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第1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第2页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五所代表的时代特征是建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
    1.以文物为引,回望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管窥中华文明多重魅力。
    材料一 何尊
    材料二 洛阳白马寺
    材料三 魏晋墓砖画《采桑图》
    材料四 良渚玉琮
    材料五 跪射武士俑
    材料六 春秋晚期牺尊
    (1)文物可以揭示所属时代的特征。请将以上材料与其揭示的时代特征一一对应(填材料编号)。
    (2)文物,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时代发展。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在后面的括号内画“正确”,错误的画“错误”。
    ①材料一中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文字。( )
    ②材料二折射出该时期中外交往交流频繁。( )
    ③材料三再现了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农业生产的全貌。( )
    ④材料四可能透露出良渚人的精神信仰和社会等级状况。( )
    (3)以上文物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据此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2.推动历史发展的帝王将相、思想巨擘、交流使者等,都是当之无愧的中华英雄。
    某校文化艺术节正开展“书英雄谱悟英雄情”活动。历史研习社同学准备撰写以下英雄故事:商代女英雄妇好、春秋思想家孔子、西汉博望侯张骞。
    (1)撰写“商代女英雄妇好”的故事,你认为下列哪两则材料的证史价值最高?请简述理由。
    (2)研习社同学搜集与整理资料后,撰写了孔子的英雄故事。
    孔子,①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②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③提出“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等主张。④他的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述文字属于客观叙述的是 ;属于主观评价的是 。(填序号)
    (3)基于主观动机、英雄事迹和客观后果,叙述张骞的英雄故事。
    3.纵观中国历史,总是呈现出从分裂走向局部统一、再汇聚成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1)观察材料,回答问题。
    ①材料一所示的时代特征是战争频繁、七雄兼并,该特征的出现与西周实行的 有关(填写政治制度)。
    ②材料四所示北魏统治者为巩固统治,推行 ,促进了民族交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在疆域上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背后有什么相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分裂与统一”的认识。
    参考答案
    1.【答案】(1)
    (2)①。
    ②正确。
    ③错误。
    ④正确。
    (3)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详解】(1)填表: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四良渚玉琮出土于良渚古城,距今约四五千年,说明文明起源源远流长。故文明起源源远流长对应材料四;材料六春秋晚期牺尊体现的是牛耕的现象,反映经济新象,社会转型,故经济新象社会转型对应材料六;材料二白马寺属于佛教建筑、材料五跪射武士俑属于雕塑艺术,故材料二、五所代表的时代特征是建筑、雕塑艺术的发展。
    (2)判断:结合所学可知,①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文字。材料一中的文字是金文。故“材料一中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文字”说法错误。
    ②洛阳白马寺是佛教场所,佛教起源于古印度,故“材料二折射出该时期中外交往交流频繁”说法正确。
    ③魏晋墓砖画《采桑图》仅仅反映采桑养蚕,故“材料三再现了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农业生产的全貌”说法错误。
    ④玉琮是用于祭祀、丧葬、朝聘等活动的礼器。故“材料四可能透露出良渚人的精神信仰和社会等级状况”说法正确。
    (3)认识:结合所学可知,以上文物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故可从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方面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2.【答案】(1)材料一“妇好墓出土的青铜钺”和材料三“殷墟出土的记载妇好征战的甲骨(残片)”的证史价值最高。理由:材料一中的青铜钺是实物史料,直接来源于妇好墓葬,具有极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它不仅可以反映妇好的社会地位和军事权力,还能为我们提供关于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习俗的宝贵信息。材料三中的甲骨记载是商代时期的原始文献记录,虽然只是残片,但其中关于妇好征战的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这些记录可以直接证明妇好的军事才能和战功,为我们还原历史真相提供有力证据。相比之下,材料二《玄鸟:妇好传》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虽然可能包含一定的历史元素,但更多体现的是作者的艺术加工和想象,其证史价值相对较低。而材料四纪录片《史诗女武将:妇好》则属于现代影视作品,其主要基于已有的史料进行创作,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证史方面并不如前两者直接和有力。
    (2) ①②③ ④
    (3)张骞怀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壮志,勇敢地踏上了通往西域的征途。他的主观动机是联络汉朝和大月氏夹击匈奴,以解除匈奴对汉朝北部边疆的威胁。在这一过程中,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历经磨难,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张骞的英雄事迹不仅在于他的勇敢和智慧,更在于他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道路,为后来的丝绸之路贸易奠定了基础。他的西行不仅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客观后果来看,张骞的出使虽然未能立即实现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标,但他的努力却为汉朝开辟了新的疆域和贸易路线。他的探险精神和外交智慧成为了后世的楷模,他本人也被誉为“博望侯”,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英雄人物之一。
    【详解】(1)价值:在撰写“商代女英雄妇好”的故事时,我认为材料一“妇好墓出土的青铜钺”和材料三“殷墟出土的记载妇好征战的甲骨(残片)”的证史价值最高。
    理由: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青铜钺是实物史料,直接来源于妇好墓葬,具有极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它不仅可以反映妇好的社会地位和军事权力,还能为我们提供关于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习俗的宝贵信息。材料三中的甲骨记载是商代时期的原始文献记录,虽然只是残片,但其中关于妇好征战的信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这些记录可以直接证明妇好的军事才能和战功,为我们还原历史真相提供有力证据。相比之下,材料二《玄鸟:妇好传》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虽然可能包含一定的历史元素,但更多体现的是作者的艺术加工和想象,其证史价值相对较低。而材料四纪录片《史诗女武将:妇好》则属于现代影视作品,其主要基于已有的史料进行创作,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在证史方面并不如前两者直接和有力。
    (2)填空:结合所学可知,在研习社同学撰写的孔子英雄故事中,属于客观叙述的是①②③,即孔子的姓名、字、国籍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主张。这些信息都是基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述,不涉及主观评价。而属于主观评价的是④,即“他的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对孔子思想影响的一种主观判断和评价,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侧重点。
    (3)故事:根据题干要求“主观动机、英雄事迹和客观后果”简要说明张骞的基本史实即可。张骞是西汉时期的杰出外交家和探险家,他怀着探索未知世界的壮志,勇敢地踏上了通往西域的征途。他的主观动机是联络汉朝和大月氏夹击匈奴,以解除匈奴对汉朝北部边疆的威胁。在这一过程中,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历经磨难,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张骞的英雄事迹不仅在于他的勇敢和智慧,更在于他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道路,为后来的丝绸之路贸易奠定了基础。他的西行不仅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联系,还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客观后果来看,张骞的出使虽然未能立即实现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的目标,但他的努力却为汉朝开辟了新的疆域和贸易路线。他的探险精神和外交智慧成为了后世的楷模,他本人也被誉为“博望侯”,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英雄人物之一。
    3.【答案】(1) 分封制 孝文帝改革
    (2)不同:汉朝的疆域图比秦朝疆域显著扩大。相同之处:都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时代。
    (3)中国古代历史经历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发展进程;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等。
    【详解】(1)填空:据材料一所示的时代特征是战争频繁、七雄兼并,该特征的出现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有关。材料四所示北魏统治者为巩固统治,推行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
    (2)不同: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可知,图二是秦朝疆域图(都城为咸阳),图三是西汉疆域图(都城长安,西域都护府)。汉朝的疆域图比秦朝疆域显著扩大。
    相同: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可知,虽然秦朝和西汉的疆域不同,但是秦汉时期都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时代。
    (3)认识:据材料反映的战国、秦朝、西汉、北魏等朝代可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行简要说明,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古代历史经历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发展进程;统一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等。
    时代特征
    对应文物
    文明起源源远流长
    材料
    青铜文明制礼作乐
    材料一
    经济新象 社会转型
    材料

    材料二、材料五
    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材料三
    时代特征
    对应文物
    文明起源源远流长
    材料 四
    青铜文明制礼作乐
    材料一
    经济新象 社会转型
    材料 六
    建筑、雕塑艺术的发展
    材料二、材料五
    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材料三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上海市闵行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共5页。

    上海市奉贤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奉贤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共3页。

    上海市闵行区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上海市闵行区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共4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