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5重庆市八中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及答案(九科)
2025重庆市八中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地理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重庆市八中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地理含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地理pdf、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地理含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冷水性额叶螯虾体型大且肉质鲜美,在本地环境下需冬眠。2023年该地区吉木乃县试行“北繁南养”模式,5月在吉木乃县种苗繁育,10月把虾苗运往山东、浙江等地越冬养殖,次年5月捕捞上市。随着“南养”试验成功,吉木乃县将额河螯虾产业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增长点。据此完成1~2题。
1.选择在10月将虾苗“南养”的主要原因是
A.适宜的水体温度,缩短养殖周期 B.较大的昼夜温差,提高产品品质
C.幼苗耐长途运输,临近消费市场 D. 良好的水质条件,保证食品安全
2.额河螯虾“北繁南养”模式主要体现了
A. 区域产业集聚 B. 区域产业合作 C.产业梯度转移 D.产业融合发展
城市无人机低空空域飞行交通系统由航线、起降点和控制系统等组成。一级航线设置通常选择地面空旷的河流、绿廊等上空,起降点主要依据空域容量、连通性、干扰、用户分布等相关因素布局。下图为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无人机低空空域三级飞行交通系统构想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 图示中心城区一级航线沿河流上空设置的主导因素是
①交通流量 ②飞行安全 ③指挥控制 ④运输成本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无人机起降点布局对其周边区域的积极作用是
A.减少交通拥堵 B. 降低噪声污染 C.增加人口密度 D.提高物流速度
2007年,贵州荔波等三地联合成功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2017年,荔波大小七孔景区村民从遗产地核心区搬迁到统一规划建设的梦柳布依风情小镇。小镇紧邻景区入口,呈现街区与商住一体民居有序排列的开放空间格局(如图),以实现“景(区)镇一体化”发展目标。据此完成5~6题。
5.对景区而言,梦柳小镇规划建设的主要价值体现在
A.协同生态管控 B.提高门票收入 C.扩大客源市场 D.增加就业机会
6.梦柳小镇内部空间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A. 以行政办公区为中心 B.中心商业区功能突出
C.功能区空间分异明显 D.居住区兼具商旅功能
暗崴岩溶洼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洼地流域面积2.3km²,地表、地下水通过落水洞进入地下河后流出。洼底土壤较厚,以种植农作物为主,洪涝灾害频发;坡地土壤零星分布于岩石沟槽中,植被以灌丛为主。图1为暗崴岩溶洼地示意图,图2为地下河出口处水文站2023年部分监测时段的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7~9题。
7.监测时段的流量变化表明该洼地所在流域
A.地表蓄水能力差 B.植被截留作用强
C.河流径流稳定 D.地下水补给占比高
8.该洼地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形原因是
A.裂隙发育 B.坡地较缓 C.沟谷密集 D.洼底狭窄
9.能够有效减轻该洼地洪涝灾害的措施是
A.拓宽洼底 B.疏通落水洞 C. 退耕还林 D.设置蓄洪区
如图为2024年12月1日北京时间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此时, 甲地大雪。据此完成10~12题。
10. 甲地此时风向为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11. 甲地大雪的主要形成条件是
①水汽供应充沛 ②气流辐散显著 ③日本暖流影响 ④上升运动强烈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 据图分析,此时
A. 乙地大雪纷飞,外出注意保暖 B.丙地寒风凛冽,不宜外出夜跑
C.丁地满天星宿,适宜户外观星 D.戊地海面封冻,不宜出海作业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沙垄广泛发育。下图表示观测期高大沙垄高点和低点的气温日变化, 沙垄高点和低点相对高差49m。据此完成13~15题。
13.与沙垄低点相比,沙垄高点
A.气温日较差较小 B. 日平均气温较低
C.全天气温均较低 D.夜晚降温较快
14. 观测期间
A.6时,因高差较大,沙垄高点和低点温差大
B.上午,因太阳辐射逐渐增强,沙垄低点增温加快
C. 15时, 因地面辐射较强,沙垄区气温高
D.夜晚,因大气逆辐射强,沙垄高点气温较高
15.观测期最可能是
A. 12月 B. 10月 C. 8月 D. 6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分)
埃塞俄比亚工业基础薄弱,道路及供电等设施落后, 用电缺口较大。纳兹雷特市位于东非大裂谷西侧,是亚的斯亚贝巴到吉布提港必经路上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由中国承建的纳兹雷特二期风电场项目位于纳兹雷特市郊,于2016年并网发电,该项目使用中国资金、中国技术、中国标准和中国设备,是中国风电“走出去”的第一个完整的新能源工程项目。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及周边区域。
(1)分析纳兹雷特市风电场项目选址的合理性。(8分)
(2)说明纳兹雷特市风电场项目对保障埃塞俄比亚国家能源安全的积极作用。(6分)
(3)简述中埃风电场项目对我国开展国际能源项目合作的启示。(6分)
17. 阅读文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22年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被纳入国家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试点。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是一种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赋能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的项目实施模式,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项目区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山脉腹地,是浑江、汤河的源头,属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通往长白山景区的门户。区内大型煤矿已废弃多年,地表沉陷、矿渣露天堆放等问题突出。该项目通过一体化实施, 因地制宜开展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生态旅游、废弃资源利用等关联产业,助力当地高质量发展。
(1)从保障项目区生态功能的角度,说明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内容。(6分)
(2)结合项目实施模式,分析当地选择生态旅游作为关联产业的原因。(8分)
(3)说明发展废弃资源利用产业对当地生态环境治理的益处。(6分)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对荷兰浅水湖泊研究发现,处于清水态的湖泊,随着入湖磷的增加,会出现浮游植物增多等现象;当湖水总磷浓度超过临界值后,沉水植物(全部位于水面下,根部固着于底泥的高等水生植物)快速减少,直至消亡,湖泊由清水态转变为浊水态。湖泊处于浊水态时,沉水植物消亡促进底泥再悬浮,磷更易向湖水中释放;控制外源输入后,湖水中总磷浓度降低,湖泊缓慢地由浊水态恢复为清水态。下图为湖泊两种状态转变过程中沉水植物覆盖度与湖水总磷浓度关系的示意图。
(1)阐述磷过量输入导致湖泊沉水植物消亡的原理。(6分)
(2)分析控制磷输入后,湖泊由浊水态恢复为清水态缓慢的原因。(6分)
(3)简述该项研究对湖泊保护的启示。(3分)
重庆八中2024—2025学年度 (下)高三年级入学适应性训练参考答案
1-5: ABCDA 6-10: DADBC 11-15: DBACB
16.(1)位于东非大裂谷边缘,地形差异引起局部环流,风速较大;临近铁路,便于风机设备运输;依托新型工业城市纳兹雷特,基础设施较好;土地广阔,土地成本低;距离首都主要用电市场较近,降低输电成本。
(2)增加电能供应,缓解用电缺口,保障生产生活;提高电能自给率,减少对国际能源市场的依赖;利用风能,降低发电成本;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增大清洁能源比重,优化能源结构。
(3)科学选址,改善项目区位条件;开展完整的全产业链合作,提高附加值;采用中国技术与标准,提升我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协调各方利益,改善当地民生,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开发清洁能源,推动碳达峰、碳中和。
17.(1)恢复地表植被,发挥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恢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利用矿渣填埋沉陷矿坑,减轻地质灾害风险;开展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的治理;积极开发废弃资源,变废为宝。
(2)地处长白山腹地,环境基础好,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位于长白山景区的门户地带,旅游资源集群状况与地域组合状况好,潜在客源市场广阔;生态旅游业技术门槛低,投资回报周期较快;旅游业附加值高,其收益能够反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生态旅游业环境影响小,实现绿色发展。
(3)减少废弃资源存量,减轻废弃资源占地及污染;改善环境,增强生态旅游业的吸引力;拓展收入来源,为生态环境治理补充资金
18.(1)磷过量输入,浮游植物爆发,遮挡光照,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浮游植物消耗二氧化碳,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减少,不利于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爆发的(有害)浮游植物死亡后分解,水质恶化。
(2)沉水植物消亡后,底泥再悬浮,持续释放内源磷;失去沉水植物保护,湖底侵蚀释放泥沙;浮游植物爆发,死亡后释放大量生物残骸碎屑;生态系统脆弱性强,沉水植物覆盖度恢复缓慢。
(3)统筹控制内源和外源营养物质,预防富营养化;注意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不同层次植被群落的保护;预防为主,一经破坏难以修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地理pdf、重庆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入学适应性训练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适应性月考(四)地理试卷及答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5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上12月适应性月考(四)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