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天门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天门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文件包含高一地理1pdf、高一地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答案 A C D A B B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D A
1.A “百年鸳鸯龙”化石所在岩石为沉积岩,沉积岩的特点是具有层理构造,同一地层含有
相似化石。
2.C恐龙在中生代繁盛,尤其是侏罗纪和白垩纪。
3.D裸子植物在中生代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
4.A根据二球悬铃木的分布及景观图,可推知其应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
5.B夏季沿海地区受台风影响大,二球悬铃木更易发生倾倒。
6.B二球悬铃木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排除①。
7.C根据新疆日照时数分布图可知,总体分布特征是东多西少。
8.D新疆日照时数主要受到地形和大气环流影响,导致不同地区云量存在差异,进而导致
日照时数存在差异。
9.C注意区分概念,日照时数是影响太阳辐射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甲、乙
虽然日照时数较低,但纬度也较低,太阳辐射总量不一定最低。丁处纬度最高,太阳辐射不
是最高的。丙处纬度较低且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总量最有可能最高。
10.B根据材料信息,只能得出“初始产流时间随雨强增大而缩短”的结论。
11.C苜蓿地叶片截留部分雨水,减少到达地表的雨水;会增加地表粗糙度,阻止地表径流
的形成;荫蔽会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12.A减缓陡坡,不利于减少磷流失;减小雨强不现实;兴修水库,拦截径流会加剧水体富
营养化。
13.D甲曲线气温年变化幅度最大,应为洞外;乙曲线气温年变化幅度最小,应为洞内;丙
曲线应为洞口。
14.D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冬季洞外气温低,空气密度大,气压高,近地面气流由洞外流入
洞内。
15.A夏季洞内冷空气自洞内向洞外流出,外界较暖空气受到洞内低温的影响无法进入洞穴
而在洞口附近冷却下沉,仅在洞口形成小循环,洞内外的气流交换受限。
16(1)不连续分布(分布分散或分布不均或东多西少或北多南少)(2分);多分布在凸出
海岸(2分);海蚀柱多靠近海蚀崖分布(2分)。
(2)多基岩海岸(2分);海浪大,海水侵蚀能力强(2分)。
(3)不同海岸部位遭受的外力作用不同(2分);凸出海岸部位水动力较强,受到海浪侵蚀,
海岸线逐渐向陆地方向后退(2分);凹进海岸部位水动力较弱,接受堆积,海岸线向海延
伸(2分);经年累月(强调时间即可),海岸线趋于平直(2分)。
17(1)2012年海冰面积最大,2018年海冰面积最小(1分);随时间推移,白令海海冰面
积总体呈减小趋势(2分);白令海西部沿岸海冰面积变化较小,中东部海冰面积变化较大
(2分)。(5分)
(2)海水温度升高;海水盐度降低;海水密度降低。(6分)
(3)海冰大面积消融能够引起局部海域反射率降低,致使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多(2分);
海水吸收的热量导致海水升温,海面长波辐射增强(2分);海水升温能够增加水汽和云量,
造成大气逆辐射增强,加强大气温室效应(保温作用)(2分);致使底层大气温度升高,水
温和气温升高又能够消融更多的海冰(2分),形成“北极放大”效应。
18(1)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限制少。(6分)(任答
三点即可)
(2)距离震中较近,受地震影响大;黄土分布广泛,松散物质多;当地冬灌导致土壤含水
量大;冬季气温低,下部冻土层阻止土壤水分下渗;地势北高南低(地势起伏较大),利于
泥石流顺坡向滑动。(任答3点得6分)
(3)改进灌溉方式(喷灌、滴灌),提升水资源利用率;灌排结合,降低地下水水位;减少
填沟造地,控制农业生产规模(退耕还林)。(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天津市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共8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点石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鄂西北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