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 压轴训练 农业(Word版附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11523/0-17395276343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 压轴训练 农业(Word版附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11523/0-173952763448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 压轴训练 农业(Word版附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711523/0-17395276347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压轴训练多份(Word版附解析)
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 压轴训练 农业(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 压轴训练 农业(Word版附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省份中,属于粮食主销区的是,1964年前,巴萨卡湖为,区域内种植园主要种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01年,我国将31个省份(港澳台除外)划分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三大区域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进程中承担的责任有所区别。为了对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有学者构建了5个指标,其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高。如表示意2018﹣2020年主销区和主产区指标平均值对比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省份中,属于粮食主销区的是( )
A.福建B.江西C.湖 北D.四 川
2.与粮食主产区相比,粮食主销区的突出优势是( )
A.生产效率更高B.生产方式更环保
C.产业融合更紧D.机械化水平更高
渭北旱塬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期大面积种植苹果,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多年苹果种植导致了土壤干层和硝态氮累积,严重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渭北旱塬苹果园普遍改种玉米等粮食作物,有效缓解了该地土壤干燥化现象。图(a)示意苹果园改种粮食作物前后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图(b)示意改种前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渭北旱塬苹果园改种粮食作物前后土壤水分变化情况,推测M、N与改种前、后曲线的对应关系( )
A.M为改种前,因为苹果树根系深,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大
B.M为改种后,因为玉米种植需水量多,对表层土壤水分消耗大
C.N为改种前,因为苹果树种植面积广,对表层土壤水分消耗大
D.N为改种后,因为玉米根系发达,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大
4.渭北旱塬苹果园改种粮食作物后,土壤硝态氮垂直方向发生明显变化,对该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改种后,表层土壤水分增多,淋溶作用强
B.改种后,粮食作物对表层土壤硝态氮消耗量增加
C.改种后,防风固沙能力减弱,侵蚀作用强
D.改种后,保持水土能力减弱,水土流失严重
巴萨卡湖位于非洲东部,与阿瓦什河相隔低矮的分水岭。1964年,区域内开辟了种植园,并在阿瓦什河上建泵站抽水漫灌,10年后巴萨卡湖年均水位发生明显变化。2000年后,在湖区东北部修建了多座泵站,抽水排入阿瓦什河。如图示意巴萨卡湖流域的水系和种植园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1964年前,巴萨卡湖为( )
A.外流湖,水位季节变化大
B.内流湖,水位季节变化大
C.外流湖,水位季节变化小
D.内流湖,水位季节变化小
6.区域内种植园主要种植( )
A.甘蔗B.橡胶C.甜菜D.葡萄
7.2000年后,修建水泵抽巴萨卡湖水排入阿瓦什河,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种植园的面积
B.减轻阿瓦什河附近种植园盐渍化
C.改善巴萨卡湖水质
D.缓解阿瓦什河下游用水紧张状况
河套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除了农作物生长期的灌溉,每年在10月初到11月初作物收割后,还要进行一次秋后灌溉,是该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如图为该地区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8﹣8题。
8.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是( )
A.3﹣4月B.5﹣6月C.7﹣8月D.10﹣11月
位于湘江新区的岳麓高新区区位优越,科教资源雄厚。2017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将检验检测产业链作为长沙市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链之一,以岳麓高新区为核心,打造“中国中部检测之都”。当前,湘江新区已果聚检验检测产业链企业机构300余家,当中,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打造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检测业务系统,内容涉及种子质量检测、土尴环境检测、米质检测、农产品食品检测。完成下面小题。
9.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打造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检测业务系统,内容涉及种子质量检测、土壤环境检测、米质检测、农产品食品检测。检验检测与农业跨界合作可以( )
A.丰富种植结构,提高产出效益
B.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C.打造农业高科技,提高复种指数
D.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入冬之前储存大白菜是北京市居民的传统过冬准备,但如今当地居民更多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随吃随买,冬储变成日鲜。甚至有商场规定,上架的大白菜单棵重量不得超过2.5kg。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北京市居民家中的大白菜由冬储变成日鲜,主要得益于( )
①种植技术进步
②物流运输发展
③土地价格提高
④冬季气候变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写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传统冷冻易导致荔枝细胞破损、品质劣变。某农科院研发出真空包装的超低温冻眠技术,让荔枝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冻眠荔枝”一年后解冻时,果壳依旧色泽鲜红,果肉晶莹剔透、饱满多汁。据此完成11﹣13题。
11.新鲜荔枝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氧化变色B.增强细胞活力
C.减少水分蒸发D.提高果肉品质
12.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引进“冻眠荔枝”技术的是( )
A.湖南B.新疆C.山东D.广东
13.该地区推广“冻眠荔枝”技术后,可以实现荔枝( )
A.反季节生产B.延长生长期
C.即产即销D.周年销售
青海省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是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复杂、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不富裕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监管薄弱区。青海省牧民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泛滥的鼠兔灾害制定了多种措施,例如冬季放牧时,在草场去除致密草皮层,使用围栏封育,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据此完成14﹣14题。
14.冬季放牧时,在草场去除致密草皮层的主要目的是( )
A.杜绝病虫害发生B.增加土壤含水量
C.延长牧草生长期D.降低土壤盐碱度
济州岛(如图)是典型的火山岛,多涌泉。该岛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是韩国唯一的柑橘产地,柑橘园数量南北差异较大。近年来,济州岛出现大量以柑橘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借助旅游业发展,济州岛柑橘园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济州岛成为韩国唯一柑橘产地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B.光照C.水源D.热量
近年来,多地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其中、私人订制”发展模式得到快速推广,在该模式下客户可花费一定金额“私人定制”一颗果树,平时由果农进行管理,客户通过网上平台观察果树生长情况,成熟时可亲自采摘,或由果农按客户需求邮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私人定制”模式得以快速推广主要得益于( )
A.信息技术的发展B.苹果质量较好
C.果树种植面积大D.交通条件的完善
开心果树为小乔木,耐旱、喜光、怕潮湿,尤喜干燥石灰质沙土。果树6年左右才开花结果,且产量不稳定。但其果仁富含维生素B、叶酸等营养元素,具有抗衰老、温肾暖脾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欢。在我国却没有大规模种植,仅新疆有少量栽培。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省份中,最适合种植开心果树的是( )
A.贵州B.山东C.甘肃D.广西
18.限制我国大规模种植开心果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市场B.交通C.政策D.资金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如图为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示意图和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与未铺砂石的裸田比较,砂田作物品质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平均气温较高B.昼夜温差较大
C.土壤通气性较好D.太阳辐射较强
山东省滕州市是著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国家农业部批准的马铃薯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马铃薯喜光、喜温凉、喜水肥,但怕霜冻。传统种植先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如图为“种植马铃薯的传统方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地土豆种植措施对土豆生长的有利影响有( )
A.覆盖枯草,限制水分下渗量
B.堆高起垄,吸收优质地下水
C.覆盖枯草,减小昼夜温度差
D.堆高起垄,降低土壤温度
再生稻是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在适宜的温、光、水等条件下使头季稻(需要在3月底前完成育秧)收割后,水稻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为再生檠,进而抽穗、开花、结实、再收获一季水稻的种植模式。利用水稻再生特性是我国有效增加粮食产量的新技术途径。据此完成21﹣21题。
21.头季稻需要在3月底前完成育秧的主要原因是( )
A.延长再生稻生长周期
B.确保再生稻生长环境适宜
C.便于头季稻错峰上市
D.提升再生稻所产稻米品质
河南省济源市北部庙街村位于济源盆地,宋时,该村居民按“甲”、“米”等字的形状布局开沟,再盖瓦成渠,最后覆土种植,独创出“合瓦地”。在合瓦地上种植的大蒜,被誉为“济渎金蒜”,蒜皮紫红透明,品质优良,比当地其它蒜种成熟早,曾作为贡品进入皇宫。如图为“合瓦地”及该种植方式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修建合瓦地可以缓解当地( )
A.土壤沙化B.土壤酸化
C.土壤有机质减少D.土壤盐碱化
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创建地域专属品牌,构建收购、包装、定价、销售为一体的全链式管理体系,形成了以“供应链中心+线下实体店+线上直播间”为发展模式的农产品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山区农产品“难被人知晓、难卖好价格”困境。完成下面小题。
23.发展地域专属品牌的特色农业,有利于( )
A.提高产品竞争能力B.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C.快速开拓异地市场D.减少广告宣传投入
24.供应链中心的作用是( )
A.确保农产品高产稳产B.抬高商品销售价格
C.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D.保障商品品质稳定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5.(2024春•福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肥城市地形多样,北部山区为泰山余脉,市域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年平均气温12.9℃,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59毫米,坡地昼夜温差大。肥城市中部山区褐土发育,土壤富含钙、镁、钾、磷等有益营养元素,当地盛产的肥城桃,古时为皇家贡品,果形端正、美观,果实肥大,果肉细嫩致密,口味甘甜,柔软多汁,可以吸食(见如图)。
(1)分析肥城种植肥城桃的优势自然条件。
(2)从地形角度,分析肥城市肥城桃种植区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不利条件。
(3)从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说出促进肥城桃产业发展的措施。
26.(2024•思明区校级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四川提出“旱改水”综合整治试点,四川省隆昌市光华村一半耕地都在缓坡丘陵上。2021年,该地区推行“旱改水”(旱地改为水田,旱地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或者果树)探索对田、水、路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田集中、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路相连”,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和农田抗灾能力,同时通过流转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将该地区打造为“鱼米之乡”,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说明光华村“旱改水”的原因,并简述该地区“田、水、路”综合治理对区域粮食安全的意义。
27.(2024春•泉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1867年英国人将中国茶树引种至斯里兰卡之后,茶产业逐渐成为其出口经济的支柱产业。斯里兰卡茶的种植管理、茶叶加工以及销售皆与中国有很大不同。茶园采用等高密集种植方法,每个小块茶地中都有高层树木。每四年进行一次重度修剪,将每一株茶树修剪至地面以上三、四十厘米。修剪下来的枝叶先覆盖于被砍的树桩上,待新芽萌发后,粗大的枝条移出园外,其余则留在茶园内覆盖地面。斯里兰卡茶叶全年可以采摘,农户们将鲜叶交给茶叶加工厂,加工后在科伦坡茶叶市场拍卖出口。拍卖所得采用分成制,68%归农户,32%归加工厂。如图示意斯里兰卡茶叶主产区分布及茶园景观。
(1)分析斯里兰卡主产区气温条件对茶叶生产的有利影响。
(2)说明高层树木对茶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3)说明斯里兰卡茶园每四年进行一次重度修剪的作用。
(4)说明拍卖市场的设立给农户带来的好处。
28.(2024春•永春县校级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树根系发达,喜肥沃土壤,生长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和强光照不利于其生长。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内陆多熔岩高原,农业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盛产的咖啡种类多、品质好。西达摩是埃塞俄比亚南部著名的精品咖啡产区。中国是埃塞俄比亚咖啡豆最大的进口国。2018年9月双方就进口农产品、投资设厂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同时开启了埃塞俄比亚的“机遇之门”。如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及周边地区。
(1)分析埃塞俄比亚利于多种高品质咖啡树种植的地形条件。
(2)说明中埃合作对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的有利影响。
(3)从埃塞俄比亚角度,简述埃塞俄比亚农产品出口中国的意义。
2025年菁优高考地理压轴训练之农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2001年,我国将31个省份(港澳台除外)划分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三大区域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进程中承担的责任有所区别。为了对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有学者构建了5个指标,其数值越高,发展水平越高。如表示意2018﹣2020年主销区和主产区指标平均值对比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省份中,属于粮食主销区的是( )
A.福建B.江西C.湖 北D.四 川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
【解答】解:福建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粮食产量少,且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是粮食的主销区,A正确。
四川、湖北、江西等省粮食产量大,且人口外出务工较多,不是主销区,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2.与粮食主产区相比,粮食主销区的突出优势是( )
A.生产效率更高B.生产方式更环保
C.产业融合更紧D.机械化水平更高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
【解答】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产业升级指标指数最大,说明主销区的产业融合更紧密,由于耕地资源有限,更需要通过产业升级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C正确。
绿色生产也为负值,说明生产效率和机械化水平低,B错误。
产出高效为负值,说明生产效率和机械化水平低,A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渭北旱塬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长期大面积种植苹果,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但多年苹果种植导致了土壤干层和硝态氮累积,严重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渭北旱塬苹果园普遍改种玉米等粮食作物,有效缓解了该地土壤干燥化现象。图(a)示意苹果园改种粮食作物前后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图(b)示意改种前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根据渭北旱塬苹果园改种粮食作物前后土壤水分变化情况,推测M、N与改种前、后曲线的对应关系( )
A.M为改种前,因为苹果树根系深,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大
B.M为改种后,因为玉米种植需水量多,对表层土壤水分消耗大
C.N为改种前,因为苹果树种植面积广,对表层土壤水分消耗大
D.N为改种后,因为玉米根系发达,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大
【分析】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地形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渭北旱塬苹果园普遍改种玉米等粮食作物,有效缓解了该地土壤干燥化现象,玉米根系较苹果树浅,主要吸收表层水分,对深层水分的吸收较少,且耗水量远小于苹果树,故改种后,深层水的消耗减少,利于深层土壤水分的恢复。M为改种前,N为改种后的曲线,BC错误。
M为改种前,因为苹果树根系深,对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大,深层含水量较低,A正确。
N为改种后,因为玉米根系较浅,对表层土壤水分消耗大,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土壤形成因素与过程,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4.渭北旱塬苹果园改种粮食作物后,土壤硝态氮垂直方向发生明显变化,对该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改种后,表层土壤水分增多,淋溶作用强
B.改种后,粮食作物对表层土壤硝态氮消耗量增加
C.改种后,防风固沙能力减弱,侵蚀作用强
D.改种后,保持水土能力减弱,水土流失严重
【分析】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地形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
【解答】解:由(b)图可知,苹果园改种粮食作物后,土壤硝态氮不断向下迁移,其主要原因是:改种后,由于土壤水分恢复,水的淋溶作用加剧,将表层的氮转移到深层,而并非作物本身的消耗,A正确,B错误。
改种后,种植密度增大,防风固沙能力增强,侵蚀作用弱,C错误。
改种后,作物密度增加,保持水土能力增强,水土流失缓解,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土壤硝态氮垂直方向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巴萨卡湖位于非洲东部,与阿瓦什河相隔低矮的分水岭。1964年,区域内开辟了种植园,并在阿瓦什河上建泵站抽水漫灌,10年后巴萨卡湖年均水位发生明显变化。2000年后,在湖区东北部修建了多座泵站,抽水排入阿瓦什河。如图示意巴萨卡湖流域的水系和种植园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1964年前,巴萨卡湖为( )
A.外流湖,水位季节变化大
B.内流湖,水位季节变化大
C.外流湖,水位季节变化小
D.内流湖,水位季节变化小
【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其他陆地水体的最主要补给形式;冰融水可补给河流水及其他陆地水体;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
【解答】解:根据材料“巴萨卡湖位于非洲东部”,结合该湖的经纬度位置可知,该湖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CD错。
读图可知,河流只注入湖泊,没有径流流出,湖中盐分积累,形成咸水湖(内流湖),B正确,A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巴萨卡湖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6.区域内种植园主要种植( )
A.甘蔗B.橡胶C.甜菜D.葡萄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劳动力。
【解答】解:巴萨卡湖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不适合种植甜菜和葡萄,CD错误。
橡胶是热带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季风或雨林地区,B错误。
甘蔗需水量大,需要靠近水源进行灌溉,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7.2000年后,修建水泵抽巴萨卡湖水排入阿瓦什河,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种植园的面积
B.减轻阿瓦什河附近种植园盐渍化
C.改善巴萨卡湖水质
D.缓解阿瓦什河下游用水紧张状况
【分析】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液压动力和气压动力的装置和工程称泵和泵站工程,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湖泊盐度上升的原因和影响的因素是湖水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
【解答】解:巴萨卡湖主要支流从南部注入,少量支流从西北部注入,在东北建排水泵站,有利于水体循环和更新,加快湖水净化,故C正确。
修建水泵不能增加种植园面积,A错误。
抽水漫灌并不能减轻阿瓦什河附近种植园盐渍化,故B错误。
下游水源充足,不存在缺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流域综合治理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关键是熟记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河套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除了农作物生长期的灌溉,每年在10月初到11月初作物收割后,还要进行一次秋后灌溉,是该灌区一年中灌水量最大的一次。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该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如图为该地区气候资料和地下水埋深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8﹣8题。
8.河套灌区土地盐碱化最严重的时段是( )
A.3﹣4月B.5﹣6月C.7﹣8月D.10﹣11月
【分析】土地盐碱化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①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地盐碱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②地貌因素,盆地、洼地等低洼地形有利于水、盐的汇集。③地质因素主要反映在土壤母质上。(2)人为因素:造成土地盐碱化的人为因素很多,如排水不畅、缺乏完善的排水系统、缺乏完善的灌溉技术、耕作技术不当以及长期引用咸水灌溉等。
【解答】解:3﹣4月、10﹣11月温度较低,蒸发量较小,土壤盐碱化不是最严重的时候,AD错误。
7﹣8月降水量相对较多,不是土壤盐碱化最严重的时候,C错误。
由图可知,5﹣6月份时当地气温较高,但降水量较少,5﹣6月正是播种的季节,灌溉用水量较多,但蒸发量较大,土壤盐碱化严重,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盐碱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位于湘江新区的岳麓高新区区位优越,科教资源雄厚。2017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将检验检测产业链作为长沙市重点打造的优势产业链之一,以岳麓高新区为核心,打造“中国中部检测之都”。当前,湘江新区已果聚检验检测产业链企业机构300余家,当中,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打造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检测业务系统,内容涉及种子质量检测、土尴环境检测、米质检测、农产品食品检测。完成下面小题。
9.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打造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检测业务系统,内容涉及种子质量检测、土壤环境检测、米质检测、农产品食品检测。检验检测与农业跨界合作可以( )
A.丰富种植结构,提高产出效益
B.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C.打造农业高科技,提高复种指数
D.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
【分析】检验检测与农业跨界合作的影响可以从生态环境、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粮食安全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打造了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检测业务系统,涉及种子质量检测,土壤环境检测,米质检测,农产品食品检测等,主要是使得农业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从而保证食品安全,D正确。
检测机构并没有丰富种植结构,A错误。
检验检测并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B错误。
复种指数提高与热量有关,检验检测与其关联性较小,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检验检测与农业跨界合作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入冬之前储存大白菜是北京市居民的传统过冬准备,但如今当地居民更多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随吃随买,冬储变成日鲜。甚至有商场规定,上架的大白菜单棵重量不得超过2.5kg。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北京市居民家中的大白菜由冬储变成日鲜,主要得益于( )
①种植技术进步
②物流运输发展
③土地价格提高
④冬季气候变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分析】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解答】解:温室种植等技术的发展,使冬季也能有大白菜供应,加上物流运输的发展,可以快速地满足老百姓对大白菜的购买需求,因此不用再特别存储,①②正确。
土地价格提高与变成日鲜大白菜无关,③错误。
气候变暖对大白菜的冬季供应影响不大,④错误。
故选:A。
【点评】解题关键是根据基础知识解决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区位因素,根据材料的各种数据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写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传统冷冻易导致荔枝细胞破损、品质劣变。某农科院研发出真空包装的超低温冻眠技术,让荔枝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冻眠荔枝”一年后解冻时,果壳依旧色泽鲜红,果肉晶莹剔透、饱满多汁。据此完成11﹣13题。
11.新鲜荔枝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氧化变色B.增强细胞活力
C.减少水分蒸发D.提高果肉品质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解答】解:荔枝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从而变色,真空包装能有效隔绝空气,防止荔枝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保持其色泽,A正确。
细胞活力取决于荔枝自身的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真空包装并不能直接增强细胞活力,B错误。
荔枝本身水分含量相对较高,且在短时间内(如几天),水分蒸发不是导致荔枝变质的主要因素,所以减少水分蒸发不是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C错误。
真空包装主要是减缓荔枝变质的速度,尽可能维持其原有品质,而不是提高果肉品质,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2.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引进“冻眠荔枝”技术的是( )
A.湖南B.新疆C.山东D.广东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
【解答】解:湖南的气候条件不太适合荔枝大规模种植,不是荔枝的主要产区。引进“冻眠荔枝”技术缺乏产业基础和需求,A错误。
新疆气候干旱,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大,不适合荔枝生长,没有引进该技术的必要,B错误。
山东气候较为寒冷,冬季气温低,也不是荔枝的适宜生长地,引进该技术意义不大,C错误。
广东是我国荔枝的重要产区之一,有大量的荔枝产出和销售需求。引进“冻眠荔枝”技术可以更好地保存荔枝,延长销售时间,具有产业基础和实际需求,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13.该地区推广“冻眠荔枝”技术后,可以实现荔枝( )
A.反季节生产B.延长生长期
C.即产即销D.周年销售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
【解答】解:反季节生产通常指利用温室等特殊设施在非自然生长季节生产农产品。“冻眠荔枝”技术主要是对当季荔枝进行保存,不属于反季节生产,A错误。
荔枝的生长期由其品种和生长环境决定,“冻眠荔枝”技术不能改变其生长规律从而延长生长期,B错误。
即产即销意味着在荔枝新鲜采摘时就立即销售,而“冻眠荔枝”技术是为了在非荔枝上市季节也能供应荔枝,不是即产即销,C错误。
通过“冻眠荔枝”技术,可以将当季的荔枝保存起来,在其他季节解冻销售,从而实现荔枝的周年销售,满足市场在不同时间的需求,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
青海省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是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复杂、经济相对落后和人民生活不富裕的地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监管薄弱区。青海省牧民针对脆弱的生态环境与泛滥的鼠兔灾害制定了多种措施,例如冬季放牧时,在草场去除致密草皮层,使用围栏封育,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据此完成14﹣14题。
14.冬季放牧时,在草场去除致密草皮层的主要目的是( )
A.杜绝病虫害发生B.增加土壤含水量
C.延长牧草生长期D.降低土壤盐碱度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冬季放牧时,去除草场致密草皮层,使水分容易渗入土壤,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同时也可为成熟种子落入地面萌发重生创造有利条件,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在草场去除致密草皮层,不会杜绝病虫害发生,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影响牧草生长期的主要因素在于热量,去除致密草皮层对牧草生长期影响较小,C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去除致密草皮层不会降低土地盐碱度,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在草场去除致密草皮层的主要目的,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济州岛(如图)是典型的火山岛,多涌泉。该岛柑橘种植历史悠久,是韩国唯一的柑橘产地,柑橘园数量南北差异较大。近年来,济州岛出现大量以柑橘为主题的观光体验农场,借助旅游业发展,济州岛柑橘园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济州岛成为韩国唯一柑橘产地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B.光照C.水源D.热量
【分析】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解答】解:根据课本内容可知,柑橘属于亚热带水果;图示济州岛在韩国南部,由于纬度偏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适合柑橘生长,所以其成为韩国唯一柑橘产地的主导因素是热量,D正确。
土壤、光照以及水源等均不是济州岛成为韩国唯一柑橘产地的主导因素,故AB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济州岛成为韩国唯一柑橘产地的主导因素的原因,属于基础题,读图解答问题。
近年来,多地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其中、私人订制”发展模式得到快速推广,在该模式下客户可花费一定金额“私人定制”一颗果树,平时由果农进行管理,客户通过网上平台观察果树生长情况,成熟时可亲自采摘,或由果农按客户需求邮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6.“私人定制”模式得以快速推广主要得益于( )
A.信息技术的发展B.苹果质量较好
C.果树种植面积大D.交通条件的完善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私人订制发展模式迅速推广,指的是客户花费一定金额,私人订制一棵果树,平时有果农进行管理,客户通过网上平台观察果树生长,成熟时即可亲自采摘,私人订制得以快速推广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故A正确。
苹果质量对私人订制得以快速推广影响较小,故B错误。
由材料“客户可花费一定金额‘私人定制’一颗果树”可知,私人订制的出现与果树种植面积关系较小,所以果树种植面积大并不是“私人定制”果树模式的实施主要原因,故C错误。
交通条件的完善有利于定制农业的发展,但不是发展定制农业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基础知识解决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区位因素,根据材料或图中的各种数据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开心果树为小乔木,耐旱、喜光、怕潮湿,尤喜干燥石灰质沙土。果树6年左右才开花结果,且产量不稳定。但其果仁富含维生素B、叶酸等营养元素,具有抗衰老、温肾暖脾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欢。在我国却没有大规模种植,仅新疆有少量栽培。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省份中,最适合种植开心果树的是( )
A.贵州B.山东C.甘肃D.广西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解答】解:依据材料可知,适宜开心果生长环境是气候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降水偏少,日照时间长,石灰质沙土,贵州、广西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不适合开心果生长,故AD错误。
山东省靠近东部沿海,夏季降水偏多。不适宜开心果的种植,B错误。
甘肃省的北部临近新疆,种植的气候条件与新疆差异小,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8.限制我国大规模种植开心果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市场B.交通C.政策D.资金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解答】解:依据材料可知,开心果果仁富含维生素,叶酸等营养元素,具有抗衰老等功能,深受消费者喜欢,市场潜力大,A错误。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西北地区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交通已经不再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B错误。
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当中并没有涉及到政策对农业的限制相关的叙述,C错误。
依据材料可知,开心果6年才能开花结果,而且产量不稳定,农业生产前期,农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限制我国大规模种植开心果主要的社会经济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如图为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示意图和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与未铺砂石的裸田比较,砂田作物品质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
A.年平均气温较高B.昼夜温差较大
C.土壤通气性较好D.太阳辐射较强
【分析】砂田作物品质较好的主要原因从气温、有机质积累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砂石的热容量比土壤小,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快,覆盖砂石可以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农作物有机质的积累,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砂田作物品质较好的主要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山东省滕州市是著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是国家农业部批准的马铃薯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市)。马铃薯喜光、喜温凉、喜水肥,但怕霜冻。传统种植先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如图为“种植马铃薯的传统方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地土豆种植措施对土豆生长的有利影响有( )
A.覆盖枯草,限制水分下渗量
B.堆高起垄,吸收优质地下水
C.覆盖枯草,减小昼夜温度差
D.堆高起垄,降低土壤温度
【分析】该地土豆种植措施对土豆生长的有利影响主要从土壤、下渗、蒸发、地表温度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覆盖枯草,利于雨水下渗,防止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水分充足,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堆高起垄,不利于地下水的吸收,B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覆盖枯草,减小昼夜温度差,保持地温稳定,C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堆高起垄,受光面积增大,提高土壤温度,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农业生产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再生稻是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在适宜的温、光、水等条件下使头季稻(需要在3月底前完成育秧)收割后,水稻上存活的休眠芽萌发为再生檠,进而抽穗、开花、结实、再收获一季水稻的种植模式。利用水稻再生特性是我国有效增加粮食产量的新技术途径。据此完成21﹣21题。
21.头季稻需要在3月底前完成育秧的主要原因是( )
A.延长再生稻生长周期
B.确保再生稻生长环境适宜
C.便于头季稻错峰上市
D.提升再生稻所产稻米品质
【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再生稻是指在头茬水稻收割后,利用未收割的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从气候角度考虑,适合种植再生稻的地区主要是那些阳光和热量不够种植两季稻,但是种植一季稻又多的地区;头季稻在3月底前完成插秧可以确保再生稻有适宜的温、光等条件,延长再生稻生长期,提高产量,B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再生稻生长周期与气候、温度、光照、水分等自然条件相关,头季稻需要在3月底前完成育秧无法延长再生稻生长周期,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头季稻错峰上市不是三月底前完成育秧的主要原因,C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再生稻所产稻米品质受遗传特性、生长周期等因素影响,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头季稻需要在3月底前完成育秧的主要原因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河南省济源市北部庙街村位于济源盆地,宋时,该村居民按“甲”、“米”等字的形状布局开沟,再盖瓦成渠,最后覆土种植,独创出“合瓦地”。在合瓦地上种植的大蒜,被誉为“济渎金蒜”,蒜皮紫红透明,品质优良,比当地其它蒜种成熟早,曾作为贡品进入皇宫。如图为“合瓦地”及该种植方式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修建合瓦地可以缓解当地( )
A.土壤沙化B.土壤酸化
C.土壤有机质减少D.土壤盐碱化
【分析】修建合瓦地的作用主要从土壤、布局、结构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村居民按“甲”“米”等字的形状布局开沟,再盖瓦成渠,最后覆土种植,独创出“合瓦地”。且该地土壤中水分过多,因此为了防止土地盐碱化,D正确。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沙化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壤问题,A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酸性土壤是南方地区的土壤问题,B错误。
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土壤有机质减少应采取休耕自然恢复、种植绿肥作物或者施用有机肥等,不是修建合瓦地可以缓解的,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了修建合瓦地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题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近年来,浙江省仙居县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创建地域专属品牌,构建收购、包装、定价、销售为一体的全链式管理体系,形成了以“供应链中心+线下实体店+线上直播间”为发展模式的农产品服务体系,有效破解山区农产品“难被人知晓、难卖好价格”困境。完成下面小题。
23.发展地域专属品牌的特色农业,有利于( )
A.提高产品竞争能力B.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C.快速开拓异地市场D.减少广告宣传投入
【分析】发展特色农业对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拓宽就业空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解答】解:发展地域专属品牌的特色农业,能够提高知名度,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市场,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故A正确。
发展特色农业,需要加大农业投入,农业生产成本会提高,故B错误。
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提高产品知名度,但快速开拓异地市场还需要加强宣传,故C错误。
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提高产品知名度,但快速开拓异地市场需要加强宣传,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特色农业发展的意义,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在熟记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获取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24.供应链中心的作用是( )
A.确保农产品高产稳产B.抬高商品销售价格
C.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D.保障商品品质稳定
【分析】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而且通过供应链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可持续性,随着农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需要持续加强和改进。
【解答】解:供应链中心主要涉及农产品的收购、包装、定价和销售等环节,但并不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环节,因此供应链不能确保农产品的高产稳产,故A错误。
供应链中心虽然参与了定价,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农产品品质的稳定,而不是为了抬高商品的销售价格,故B错误。
供应链中心在收购农产品的过程中,会考虑产品的市场价格和产品质量,但并不会刻意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故C错误。
供应链中心通过统一收购、包装、定价和销售,可以确保农产品能够在各个环节都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从而保障商品品质的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特色农业的发展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对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5.(2024春•福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肥城市地形多样,北部山区为泰山余脉,市域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年平均气温12.9℃,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59毫米,坡地昼夜温差大。肥城市中部山区褐土发育,土壤富含钙、镁、钾、磷等有益营养元素,当地盛产的肥城桃,古时为皇家贡品,果形端正、美观,果实肥大,果肉细嫩致密,口味甘甜,柔软多汁,可以吸食(见如图)。
(1)分析肥城种植肥城桃的优势自然条件。
(2)从地形角度,分析肥城市肥城桃种植区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不利条件。
(3)从社会经济因素的角度,说出促进肥城桃产业发展的措施。
【分析】(1)肥城种植肥城桃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方面分析。
(2)肥城市肥城桃种植区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不利条件主要从地势起伏、地貌类型、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方面分析。
(3)促进肥城桃产业发展的措施主要从品牌、基础设施、科技、产业链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1)根据材料信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年平均气温12.9℃,无霜期200天左右”可知,本地区种植桃树,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有利于桃树生长;同时坡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累积;“肥城市中部山区褐土发育,土壤富含钙、镁、钾、磷等有益营养元素”,土壤肥沃;年平均降水量659毫米,降水量较多,水源充足;北部山区为泰山余脉,阻挡冬季风深入,温度较高。
(2)根据材料可知,“山东省肥城市地形多样,北部山区为泰山余脉,市域内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地形多样,地势起伏较大,同时降水集中,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同时,山东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肥城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容易引发涝灾,不利于桃树生长。
(3)根据所学知识,促进肥城桃产业发展的措施包括:树立品牌效应,扩大知名度,有利于产品销售,增加销售收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扩大肥城桃的销售范围;加大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确保肥城桃品质,扩大市场,增加销量;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销售收入。
故答案为:
(1)肥城地处山东省,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肥城桃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累积;无霜期较长,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其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多,土壤肥沃;降水适宜,水源充足;北部为山区,阻挡冬季风深入,冬季温度较高。
(2)地形多样,地势起伏较大,降水集中,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壤养分流失;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容易引发涝灾,不利于桃树生长。
(3)树立品牌效应,扩大知名度;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扩大肥城桃的销售范围;加大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确保肥城桃品质;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点评】本大题以肥城桃生长及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
26.(2024•思明区校级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四川提出“旱改水”综合整治试点,四川省隆昌市光华村一半耕地都在缓坡丘陵上。2021年,该地区推行“旱改水”(旱地改为水田,旱地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或者果树)探索对田、水、路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田集中、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路相连”,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和农田抗灾能力,同时通过流转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将该地区打造为“鱼米之乡”,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说明光华村“旱改水”的原因,并简述该地区“田、水、路”综合治理对区域粮食安全的意义。
【分析】光华村“旱改水”的原因主要从气候、产量、技术、收益等方面分析;该地区“田、水、路”综合治理对区域粮食安全的意义主要从耕地面积、机械化、灌溉、交通等方面分析。
【解答】解: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光华村位于四川省隆昌市,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较大,水源较为充足;旱改水可以改善坡旱地、梯田的保水保肥能力,提高其水土保持能力;水稻相对于旱地作物更加适应该地气候生长,粮食产量更高;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林果业,投入成本较小,技术要求较低;发现多种经营可以增加经济收益。意义: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对田、水、路进行综合治理,实现了“田集中、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路相连”,“田集中”体现在通过土地平整工程,从而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有利于小型农耕机械耕作;“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可以完善本地区水利设施,促进地势较高地区提水,增加水源,同时有利于排水,从而提高土地耕地质量,建设旱涝保收的农业生产地区;“路相通”可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业生产、田间运输等交通问题。
故答案为:
原因:该地区地处南方,降水量大,水源充足;改善坡旱地、梯田的保水保肥能力;水稻相对于旱地作物可提高粮食产量;相对于种植水果技术要求低、前期投入小;可以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益。
意义:“田集中”,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易于耕作便于今后小型农耕机械耕作;“渠相通、涝能排、旱能灌”改造区域地势较高提水源灌溉排水,提高耕地质量,建设旱涝保收的农业生产基地;“路相通”解决农业生产、田间运输等交通问题。
【点评】本题以四川旱改水农业发展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发展措施、粮食安全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27.(2024春•泉州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喜湿怕涝。1867年英国人将中国茶树引种至斯里兰卡之后,茶产业逐渐成为其出口经济的支柱产业。斯里兰卡茶的种植管理、茶叶加工以及销售皆与中国有很大不同。茶园采用等高密集种植方法,每个小块茶地中都有高层树木。每四年进行一次重度修剪,将每一株茶树修剪至地面以上三、四十厘米。修剪下来的枝叶先覆盖于被砍的树桩上,待新芽萌发后,粗大的枝条移出园外,其余则留在茶园内覆盖地面。斯里兰卡茶叶全年可以采摘,农户们将鲜叶交给茶叶加工厂,加工后在科伦坡茶叶市场拍卖出口。拍卖所得采用分成制,68%归农户,32%归加工厂。如图示意斯里兰卡茶叶主产区分布及茶园景观。
(1)分析斯里兰卡主产区气温条件对茶叶生产的有利影响。
(2)说明高层树木对茶树生长的有利影响。
(3)说明斯里兰卡茶园每四年进行一次重度修剪的作用。
(4)说明拍卖市场的设立给农户带来的好处。
【分析】(1)斯里兰卡主产区气温条件对茶叶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从气温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角度分析。
(2)高层树木对茶树生长的有利影响可以从光照、热量、土壤、病虫害等角度分析。
(3)斯里兰卡茶园每四年进行一次重度修剪的作用可以从提高农作物品质、提高有机质、便于采摘等角度分析。
(4)拍卖市场的设立给农户带来的好处可以从增加收入、降低成本、获得最新市场信息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1)从材料可知,茶树喜光怕晒、喜温怕寒。结合图中纬度位置和茶叶分布图可知,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地处热带(6°N﹣10°N)山区(图中河流的上游),全年温度较高,比较温暖,不存在冻害威胁,适于茶树生长;正是全年合适的温度条件,茶树常年可萌发新芽,可以增加采摘次数和茶叶产量;纬度低,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带来了昼夜温差较大,增加了茶叶有益成分的积累,茶叶品质高。
(2)从上题和材料可知,茶叶喜光怕晒,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地区因为纬度低光照强,有高层树木可为茶树遮阴,减少日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此外高层树木会孕育强大的根系,有利于山区丘陵区域的水土保持,增加土壤中水分,涵养了水源,提高了土壤的发育程度;高层树木,多层次的种植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完善的生态系统可以减少病虫害。
(3)从材料可知,茶树每四年进行一次重度修剪,温暖多雨的气候淋溶作用强,再全年进行茶叶采摘,说明长期高强度种植易使茶园土地肥力下降,定期重度修剪是可以对地力恢复做出重要作用的。将每一株茶树修剪至地面以上三、四十厘米,降低茶树树冠高度,便于茶叶采摘。茶叶主要取自嫩芽,茶树重度修剪后,利于促进新枝生长,提高茶叶品质。修剪下来的枝叶先覆盖于被砍的树桩上,待新芽萌发后,粗大的枝条移出园外,其余则留在茶园内覆盖地面,重度裁剪可产生大量枝叶,枝叶覆盖地表抑制杂草生长,枝叶分解后补充土壤有机质。
(4)从材料可知,农户加工后的茶叶在科伦坡茶叶市场拍卖出口,拍卖所得采用分成制,68%归农户,32%归加工厂,所以首先通过拍卖市场,解决了小农户的产品销售问题,保障了销售渠道的畅通;其次,直接进行拍卖,会相应减少销售环节,缩短了与国际市场的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有利于提高提高茶叶收入和利润;拍卖市场的信息更新,有利于农户及时获得市场行情信息的反馈,改进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
故答案为:
(1)地处热带山区,全年温暖,无冻害威胁,适于茶树生长;茶树终年可萌发新芽,采摘次数多,茶叶产量大;纬度低,(太阳高度日变化大)昼夜温差较大,茶叶品质高。
(2)纬度低,光照强,高层树木可为茶树遮阴,减少日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高层树木根系较发达,利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增加生物的多样性(完善生态系统),减少病虫害。
(3)(温暖多雨的气候与长期高强度种植易使茶园土地肥力下降)定期重度修剪利于地力恢复;降低茶树树冠高度,便于茶叶采摘;促进新枝生长,提高茶叶品质;重度裁剪可产生大量枝叶,枝叶覆盖地表抑制杂草生长,枝叶分解后补充土壤有机质。
(4)通过拍卖市场,解决了小农户的产品销售问题;减少销售环节,缩短了与国际市场的距离,降低了交易成本,获得合理价位,提高利润;有利于农户及时获得市场行情信息,改进生产。
【点评】本题以斯里兰卡茶叶生产为背景,考查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人类对自然地理因素的改造和农业的发展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28.(2024春•永春县校级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树根系发达,喜肥沃土壤,生长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和强光照不利于其生长。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内陆多熔岩高原,农业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盛产的咖啡种类多、品质好。西达摩是埃塞俄比亚南部著名的精品咖啡产区。中国是埃塞俄比亚咖啡豆最大的进口国。2018年9月双方就进口农产品、投资设厂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同时开启了埃塞俄比亚的“机遇之门”。如图示意埃塞俄比亚及周边地区。
(1)分析埃塞俄比亚利于多种高品质咖啡树种植的地形条件。
(2)说明中埃合作对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的有利影响。
(3)从埃塞俄比亚角度,简述埃塞俄比亚农产品出口中国的意义。
【分析】(1)埃塞俄比亚利于多种高品质咖啡树种植的地形条件可以从相对高度、气候差异、昼夜温差、土壤、排水等角度分析。
(2)中埃合作对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的有利影响可以从种植面积、深加工、经营多元化、知名度等角度分析。
(3)埃塞俄比亚农产品出口中国的意义可以从农业安全、农民收入、财政收入、产业发展等角度分析。
【解答】解:(1)将图文材料(等高线所反映的地形信息、咖啡树的生长习性)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可知,埃塞俄比亚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排水条件良好,可避免土壤过湿对根系的不利影响;埃塞俄比亚地区海拔较高,纬度位置较低,温度条件适宜,受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小,气候温凉,生长周期较长,养分积累多;埃塞俄比亚地区相对高差大,纬度位置较低,光照条件充足,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气候垂直分异明显,适宜多种咖啡树生长;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也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利于高品质咖啡树生长;材料提及多熔岩高原,多火山活动,火山灰使土壤肥沃,适合咖啡的生长。
(2)中埃合作,中国有较为发达的工业加工技术,同时也有广阔的市场,埃塞俄比亚有良好的原料及廉价的劳动力,双边合作,可促进产业融合,加强对优质咖啡树种植的科研投入,有利于增大种植面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设备加工技术,促进咖啡豆的深加工;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咖啡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借助中国市场,提升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知名度,树立品牌,利于扩大出口规模。
(3)埃塞俄比亚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材料提及双方就进口农产品、投资设厂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农产品出口中国,借助中国广大的市场,可拓展该国农产品出口市场,有利于保障农业安全;增大农产品出口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财政增收;投资设厂,完善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就业。
故答案为:
(1)以山地高原为主,相对高差大,气候垂直分异明显,适宜多种咖啡树生长;海拔较高,气候温凉,生长周期较长,养分积累多;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多熔岩高原,火山灰广布,土壤肥沃;以山地高原为主,利于排水。
(2)加强咖啡树种植的科研投入,增大种植面积;促进咖啡豆的深加工;拓展咖啡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提升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知名度(品牌),扩大出口规模。
(3)拓展农产品出口市场,保障农业安全;增大出口量,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点评】本题以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地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0/29 21:38:21;用户:组卷89;邮箱:zyb089@xyh.cm;学号:42173901
项目
指标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主销区与主产区的差值
产出高效
﹣0.0082
﹣0.0011
﹣0.0025
产业升级
0.0510
0.0764
0.0779
科学经营
0.0073
0.0073
0.0067
绿色生产
﹣0.0060
﹣0.0080
﹣0.0068
成果共享
0.0190
0.0202
0.0196
备注:成果共享指成果惠及农民,促进农民增收等。
项目
指标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主销区与主产区的差值
产出高效
﹣0.0082
﹣0.0011
﹣0.0025
产业升级
0.0510
0.0764
0.0779
科学经营
0.0073
0.0073
0.0067
绿色生产
﹣0.0060
﹣0.0080
﹣0.0068
成果共享
0.0190
0.0202
0.0196
备注:成果共享指成果惠及农民,促进农民增收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 压轴训练 地球与地图(Word版附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图示区域地形的判断正确的是,图中河段水流较急的地点是,适合科考队员进驻夏季站的时间是,泰山站在昆仑站的,图中过境省道选线的主要理由是,图中虚线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 压轴训练 地质与地貌(Word版附解析),共39页。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解密 压轴训练 工业(Word版附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棠阴夏布品质高,主要得益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