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七章 认识大洲第三节 美洲优秀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七章 认识大洲第三节 美洲优秀课后测评,文件包含73美洲知识挖空+新情境+重难分层练解析版docx、73美洲知识挖空+新情境+重难分层练试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使用导航
知识挖空练:要点全梳理,课前预习
新情境命题练:T1-11(建议用时:10-15分钟)当堂测试使用
重难探究专练:T1-17(建议用时:15-20分钟)课下练习使用(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删减)
知识挖空练
►知识点一:位置与范围
结合教材“图 7-39 美洲的国家和地区”,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1)北美洲的半球位置:北美洲全部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2)北美洲的纬度位置:纬度范围大致从7°N到83°N,涵盖了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3)北美洲的海陆位置:它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北冰洋,西北隔白令海峡与亚洲相望,南以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界。
2.南美洲的地理位置
(1)南美洲的半球位置:南美洲完全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2)南美洲的纬度位置:位于10°N以南,赤道穿过其北部,涵盖了热带、南温带。
(3)南美洲的海陆位置:它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以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为界,南隔德雷克海峡同南极洲相望。
3.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国际日界线也从中穿过。
►知识点二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
结合教材“图 7-45 北美洲地形分布和”图 7-51 南美洲地形分布,“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2)世界第一大岛——格陵兰岛约 85% 的土地覆盖着巨厚的冰层,是除南极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由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组成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称。
2.南美洲的地形特征
(1)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2)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大陆,全长近 9 000 千米,为世界最长的山脉。
3.北美洲的气候形特征
(1)北美洲和亚洲一样,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但是,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小。
(2)由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仅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从北冰洋南下的寒冷气流和从墨西哥湾北上的暖湿气流在北美大陆中部畅行无阻。即使是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的墨西哥湾沿岸,冬季也会出现低温天气。
4.南美洲的气候特征
(1)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2)除高山地区外,南美洲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 0℃以上,冬季比较温暖;而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一般不超过 28℃,夏季没有酷暑。南美洲降水充沛,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知识点三 各具特色的人文环境
结合教材“图 7-62 南美洲主要矿产和农作物分布”,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美洲的人文特色
(1)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历史上,它们都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两国通行英语。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讲法语,主要分布在魁北克地区。。
(2)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历史上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目前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由于这两种语言都属于拉丁语族,所以人们通常将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3)南美洲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4)美洲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
(5)北美洲主要包括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古巴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众多国家。其中,加拿大地广人稀,矿产资源丰富,制造业水平高;美国工农业都非常发达,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墨西哥依托墨西哥湾丰富的石油资源,形成了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6)南美洲有巴西、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智利等1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巴西是南美洲工农业较发达的国家。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南美洲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多有起伏。农矿产品仍然是其主要出口商品,能源矿产以石油为主,金属矿产以铁、铜、铝土为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优势突出,大量出口咖啡、可可、香蕉、蔗糖等。
新情境命题练
一、选择题
(新情境·时政热点)(2024·山西太原·模拟预测)近年来,古巴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旅游部部长加西亚在2024年古巴旅游节闭幕式上宣布,持有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无须签证即可入境古巴,同时宣布中国为2025年古巴旅游节的主宾国。下图为古巴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古巴的半球位置是(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2.古巴首都哈瓦那的气候类型是( )
A.B.
C. D.
3.古巴的特色饮品吸引着中国游客,推测该国盛产( )
A.大豆、甜菜B.橄榄、葡萄C.甘蔗、咖啡D.花生、苹果
【答案】1.C 2.A 3.C
【解析】1.古巴位于20°N至北回归线之间,在赤道以北,因此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西半球的范围是东经160°以东,西经20°以西。古巴大致位于75°W-85°W之间,属于西半球。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由图可知,哈瓦那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选项A为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A正确;B为全年高温,有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B错误;C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地中海气候,C错误;D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温带季风气候,D错误。故选A。
3.甜菜主要在温带气候下种植,用于制糖。古巴地处热带,不适宜种植甜菜,A错误;橄榄和葡萄适宜在地中海气候区种植,古巴的气候与地中海气候差异显著,B错误;甘蔗是古巴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用于制糖。咖啡在古巴也有很长的种植历史,古巴咖啡在国际上享有盛誉,C正确;苹果是温带水果,不适合在古巴的热带气候下种植,D错误。故选C。
(新情境·探究学习)(24-25七年级上·湖南娄底)某科考队在考察南美洲南部气候和植被情况时,发现甲、乙两地降水不同。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岛有很多树木的树冠奇特,像是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当地称作“醉汉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山脉为( )
A.落基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安第斯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
5.与乙地相比,甲地的降水特点及成因是( )
A.降水多,位于内陆B.降水少,位于沿海
C.降水少,位于背风坡D.降水多,位于迎风坡
6.读图分析造成火地岛“醉汉树”独特冠型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为B.气温C.风向D.降水量
【答案】4.C 5.D 6.C
【解析】4.读图结合材料可知,该山脉是南美洲南部的山脉,安第斯山纵贯南美洲西部,在南美洲南端也有分布,所以图中山脉为安第斯山,C正确。落基山脉位于北美洲,A错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B错误。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D错误。故选C。
5.读图可知,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甲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乙位于背风坡降水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从图中看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从图中可知这里盛行西北风,由于海域面积广大,缺乏地形阻挡,风力强劲,使树冠朝向东南方,故造成“醉汉树”独特冠型的原因是风向,C正确;气温、人为和降水量均不是导致“醉汉树”独特冠型的原因,ABD错误,故选C。
(新情境·探究学习)(23-24七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南美洲栗鼠(龙猫)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毛皮,喜高海拔(3000米以上)干燥凉爽的环境,多居住在树洞或岩缝里。化石证据表明,南美洲栗鼠没有迁移到别的大陆。下图示意南美洲主要地形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根据南美洲栗鼠的生活习性,推测其主要分布在( )
A.拉普拉塔平原B.亚马孙平原C.安第斯山脉D.巴西高原
8.化石显示南美洲栗鼠没有迁移到其他大洲,可能是因为该大洲( )
①生存环境适宜②平原广大,栖息地广③食物来源充足④无任何天敌出现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答案】7.C 8.B
【解析】7.读材料可知,南美洲栗鼠(龙猫)拥有世界上最浓密的毛皮,喜高海拔(3000米以上)干燥凉爽的环境,多居住在树洞或岩缝里。根据南美洲栗鼠的生活习性,推测其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C正确;平原的海拔在200米以下,排除AB;读图例可知,巴西高原的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下,排除D。故选C。
8.化石证据表明,南美洲栗鼠没有迁移到别的大陆。这可能是由于南美洲环境适宜,适宜栗鼠的生存,而且其食物相对充足,使得它们没有必要冒着风险迁移到其它地方去,B①③正确;由上题可知,南美洲栗鼠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脉,②错误;“无任何天敌出现”,这是一个过于绝对且不符合生态常识的表述。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完全没有天敌的生物。天敌的存在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④错误,排除ACD。故选B。
重难探究练
(新情境·探究学习)(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沟通两个大洋的巴拿马运河是一条淡水运河,除了航运功能,还承担着为55%的巴拿马民众提供淡水的任务。当地政府出台了2015~2050年“人人享有水”国家水安全计划,以确保运河持续获得洁净水源。图1为巴拿马运河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巴拿马运河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巴拿马运河以淡水为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降水B.植被C.气温D.地势
2.出台国家水安全计划后,当地政府在运河沿岸大量种植树木的主要目的是( )
A.阻止沿岸沙漠入侵B.提高运河水源质量
C.净化周边大气环境D.改变区域气候类型
【答案】1.D 2.B
【解析】1.巴拿马运河连接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穿越了巴拿马地峡,巴拿马地峡是一个相对狭窄的地区,由一系列山脉和高地组成,而巴拿马运河地势低于接近的高山区域,相对容易收集和储存淡水,尽管巴拿马地区降水量相对较高,但导致巴拿马运河以淡水为主的决定性因素是地势,D正确,A错误;植被和气温不是决定性因素,BC错误;故选D。
2.当地政府出台了2015~2050年“人人享有水”国家水安全计划,以确保运河持续获得洁净水源,因此政府在运河沿岸大量种植树木,可以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减少水土流失等,提高运河水源质量,B正确;与阻止沿岸沙漠入侵无关,净化周边大气环境不是主要目的,无法改变区域气候类型,ACD错误;故选B。
(新情境·探究学习)下图中,安第斯山脉高大且南北走向,阻挡西风向东深入。圣克鲁斯河发源于冰川广布的安第斯山脉,流域内人口稀少但水能资源较丰富。我国与阿根廷“一带一路”重要合作项目——孔拉水电站(由图中甲、乙两个水电站组成)正在该河上加紧建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安第斯山脉、孔拉水电站及两个大洋位置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脉西临大西洋,电站位于山脉东侧
B.山脉西临大西洋,电站位于山脉西侧
C.山脉西临太平洋,电站位于山脉东侧
D.山脉西临太平洋,电站位于山脉西侧
4.下列关于圣克鲁斯河水能资源较丰富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流域内降水丰富
②广布的冰川提供较丰富的水量
③该河源于高大山脉,至入海口流程较短,落差大,流速快
④流域内地下水较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5.孔拉水电站分两个电站进行建设,推测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 )
A.解决流域内大量用电需求B.河流季节性断流
C.两个电站位于不同的河流D.更好开发流域内水能资源
【答案】3.C 4.B 5.D
【分析】3.由图示信息可知,安第斯山脉西临太平洋,AB错误。孔拉水电站位于安第斯山脉的东侧,C正确,D错误。故选C。
4.由材料信息“安第斯山脉高大且南北走向,阻挡西风向东深入”可知,圣克鲁斯河流域内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①错误,AC错误。由材料信息“圣克鲁斯河发源于冰川广布的安第斯山脉”可知,广布的冰川提供较丰富的水量,②正确;由图示信息可知,该河源于西侧高大安第斯山脉,大陆轮廓东西狭窄,至入海口流程较短,河流落差大,流速快,③正确,即B正确。流域内地下水较丰富与圣克鲁斯河水能资源丰富无关,④错误,D错误。故选B。
5.由所学知识可知,孔拉水电站分两个电站进行建设,可以更充分的开发流域内水能资源,D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流域内人口稀少,因此解决流域内大量用电需求不是孔拉水电站分两个电站进行建设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如果季节性断流,表明当地水量小,无需分两个电站进行建设,B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两个电站位于同一河流的不同的河段,C不符合题意。故选D。
(新情境·时政热点)(24-25七年级上·辽宁沈阳·期末)阿根廷是世界上主要的牛肉出口国之一,被誉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2024年其牛肉出口量再创新高,主要销往中国、欧盟等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阿根廷( )
①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②官方语言是法语
③西部隔落基山脉,与智利相邻④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阿根廷成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的自然原因( )
①气候适合牧草生长②交通运输便捷
③消费市场广阔④土地面积广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乘火车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沿途可依次观赏到草原、荒漠和森林。其中荒漠景观的主要自然成因是( )
A.海拔较高,气候酷寒B.纬度较低,蒸发旺盛
C.山脉背风坡,降水少D.过度放牧,滥砍滥伐
【答案】6.D 7.D 8.C
【解析】6.读图可知,阿根廷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临大西洋;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西部为安第斯山脉;与智利相邻,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选D。
7.阿根廷成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需要自然条件支持,阿根廷气候适合牧草生长,且土地面积广阔,提供优良的种植及畜牧条件,①④正确; 交通运输便捷、消费市场广阔属于社会经济条件,②③排除,故选D。
8.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降水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题干中描述的荒漠景观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其成因是由于该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C正确;与气候、纬度、滥砍滥伐无关,ABD排除,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南亚精品习题,文件包含82南亚知识挖空+新情境+重难分层练解析版docx、82南亚知识挖空+新情境+重难分层练试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一节 东南亚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81东南亚知识挖空+新情境+重难分层练解析版docx、81东南亚知识挖空+新情境+重难分层练试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2024)第二节 非洲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72非洲知识挖空+新情境+重难分层练解析版docx、72非洲知识挖空+新情境+重难分层练试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