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3分)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节目《边疆行》,从广西防城港出发到辽宁丹东。《沿海行》则从辽宁丹东出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沿海行》与《边疆行》相呼应,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图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读《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边疆行》和《沿海行》起止城市所在省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辽宁—辽—哈尔滨
B.广西—桂—南宁
C.我国的最东端位于辽宁省
D.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
2.《边疆行》行程超过30000多千米,说明我国( )
A.海陆兼备B.海岸线曲折漫长
C.海域辽阔D.陆上国界线漫长
3.下列关于《边疆行》和《沿海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边疆行》经过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B.《边疆行》经过的①地比②地纬度低
C.《沿海行》自北向南依次经过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沿海行》经过了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答案】1.B 2.D 3.A
【解析】
【1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边疆行》从广西防城港出发到辽宁丹东,而《沿海行》则从辽宁丹东出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辽宁省简称辽,行政中心是沈阳;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行政中心是南宁,A错误,B正确;我国的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边疆行》从广西防城港出发到辽宁丹东,沿陆上国界线行进,行程超过30000多千米,说明我国陆上国界线漫长,D正确;《边疆行》沿陆上国界线行进,不能说明我国海陆兼备、海域辽阔、海岸线曲折漫长,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边疆行经过了这些地区,A正确;《边疆行》经过的①地比②地纬度高,B错误;《沿海行》自北向南依次经过渤海、黄海、东海、南海,C错误;《沿海行》经过了我国天津和上海两个直辖市,D错误。故选A。
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下图为我国人口和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
A.下降B.增长C.先增后降D.先降后增
5.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继续实施“独生子女”政策B.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C.鼓励人口由农村转向城市D.全面实施“三孩”政策
【答案】4.A 5.D
【解析】
【4题详解】
读图可知,1986-2045年,中国人口增长率一直在下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劳动力在减少,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造成劳动力在减少,我国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推行“三孩”生育政策及优化配套措施,完善教育、住房、医疗等公共服务,推行延迟退休政策,D正确。继续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不能提高人口出生率,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不符合实际情况、鼓励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不能提高人口出生率,ABC错误。故选D。
山桃花是春季赏花的代表之一,赏桃花,遇见美丽的春天。下图为我国东部山桃花盛开花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东部地区的山桃花( )
A.由北向南依次盛开B.由南向北依次盛开
C.由东向西依次盛开D.由西向东依次盛开
7.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山桃花盛开花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答案】6.B 7.A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东部山桃花盛开花期等日期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南北花期盛开时间存在差异,排除CD;自南向北,山桃花盛开花期由3月1日逐渐推迟到4月11日,可见,是由南向北依次盛开,B正确,排除A。故选B。
【7题详解】
据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的山桃花由南向北依次盛开,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纬度越低,气温越高,花开时间越早;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花开时间越晚,跟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当前,网购已成为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图为某快递运输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①快递的终点(纬度为北纬24度58分)所在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9.①路线终点能欣赏到的当地少数民族风俗是( )
A.那达慕大会B.摔跤C.泼水节D.圣诞节
【答案】8.B 9.C
【解析】
【8题详解】
①快递的终点昆明市(纬度为北纬24度58分)所在城市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①线路终点为云南省能欣赏到的民族风俗是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和摔跤为蒙古族传统活动;圣诞节为基督教的传统活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4年11月20日,第四届中国节水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此次论坛以节水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世界屋脊”B.流经我国最大的平原
C.中、下游分界点为河口D.最终注入黄海
11.自古黄河多忧患。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
A.上游修建水库B.中游保持水土
C.下游加固大堤D.上游发展种植业
12.黄河发生凌汛的季节是( )
A.夏季B.秋季
C.初秋和初冬D.初冬和初春
【答案】10.A 11.B 12.D
【解析】
【10题详解】
黄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区,A正确;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黄河没有流经东北平原,B错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省的桃花峪,C错误;黄河最终注入渤海,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的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所以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凌汛,是黄河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由冰凌阻塞河道引起的暂时涨水。由于黄河所处纬度较高,上游、下游河道在初春、初冬,封冻或解冻开河时间不一样,以春季的凌汛为多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自然资源犹如璀璨的瑰宝,赋予了生命无尽的可能.从广袤无垠的大地到浩渺深邃的海洋.从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到郁郁葱葱的森林,奔腾不息的江河,自然资源无处不在,却又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选项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煤油B.河流水C.地震D.汽车
14.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能B.铁矿石C.石油D.煤炭
15.“和煦的阳光,广阔的田野,欢快的鸟儿”,所描述的自然资源分别属于( )
①气候资源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生物资源 ⑤矿产资源
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④
【答案】13.B 14.A 15.D
【解析】
【13题详解】
煤油是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得到的,不属于自然资源,A错误;河流水是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水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灌溉、饮用等多种用途,属于自然资源,B正确;地震是自然灾害,虽然它是自然现象,但并不能为人类提供福利,反而可能带来损失,因此不属于自然资源,C错误;汽车是人工制造的交通工具,不属于自然资源,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水能是通过水流、水位等产生的能量,只要水流不断,水能就可以持续产生,因此属于可再生资源,A正确;铁矿石是自然界中的矿物资源,开采后无法在短时间内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B错误;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沉积变油形成的,开采后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再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错误;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产,属于非可再生资源,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阳光属于气候资源,田野属于土地资源,鸟儿属于生物资源,分别对应①③④。故选D。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下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农业谚语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谷子开花要水拉,麦子开花要风刮”中的农作物主要生长在图中的(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7.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青藏高原区B.西北内陆地区
C.东部季风区D.寒温带地区
18.下列不属于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区的是( )
A.西南林区B.西北林区C.东北林区D.东南林区
【答案】16.A 17.C 18.B
【解析】
【16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旱地,乙为水田,丙为草地,丁为难以利用的土地。谷子、麦子主要分布在旱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我国耕地主要分为水田和旱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区。这些地区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适合农作物生长,因此耕地分布较为集中。青藏高原、寒温带地区、西北内陆地区,或寒冷或干旱,不适宜发展耕作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西北林区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B正确、排除ACD;故选B。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应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完成下面小题。
19.我国海洋资源丰富多样,下列属于海洋资源的是( )
①海水晒盐 ②滨海矿砂 ③沿海农田 ④海底油气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做法正确的是( )
A.季节性休渔B.开垦红树林
C.填海造陆建楼D.污水直接排海
【答案】19.B 20.A
【解析】
【19题详解】
我国辽阔的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能资源、海底油气资源、航运资源、空间资源和景观资源等。海水晒盐、滨海矿砂、海底油气属于海洋资源,①②④正确,沿海农田不属于海洋资源,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要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设置休渔期,A正确;开垦红树林、填海造陆建楼、污水直接排海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海洋污染,BCD错误。故选A。
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是湖南省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的标志性项目,成为实现市民快捷跨市出行的一条民生线。下图为长株潭所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长株潭地区居民实现快捷跨市出行,主要得益于( )
A.廉价的水路运输B.便捷的城际轨道运输
C.快速的航空运输D.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
22.长株潭所在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其中途经该地区的南北铁路干线是( )
A.京九线B.京广线C.陇海线D.沪昆线
23.全国80%的鲜花都来自我国云南,要将鲜花运往上海宜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
【答案】21.B 22.B 23.D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长株潭三市之间居民实现快捷跨市出行,主要得益于便捷的城际轨道运输,B正确;水路、航空及公路运输不是该地区实现快捷跨市出行的主要方式。故选B。
【22题详解】
长株潭所在地区交通四通八达,其中途经该地区的南北铁路线是京广线, 京广线经过的主要的省会城市有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B正确;京九线主要经过:北京、霸州、衡水、聊城、菏泽、商丘、阜阳、潢川、麻城、黄州、蕲春、武穴、九江、南昌、吉安、赣州、龙南、河源、惠州、东莞、深圳,所以不经过该地区,A错误;陇海线东起江苏连云港,西至甘肃兰州,贯穿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它经过的主要城市有: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渭南、西安、宝鸡、天水、兰州等,所以陇海线不经过该地区,C错误;东西干线是沪昆线,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鲜花重量轻,价值高,保鲜期短,适宜采用运速快的航空运输,D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7分)
24.读沿北纬32°我国地形剖面图(图甲)和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字母a、b、c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其中代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____________。
(2)据图甲简述我国的地势特征,并说明该地势特征对气候的影响。
(3)图甲中的四川盆地,在图乙中对应的字母是______,山脉B和山脉C之间有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是____________。E是开阔坦荡的____________高原。
(4)图乙中山脉C与阿尔金山脉、__________山脉、横断山脉组成了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答案】(1)c
(2)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 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3)①.G ②.塔里木盆地 ③.内蒙古
(4)祁连
【解析】
【小问1详解】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读图可知,图甲中字母a是第一阶梯,b是第二阶梯,c表示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小问2详解】
从图中看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这样地势特点对气候的影响: 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 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A为阿尔泰山脉,B为天山山脉,C为昆仑山脉,D为秦岭,E是内蒙古高原,F是云贵高原,G是四川盆地,H是巫山山脉。BC之间有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塔里木盆地。图甲中的四川盆地,在图乙中对应的字母是G,E是开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
【小问4详解】
读图可知,C为昆仑山脉,呈东西走向。此山脉南侧的地形区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该山脉还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组成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万里长江,以“绿”为先。长江保护法颁布施行后,进一步巩固了长江治理与发展成果,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深入人心。长江保护法旨在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下图为长江流域主要环境问题略图。
材料二:2022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一套《洞庭湖》特种邮票。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君山叠翠、凌云鹤影、城头稻源、通江达海。邮票“通江达海”描绘了洞庭湖水入长江处三江口水面宽阔、百舸争流的壮丽景象。
材料三:长江经济带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在重庆,已实现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守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武汉,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开展沿江化工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在南京,湿地修复、十年禁渔、退捕上岸、协同立法……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____________山脉。邮票《洞庭湖》“通江达海”,“通江”描绘了洞庭湖与长江交汇的景象,“达海”表示该河流最终注入_________海,巨大的货轮可以东出长江口,贸易通全球,实现江海联运。
(2)长江自古以来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分析长江中下游航运价值高的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3)请根据材料三,分别写出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生态治理的主要措施。
【答案】(1)①.唐古拉 ②.东
(2)支流众多,江阔水深,可通航里程长;终年无冻,通航时间长;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等。
(3)上游:植树造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防护林、封山育林等治理措施;
中下游:裁弯取直、加固堤坝、退田还湖、疏通河道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邮票《洞庭湖》“通江达海”,“通江”描绘了位于湖北省北部的洞庭湖与长江交汇的景象,“达海”表示该河流通往东海,巨大的货轮可以东出长江口,贸易通全球,实现江海联运。
【小问2详解】
长江中下游地区支流众多、江阔水深,可通航里程长;又终年无冻,通行时间长。此外,沿岸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因此,被称为“黄金水道”。
【小问3详解】
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可以采取植树造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防护林、封山育林等治理措施;长江中下游的问题有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泥沙淤积,还有洪涝灾害频发、水污染严重等,采取的措施有裁弯取直、加固堤坝、退田还湖、疏通河道等。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该工程为沿线26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资源支持与水安全保障。下图为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
(1)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南水北调东线:从长江____________(填“中游”或“下游”)扬州引水,利用____________运河输送,到达山东与天津。中线:水可以自流到达北京和天津,分析水可自流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及西安与汉中两地气候资料图。
(2)汉江与渭河虽然只有一山之隔,但两河的水文特征差异很大,请结合图文材料,简要分析渭河的水文特征。
材料三: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但工农业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地面下陷和水污染。“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会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1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会使300~500万亩耕地恢复灌溉,同时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
(3)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
(4)归纳“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对渭河流域的有利影响。(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①.下游 ②.京杭 ③.水往低处流,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有山脉,地势高,北部为平原,地势低。
(2)水量小,汛期短,有结冰期等。
(3)渭河流域城镇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水资源需求量大;人们对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4)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解析】
小问1详解】
阅读地图可知,南水北调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京杭运河运输到山东和天津。中线水可以自流抵达北京和天津的原因是水往低处流,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有山脉,地势高,北部为平原,地势低。
【小问2详解】
阅读地图和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可知,渭河流经地区降水量较少,因而渭河水量少、汛期短;冬季1月均温会降到0℃以下,但持续时间不长,因而河流有结冰期,但时间短。
【小问3详解】
由材料可知,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程度高;城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地面下陷;水污染、水浪费等现象突出,使渭河流域缺水严重。
【小问4详解】
“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对渭河流域的益处有:会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1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会使300-500万亩耕地恢复灌溉,增加灌溉面积;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改善生态环境。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商品粮基地的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1)图中MN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畜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填干湿地区)的草原地区,甲是_________牧区,乙是________牧区。
(2)①、②这两个基地主要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_,作物熟制为____________。
(3)科技创新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效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试说明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①.干旱和半干旱 ②.新疆 ③.西藏
(2)①.甜菜 ②.一年一熟
(3)培育优良品种,比如高产、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推广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提高生产效率。
【解析】
【小问1详解】
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分界线,我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40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主要是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其中甲位于新疆,是新疆牧区,乙位于西藏,是西藏牧区。
【小问2详解】
①②商品粮基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盛产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主要糖料作物为甜菜。这里由于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
【小问3详解】
科学技术在水稻增产中的作用,如培育优良品种,例如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并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推广机械化种植和收割,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有助于增加种植面积和保证及时收割,从而提高总产量。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飞机重大专项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由总部在上海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中国大型干线客机C919于2017年首飞成功,2022年12月正式交付使用。
材料二: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置分布示意图。
(1)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具有____________(填“沿江”或“沿海”)分布的共同特点。其中乙是____________工业基地,限制其工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资源匮乏。
(2)甲是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它是我国最大的____________(填“重”或“轻”)工业基地,该基地有丰富的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
(3)中国大型干线客机C919总部设立在图中的____________(填代号)工业基地,它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试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答案】(1)①.沿海 ②.京津唐 ③.水
(2)①.辽中南 ②.重 ③.煤、铁
(3)①.丙 ②.水陆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别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具有沿海分布的特点,其中乙为京津唐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制约京津唐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水资源缺乏。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地处辽宁省中南部的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基地依靠丰富的煤铁等矿产资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小问3详解】
中国大型干线客机C919总部设立上海,其位于丙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地处长江入海口处,这里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文件包含2024-2025学年上学期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2024-2025学年上学期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pdf、2024-2025学年上学期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