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人气“爆棚”,来自南方的游客畅游在冰雪世界中。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冬季南方的朋友未曾目睹过“冰雪世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 )
A.东西跨度大B.南北跨度大
C.海陆兼备D.位于北温带
2.哈尔滨所在的省级行政区( )
A.与朝鲜接壤B.简称是内蒙古
C.是沿海省区D.是我国最东端
【答案】1.B 2.D
【解析】
【1题详解】
冬季南方的朋友未曾目睹过“冰雪世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与跨经度大、海陆兼备、位于北温带无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哈尔滨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不与朝鲜接壤,A错误;简称是黑,B错误;不是沿海省份,C错误;是我国最东端,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读“2012—2022年中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和“2010—2020年人口结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2012年以来我国人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总量持续增长B.2022年出现负增长
C.总量波动较大D.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呈下降趋势
4.“银发经济”的崛起将带动的行业有( )
A.休闲娱乐、仓储物流B.汽车销售、服务制造
C.户外运动、网络直播D.医疗保健、养老服务
5.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除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外,还可以( )
A.鼓励乡村人口进城B.大力提倡晚婚晚育
C.适当延长退休年龄D.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3.B 4.D 5.C
【解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2022年我国人口呈现负增长,人口数量减少,A错误,B正确;我国近十年人口数量波动不大,C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波动中下降,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银发经济是指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新兴产业,“银发经济”的崛起将带动的行业有医疗保健、养老服务,D正确;老年人对于休闲娱乐、仓储物流、汽车销售、服务制造、户外运动、网络直播需求小,ABC错误。故选:D。
5题详解】
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严重的现象,除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外,还可以延长退休年龄,C正确;鼓励乡村人口进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没有帮助,提倡晚婚晚育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人口老龄化,ABD错误;故选:C。
“独竹漂”是我国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绝技。当地山高水险,先民为了相互往来,常使用一根楠竹或木头作为水上便捷的交通工具,后发展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B.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北、东北、东南地区
C.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五大自治区内
D.各民族居住地相互独立,分布不均
7.“独竹源”发源地很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6.A 7.B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民族分布不均匀,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B错误;具有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征,A正确、D错误;在汉族居住的地区也有少数民族分布,C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独竹漂”发源地山高水险,是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云贵高原地区地势崎岖,少数民族较多,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以陆运为主,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青藏高原以畜运为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读下面的中国地形、地形类型及东北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8.根据图一,可以判断中国的地势特点是(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B.地势西高东低,呈三个阶梯状分布
C.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D.地势北南低,呈三个阶梯状分布
9.根据中国地势特征,我国大多数河流( )
A.受地势影响向东流B.受地势影响向西流
C.受地势影响向北流D.受地势影响向南流
10.根据图二,可以归纳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
A.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高原面积最多,地形以高原为主
C.地形单一,平原和丘陵面积最少
D.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上
【答案】8.B 9.A 10.A
【解析】
【8题详解】
根据图一,可以判断出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受地势的影响,河流多自西向东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在内的山区面积广大,A正确,C错误;我国山地面积最多,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所占比例较小,BD错误。故选A。
2024年4月27日,四川省巴中市地质灾害指挥部布关了关于印发《2024年度巴中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四川巴中防治的地质灾害可能是( )
A.干旱B.寒潮C.沙尘暴D.滑坡
12.防治巴中市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是( )
A.加强监测、预测、预报工作B.开垦山坡土地,扩大粮食种植
C.修建大型水库D.不需要实施工程措施
13.下列防灾减灾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洪水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
B.在台风多发地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C.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回家收拾贵重物品逃生
D.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
【答案】11.D 12.A 13.C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可知,巴中地区防治的是地质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属于气象灾害,ABC排除;巴中地处山区,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滑坡,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可采取加强监测、预测、预报工作,以此提前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A正确;开垦山坡土地,扩大粮食种植只会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B错误;修建大型水库对防治地质灾害用途不大,C错误;不需要实施工程措施肯定是错误的,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若洪水来袭,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逃生;在台风多发地区,应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以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转移,更有利于避开泥石流;ABD正确。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逃离至空旷地区,避免出现贪恋财产的行为,C错误;故选C。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B.矿产资源C.水资源D.森林资源
15.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
B.应有计划、综合利用煤、铁、石油这类可再生资源
C.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资源就是自然资源
D.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取之不尽的
16.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我们不仅要“节流”,而且要积极“开源”,以下属于“开源”的是( )
A.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B.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
C.光盘行动D.改进技术工艺
【答案】14.B 15.A 16.A
【解析】
【14题详解】
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ACD错误;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B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A正确;煤、铁、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B错误;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C错误;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属于开源,A正确;减少废水、废气等排放属于保护环境,降低污染的措施,B错误;光盘行动、改进技术工艺属于节流措施,CD错误;故选A。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完成下面小题。
17.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分布特点有( )
A.南北方水资源分布均匀B.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南少北多
C.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D.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南多北少
18.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做法正确的是( )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节水与跨流域调水结合是解决北方地区缺水的长远之策
C.跨流域调水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答案】17.B 18.B
【解析】
【17题详解】
据图可知,北方地区耕地多,南方地区耕地少,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大面积耕作,而南方地区多丘陵、山地,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相对较少。故选B。
【18题详解】
虽然南方水资源丰富,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无限制地扩大耕地面积。耕地的扩大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土地承载力以及粮食生产效益等多方面因素。过度开垦可能导致土壤侵蚀、生态退化等问题,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威胁,A错误。 北方地区由于降水量相对较少,水资源相对匮乏。为了解决缺水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其中,节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等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水资源的效益。同时,跨流域调水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调配水资源来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将节水与跨流域调水相结合,是既考虑当前又着眼长远的有效策略,B正确。虽然跨流域调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不仅仅是由于水资源不足造成的,还与气候、生态、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因此,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节水、水资源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等,C错误。虽然北方地区相对缺水,但并不意味着需要大力缩小耕地面积。相反,应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方式,来实现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利用的双重目标。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等措施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D错误。故选B。
19.下列运输方式中,运价最低的是( )
A.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海洋运输
【答案】D
【解析】各种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运价最低、速度最慢的是水路运输;速度最快、运价最高的是航空运输;灵活性最强的是公路运输;运输量较大,价格较低的是铁路运输,D项正确。故选D。
20.下列运输任务与其运输方式的搭配最合理的是( )
A.从吉林运输木材至西安——管道
B.地震抢险救援———铁路
C.2万吨铁矿石由武汉运往上海——公路
D.一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海南——航空
【答案】D
【解析】从吉林运输木材到西安适合选择铁路运输,故A错误。地震抢险救援适合选择航空运输,故B错误。2万吨铁矿石由武汉运往上海适合选择水运,故C错误。一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海南适合选择航空,速度快、时间短,故D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从气候学上讲,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