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7 短文两篇 同步练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17  短文两篇  同步练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页
    17  短文两篇  同步练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页
    17  短文两篇  同步练 2024-2025学年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四单元17 短文两篇陋室铭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理解型默写,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eq \a()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德馨(xīn) 鸿儒(hónɡ) 陋室铭(mínɡ)
    B.案牍(dú) 甚蕃(fān) 濯清涟(zhuó)
    C.亵玩(xiè) 不蔓(wàn) 调素琴(tiá)
    D.隐逸(yì) 淤泥(yū) 鲜有闻(xiān)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调素琴(调弄,弹奏) 有仙则名(出名,有名)
    B.无案牍之劳形(劳累) 山不在高(在于)
    C.谈笑有鸿儒(大) 惟吾德馨(香气)
    D.有龙则灵(神异) 斯是陋室(这)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4.下面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C.莲,花之君子者也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理解型默写。
    (1)在《陋室铭》中,刘禹锡表达即使身处陋室,依然坚守美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清幽宁静,淡雅中不失生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莲说》中作者借莲花写出厌弃世俗浮华,傲然独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莲说》中作者主张保持清白与避世求真的心态,表明自己洁身自爱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
    (一)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上”“入”二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写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还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很多人都不断地追求金钱,而丝毫不顾及越来越贫瘠的精神。请结合《陋室铭》,谈谈你对物质、精神二者关系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阅读链接材料,结合选文,探究《陋室铭》在内容上的创新之处。
    链接材料:铭,名也,记名①其功也。又:述其功美,使可称名②也。(铭)多警③自我,述功德。清代李扶九评解《陋室铭》一文曰:“小小短章,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
    (创编自《古文笔法百篇》《康熙字典》等)
    注:①记名:记述。②称名:扬名。③警:警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
    (1)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蔓不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诗歌,思考其对莲的描写和情思表达与选文有何不同。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选自柳宗元《愚溪诗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惟吾德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乐而不能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愚辞歌愚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甲文内容,说说作者是凭借什么标榜“惟吾德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试分析两文作者的心志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
    (2024浙江中考改编)
    ①豫章胡叔俊,以高才硕学隐居进贤官溪之上,治乃祖西园,筑亭其间而游息之。以东南先朝阳而夕阴,宜木果,而树桃、李、梨、栗。南为正阳之方宜芳华而列种海棠。松、竹者贯岁寒而后凋,故以植乎西北。中又杂植梅数十株,曰:“梅,松、竹之友也。”今皆蔚然为林矣。若菊,若牡丹、芍药之属,丛生而可爱,皆列于亭之左右,以便观赏。合而名其亭曰“园趣”。
    ②其出入之途在正东,近所居也。海棠之西有二池,夹道凿小渠引水经其所居,以入于东池。渠之上古木参天,其先祖所手植也。东池之外又为大池,春夏泛溢可以舟楫。池之北为堂八楹,以为子弟讲肄之所。又北为堂六楹,以馆宾客。又北为重屋六楹,以藏累世之书。此其园外之事,又所以为成趣之本。
    ③日坐亭上,与园丁野老论农圃之要,而忘其世虑。客至则觞咏啸歌,云山烟水,交错乎指顾之间,而园中之趣,虽万钟之禄不与易也。
    (节选自揭傒斯《胡氏园趣亭记》,有删改)
    5.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词。
    (1)若菊,若牡丹、芍药之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而名其亭曰“园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客至则觞咏啸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南 为 正 阳 之 方 宜 芳 华 而 列 种 海 棠
    7.文末画横线句“而园中之趣,虽万钟之禄不与易也”,让小冀同学想到了刘禹锡的《陋室铭》,请帮他阐述其中的原因。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q \a()
    8.学习了周敦颐的《爱莲说》,班级准备开展“莲文化的魅力”主题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1)莲文化源远流长,请写出有关莲的诗句、歇后语、俗语各一例。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下面的食谱,给这道用莲制作的菜肴起一个既符合它的特点又文雅的名字。(6个字之内)
    特点:形美色白,清凉爽口,消暑解热。
    用料:莲子、鸡蛋、冰糖、香菜。
    制法:将适量冰糖与莲子放入碗中,加水在锅中蒸熟,放凉后放入冰箱待用;将蛋清打起似雪山状,蒸熟,放在冰莲子汤中,再用香菜点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练习:见“课堂达标”6题、12题,“课后提升”2题。
    题型:①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③下列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
    方法:文言语句翻译的基本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首先,将句子中的关键词解释准确;然后,字字落实,连词成句,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有些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等和现代汉语的形式不一样,翻译时要注意增、删、调、留、换,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详解答案】
    课堂达标
    1.A 解析:B项“蕃”应读“fán”;C项“蔓”应读“màn”;D项“鲜”应读“xiǎn”。
    2.A 解析:B项,“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劳累。C项,“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D项,“是”:判断动词。
    3.D 解析:A项朗读节奏的正确划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项朗读节奏的正确划分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项朗读节奏的正确划分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D 解析:A、B、C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D项中的“之”没有实在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5.(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4)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6.(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2)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7.“上”为“蔓延”之意,“入”为“映入”之意。苔痕、草色本为静态事物,用此二字化静为动,富有情态,描绘出了陋室自然环境的清幽之美。
    8.用诸葛庐、子云亭进行类比,暗示“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表明自己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9.示例:我认为在追求财富的同时还应保持自己的节操。一个人可以追求财富,但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应保持较高的道德修养、高尚的精神节操,为社会作出贡献。
    10.①开头以山水类比引入,使文章不显得突兀;②末尾引用古人话语结尾,意味无穷;③中间写陋室中的景物、来往的宾客和所做的事情,突出自己不同凡俗的意趣,使文章有层次;④文末引用孔子“何陋之有”的言论,暗含“君子居之”的含义,间接表明自己是个真正的“君子”。
    参考译文
    【链接材料】铭,就是名,记述人物功德。又:叙述其功绩之高,让其可以扬名。(铭)多用来警诫自己,陈述功业和恩德。清代的李扶九评论解释《陋室铭》一文说:“小小的短文,方法无不具备。凡是铭,多数是警诫自己,这篇铭却自得自夸,文章体例稍有变化。”
    11.(1)多 (2)旁生枝茎
    (3)耸立的样子 (4)少
    12.(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
    (2)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啊。
    13.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意思答对即可)
    14.示例:周敦颐笔下的莲是“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洁的贤能之士。托物言志,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情感。卢照邻的诗,先写荷花溢香、荷叶田田的景象,暗喻自己才华卓著;又写荷花对秋风零落的恐惧,暗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忧虑。
    白话诗歌
    曲池荷
    曲折的堤岸弥漫着荷花清幽的香气,圆月笼罩着荷叶重重叠叠地覆盖在池塘上。常常担心萧瑟秋风来得太早,让人来不及欣赏荷花就凋落了。
    课后提升
    1.(1)简陋
    (2)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3)离开 (4)用
    2.(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写些文章来安慰自己。
    3.清幽简陋的居住环境,博学高雅的交往人群,日常活动的高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突出了恬静、雅致的生活环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强调了高雅的交往人群。“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现了日常活动的高雅。
    4.相同:都通过描绘生存环境的清幽简陋,强调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拥有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不同:甲文末尾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作者以古人自比,不仅表达了荣辱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的意思,又隐含了自己若逢明主定会一展抱负、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的愿望。乙文则通过“愚”字表达了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以及对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控诉。
    参考译文
    【乙】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如玉色光洁清澈,能像金石一样铿锵作响,能使愚蠢的人眷恋,喜爱得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写些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出一个称心满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
    5.(1)类 (2)命名,取名 (3)到
    6.南为正阳之方/宜芳华/而列种海棠
    7.示例:因为胡叔俊隐居官溪之上,植树赏花,赋诗交友,生活悠闲而高雅。刘禹锡身居陋室,与鸿儒谈笑,弹奏素琴,阅读金经,安贫乐道,享受陋室生活的乐趣。他们都有高雅的生活情趣。
    参考译文
    豫章郡的胡叔俊,凭借高超的才学和渊博的学识,在进贤县官溪之上过着隐居生活。他整治了祖先留下的西园,并在园中筑了一座亭子,作为游憩之所。由于园子位于东南方向,早晨阳光充足,傍晚则阴凉,适宜种植果木,于是他种下了桃树、李树、梨树和栗子树。南面是阳光最为充足的地方,适宜种植花卉,于是他种了几行海棠。松树和竹子能够经受住严寒的考验而最后凋零,所以他将它们种植在园子的西北角。园子中还交错着种植了几十株梅花,他说:“梅是松和竹的朋友。”如今,这些树木都已蔚然成林。至于菊花、牡丹、芍药这类丛生而可爱的花卉,都被列植在亭子的左右,以便观赏。他把整个园子和亭子合起来命名为“园趣”。
    进入园子的路在正东方向,靠近他的居所。海棠的西边有两个池塘,他沿着道路开凿了小渠,引水经过他的居所,流入东边的池塘。渠上长着参天古木,是他先祖亲手种植的。东池的外边又是一个大池塘,春夏季节水满得可以行船。池塘的北面有八间堂屋,作为子弟们讲学习文的地方。再往北是六间堂屋,用来接待宾客。再往北是六间重屋,用来收藏历代传下来的书籍。这是园子外面的建筑,也是构成园趣的根本所在。
    他每天坐在亭子上,与园丁和乡村老人谈论农事园艺的要领,忘记了世俗的烦恼。客人到来时,他就设宴饮酒赋诗,高声吟唱,云山烟水,在手指目顾之间交相辉映,而园中的乐趣,即便是万钟的俸禄也不肯交换。
    8.(1)(示例)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歇后语:莲蓬结子——心连心。
    俗语:莲花开在污泥中,人才出在贫寒家。
    (2)示例:冰山雪莲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2024)活板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活板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请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蛟龙”探海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蛟龙”探海精品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青春之光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青春之光优秀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画线句中的“希望”具体指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