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7448/0-17394365738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707448/0-17394365739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原始农业,如果想了解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参观的遗址有()
①元谋人遗址②北京人遗址③半坡遗址④河姆渡遗址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3.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其代表作《离骚》,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这位爱国诗人是()
A.屈原 B.李冰 C.孙膑 D.商鞅
4.右表是某校排练的一部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演出顺序
第一幕:秦朝暴政
第二幕:戍边遇雨
第三幕:揭竿而起
第四算:张楚政权
A.武王伐纣 B.桂陵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吴越争霸
5.西汉建立之初,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时只能乘坐牛车,民众得不到温饱。由此可见,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A.统一王朝战争 B.增加政府税收 C.开拓边疆土地 D.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6.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如下知识线索图,据此判断,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A.秦统一中国 B.秦朝的灭亡 C.西汉的建立和发展 D.东汉的兴衰
7.汉武帝在位时,司马迁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典籍之一-《史记》。今天我们通过阅读《史记》可了解的史实有()
①秦始皇统一文字 ②汉武帝反击匈奴 ③黄巾起义
④陈胜、吴广起义⑤张仲景写出《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8.成语“乱七八糟”和两个历史事件有关,“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对“八王之乱”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西晋从此衰落 B.直接导致西晋灭亡 C.东晋从此衰落 D.直接导致东晋灭亡
9.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司马睿的称帝离不开世家的支持,东晋的政权实际掌握在以琅琊王氏为首的世家手中。这一现象被称为()
A.王与马,共天下 B.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C.荆扬晏安,户口殷实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0某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历史人物传记,其中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圆周率、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大明历》。这篇传记描写的人物是()
A.刘徽 B.顾恺之 C.祖冲之 D.贾思勰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9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断演变,不断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材料三: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分别对应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1分)该制度有何作用?(3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秦始皇创立的什么制度?(1分)①处是什么官职,其职责是什么?(2分)
12.(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他本是一名郎官,志在为国分忧,勇敢地出来应募,承担起出使西域这一艰巨的使命。公元前138年,他率领随从100多人......在被扣留10余年后,他才得以逃脱,继续西行,历尽艰难到达大月氏。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1分)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分)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将丝绸之路的路线补充完整。(4分)
→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
材料三: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从中原输入西域的物品和技术 从西域输入中原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绸和丝织品;②凿井、铸铁技术。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制品、玻璃等手工业品;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3)材料三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4分)
1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材料一中①②两处应填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联系所学知识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2分)
材料二: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一开始就遭到贵族强烈抵制。在变法进行过程中,贵族继续抵制,还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
材料三:迁都建议在北魏朝廷引起巨大震动,遭到许多鲜卑贵族大臣的反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为元宏)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之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毅力勇气·破旧立新”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0字左右)(6分)
乌兰察布市七年级历史期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5CDACD6-10DBAA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个小题,共30分。
11.(1)禅让制、世袭制。(2分)
(2)分封制。(1分)作用: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意对也可,3分)
(3)中央集权制度。(1分))①:御史大夫;职责:监察。(2分)
12.(1)张骞。(1分)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分)
(2)长安(2分)欧洲和北非(2分)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4分)
13.(1)①:官渡之战;②:三国鼎立。(2分)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意对也可,2分)
(2)示例:
毅力勇气·破旧立新
改革往往会触动守旧势力的利益,这就需要改革者必须拥有强大的毅力和勇气。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商鞅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阻碍与抵制,北魏孝文帝改革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但是,商鞅和孝文帝力排众议,勇于和反对者作斗争,破旧立新,使改革得以进行,并取得成功。可见,改革者必须勇敢地与顽固势力作斗争,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发展前行。(6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共5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