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价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15006/0-173962895907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价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15006/0-17396289591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价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715006/0-17396289591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价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区钱塘区学正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性教学评价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积累,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要求正确、端正、美观。
2.在语境中根据拼音把句子填写完整。
学习了本册课文,我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 hū fēng huàn yǔ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人类chuàng zà了一个个奇迹;认识了“建筑 zhuān jiā”蟋蟀,它从不肯随遇而安;知道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nèn hóng的,在墙上铺得非常 jūn yún;还有头顶天,脚踏地的盘古,在jīng pí lì jié后,累得倒下了。
3.下列四组词语,每组画线字都有一个不正确读音,把错误选项写在括号里。
(1)A.奇观(guān) B.鼎沸(dǐng) C.霎时(chà) D.柔和(róu)
(2)A.豌豆(wǎn) B.舒适(shū) C.曾经(céng) D.闪烁(shuò)
(3)A.哲学(zhé) B.苍蝇(ying) C.叶柄(bǐn) D.慎重(shèn)
(4)A.临时(lín) B.疲劳(pí) C.翻身(fān) D.血液(xiě)
4.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厉 僵硬 奥密 横七竖八B.逐渐 触脚 功夫 山绷地裂
C.休想 即使 坚定 人山人海D.成熟 感激 尖利 滕云驾雾
5.下列属于中国神话故事的是( )。
A.叶公好龙B.女娲补天C.愚公移山D.俄耳甫斯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句是( )。
A.当小组讨论时,我们要注意说话的音量,避免干扰其他小组。
B.《题西林壁》中王维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他就在庐山上。
C.《夜间飞行的秘密》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靠的是嘴和耳朵的配合的秘密。
D.《蟋蟀的住宅》主要讲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的过程。
7.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①随遇而安 ②随心所欲
(1)这次绘画比赛没有命题,大家可以 地发挥。
(2)他是一位有志向的青年,不肯 。
8.校园东边有一块空地,关于如何利用,同学们议论纷纷。以下是同学们的发言,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 )。
A.我们希望建成健身场所,一下课,这里肯定人声鼎沸。
B.开辟为劳动基地吧!丰收时,同学们齐头并进采摘劳动成果。
C.将这里和一旁的花园合并吧!大花园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美不胜收。
D.改成图书角吧。同学们在这里悄无声息地看书,多好啊!
9.同学们做了一些神话人物名片,下侧神话人物名片中的人物是( )
A.烛龙B.仓颉C.风伯D.玄鸟
10.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用“正确”“错误”表示。
(1)整行书写时,要做到把字贴着横格的下边框写。
(2)细致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的细节,持续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变化,运用多感官留心观察才能察觉易被忽略之处。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动物也不例外,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称呼,如鸟巢、马厩、狗洞、虎穴等。
1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文。
(1)问是点燃知识之火的燧石,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汉代王充曾说:“智能之士, , 。”唐代文学家韩愈也认为:“ ,孰能无惑?”
(2)通过诵读佳句往往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白居易《暮江吟》中的“ , ”写出了夕阳斜照的艳丽江景。苏轼《题西林壁》中的“ , ”道出了“当局者迷”的深刻哲理。
二、阅读积累(30分)
请认真阅读短文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甲】令人心动的鸽子
①在整个大自然中,最使我心动的动物是鸽子。
②鸽子的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信鸽和食肉鸽;按生活环境可分为野生鸽和家生鸽;按分布地区可分为原鸽和岩鸽等。尽管它们的种类复杂多样,但它们的外形却都很相像,连它们的叫声也都是“咕咕咕”的。
③鸽子的头部略成小球状,它的躯干就像一个小锤子似的,嘴很短,嘴的基部较软,鼻孔外具有一层膜,周身覆盖着不同颜色的羽毛。成鸽有矫健的双翼,适于长时间的飞行而不需要休息,这对它们的捕食和送信有很重要的作用。鸽子头部最显眼的就是那对发亮的双眼。鸽子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所不同,它们的眼睛能发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飞行的物体。人们根据鸽眼结构原理制作出了电子雷达,安装在一定区域内,用它来监视导弹、飞机等人看不见的东西。
【乙】旅行鸽的灭绝
①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鸽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千米,宽两千米,数量足有两亿只。
②改变旅行鸽命运的,是它味道鲜美的肉。如果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190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
③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五十年的时间。而在20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物种,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2.以下是学习小组整理的问题清单,请你分类。
A以上问题的提问角度分别是 、 、 。
B帮助乔乔解决问题①: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将 和 进行了比较,突出了 的特点。
13.边读边想象画面,填空。
读到乙文中“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鸽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时,我仿佛 。
14.读完《旅行鸽的灭绝》,你有什么启示?
请认真阅读短文并完成相应的题目。
大禹治水(节选)
①鲸(gǔn)的儿子禹和鲸一样,一心想为人类完成治水的大事。为了治理洪水,拯救百姓,禹走遍了天南海北,到处考察地形,研究水的走向。
②这一天,禹率领治水大军,浩浩荡荡地来到黄河。他派遣应龙画出河道图。应龙画了半晌,河道图还是画不出来。正伤脑筋时,从漩涡中突然跃出一个人来,带起高高的水柱。那人白面长须,却长着鱼的身子。他来到禹面前,深施一礼,献上一块水淋淋的青石,随后转身跃入水里,不见了。
③禹和众人把青石仔细一看,只见上面布满了弯弯曲曲的花纹。原来这正是一幅治河的地图。上面画的是这一带的大小河道以及水势的情况。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填,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禹恍然大悟,原来是河伯亲自献上了青石地图。这下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禹都清楚了。于是,禹带着大家,根据图上的指点,日夜不停,开始了治理黄河的浩大工程。
④这一天,禹又发现一座大山--龙门,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河水到了这儿,只能拐弯绕道而行,从山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满溢,泛滥成灾,当地的百姓为此苦不堪言。
⑤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形成两壁对峙(zhì)之势,洪水由此一泻千里,欢畅地向下游流去。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兴奋不已,禹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⑥就这样,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制服了洪水。人们重新返回家园,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15.读读这个神话故事,梳理主要内容,补全思维导图。
16.读到“ ”这个情节时,我觉得神奇,因为
。
17.禹派应龙画河道图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A.请河伯绘图 B.了解黄河水情 C.开凿龙门引水 D.找青石地图
18.下面哪一幅图最符合文中描述的开凿龙门后的景象?( )
A. B. C. D.
19.读了短文,我感受到禹是个 的人,我的理由是
。
请认真阅读小古文并完成相应的题。
翠鸟移巢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①患。及②生子,爱之,恐坠③,稍下④作巢。子长羽毛,复⑤益⑥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①避:躲避灾祸。②及:等到…的时候。③坠:落下,掉下。④稍下:稍微低一点儿。⑤复:又,再。⑥益:更加。遂:于是,就。
20.“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这句话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B.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C.翠鸟/先高作巢以/避D.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
2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恐坠: 稍下作巢:
22.翠鸟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结果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的道理。
三、写作表达(30分)
23.你最喜欢的神话人物是谁?如果你拥有了对方的神奇本领,你会做什么呢?请发挥想象,按一定的顺序把故事写下来。自拟题目,写完后,对于需要修改的地方,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改一改。字数4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须逊、却输、一段香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 逊 ”和“ 输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须逊、却输、一段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答案】呼风唤雨;创造;专家;嫩红;均匀;精疲力竭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呼风唤雨”的“唤”不要写成同音字“换”,“创造”的“创”不要写成形近字“”,“嫩红”的“嫩”不要写成同音字“漱”,“均匀”的“均”不要写成形近字“钧”。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呼风唤雨、创造、专家、嫩红、均匀、精疲力竭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3.【答案】(1)C
(2)A
(3)C
(4)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1) C:霎时(chà改 shà )
(2) A:豌豆(wǎn改 wān )
(3) C:叶柄(bǐn改 bǐng )
(4) D:血液(xiě改 xuè )
故答案为:(1)C(2)A(3)C(4)D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4.【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农厉——农历;奥密 ——奥秘
B:触脚——触角;山绷地裂——山崩地裂
C:正确
D:尖利 ——尖厉;滕云驾雾—— 腾云驾雾
故答案为:C
【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5.【答案】B
【知识点】神话故事阅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来源。选项中,“叶公好龙”出自历史故事,并非古代神话。其余选项“女娲补天”、“ 愚公移山 ”、“ 俄耳甫斯 ”均出自中国古代神话。因此,正确答案为A。
故答案为:B
【点评】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如:《嫦娥奔月》《精卫填海》。
6.【答案】B
【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
【解析】【分析】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对重点语句的理解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ACD 正确。 B:《题西林壁》 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故答案为:B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7.【答案】(1)②
(2)①
【知识点】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是语文中一个常见题型,考查了对词语的辨析与应用能力,所给词语大多是近义词,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①“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句子意思是蟋蚌不像其他动物,不重视选址,能在临时隐蔽所藏身。
②“随心所欲”指一切都由着自已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句中指绘画比赛没有命题限制,想画什么画什么。
(1)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随心所欲。
(2)依据意思结合语境选:随遇而安。
故答案为:(1)②(2)①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8.【答案】B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成语运用的判断能力。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成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
A选项中“人声鼎沸”的意思是: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符合语境,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中“齐头并进”的意思是: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不符合语境,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中“美不胜收”的意思是: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符合语境,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中“悄无声息”的意思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符合语境,所以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平时要多读书,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用的成语,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是否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重成语使用的语境。
9.【答案】B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神话人物的积累。图片上的内容是一个人在刻字,我们可以根据图片内容和卡片上的信息判断所给神话人物是仓颉。
故答案为:B
【点评】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
10.【答案】(1)错误
(2)正确
(3)正确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考查了实践作业,实践作业是把语文知识与实线相结合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作业可以使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
(1) 错误,书写占格的要求主要取决于你所使用的书写工具和纸张的格式。横线书写:在横线上书写时,应将所有笔画沿底线书写,部分笔画可以超越底线范围。字应该占两线之间的三分之二,自觉将上下线之间的距离分成三份,字体大小以占到横格三分之二为适宜,不要顶格书写。每个字做到大小一致,字与字之间留合适距离。掌握好字的大小后,两字之间应适当留取距离,疏落有致。一行字应该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字的笔画做到舒展,结构严谨,内收外松。
(2)正确
(3)正确
故答案为:(1)错误 (2)正确 (3)正确
【点评】综合实践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11.【答案】(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人非生而知之者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词名句识记。
(1)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会没有疑惑呢。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句意:残阳倒映在江面上,霞光洒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原文: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自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句意: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故答案为:(1)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人非生而知之者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点评】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课文理解以及找中心句。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答案】12.A针对文章写法;针对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B鸽子的眼睛;人的眼睛;鸽子眼睛的视力非常好
13.看到了成群的鸽子从空中飞过,遮挡了阳光;听到了鸟儿高昂响亮的歌声在我耳边回荡。
14.动物种类的减少、珍稀动物的灭绝与人类的破坏行为密切相关。我们应当保护动物,植树造林,与动物和谐相处。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点评】做阅读理解题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通读全篇,大致了解。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数。②审清题意,回读原文。在对文章有了整体把握后,我们再仔细阅读题干,找出每一题的出题点,回读原文,将题干和文章对应起来。③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抓住对应的关键词句,组织好语言作答。
12.考查了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提出一般是针对内容、写法、启示和联系生活某一个角度提问提出。
①“甲文画波浪线句的写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是从“文章写法”角度提出的问题。
②“旅行鸽最终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从“ 针对课文内容 ”角度提出的问题。
③“乙文画横线句带给人们什么启示? ”是从“ 启示;联系生活经验 ”角度提出的问题。
故A.提问角度分别是:文章写法、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B.甲文中 画波浪线句子“鸽子的眼睛和人的眼睛有所不同,它们的眼睛能发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飞行的物体。人们根据鸽眼结构原理制作出了电子雷达,安装在一定区域内,用它来监视导弹、飞机等人看不见的东西。 ”将“鸽子的眼睛”和“人的眼睛”进行了比较,突出了鸽子眼睛的视力非常好的特点。
故答案为:A针对文章写法;针对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B鸽子的眼睛;人的眼睛;鸽子眼睛的视力非常好
13.本题考查想象画面的能力,理解句意是前提。扎住关键词语“ 庞大的队伍 、 高昂响亮的歌儿、遮住了阳光、一片昏暗 ”展开想象描绘画面即可。
故答案为: 看到了成群的鸽子从空中飞过,遮挡了阳光;听到了鸟儿高昂响亮的歌声在我耳边回荡。
1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旅行鸽的灭绝》 一文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动物种类的减少、珍稀动物的灭绝与人类的破坏行为密切相关。人类应该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动物种类的减少、珍稀动物的灭绝与人类的破坏行为密切相关。我们应当保护动物,植树造林,与动物和谐相处。
【答案】15.开始治水;了解水情;制服洪水
16.河伯献治河的青石地图;河伯奇怪的样貌和超凡的能力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
17.B
18.C
19.坚持不懈、为民造福;禹立志治水,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制服了洪水,让人们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知识点】神话故事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①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②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③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④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15.本题考查整体把握的能力,故事的起因是第①段,抓住“一心想为人类完成治水的大事”"进行概括,故事的经过分为两个板块,一是第②③段,抓住“禹派应龙画河道图没有成功"“河伯献治河地图”“高了解了水况”的情节,概括“经过"中的第一板块;二是第④⑤段,讲禹带领人们开酯龙门,改变河流流向,题中概括为“治理河流”。故事的结果是第⑥段,抓住“终于疏通了河道,制服了洪水”进行概括。
故答案为: 开始治水;了解水情;制服洪水
16.本题考查对神话中神奇想象的体会。本文虽然是神话故事,但是其中的情节不完全是神奇的想象。比如,黄河泛滥的情况,禹带领人们勘察水情,以及人们用五年的时间开凿龙门,这些都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全文神奇的地方体现在第②3段,一是河伯出现时的情景,二是河伯所献的青石地图,根据以上分析答题。
故答案为:河伯献治河的青石地图;河伯奇怪的样貌和超凡的能力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
17.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第②段讲“他派遣应龙画河道图”,但是答案还不明确,需要抓住第③段“河伯献图”之后“这下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禹都清楚了”这一关键点综合思考,完成选择。
故答案为: B
18.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读第⑤段,抓住第二句中的“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洪水由此一泻千里”等关键点,结合图片完成选择。
故答案为: C
19.本题考查赏析评价的能力,这个神话故事讲述了禹一心为老百姓治水的故事,由此可以看出禹的人物形象。
故答案为:坚持不懈、为民造福;禹立志治水,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制服了洪水,让人们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答案】20.B
21.担心、害怕;筑
22.爱之;恐坠;小鸟被人捉走了;不要溺爱孩子(或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
【知识点】课外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参考译文】翠鸟先是在高处筑巢来避免祸患。等到翠鸟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害怕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20.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这句话的意思是“翠鸟先是在高处筑巢来避免祸患”,根据句意,B项朗读节奏划分正确。
故答案为: B
21.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等到翠鸟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害怕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恐: 担心、害怕;作:筑。
故答案为:担心、害怕;筑。
22.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结合译文可知,翠鸟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爱之”;结果是恐坠;小鸟被人捉走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溺爱孩的道理。
故答案为:爱之;恐坠;小鸟被人捉走了;不要溺爱孩子(或看事情不能只看一面)
23.【答案】 猪八戒到我家
今天早上,我正在看《西游记》的时候,忽然吹来一阵怪风,把我看的书给撕破了,接着,家里的玻璃立刻就碎了
我定神一看,原来是猪八戒来了。只见他呆头呆脑的,又长又大的鼻子散发着牛粪的气味,原来他一头栽到牛粪堆里面去了;一双像扇子似的大耳朵挂在脑袋两边。肚子大大的,就像倒扣着一个锅。手上拿着闪着金光的九齿钉耙,看起来很好笑。我对他说︰“你为什么到我们家来?"猪八戒说∶“我也不想来啊!是被一股怪风吹来的!"我说:“既然你已经来了,我就让你留在这一会儿,吃个中饭吧!”
于是我亲自下厨,给猪八戒烧了红烧肉、北京烤鸭等菜。猪八戒吃了以后赞不绝口,对我说:“你做的菜太好吃了。"我笑着说︰“你要在我们家待多久?"猪八戒说∶“要待一年。"我苦着脸,为难地说:“如果你要在我们家过上一年,我们家就要破产了!”
也许是玉皇大帝听到了我的话,那股怪风又吹来了,猪八戒不见了。
【知识点】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作文首先明确是半命题作文,要求以“到我家”为题写一篇作文。在写作文之前,回顾自己阅读过的神话故事,选择一个印象深刻人物,想想这个人物会哪些本领,然后展开想象:如果这位神话中的人物到了你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注意想象要合理,人物性格要鲜明,叙事要有条理。
【点评】这篇文章构思巧妙,想象合理。写了猪八戒到我家后发生的事情,生动有趣。梅
雪
三
分
白
,
雪
梅
。
神话人物名片
身份:皇帝左史官
成就:创造象形文字
问题清单
①甲文画波浪线句的写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旅行鸽最终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乙文画横线句带给人们什么启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景苑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学科阶段测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鉴赏,习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7页。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