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纪录片《航拍中国》让我们从空中俯瞰大地,开篇的解说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解说词体现,航拍见到的中国( )
A.草原辽阔B.森林辽阔C.高山辽阔D.海陆辽阔
2.在我国沿北纬30°能同时体验“冰与火演奏的乐章”的季节是( )
A.春B.夏C.秋D.冬
【答案】1.D 2.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航拍材料,既有广阔的陆地,也有辽阔的海洋,A项草原辽阔,没体现出海洋,故A错;B森林辽阔,没有表现出海洋,故C错;高山辽阔,仅体现了陆地,没体现海洋,故C错,根据分析,D符合题意,选D。
【2题详解】
我国北纬30°纬线既穿过青藏高原,也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夏季,青藏高原冰川广布,雪山连绵,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炎热,分布着被称为“四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南昌、上海四大城市,气温高达30多度,根据题意,只有夏季,北纬30°沿线才能同时感受这两种景观,故B符合题意,故选B。
3.下图所示省级行政区域中,是我国的一个自治区,且濒临海洋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及轮廓。据图可知,①、②、③、④分别是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南海之滨。
4.下图为沿106.5°E附近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解析】由题目可以看出,图中甲地形区是在秦岭以南、云贵高原以北的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中面积最小、最为湿润、农业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盆地,B正确。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位于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长江中下游平原在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是东南丘陵,ACD错误。故选B。
5.劳动人口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劳动人口增长量是指当年劳动人口数量减去上一年劳动人口数量。下图为我国劳动人口增长量变化预测。2021—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一直减少D.一直增加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2021年劳动人口是正增长,2022年至2025年劳动人口都是负增长,因此2020至2025年劳动人口数量会先增后减,A正确,故选A。
6.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区是( )
A.B.
C.D.
【答案】D
【解析】我国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55个,其中,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A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图B是甘肃省;图C是云南省;图D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故排除ABC,选D。
7.“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生产力较高
B.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育种
C.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弃牧毁草开荒,改变后备土地资源不多的现状
【答案】B
【解析】大力开垦荒地,弃牧毁草开荒,扩大耕地面积,都易造成土地荒漠化,CD错误;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较齐全,但土地生产力较低,A错误;我国人均耕地少,因此们应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育种,B正确。故选B。
8.小明在旅游中,听到列车员悦耳的报站声“列车前方到达郑州站……”郑州火车站指的是下图中的( )
A.B.
C.D.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①为兰州,②为郑州,③为成都,④为上海;郑州位于陇海线与京广线交汇处,B正确,故选B。
环渤海经济圈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5省市,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后又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9.下列环渤海经济区的港口中,都不位于渤海沿岸的是( )
A.大连、青岛B.烟台、秦皇岛
C.秦皇岛、天津D.秦皇岛、大连
10.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缺乏煤、铁和石油资源
B.水陆交通不便
C.开发较晚,工业基础不好
D.水资源短缺
【答案】9.A 10.D
【解析】
【9题详解】
选项中各港口中,大连、青岛位于黄海沿岸,烟台、秦皇岛、天津位于渤海沿岸。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0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京津唐地区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淡水资源短缺;该地区降水较少,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根据题意。故选D。
一年之计在于春,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春耕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12.东北是全球水稻种植最北地区,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冬季寒冷漫长B.雨热同期C.昼夜温差小D.日照充足
【答案】11.B 12.B
【解析】
【11题详解】
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是自然因素,气候是区域差异的基础,从图中可以看出,越向北时间越推迟,所以造成我国各地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纬度因素。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我国东北典型的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是夏季高温,降水集中,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生态环境脆弱。读黄土高原分布图,完成问题。
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太行山脉——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②——秦岭——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分水岭
C.③——贺兰山脉——黄土高原西部边界
D.④——长城——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
【答案】B
【解析】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与其特征对应正确的是:①是太行山脉,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A错误;②是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B正确;③是祁连山脉,是黄土高原、青藏地区的界线,C错误;④是长城,是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D错误。故选B。
14.(2017临沂模拟)下图中甲、乙两地为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粮仓”。甲地区的河西走廊成为“粮仓”,主要得益于( )
A.连山冰雪融水B.黄河水
C.天山冰雪融水D.长江水
【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区的河西走廊成为“粮仓”,主要得益于祁连山冰雪融水,故答案选A。
15.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北京冬奥组委始终践行低碳办会,组委会入驻地是由大型钢铁企业“首钢”外迁后改造而成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力争“碳中和”。读图,完成北京冬奥会力争“碳中和”,组委会采取的措施有( )
①使用太阳能照明②使用传统能源汽车③使用一次性餐具④减少使用办公纸张
A.①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答案】A
【解析】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和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到平衡。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使用太阳能照明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故①正确;传统能源汽车使用燃油作为能源,燃油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②错误;使用一次性餐具会污染环境,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③错误;办公纸张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④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共15分)
16.根据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和部分省级行政中心的位置及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处于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__地区,图中三个省级行政中心中B是_______市。
(2)在我国各干湿区中,C市地处__________区,C市所在工业区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本区发展工业有独特的优势条件。
(3)从气候条件考虑,A、B、C三市所在地区中,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是____市所在地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西北 ②.沈阳
(2)①.湿润 ②.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便于引进港澳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国际市场等
(3)①.C ②.气候温暖湿润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A市是位于黄河上游沿岸,属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西北地区;B市位于辽宁省,其省级行政中心中是沈阳市。
【小问2详解】
C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位于湿润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本区发展工业有独特的优势条件是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是中国的 “南大门”,便于引进港澳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国际市场。
【小问3详解】
从气候条件来考虑,最适合种植水稻是C市所在的地区,因这里气温高,降水多,且是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适合水稻的生长。
17.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家住北京的中学生小明乘火车,沿京包—包兰线、_____________线,从北京到乌鲁木齐进行观光考察。后来小明翻越①_____________山脉进入了塔里木盆地,游览沙漠景观。
(2)划分甲、丙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3)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属于丁区域的是____。
A.B.
C.D.
【答案】(1)①.兰新 ②.天山
(2)降水
(3)D
【解析】
【小问1详解】
从北京到乌鲁木齐应先乘坐京包-包兰线到达兰州,再乘坐兰新线到乌鲁木齐。小明要从乌鲁木齐进入塔里木盆地,应翻越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的天山山脉。
【小问2详解】
图中甲为北方地区,丙为西北地区,两区域之间的分界线是400mm年等降水量线,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所以划分两区域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小问3详解】
图中丁区域为青藏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低温少雨,A图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图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C图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D图气候特点是终年低温少雨,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选D。
18.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资料一 2023年12月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资料二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借助网络开展“追寻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的云端研学活动,感受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资料三 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思考并回答:
(1)长征起点、终点分属南方、北方地区,请写出起点、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并根据饮食习惯,推测长征起点、终点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2)结合毛泽东诗词及长征路线图,请列出长征沿途经过的山脉、河流名称各两个。
(3)终点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请说明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长征的起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为赣,长征的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为陕或秦;起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终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山脉:南岭;乌蒙山;横断山脉;岷山等。河流:乌江;金沙江(长江);大渡河;岷江等。
(3)当地属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层深厚,直立性强;气候干旱(燥)降水少;居民就地取材,挖凿窑洞;具有冬暖夏凉功能。
【解析】
【小问1详解】
长征起点、终点分属南方、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长征起点是江西省简称赣,长征终点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长征起点位于南方地区,日常多食用米饭,盛产稻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终点位于北方地区多食用面食,说明盛产小麦,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小问2详解】
长征沿途地形复杂,沿途经过了众多的山脉和河流,从长征路线图和毛泽东诗词可以看出经过的山脉有:南岭、乌蒙山、横断山脉、岷山等;河流有: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岷江等。
【小问3详解】
终点所在地区为黄土高原,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当地属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层深厚,直立性强;气候干旱,降水少;居民就地取材,挖凿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生物•体育与健康试题,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