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第1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第2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游戏作为一种现代文化载体,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游戏类型的多元、题材的多样与时空的无限性正为满足最广泛的用户需求提供契机,也为人类历史、文化与社会互动的记录与延伸创造着重要窗口。《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在于高质量内容的打造,更在于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巧妙运用多主体、多平台、多维度的传播策略,实现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度认同。
    《黑神话:悟空》借助数字技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全球玩家熟悉的游戏语言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这种融合不仅表现在剧情和角色塑造上,还体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形式、神话元素的还原与再创造上。该游戏的叙事和角色设计都吸收了大量中国文化,如正义、勇气、智慧与坚持等元素。当然,该游戏对中国文化的吸收远不止这些,还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道德伦理等方面。
    文化的再现与创新相辅相成。游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设计游戏的画面美术风格,利用空间计算技术,扫描真实的寺庙、佛像、森林、岩石等,制作既具有浓厚东方色彩、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逼真物体、建筑和景观图形,实现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在数字层面的实时交互。
    游戏避免机械搬运中国文化,而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创新性地演绎名著《西游记》,使其在游戏交互中获得新的解读,焕发出新的活力。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黑神话:悟空》的文化定位核心在于通过互动叙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游戏巧妙地将中国神话、历史文化与现代游戏技术相融合,创造出一个既具有强烈文化特征、又符合当代游戏玩家审美期待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故事一切围绕既定戏剧性时刻服务的叙事模式,互动叙事中为重大的戏剧性发展做出铺垫的不是互动叙事创作者,而是玩家本身;玩家在交互过程中逐步建立的戏剧性上下文自然而然地塑造了这些关键性的发展。
    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现实生活里,就在游戏设计的每一处巧思里。《黑神话:悟空》精准的文化定位使其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欢迎,在海外也引发了中国文化热潮。该游戏通过文化表达与全球传播,展示出中国文化的自信与竞争力。游戏开发团队以高度自觉的文化自信,打破以往文化输出的单一模式,采用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的互动传播,将中国文化推向全球市场。
    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款游戏不仅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在于借助现代技术与互动叙事手段,探索让游戏“上手”“上心”的传播路径。通过文化互动产生的魅力,这款游戏“吸粉”无数,成功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为数字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式。
    (摘编自王强春《《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材料二:
    从古典名著中走出的孙悟空,伴随游戏产业的发展。挣脱纸面和屏幕的束缚,纵横信息空间。詹金斯的“跨媒介叙事”概念指出:“一个跨媒体故事横跨多种媒体平台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其理想形式是每一种媒体出色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不同媒体平台采用不同形式讲述的同一个故事,具有各自特点,内容之间又互相联系。游戏作为一种综合艺术,与各类跨媒介文本之间存在丰富的“超文本性”,耐人寻味。
    《黑神话:悟空》绝非对原著故事的简单还原。而是有着丰富的创新。首先,其故事只是借用西游背景和人物设定,情节则全然原创,又处处紧扣原著中的线索。故事起始时间设定在悟空西天取经归来已然成佛时。他“辞了佛位、欢喜回乡”,本无他心;却“有人看不得”,再次派出漫天神佛镇压,将悟空打成了一块黑色的石头。游戏的主角即是在此之后懵懵懂懂踏上“猴生”征途,探求自己的天命。全新的故事意味着玩家完全无法预知故事结局,也因此充满对游戏叙事的期待,更是有着书写以自己为主角的传奇的憧憬与激情。其次。游戏中每个小妖、头目和妖王都有自己的绣像、判词和志怪笔记风格的小传故事。将不同妖怪的故事综合在一起,便能拼凑出游戏推图时无法从妖怪口中得到的背景信息,能让玩家更理解每个妖怪的行为逻辑和“妖生”选择。这些文本加起来有十多万字,俨然又是一本小说。游戏创作团队通过数字科技,实地扫描复制了国内数十处古建和大量文物的高清全景影像,并在游戏中忠实地数字还原,更是让游戏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表现远远超出以往任何影视剧中的西游故事场景,创造出现实与虚构、历史与幻想融合的灵境。
    (摘编自曹书乐、刘宣伯《从《西游记〉到〈黑神话:悟空》:孙悟空的游戏形象变迁与跨媒介叙事》)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游戏类型的多元化、题材的多样化与时空的无限性,满足了最广泛的用户需求,因此游戏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
    B.高质量内容的打造和在全球化背景下,运用多主体、多平台、多维度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实现文化的传播与认同,是《黑神话:悟空》取得成功的因素。
    C.借助数字技术,《黑神话:悟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全球玩家熟悉的游戏语言,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比如,该游戏的叙事和角色设计蕴含着大量的中国文化。
    D.《黑神话:悟空》的文化定位核心在于通过互动叙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互动叙事中为重大的戏剧性发展做出铺垫的是玩家,而非互动叙事创作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神话:悟空》精准的文化定位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它通过文化表达与全球传播,展示出中国文化的自信与竞争力。
    B.孙悟空的故事被多种媒体平台讲述出来,每一个文本都对这一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各有特点,内容之间又互相关联。
    C.《黑神话:悟空》中的故事只是借用西游背景和人物设定,情节全然原创。与原著毫无关联的故事意味着玩家完全无法预知故事结局,也因此对游戏叙事充满期待。
    D.《黑神话:悟空》创作团队通过数字科技,扫描复制真实的古建和文物,并进行数字还原,使得游戏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表现远超以往影视剧中的西游故事场景。
    3.下列不符合材料一所说的“文化的再现与创新”的一项是( )
    A.《黑神话:悟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设计游戏的画面美术风格,利用空间计算技术扫描真实的景观,实现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在数字层面的实时交互。
    B.利用VR技术可以重现古代过年的场景,让年轻人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到古代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乐趣。
    C.《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优质国风文化节目,引得年轻人“疯狂盖章”,解锁了传统文化IP的“流量密码”。
    D.基于端云协同的架构,某手机生产商重新构建了以AI为中心的原生智能系统,从内核到系统应用实现全面智能化。
    4.《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为数字时代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哪些新思路?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请分析两则材料侧重点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割裂的故乡(节选)
    龙章辉
    我终于如父辈所愿走出了故乡。
    一九八七年秋天,我参加县里的招工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一家新办的国有企业录用。在城乡差别仍然十分巨大的八十年代,这样一份工作是令人羡慕的。用父亲的话来说,我是“拱出田坎脚,吃上国家粮了”。父亲很兴奋,几乎与我说了一夜,说他如何在苦水里泡大,现在好了,我不再过他的苦日子了。父亲说得我哈欠连天又说得我热血澎湃。
    我很少跟人谈起故乡。我觉得故乡除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外,实在也没有什么奇异之处。何况我已经从故乡走出,蜕变成一个城里人了。我的内心是骄傲的。城里人就要有城里人的气派、城里人的样子!
    某日,我骑自行车上街,经过老街口一家自行车修理店时,忽然想起轮胎很久没充气了,便停下来,找店老板借打气筒充气。完事后我将打气筒放归原处。就在我转身离开的刹那,打气筒由于没放稳,“嘡”地一声倒在了地上。清脆的响声惊扰了店内众人,他们停下手中的活计,朝我这边张望。店老板似有愠怒,嘴里嘟囔了一句:“乡巴佬儿!”言语很轻,传到我耳里却不亚于一声霹雳。我被惊蒙了!下意识地朝身后看了看,确认店老板不是在贬斥他人之后,慌忙将倒地的打气筒扶起,然后蹬着车仓皇离去。
    一句“乡巴佬儿”,充满鄙视和轻蔑。于我而言,①这句轻蔑之语犹如暗夜里的一道闪电,瞬间便让我企图隐藏起来的乡土出身原形毕露,并明明白白地向我指认出一个事实;这些年来,我的父辈对我所做的一切改造都是不成功的,与故乡的切割也是无效的,到头来,②故乡仍然以它强大的乡土笔法,深刻地标记了我。我的相貌衣着、言谈举止,无一不在透露着身后那个山环水绕、鸡飞鸭叫的村庄。我十分疑惑,父辈们明明已经为我隔开了那些土里土气的名字和泥腥味儿十足的农事,故乡的节气、阳光和雨水又是如何潜入到我生命中来的?让我虽然置身城市,骨子里却仍在扬花、吐穗……
    这个事实让我惊慌、焦虑和不安。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不管怎样,我必须改造自己!因为我已经具有了城市身份,是城里人了。城里人就要有城里人的气派、城里人的样子!
    我毫不犹豫地开始对自己身上的乡土元素进行清理。我对着镜子,一遍一遍地审视着自己的躯体,目光在每一块骨骼和每一寸肌肤上流连,③我要发现衍生其间的每一株草木、静卧其中的每一声鸡鸣犬吠……然后狠心地将其根除与驱逐。犹豫、迟疑、彻骨的疼痛、撕心裂肺的喊叫、长久的麻木……内心里种种必然的感觉,一遍一遍地碾轧着我战栗不已的躯体。但我不管不顾,因为我已经没有退路了。我细心观察与模仿着城里人的衣着、谈吐和行为举止,我要用浓厚的城市气息,来掩藏起那条时不时地会暴露出来的小尾巴,彻底荡涤尽身上残留的故乡味道。
    之前与故乡的割裂,是在我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发生的,我是被动的、无法选择的;而现在,我对自己的改造则是主动的,是那场割裂的延续。④我的主动,使自己成了父辈们一个不折不扣的帮凶。
    我的县城生活基本上由两点一线构成——从沿河路到工业街,又从工业街到沿河路……早晨八点,那间宁静的办公室的门被准时推开。勤勉与谨慎,使我倾注于眼前的一叠文件资料;一张来访者的菜青色的脸,又使我感觉到责任。而在白昼尽头,在沿河路一栋简朴的楼房里,精神的太阳夜夜从一张洁白的稿纸上升起……
    不知何故,在县城,我一直找不准生活的感觉。我对照城里人的气派和样子,一遍一遍地修改着自己。每每觉得改满意了,转眼一看又不像了,好像被谁又改回去了似的。我越改越没信心,活得越来越不像个城里人;而在故乡时,我不事稼穑,又不像个农民。我对自己的状态越来越不满意。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追求的正确性。在深度寂寞和苦闷中,我放浪形骸了若干年,然后寄情于写作,渴望在文字里找到一个别样的精神家园。
    无独有偶,我们家进城后,面对痴求半生终于得来的“新生活”,父亲也表现出太多的无所适从。虽已离开故乡,似乎总有一双无形的手在将他拽回过往。他的责任田、自留山和自留地,没有哪一样肯轻易放过他。这种被撕裂般的感觉,常常让他彻夜难眠。他试图改造自己融入新生活。在对县城各类从业人员进行过一段观察分析后,他觉得自己成为一个小商贩是可能的。他备下箩筐和纤维袋子,每天去车站挤中巴,赶赴四乡八里的集市,收购辣椒之类的农副产品,再挑到县城来卖。他甚至还打造了一辆板车,预备货多时拖着车沿街叫卖。当他的辣椒担子在农贸市场挤不到摊位、在街边又被城管驱赶得东躲西藏的时候;当他在城里人精明的讨价还价中,总是将货物低价甚至亏本卖出的时候,他开始怀疑自己了。他望着家里一大摊快要沤烂的辣椒发呆。他终于罢担撂挑,不再言商。置身城镇,山风山雨里滚爬了几十年的他深深地迷茫了。他的人生经验从此归零,巨大的落差使他在五十多岁的壮年就过早地显现出黄昏暮色。
    后来父亲好像有所彻悟。他在晚年一心向佛,每日必在房中打坐,沧桑的脸庞一派清明,几无烟火之气。他不再眉飞色舞地跟我谈论走出故乡的话题。虽然他历尽辛苦,终于在县城置地造屋。华堂落成之日,他满脸喜气地领受着四方亲友的恭贺,得意与庆幸滋于言表。然而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突然义无反顾地辗转于故乡的山山岭岭间,焦急地寻觅百年后的安身处所。显然,山外的世界并没有给予他暖衾般的归属感。如今,父亲已安然躺在故乡一处向阳的山岭上。墓地四周蓊郁着大片油杉。山风过境,掠起阵阵林涛,如潮如鼓,拍地惊天。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将“乡巴佬儿”这句话比作“暗夜里的一道闪电”,戳破了“我”企图隐藏的乡土出身,刺痛了“我”的同时也让“我”内心惊慌不已。
    B.句子②中的“乡土笔法”和“标记”两个词语充满创意,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故乡在“我”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C.句子③写“我”的骨骼和肌肤上衍生着故乡的草木,静卧着故乡的鸡鸣犬吠,既形象又陌生化的表达充满感染力和冲击力。
    D.句子4中,“我”主动对自己进行改造,试图清除身上的故乡元素,变得与父辈们一样;“帮凶”一词表现出“我”对自己和父辈们的谴责及鄙视。
    7.关于文中自行车修理店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使用了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手法,写出了在自行车修理店发生的事情给“我”带来的极大震撼和冲击。
    B.店老板只是嘴里嘟囔了一句,然而传到“我”耳里却不亚于一声霹雳,可见“我”过于敏感,小题大做了。
    C.“我”本以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气派的城里人了,然而,自行车修理店老板的一句嘲讽却将“我”瞬间打回原形。
    D.本段既承接上文“我”蜕变成城里人的骄傲心态的描写,又开启下文“我”决心对身上的乡土元素进行改造,也为后文写改造之后的失落苦闷张本。
    8.文章为何花费大量篇幅描写父亲的境遇?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9.文中“我”与故乡经历了几次割裂?结果如何?文章标题“被割裂的故乡”有何深意?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舜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父瞽叟颁,母嚚①,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②,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责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③。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缔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瞽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挥而下,去,得不死。后警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舜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
    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④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右应⑤。有庳之人采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很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悉热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
    (节选自《孟子·万章上》)
    【注】①嚚(yin),愚蠢而顽固。②妫(gui rui4),地名。③苦窳(yu),粗糙质劣。④殛(ji),杀死。⑤有庳(bi),地名,相传舜封其弟象于此。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象不得有为A于其国B天子C使吏治D其国E而纳其贡税焉F故谓之放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捕鱼,名词作动词,与《赤壁赋》“渔樵于江渚之上”中“渔”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B.怿,愉悦,高兴,与《诗经·邶风·静女》“说怿女美”中“怿”的意义相同。
    C.谨,恭敬,与《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中“谨”的意义相同,用法也相同。
    D.暴,残害,形容词作动词,与《孔雀东南飞》“性行暴如雷”中“暴”的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舜的父亲瞽叟是位盲人,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了一个妻子生下了象,象桀骜不驯,其母愚顽,他们都想杀掉舜,然而舜对待他们却很恭敬。
    B.舜三十岁时,尧帝问有没有可用的人,四岳都推荐舜,于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舜来观察他内在的德行,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外在的为人。
    C.舜曾经两次被谋害,一次是瞽叟让舜修补谷仓,他在下面放火;一次是瞽叟让舜凿井,他和象在上面填土。两次舜都逃脱了,而且舜对待他们更加恭谨。
    D.万章问孟子,舜把共工等罪人或流放或诛杀了,天下归服,但把最不仁的弟弟象分封到了有庳国,万章表示不能理解,对此孟子并未给出明确答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舜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
    (2)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14.万章对历史上“舜放象”一事表示不解,孟子是怎样回答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渤海①王子归本国
    温庭筠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②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注】①渤海,唐朝属国,与唐交往密切,双方贸易往来频繁。渤海国锐意学习唐朝文化,渤海王孙贵族纷至中原学习。②九门,指宫禁,此处代指唐朝的都城长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一首送别诗,标题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明确了送别对象的身份和目的地。
    B.渤海国虽与内地的地理特征不同,但在文化上与中原同属一家,双方情谊深厚。
    C.颔联写渤海王子载誉而归,照应标题,而他美妙的诗句都留在中原,为人传诵。
    D.尾联写诗人追忆自己在长安时的美好生活,回首遥望却已天遥地远,各在一方。
    16.本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丰富的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写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动,其中体现了苏轼辩证思想的两句是“ , ”。
    (2)《屈原列传》(节选)中,体现司马迁认为屈原没有被尘世的污垢所辱,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洁品德的两句是“ , ”。
    (3)中国古代诗词文赋中常常有借月抒怀的句子,以“月”寄托人的情思,比如“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地核、地幔和地壳,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人类的活动和科学探索一直局限在地壳表层。( A ),钻探难度会因岩石硬度、温度和压力的增加而加大,因此人类从来没有成功打穿过莫霍面。“国际大洋发现计划”发起国际大洋钻探的目标就是想打穿莫霍面。莫霍面位于距离海底6千米左右的深度,( B),实际上却很遥远。深海环境恶劣,实施作业难度大、成本极高,需要很好的保障系统,所以人类“钻穿莫霍面”的梦想虽已有近60年,但实际上只钻透了不到1/3的深度。要想实现这个梦想,不能仅仅依赖老的思想和工艺,科考船一定要甲 ,在这种形势下,由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超深水大洋科考钻探船“梦想”号 乙 “梦想”号长179.8米,宽32.8米,排水量4.26万吨,续航力1.5万海里,自持力120天,载员180人,全球海域无限航区,可在6级海况下正常作业,16级超强台风下安全活下去,①满足全球主要海域桥梁通行及码头停靠②该船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③攻克了世界级多项技术难题,④以“小吨位”实现“多功能”,⑤创新集成大洋科学钻探等多种功能。
    “梦想”号钻采系统在国际上也遥遥领先,最大钻深可达1.1万米,有望助力全球科学家实现“打穿地壳、进入地球深部”的科学梦想。根据计划,“梦想”号将在未来两年内完成大洋钻探首钻。
    18.下列选项中的引号与文中“钻穿莫霍面”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B.陶渊明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C.像你这样游手好闲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的好。
    D.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文中的加点词“活下去”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以“天空”为对象,写一个句子。
    要求:使用拟人手法,语意完整,表达流畅。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意思是当事情无法顺利进行时,要回到自己身上找原因。但现在有人认为,事情不顺时不要过度自责,避免陷入自我内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高三上综合测试(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广东省汕尾市高三上综合测试(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1页。

    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尾市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普通高中毕业班高三下学期3月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