝玉是“J”,林黛玉是“L”,王熙凤是“W”,故排列顺序是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书中人物包括:孙悟空、唐僧 、 猪八戒。按音序排列,孙悟空是“S”,唐僧是“T”,猪八戒是“Z”,故排列顺序是关羽、刘备、诸葛亮。
    3. 填入与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
    (1)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各地的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北京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西安兵马俑景区_____________,湖南的张家界________________。
    (2)这节语文课上,每个同学都在心无旁骛地听课。王芳_____________地盯着黑板,生怕漏掉一点知识;宋明________________地听着,连笔掉在地上都不知道。
    【答案】 ①. 人山人海 ②. 接踵摩肩 ③. 聚精会神 ④. 全神贯注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
    (1)本题中加点词“人头攒动”原指人很多,且频繁的在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但程度不如人山人海高。近义词有:熙熙攘攘、挨山塞海、人流如潮、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摩肩接踵
    (2)本题中加点词“心无旁骛”意思是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近义词有:全神贯注、心无二用、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选择填空。
    4.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 翡翠(fěi) 白云观(ɡuàn) 嘟囔(nānɡ) 萦绕(yínɡ)
    B. 商业簿(bù) 吹嘘(xū) 衣衫褴褛(lán lǚ) 流水潺潺(chán)
    C. 头涔涔(cén) 泪潸潸(shān) 急遽(jù) 缥缈(miǎ)
    D. 哪吒(nǎ zhā) 搪瓷碗(tánɡ) 抽噎(yē) 戛然而止(g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D项中,哪吒(nǎ zhā)应为:[ né zhā ]佛教中的护法神,传说是毘沙门天王之子。哪,也写作“那”。又因其年少而英勇善战,民间遂以之为少年英雄的象征。
    戛然而止(gá)应为:[ jiá rán ér zhǐ ]戛然:拟声词,形容突然停止的样子。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5. 下列词语或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载渴载饥 一年半载
    B. 青春年华 青春作伴好还乡
    C. 一丝不苟 苟日新
    D. 孰为汝多知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字义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一字多义是汉语言的一大特点。能在理解字的多个基本义的基础上,联系语言环境理解字的在词语中所指的意思即可。
    A项中,载渴载饥:载:又。意思是又饥饿又口渴。
    三年五载:载:年。一年或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B项中,青春是一个汉语词语,一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之;二指青年时期,年纪轻;三指年龄,年岁;四指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五指酒名;六指年轻时代;七指心理稚嫩到成熟的一个阶段。出自《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青春年华:青年时期,年纪轻。青春:青年时期,年纪轻。
    青春作伴好还乡:结伴春光同回故乡。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还乡,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
    C项中,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草率;随便。
    苟日新:如果能够一天新。苟:文言连词。如果;假使。
    D项中,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知:zhì。通假字,原为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知:zhì。通假字,原为智。
    6. 下面说法与故事情节相符的一项是( )
    A. 桑娜把死去的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是因为家庭可以轻松负担得起。
    B. 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身体变得很小很小,还具备了飞行的本领。
    C. 在荒岛上,鲁滨逊到海边捕鱼,还把捕到的活山羊畜养起来。
    D. 汤姆•索亚经历一系列冒险后,很遗憾最终没有找到宝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在选项A中,桑娜之所以把死去的西蒙的孩子抱回家,是不愿意看到邻居的孩子就这么被饿死。
    在选项B中,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变得很小很小。一只麻雀欢呼起来,平日里他经常欺负的鸡,牛,猫都想向他报仇。他完全陷入了一种孤立无缓的处境之中。
    在选项c中,鲁滨逊能在荒岛上独立生活,创造奇迹.是因为他有生存下来的智慧和能力.他能够用有限的资源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禽、制造器具、缝纫衣服。
    在选项D中,《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不喜欢学校呆板枯燥的教育,并极度厌恶牧师骗人的鬼话。他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7. 下面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B.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C.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D.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朗读。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正确处理语言的断和连(停顿),轻和重(重读),扬和抑(语调),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使语言具有表现力和音乐性。
    A项中,“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出自《伯牙绝弦》,意思: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断句为: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B项中,“耕当问奴,织当问碑。”句意: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
    断句为:“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C项中,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不是离人远看起来小而近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断句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D项中,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意思是: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
    断句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8. 根据对联知识,“大地春光红艳艳”的下联应该是哪一句?( )
    A. 祖国处处气象新B. 一声爆竹万家春C. 神州佳节乐陶陶D. 重重绿树绿重重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联。
    对联讲究词语对仗平仄协调,要求尾字上仄下。根据上联内容“大地”应与“神州”相对应。尾字“艳”是仄声,是上联;“陶”是平声,仄平相对,故为下联。
    故选C。
    9. 下列诗(词)句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是( )
    A.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B.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C.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D.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句中“潜”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轻、细、密的特点,饱含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
    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自己问自己答,运用了设问修辞。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达了劲竹刚毅的性格。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意思: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这是陈述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0. “屋前那条小河的水真清啊!”一句中的“啊”应读为“ya”。( )
    11. 课文《匆匆》与《那个星期天》都是采用直接抒情的表达方法。( )
    12. 点支烟,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深恶痛绝的文字。句中的双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
    13. 故事梗概主要包含故事线索、主要版块的内容和最精彩内容的概述。( )
    14. “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树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这几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
    【答案】10. × 11. ×
    12. √ 13. √
    14. √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能力。“啊”作为语气词有四种变音。
    第一种前一个音节末尾是a、、e、i、ü(不包括a、ia)时读为“ya(呀)”;
    第二种前一个音节末尾是u(或韵母a、ia)时读为“wa(哇)”;
    第三种前一个音节末尾是n时读为“na(哪)”;
    第四种前一个音节末尾是ng时读为“nga(啊)”。
    本题中“清”字音节末尾是ng,这里“啊”应该读为“nga(啊)”。
    【11题详解】
    考查课文理解。
    《匆匆》主要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而《那个星期天》则主要将情感融入到人、事、景物中,表达了“我”等待时心情的发展变化。题干描述错误。
    【12题详解】
    考查标点符号的理解。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句子运用反语,表示否定,讽刺那些为封建军阀效劳的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句中的双引号表示否定和讽刺。
    【13题详解】
    正确。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说明方法。
    在这里举了苏州园林两处景色来突出园林每一个角落都很美的特点。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5. 根据课文或语境填空。
    (1)在生活中,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不敢轻易尝试,鲁迅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敢于付出行动,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我能从苏轼的《浣沙溪》这首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中感受到他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3)人在困境时,就会设法改变现状,以求发展。这正如《周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②. 谁道人生无再少 ③. 门前流水尚能西 ④. 热爱生活 ⑤.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诗歌默写的能力。
    (1)“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鲁迅的《故乡》。
    表面意思,长满野草的地方,因为很多人路过,就踩踩就出了一条路,深层意识是,谁也不能断定一种理想能不能最终得到实现,关键在于有没有人去追求,有人去追求,有更多的人去追求,就有希望,哪怕前方没有道路,我们也能开创出一条道路;如果没有人去追求。或者只有极少的人去追求,就没有希望或没有更大的希望。
    (2)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全文: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出自《周易·系辞下》
    释义:穷极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指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道行不通时选择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16. 按要求写句子。
    (1)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妈妈会一辈子陪着他。(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巨浪的势头是这么猛,一下子打翻了我们的艇子,不但把我们都摔进海中,而且把人都分散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句话的意思,不超过18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的天气真热。(把热的程度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再练了,妈妈会一辈子陪着你。” ②. 巨浪打翻了艇子,人都掉进海中分散了。 ③. 今天的天气真热,大地像燃烧着的一团火焰。
    【解析】
    【分析】
    【详解】(1)这道题考查学生转述句转换为直述句的能力。
    直述句就是直接陈述的句子。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逗号要改为冒号,双引号要加上;②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二人称。
    (2)本题考查概括句子。
    细读句子,可知句子的主语是巨浪,结合前后句子,即可概括句子:巨浪打翻了艇子,人都掉进海中分散了。
    (3)本题考查了扩句。
    在句子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使句子意思表达更加具体,注意把热的程度写具体。
    示例:今天的天气真热,热得大地直冒烟。
    17. 仿照示例写句子。
    示例:幸福是什么?救灾战士说:“幸福就是从废墟中救出劫后余生的人们。”
    幸福是什么?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么?农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福是什么?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幸福就是用知识教育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②. 幸福就是一年风调雨顺,有个好收成 ③. 幸福就是躺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入睡
    【解析】
    【详解】考查了句子的仿写。
    例句形式为“幸福就是什么”,仿写时注意。
    幸福是什么?老师说:“幸福就是让我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幸福是什么?农民说:“幸福就是生活平安、快乐。”
    幸福是什么?我说:“幸福就是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18. 口语交际。
    毕业联欢会上,主持人邀请你上台即兴发言,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你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分别在即,老师,我如何才能报答您?当我靠近您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您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您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老师,谢谢您!祝您桃李芬芳!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型,对于增强学生语言组织的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认真阅读题干,是在毕业联欢晚会,发言表达对老师的感谢。我们可以回忆小学六年老师对我们的辛勤付出及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只有想到过去,才会触发更多的情绪,才会更有感染力。用真诚的语句写对对老师的感谢,可以用排比的句式写出来,加强语气,突出对老师的感谢。注意语句的连贯性,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理解。
    认真阅读这篇非连续文本,完成后面的题目。
    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
    【材料一】截至2018年,全国各大外卖平台的外卖骑手注册数量已经超过700万人,其中92%为男性,8%为女性。此外,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在外奔波,所以外卖骑手主要是精力旺盛的“80后”和“90后”。
    【材料二】77%的外卖骑手来自农村,另外23%是城市户口。其中河南、安徽、四川、广东、江苏是外卖骑手的重要来源地,一共贡献了全国43%的外卖骑手,尤其是河南省,贡献比例超过10%。
    【材料三】85%的外卖骑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辽宁、河南地区的大学生骑手占比接近3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学习和提升,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读书、在线学习和线下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我。
    【材料四】想要获得更高的薪水,骑手们就要去接更多的单。每个骑手的日接单量在21~30单,如果按照每天20单、平均里程3千米计算,那么这些外卖小哥一天要跑60千米。此外,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只有1%的骑手月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所以外卖骑手的薪资并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高,也没有一些人想象中那么低。除此之外,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他们可能同时是工厂的工人、企事业单位职工或者为自己打工的小老板。
    19. 材料分别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外卖骑手?概括出小标题,填一填。
    (1)人员组成(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20. 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外卖骑手中男性多于女性,主要是“80后”和“90后”。( )
    (2)辽宁省的外卖骑手主要是大学生。( )
    (3)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非常注重学习和提升。( )
    (4)29%的外卖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 )
    21. 如果有人说“外卖骑手都是低学历、低收入的人”,我会根据这份报告中的材料__________和材料__________,这样答复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9. ①. 来源地 ②. 文化水平 ③. 薪资水平
    20. ①. √ ②. × ③. √ ④. ×
    21. ①. 三 ②. 四 ③. 不是这样的,外卖骑手中有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万元。“都”的说法太过绝对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此题考查材料的概括能力,注意概括时抓住关键词,精炼语言。
    材料二中通过“77%的外卖骑手来自农村,另外23%是城市户口。”可以看出是写外卖骑手的人员来源地,概括为“来源地”。
    材料三中通过“85%的外卖骑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可以看出写的是外卖骑手的文化水平,概括为“文化水平”。
    材料四中通过“想要获得更高的薪水,骑手们就要去接更多的单……”可以看出这一则材料主要讲的是外卖骑手的薪资水平,概括为“薪资水平”。
    【20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章的概括能力。
    (1)通过材料一中“其中92%为男性,8%为女性”和“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在外奔波,所以外卖骑手主要是精力旺盛的‘80后’和‘90后’。”题干描述正确。
    (2)通过材料三中“85%的外卖骑手为高中及以下学历,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辽宁、河南地区的大学生骑手占比接近30%,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看出全国骑手中大学文凭的有15%,而辽宁、河南的大学生骑手就占到全国大学生骑手的30%,题干描述错误。
    (3)通过材料三中“此外,超过40%的外卖骑手表示他们非常注重学习和提升,在工作之余,会通过读书、在线学习和线下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我。”可以看出题干描述正确。
    (4)通过材料四中“除此之外,35%的骑手拥有其他收入来源”可以看出题干描述错误。
    【21题详解】
    此题考查材料的分析能力。
    材料中写骑手的学历和收入的是材料三和材料四,根据这两个材料可以知道题干中“外卖骑手都是低学历、低收入的人”的说法过于绝对,结合材料可以用数据和事实答复他,如外卖骑手中有15%拥有大学及以上文凭;29%的外卖骑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有的甚至可以达到1万元。“都”字过于绝对。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的父亲是个画家,会刻图章。他养蟋蟀,养金铃子小虫,还养过花。他会摆养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不精通。我特别佩服他。
    □春天,父亲领着我们一群孩子到田野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用染了色的绢糊成的“蜈蚣”。放风筝用的线是结实而轻的胡琴老弦儿,这样风筝可以笔直地飞上天空。我们在田野里奔跑,跳跃,身心都极其畅快。父亲会用玻璃制作别具一格的“建筑”。他先用钻石刀把玻璃裁成不同形状的小块,然后一块一块地聚拢起来,在接缝处用胶水粘牢,最后做成了小桥、小亭子和八角玲珑水晶球。桥、亭、球是中空的,我们就把金铃子小虫养在里面,看着它自在爬行,振翅鸣叫,特别兴奋。父亲做的各种灯栩栩如生。他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灯;用西洋红染了色,上深下浅,通草做花瓣,做了一个重瓣荷花灯;用小刀在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碧绿的瓜皮上雕镂出极细的花纹,做成了一个西瓜灯……我们在这些灯里点了蜡烛,穿街过巷,邻居的孩子都跟过来看,我们得意极了。
    □父亲十分关心我,但从不强求我。我小时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我的数学不好,他说只要努力能及格就行了。他画画,我小时也喜欢画画,但他从不指点我。他画画时,我在旁边看,其余时间由我自己乱翻画谱,瞎抹。那时,我对写意花卉还不太会欣赏,只是画一些鲜艳的大桃子或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瀑布。父亲看到这些不像样的画,也从不生气,认为兴趣比画出一两幅好作品还重要。我小时候字写得不错,他建议我照着被誉为“魏碑第一”的《张猛龙碑》字帖再写写,到现在我写的字还真有“张猛龙”的特点。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高亮甜润。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学校要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乐呵呵地到学校给唱戏的同学拉胡琴,我们始终都是兴高采烈的。
    □每每听到邻居、同学夸我父亲时,我也对他竖起大拇哥,赞叹道“:爸爸真好!”父亲微笑着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嘛。”
    22. 边读短文边思考,照样子,简要填写表格。
    23. 结合短文第③段的内容填空。
    (1)父亲十分关心“我”,他的行为都隐含着深层的意思,表现在:他帮“我”树立自信心、( )、( )、支持“我"关心集体等。
    (2)父亲从不强求“我”的是( )
    24. 结合全文思考,对题目“多年父子成兄弟”理解最准确的项是( )
    A. 表明父子相处久,身高越来越接近
    B. 表明父子相处久,关系亲密且平等
    C. 表明父子相处久,但沟通时不顺畅
    25. 把短文中描写“我”或“我们”情感词语按顺序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畅快——( )——( )——兴高采烈——( )
    【答案】22. ①. 会画画,会刻图章,养动植物,精通各种乐器。 ②. 自己做风筝,用玻璃制作“建筑”,做各种灯。 ③. 心灵手巧 ④. 不强求孩子,支持孩子 ⑤. 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⑥. 幽默风趣或与孩子平等相处
    23. ①. 尊重我的兴趣 ②. 指引“我”加强特长 ③. 数学拿高分
    24. B
    25. ①. 佩服 ②. 兴奋 ③. 得意 ④. 赞叹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从“我的父亲是个画家,会刺图章,他养蟋蟀,养金铃子小虫,还养过花。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扭胡琴,笙箭管笛,无不精通”可知父亲多才多艺、爱好广泛。
    从“放的是他自己用染了色的绢糊成的‘蜈蚣’、父亲会用玻璃制作别具一格的‘建筑’,父亲做的各种灯栩栩如生”可知父亲心灵手巧。
    从“他让‘我’努力学习数学,从不指点‘我’画画,给唱戏的同学拉胡琴”等可知,我的父亲不强求孩子,支持孩子。
    从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看出,父亲是个幽默的人。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
    (1)从“认为兴趣比画出一两幅好作品还重要”可知父亲尊重“我”的兴趣。从“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建议我照着‘魏碑第一’的《张猛龙碑》字帖再写写”可知,父亲指引“我”加强特长。
    (2)从“我的数学不好,他说只要努力能及格就行了”可知,父亲不强求“我”的是数学拿高分。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题目的理解。
    文章用具体的事例描述了父亲的多才多艺、爱好广泛、心灵手巧。他十分关心我,从不强求我做什么。体现了和谐的父子关系。
    作答此题要联系全文内容,从全文看,父子关系特别好,由此可知B是正确的。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通读文章,从“我特别佩服他、身心都极其畅快、特别兴奋、我们得意极了、我们始终都是兴高采烈的、赞叹道”可知答案。
    26. 习作。
    “点赞”是一种正能量。我们为李大钊的坚毅勇敢点赞,为鲁滨逊的积极乐观点赞,为在新冠疫情防控战斗中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和不顾安危的志愿者点赞,为坚持网上认真学习的自己点赞,为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老师点赞,为起早贪黑净化城市的清洁工点赞,为勤奋学习、助人为乐的同学点赞,为身边许许多多平凡的人点赞。最近某报刊准备举办一期“为你点赞”宣传专栏,请你写一篇习作进行投稿。写作时,先想一想你要为谁点赞,再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写出你点赞的理由,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书写规范、正确,注意不出现自己的真实校名、姓名。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为她点赞
    妈妈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我为她点赞!
    一天爷爷生病了,爸爸出差了,只有妈妈有空。她每天不仅要上班,还要洗衣做饭,照顾病人,这哪儿行?看到妈妈单薄的身影穿梭于卧室和厨房,一刻不歇,我不禁自责,为什么自己那么没用,既不帮她忙,还惹她生气。那么多的活儿,妈妈从没皱过眉头,也没有抱怨过。半夜偶尔惊醒时,却发现,厨房的灯亮着……她见我学习任务重,再苦再累再多的烦心事也只字不提,再多的苦,再多的痛,也只是独自“品味”,看着妈妈眼角的鱼尾纹已经愈加明显——为什么,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切的发生,却无能为力?
    终于有一天,晚上11点时妈妈还没有回来,“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晚还没有回来,莫非出什么事儿了?不可能,一定是有事耽误了。”街上静得让人心里发凉,救护车的警铃声划破天际。“妈妈日夜操劳,我平时还跟她斗嘴,谁又能知道她单位上班有多忙,她背后的付出有多少?可我却不争气,既不体谅她,也不帮助她。可现在,细细一想,我是多么的无理,她上班下班,我连招呼都很少打,更别说关心她了。”我心痛地想着,恐惧在一点一点地吞噬着内心……
    看着小植物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奕奕,颜色也越来越黯淡,鱼缸里的小鱼不再活泼乱跳,谁也越来越浑浊,我的心被揪了起来……
    第二天早晨,我正踌躇着要不要告诉爷爷,忽然门一开,妈妈回来了!一进屋反而跟我道歉说:“对不起,昨天单位有点事,忘告诉你了。”
    可是陪同回来的阿姨却悄悄告诉我,昨天她在照顾饲养生病的兔子时晕倒了。我愣了,觉得暖流流遍全身,全身情感交织在一起,更多的不是对饲养场可爱的兔子的担心,而是对妈妈的感激与敬佩。
    伟大的妈妈是最可爱的,我为你点赞!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题为自命题作文,要求以“为你点赞”为主题写一篇习作。点赞,网络用语,表示“赞同”“喜爱”。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想到了自己的妈妈为家庭付出的一切。确定作文题目,“我为她点赞”。
    开头: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心中最可爱的人,为她点赞,来引出作文的主题。
    中间:详细讲述自己妈妈为我以及家庭付出的一切,妈妈的辛苦与劳累。注意:写时要注意详略得当,内容具体,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运用学到的修辞手法,将过程写生动、具体。
    结尾:点题,收束全文。抒发自己的感情。
    选做题。
    27. 请在下面歇后语的括号内填上历史故事。
    (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铁面无私
    ( )——化险为夷
    ( )——粗中有细
    ( )——不出所料
    ( )——暗藏杀机
    【答案】 ①. 周瑜打黄盖 ②. 包公断案 ③.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④. 张飞绣花 ⑤. 曹操败走华容道 ⑥. 鲁肃宴请关云长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歇后语的掌握。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上一句的歇后语语句是“周瑜打黄盖”。在《三国演义》中演绎: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黄盖受命诈降到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周瑜故意借故痛打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火攻创造条件,最终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铁面无私:意思是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包公断案能体现铁面无私的品质。
    孔明妙用空城计——化险为夷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28. 按要求填空。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根据你的了解和积累,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语。
    (兼具众美)的中国戏曲 ( )的中国音乐
    ( )的中国舞蹈 ( )的中国书法
    ( )的中国绘画
    【答案】 ①. 声情并茂 ②. 优美动人 ③. 笔走龙蛇 ④. 传神写意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音乐、中国舞蹈、中国书法、中国绘画的特点。
    中国音乐特指中国器乐与中国声乐,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中国音乐曾经对中国周边地区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从孔子传六艺再到近代的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又在吸收外来音乐要素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发展。中国素号“礼乐之邦”,古代音乐在人格养成、文化生活和国家礼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学习步骤。
    中国舞蹈: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正如闻一多在《说舞》中所言:“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总是与人类最热烈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29. 你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吗?读过话,一定会被书中的精彩情节吸引。请你写几句话向你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朋友们,我向你们推荐一本好书——《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主要描写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求生的经历,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情节。阿斯图里亚斯曾写道:“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鲁滨逊的经历显示他正是这样的人。朋友们,赶快读一读这本书吧,它一定会深深吸引你的。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对《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理解。在给别人推荐书的时候,可以从书的作者还有内容去说,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进行描述,答案不固定。
    如:《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求生的经历,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情节。鲁滨逊是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乐观面对生活的人。阿斯图里亚斯曾写道:“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而我想说:“只有像鲁滨逊那样有着顽强毅力的人,才能闯过暗礁险滩,迎来胜利的曙光。”大家赶快读读吧,它一定会深深地吸引你。
    30. 结合情境,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将妈妈的话补充完整。( )
    喜爱舞蹈的小林问妈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妈妈说:“要学会一种技艺,可不是容易的事。正所谓‘_____’,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A.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B.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C.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仔细读题,题中小林的妈妈意在告诉小林提高舞蹈水平需要多加练习,有一定的经验积累。
    A.出自《学弈》一文,句子的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联系文章内容可知,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做事情要专注;
    B.此句意思是练习了上千首乐曲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上千把宝剑才能知道如何识别兵器,这句话说明了多实践才能晓真知,告诉我们实践与经验的重要性;
    C.句子是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事都明白的,谁能够没有疑惑呢?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人都会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善于发问,多学习。
    ABC三项中,只有B项表达的观点与题目中小林的妈妈表达的观点一致。
    阅读感悟。
    吾腰千钱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注释:□吾腰千钱:我腰上带着千枚铜钱。□永之氓:永州的百姓。□咸:全、都。□绝:横渡。□中济:渡到江中。□寻常: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意为几尺远。□去:丢掉。□有顷:过了一会儿。□蔽:蒙昧、愚蠢、糊涂。□何以货为:要钱财干什么。
    3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永之氓咸善游 善:_______________
    (2)中济,船破,皆游 皆:_______________
    (3)有顷,益怠 怠:_______________
    (4)又摇其首。遂溺死 遂:_______________
    32. 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不去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1. ①. 擅长或善于。 ②. 都。 ③. 疲惫。 ④. 于是,就。
    32. ①. 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 ②. 为什么不丢掉它呢? ③. 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33. 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解析】
    【分析】译文:水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水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好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到了极点,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
    【3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永之氓咸善游”意为: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所以“善”:善于擅长。
    (2)句“中济,船破,皆游”意为: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所以“皆”:都。
    (3)句“有顷,益怠”意为:一会儿,他更加疲困了。所以“怠”:疲惫。
    (4)句“又摇其首,遂溺死”意为: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所以“遂”:于是。
    【32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句子翻译。
    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一氓”,一个人;“寻常”,这里指平时;“氓”:平民,百姓。句意为: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
    ②句重点词:“何”,为什么;“去”:丢掉。句意为:为什么不丢掉它呢?
    ③句是倒装句,属于状语后置,重点词:“甚”很。句意为: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3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能力。
    解答时,分要点归纳文言文大意,结合关键句子概括得出主旨即可。文中的“氓”因“腰千钱,重”而落后,最终筋疲力竭而溺亡。他对钱财的贪婪使他不肯舍弃钱财来保住自己的生命,从而引发了作者“大货之溺大氓”的感叹。文章讽刺了世上那些利令智昏的人,进而警告那些贪财好利的人,如果不猛醒回头,必然身葬于名利场中。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段落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的言行
    父亲的特点

    ___________
    多才多艺、爱好十分广泛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给别人看“我”的国文成绩;说“我”的数学及格就行;从不指点“我”画画,看“我”画得不像样子也不生气;建议“我”照着字帖练好字;给“我”和“我”唱戏的同学拉胡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段落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父亲的言行
    父亲的特点

    ___________
    多才多艺、爱好十分广泛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给别人看“我”的国文成绩;说“我”的数学及格就行;从不指点“我”画画,看“我”画得不像样子也不生气;建议“我”照着字帖练好字;给“我”和“我”唱戏的同学拉胡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终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看拼音写汉字, 下列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攸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测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要求, 按拼音写词语, 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