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无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后汉纪》记载,光武帝刘秀曾言,明太祖曾说,05,0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
    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陶寺遗址考古中发现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其中,一些城址不但规模大,而且城市功
    能分区明显,包括宫殿区、仓储区、手工业区、居民区等。这可用于佐证,当时
    A.城市建设水平提高 B.早期国家形态初现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D.原始农业开始产生
    2.春秋后期,鲁国卿大夫三桓凭借封地的经济、军事实力,发展私家势力,其封地成为诸侯国内一个个完
    整的军事、政治堡垒,出现礼乐征伐“自大夫出”“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的现象。这反映出,
    当时
    A.诸侯力量增强 B.郡县制开始萌芽 C.井田制的延续 D.分封制遭到破坏
    3.韩非子认为,“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孔子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
    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他们都
    A.注重秩序构建 B.属于封建贵族阶层 C.强调依法治国 D.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4.《后汉纪》记载,光武帝刘秀曾言:“今天下散乱,兵革并兴。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梦想贤士,共成功
    业,岂有二哉”。“光武中兴”中与这一言论密切相关的举措是
    A.裁减官吏 B.清查户口 C.整顿吏治 D.重视儒学
    5.唐玄宗以前,学士作为文学侍从,偶尔草拟诏旨并无专责;开元后,集贤院学士多掌制诏,翰林学士设
    置后,重要的制诏归于学士,并参与机密;唐朝后期,学士曾一度被称为“内相”。上述调整旨在
    A.强化君主权力 B.提高政府效能 C.完善中朝制度 D.健全中央机构
    6.下图展示了元代部分行省辖区内的驿站数量。元朝政府广设驿站是为了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加强地方管理 B.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C.促进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7.明太祖曾说:“自罢市舶,而利孔在下,奸豪外交内讧,海上无宁日矣。”据此推断,明太祖设立市舶主
    要是为了
    A.规范市场秩序 B.维护王朝稳定 C.促进中外交流 D.巩固朝贡体制
    8.表 1 为清代前期财政收入的货币化状况统计(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清朝前期
    表 1
    项目
    收入银数(万两) 收入粮数(万石) 货币收入所占份额(%) 时间
    顺治九年(1652 年) 2438 562 79.05
    康熙二十一年(1682 年) 3110 634 89.26
    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 4937 831 80.06
    A.农业生产下降 B.对外贸易繁荣 C.商品经济发展 D.种植结构变化
    9.1862 年,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评价某场原本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中国革命时说:“它是停滞的社会
    生活的产物”,因为它“破坏了一切,而什么也没建立起来”,且“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不知道自己负
    有什么使命”。马克思评价的这场“中国革命”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0.1919 年,五四运动波及全国 20 多个省、100 多个城市。上层政府官员、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工商业者、
    普通市民和工人等都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五四运动的浪潮中。这可用于说明,五四运动
    A.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B.取得了初步胜利
    C.群众基础广泛深厚 D.推动了思想解放
    11.表 2 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 39 个村的土地占有比例变动情况。这些变动缘于
    表 2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中共土地政策的调整 B.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
    C.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 D.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
    12.鲁中南临沭担架团民工高佃三曾将其某段经历编成一段顺口溜——“担架团,真英勇,顺着公路往南行,
    压着膀子别嫌累,一气赶到徐州城,消灭黄维杜邱李,立下功劳多光荣”。与该顺口溜对应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3.表 3 为 1959—1964 年我国工、农业发展情况统计。表中变化趋势主要得益于
    表 3
    项目 社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年份 (亿元) (亿元) 增长率(%) (亿元) 增长率(%)
    1959 2548 497 -13.6 1483 36.1
    1961 1978 559 -2.4 1062 -38.2
    1962 1800 584 6.2 920 -16.6
    1964 2268 720 13.5 1164 19.6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国民经济的调整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工业体系的建立
    14.据统计,自上世纪 50 年代起至 2009 年底,新中国共向 7 万多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
    学金,并为 173 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培训人员 12 万人,涵盖经济、管理、农业、医疗卫生、司法、教育、
    环保等 20 多个领域的 150 多个专业。据此推知,中国对外援助致力于
    A.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C.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 D.促进受援国自主发展
    15.2012 年 3 月,美国推出“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纷纷把大数据研究提
    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我国也持续推广 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这表明
    A.南北差距逐渐加大 B.互利共赢被国际认可
    C.科技创新成为共识 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图 1 丝绸之路示意图
    ——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图 2 南宋海上贸易路线示意图
    ——据《选择性必修 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材
    (1)据图 1 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汉政府采取的有利于东西方交流的措施。(6 分)
    (2)对比图 1 与图 2,指出南宋中外交流呈现出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 分)
    17.(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 4 晚清重大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历史影响或结果
    1840-1842 年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9 世纪 40-50 年代 开眼看世界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1856-1860 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中国内陆
    1851-1864 年 太平天国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 世纪 60 年代 洋务新政启动 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19 世纪 60-70 年代 英俄侵犯新疆 边疆危机严重
    1884 年 新疆建省 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1894-1895 年 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 世纪末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895 年 反割台斗争 重挫日本占领军
    1898 年 戊戌维新运动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
    1899 年 义和团运动 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1900 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901 年 清末新政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1911 年 武昌起义 推动共和政体的产生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任意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近代国家出路的探索”这一
    主题,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14 分)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表述成文,叙述完整。)
    18.(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东北实行弛禁放垦政策。1861 年牛庄(营口)开埠后,外国资本主义
    经济势力开始向东北渗透。东北传统手工榨油业中心营口的两家大油坊——怡兴源油坊和怡东兴油坊,分
    别于 1899 年和 1900 年抛弃了人力操作的木榨,采用机器榨油。
    1911 年后,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在移民与开发的热潮中展开。1927 年以后,每年移民已增至 100 余万。
    东北的土地开发,仅大豆的种植面积便扩大了 200 余万公顷。1928 年安东的榨油厂由 1913 年的 14 家增至
    27 家,达到解放前安东油坊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据 20 世纪 20 年代的统计资料,哈尔滨制粉和榨油两个
    部门占该市民族工业总产值的 80%。长春的民族工业以制粉业最为重要,约占生产总值的 75%。
    1932 年后,日伪在东北实行了“重点主义”的产业政策,置重点于兵器、飞机等军需工业和铁、煤、
    液体燃料、有色金属等产业部门。后来,伪满实行了彻底的“重点主义”,使重工业急剧膨胀,重、轻工业
    资本所占比例相差越来越大,到 1943 年达到 79.2%:20.8%。
    ——摘编自衣保中、林莎《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材料二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东北地区是国家的投资重点。1950 年,国家对东北的投资占基本建设总
    投资的 51.66%。1951 年,东北占全国基本建设工作总量的 40.3%。1952 年,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东北占
    32.48%。虽然三年中投资比重逐年递减,但国家对东北区的基本建设投资与全国各大区相比,仍占首位。··“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是新中国摆脱落后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工业强国迈进的起点,在实际建
    成的 150 个重点项目中,56 项分布在东北地区。
    ——摘编自韩锐《东北地区“156 工程”建筑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东北地区的工业发展历程。(9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有利因素。(6 分)
    19.(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图 农村劳动力配置状况变化示意图
    ——摘自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的阶段性变化。(6 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6 分)

    相关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周公辅佐成王时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周公辅佐成王时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